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比较经腹入路与经左胸入路手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近期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9月沁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胃底贲门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施行经腹入路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经左胸入路手术治疗。记录两组住院时间、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手术切除率、切缘癌组织阳性率并随访1 a,统计两组术后1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切除率、切缘癌组织阳性率、术后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腹入路与经左胸入路手术治疗胃底贲门癌均具有良好近期效果,应依据肿瘤浸润、转移情况以及患者机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入路方法。  相似文献   

2.
胃底贲门癌手术入路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optimal surgical approach for carcinoma in the gastric cardia. METHODS: A total of 157 patients with carcinoma in the gastric cardia were assigned into 2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surgical approaches adopted, namely transabdominal (57 patients) and transthoracic approaches (100 patients),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approaches were compared. RESULTS: In the transabdominal group, the average volume of intraoperative blood transfusion was 164.91+/-36.83 ml, average operative time 219.04+/-10.72 min and average hospital stay 14.39+/-1.39 d, with an average number of 6.04+/-2.84 lymph nodes removed. In the transthoracic group, the 4 parameters were 575.50+/-40.12 ml, 286.40+/-7.94 min, 20.32+/-0.81 d, and 3.62+/-2.56 respectively. None of the cases developed pleural effusion in the former group, which had a tumor recurrence rate of 22.80% within the follow-up period for 3 to 60 months. In contrast, 15 cases had pleural effusion in the latter group with a tumor recurrence rate of 41.00%.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erms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CONCLUSION: Transabdominal approach is the better alternative to transthoracic one for operation of carcinoma in the gastric cardia.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经腹与经胸入路两种胃底贲门癌根治术的疗效,并探讨经腹入路胃底贲门癌根治术的处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胸胃底贲门癌根治术和28例经腹胃底贲门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清扫淋巴结总数和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清扫淋巴结总数和术后住院天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两组食管残端及胃残端均无癌残留。结论经腹胃底贲门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康复快,患者痛苦小等优点,是胃底贲门癌根治术较好的一种可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白建林 《当代医学》2012,(34):47-48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路径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自2009年1月~2012年1月行胃底贲门癌切除术的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方法,根据患者手术中的手术路径将108例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6例,手术路径经腹部进行,对照组52例,手术路径经胸部开始.比较两组患者切缘癌阳性率,淋巴结清扫数,术后恢复时间,吻合口瘘发生率,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病死率及术后生存率.结果通过分析比较两组术后各项指标,观察组在切缘癌阳性率(5.36%<9.62%),吻合口痰发生率(3.57%<7.69%),并发症(10.71%<17.31%)以及致死率(1.79%<5.7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虽然二组术后恢复时间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的淋巴结清扫数(17.5%>12.5%)与术后生存率(85.71%>18.85%)都优于对照组.结论经腹部手术治疗胃底贲门癌具有术后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龙生  何悦概 《吉林医学》2010,31(19):3034-3035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贲门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60例贲门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切缘癌残留率、根治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手术入路治疗贲门癌的疗效显著,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孙海荣   《中国医学工程》2013,(1):108-109
目的观察手术方法在胃底贲门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对象为2000年5月-2010年5月间到我院就诊的胃底贲门癌患者,经腹组运用单纯经腹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运用开胸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经腹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随访期间死亡率均明显较小,淋巴结平均清除个数较多,均有P〈0.0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单纯经腹手术治疗胃底贲门癌手术创伤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孔杰  甘从存  邬显琨  程岭 《河北医学》2008,14(8):917-919
目的:探讨贲门癌手术入路的最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贲门癌经腹切口,经左胸切口,经胸腹联合切口手术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手术入路分为经腹组和经胸组,比较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清扫淋巴结数,上切缘癌阳性率,吻合口瘘发生率,心肺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的平均清扫淋巴结数,上切缘癌残留率,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心肺并发症少。结论:贲门癌术前需认真分析病情,合理选择手术入路,病情允许者经腹为首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贲门癌不同手术入路优缺点,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来贲门癌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经胸手术入路180例,无死亡;经腹及胸腹联合手术入路97例,死亡1例。结论经胸手术入路,能清扫胸腔淋巴结,充分切除下段食管,优于经腹及胸腹联合入路。  相似文献   

9.
