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联合,对脑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特选取2013年3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10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0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对其给予常规的治疗方式,同时,使对照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对两组患者的在接受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其斑块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使用不同方式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斑块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联合,在对脑血栓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神经性功能缺损程度,对患者的动脉斑块进行较好的控制,可取的有效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2015年3月~2018年2月,随机选取此期间某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序号奇偶数按比例(1∶1)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血栓基础治疗,对照组配合开展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对动脉斑块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高于对照组74.42%,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上述指标均明显减少,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血栓患者治疗中,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动脉斑块情况,推荐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及其对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104例脑血栓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52例。常规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动脉斑块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11.07±1.37)分低于常规组的(18.15±1.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脑动脉斑块面积为(1.40±0.21)cm^2,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为(0.51±0.12)mm,均小于常规组的(1.68±0.39)cm^2、(0.69±0.2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8.1%高于常规组的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脑血栓时应用他汀类药物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脑动脉斑块面积,还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状况,有明显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及其对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在医院2017年11月至2019年4月诊治的脑血栓患者中选取116例作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法为分组标准:将单纯服用阿司匹林治疗者设为对照组(n=58),将服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者设为研究组(n=58),比较脑血栓疗效、动脉斑块相关指标差异。结果①研究组的脑血栓总有效率96.55%,高于对照组的86.21%(χ~2=3.940,P=0.047);②治疗后,研究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颈动脉斑块面积(0.98±0.11)mm、(1.23±0.06)cm~2均小于对照组的(1.65±0.21)mm、(1.59±0.19)cm~2(t=21.524、13.760,P=0.000、0.000)。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在脑血栓治疗中疗效突出。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探究在脑血栓治疗中给予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象选择我院收治的98例脑血栓患者,选取时段为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以治疗方法不同为分组依据,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的4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而采用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的49例患者设为实验组,治疗后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1年的治疗,相较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明显较高,同时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Barthel指数、NIHSS评分均明显较优,各项比较差异均P值在0.05以下,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血栓治疗中给予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效果理想,可将动脉斑块面积及厚度减少,改善神经功能,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在患有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将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配合应用后对患者动脉斑块的改善效果及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4例患有脑血栓的患者为主要对象,将以上患者随机均匀分作单一组与配合组,单一组患者单纯接受阿司匹林治疗,配合组患者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同时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及动脉斑块的具体改善情况.结果 配合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更好,且患者的神经功能与动脉斑块均得到了显著改善,两组患者的具体数据在对比后也可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身患脑血栓患者的具体治疗中,患者同时接受阿司匹林配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效果较好,此种疗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某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脑血栓病患,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进行抗血栓治疗,研究组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联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治疗1年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和颈动脉斑块面积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显著优于对照组(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降低,Barthel指数升高,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面积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NIHSS、Barthel指数、IMT及颈动脉斑块面积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患者,疗效显著,能够减轻脑血栓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减少患者动脉斑块的厚度和面积,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随机选自2012年4月至2015年5月在本院诊治的116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患者阿司匹林治疗和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颈动脉的斑块面积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颈动脉的斑块面积较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结论给予脑血栓患者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并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400例脑血栓患者,通过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颈动脉中层厚度、斑块面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脂指标以及Barthel指数。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7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颈动脉中层厚度、斑块面积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为(12.18±2.71)分,低于对照组的(18.76±3.1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指标且安全性高,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脑血栓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按照就诊的顺序,将其均分联合用药组和单独用药组,每组个25例。单独用药组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联合用药组则联合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治疗,对比其治疗疗效。结果联合用药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独用药组,并且各项数据对比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治疗疗效,值得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宁乡市人民医院2018—2019年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形成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式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100例.参照组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房县中医院2017—2018年收治的脑血栓患者74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他汀类药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促进日常生活能力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7月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中老年脑血栓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6例。联合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面积、神经功能评分、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不良反应及满意度。结果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75.00%(χ2=7.432,P=0.005);治疗后,2组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神经功能评分及GC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5,P=0.643);联合组患者满意度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80.56%(χ2=5.062,P=0.024)。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较好,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可满足患者药物使用需求,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分析脑血栓应用阿托伐他汀对疗效和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9年5月我院脑血栓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颈动脉斑块面积。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46/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19/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组间比较,研究组NIHSS评分(11.24±2.13)分、Barthel指数(47.40±4.62)、IMT(0.38±0.64)mm、斑块面积(1.43±0.61)cm2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类药物联合阿司匹林可以显著提高脑血栓疗效,能够有效缩小颈动脉斑块面积,减轻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杨桂绝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4):2684-2685
他汀类药物是一种新型降血脂药,通过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阻断甲羟戊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浆总胆固醇和LDL胆固醇,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稳定和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从中选取82例,采用抽签法将其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患者实行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疗法,对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56%,优于对照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arthel指标、NIHSS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应用于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可以显著提升总有效率,改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