宋延堂 《基层医学论坛》2013,(26):3474-3475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食管贲门癌的疗效。方法 2009年5月—2010年5月我院诊治80例食管贲门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左胸入路)和观察组(右胸入路),每组40例。观察2组术后并发症、淋巴结清扫程度以及术后3年生存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淋巴结清扫更为彻底,明显降低了淋巴结复发率,提高了术后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贲门癌患者右胸手术入路能够提高术后生存率,但其术后并发症较多,需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0.
胃底贲门癌手术入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底贲门癌手术入路的最佳方法。方法将157例胃底贲门癌患者按手术入路分为经腹组(57例)和经胸组(100例),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经腹组平均术中输血(164.91±36.83)ml,手术时间(219.04±10.72)min,住院时间(14.39±1.39)d,淋巴结清除数(6.04±2.84)个,未出现胸腔积液并发症,随访期间(3~60月)复发率22.80%;经胸组平均术中输血(575.50±40.12)ml、手术时间(286.40±7.94)min、住院时间(20.32±0.81)d,淋巴结清除数(3.62±2.56个),术后并发左侧胸腔积液15例,随访期间复发率41.00%,两组疗效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与经胸入路手术相比,胃底贲门癌经腹手术平均术中输血少、手术和住院时间短、淋巴结清除率高、肺部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手术治疗胃底贲门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森  谢敏  邓春富 《河北医学》2011,17(12):1646-1648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最佳术式和临床价值。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58例胃底贲门癌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癌浸润程度与淋巴结转移数量分别行全胃切除术31例,近侧胃部分切除术27例,两种术式患者术后1年内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行全胃切除术的患者3和5年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近侧胃部分切除术(P〈0.05)。结论:胃底贲门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远期生存率具较高的临床价值,是值得推广的治疗胃底贲门癌的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与经尿道电切术在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整群选取2005年1月—2012年10月于该院泌尿外科诊治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69例,其中33例患者行尿道电切治疗(电切组),术后给予静脉、膀胱灌注化疗,36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根治组),术后给予静脉化疗。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累积住院时间、肿瘤3年无复发生存率(RFS)、3年存活率(OS)等。行Log-rank单因素和 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潜在危险因素。结果与根治组相比,电切组在手术时间、失血量以及住院时间上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020、-18.393、-7.205,P<0.01);两组患者在复发率及3年存活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8、0.361,P>0.05);Log-rank 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5 cm及T 3期患者的预后较差,为3年RFS及OS的危险因素(χ2=8.183、21.548、8.427、12.410,P<0.01);进一步行Cox 多因素分析,肿瘤直径≥5 cm为术后患者3年RFS的危险因素(RR=3.658,95%CI:1.875~7.137,P<0.01),T 3期和肿瘤直径≥5 cm 为影响患者3年OS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手术风险较小,联合辅助静脉、膀胱灌注化疗能够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肿瘤直径≥5 cm、T3期是影响膀胱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近期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2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采用随机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腹手术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根治术的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期间各项临床数据,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近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术中情况,以及首次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等术后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3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根治术具有手术创口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对于早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进展期胃底贲门癌行腹主动脉、腹腔动脉、胃左动脉(LGA)及左膈下动脉(LIPA)造影的意义;探讨LGA and LIPA联合化疗栓塞对进展期胃底贲门癌的价值。方法18例经DSA确认有LGA and LIPA均参与胃底贲门癌供血者行二动脉化疗栓塞术,LGA共行70次TACE,LIPA共行65次TACE。术前除胃镜和钡餐检查外均行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术中常规行腹主动脉、腹腔动脉及LGA and LIPA造影,准确估计腔内外病变情况,在确认供血范围后将导管逐一超选择至LGA and LIPA支,再分别用碘油-抗癌乳剂栓塞肿瘤末梢血管,然后注入明胶海。结果LGA and LIPA联合化疗栓塞后1、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8.9%(16/18)、55.6%(10/18)、38.9%(7/18);有4例均行LGA and LIPA化疗栓塞2-3次后行外科手术根治术,已存活4年和5年,目前仍在随访中。未出现一例严重并发症。结论进展期胃底贲门癌术中行腹主动脉、腹腔动脉及LGA and LIPA造影能进一步明确肿瘤的T分期;行LGA and LIPA联合化疗栓塞是一种疗效好、安全性高、科学合理、并发症少且多为自限性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胃、贲门癌手术疗效,用介入放射学的方法,为20例胃癌、贲门癌患者行术前动脉灌注美蓝染色标记。其方法是经皮股动脉插管,管端送至肿瘤相应供血动脉,注入1%美蓝8~16ml,术中观察到原发灶及区域内淋巴结染色清晰,转移淋巴结染色率占96.4%.因染色标记醒目,病变部位与正常组织界线分明,可为临床医师在手术中验证清扫范围,也为手术廓清提供了依据,从而有利于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谢满鑫 《中外医疗》2010,29(16):10-11
目的探讨Ⅰb2~Ⅱb期宫颈癌术前介入化疗加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18例宫颈癌患者术前采用1个疗程的介入化疗加栓塞之后全部行宫颈癌根治术。通过观察患者病灶大小的改变、化疗毒副反应、术中情况等,评价介入栓塞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结果化疗总有效率为94.4%,其中5例完全缓解。化疗副反应较轻,所有患者栓塞化疗后均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论宫颈癌的术前介入栓塞化疗能有效地缩小癌块体积,为根治手术创造条件,提高手术的切除率,减小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剂型抗组胺药联合应用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30例常年性AR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5例.对照组口服依巴斯汀治疗,试验组采用依巴斯汀联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治疗,用药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鼻部症状评分(T NSS)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用药1个月后,对照组T NSS为(7.29 ± 1.83)分,试验组T NSS为(5.81 ± 1.79)分;两组患者T NSS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 T NS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鼻塞评分较用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鼻塞、流鼻涕评分均较用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期联合使用依巴斯汀和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在减轻常年性AR鼻部症状和治疗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AR安全、快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12年4月-2016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将其抽签化分组,两组各有4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非解剖式肝切除手术治疗和解剖式肝切除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AST、ALB、ALT、TBiL、总并发症发生率、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术中出血量、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ALT(48.68±29.03)U/L、AST(95.58±6.64)IU/L、ALB(36.45±5.54)g/L、TBiL(17.35±1.53)μmg/L、总并发症发生率(2.50%)、腹腔引流时间(3.15±0.65)d、下床活动时间(1.86±0.87)d、手术时间(74.69±11.52)min、住院时间(10.42±1.28)d、胃肠道恢复时间(1.26±0.71)d、术中出血量(214.38±16.38)mL、1年后生存率(97.50%)、2年后生存率(90.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而言效果较为显著,而加强解剖学分析,能够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Keller手术治疗拇外翻的疗效。方法对拇外翻患者30例(50足)行Keller手术治疗,均为比较术前术后HVA和IMA的变化。结果优24足,良20足,差6足,优良率为88%。HVA和IMA术前术后比较分别纠23°和10.1°。结论Keller手术仍是目前治疗50岁以上的中重度拇外翻畸形患者的一种较好术式,尤其是合并拇跖趾关节有退行性改变的患者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在治疗乳腺癌中的效果.方法 在该院于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中方便选出13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乳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指标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更短,且术中出血量少(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4.41%vs 14.71%),(P<0.05);术后1年复发率略低于对照组(1.47%vs 4.41%),生存率略高于对照组(97.06%vs 95.5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效果确切,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且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