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亚低温治疗重症脑梗死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将2015年11月至2015年10月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脑梗死治疗的8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号尾数进行分组。尾数为偶数的有40例,纳入研究组范畴;尾数为奇数的有42例,纳入参照组范畴。参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亚低温治疗和配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结果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评分优于参照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重症脑梗死的基础上配合可行的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病情具有较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翟秀丽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2):188-189
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治疗脑梗死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实施选择性亚低温治疗,对照组则实施全身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脑部和颈部温度降低至35℃所需时间及治疗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脑部和颈部温度降低至35℃所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局部冻伤、低体温、肝功能损伤以及肾功能衰竭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性亚低温治疗脑梗死在保证降温效果的同时,能显著减少并发症,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亚低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亚低温治疗急性重症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106例,将106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亚低温治疗。结果采用亚低温治疗的观察组脑梗死体积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亚低温治疗可提高急性重症脑梗死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局部亚低温在重症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 80例重症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早期予局部亚低温治疗加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仅予常规治疗。治疗前后两组均予临床疗效定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结果治疗组第1、2周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局部亚低温在重症脑梗死治疗的治疗中有重要作用,能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亚低温护理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作用。方法:观察116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于2018年1月~3月在武警边防部队总医院神经外科进行护理的效果,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以其中58例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外58例采用亚低温护理为观察组,分析亚低温护理价值。结果:护理后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性质及神经功能缺损均改善,但亚低温护理效果更加明显,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低,且GOS评分较高,全血黏度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护理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护理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张建武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5):173-174
目的:探讨了解亚低温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在2008~2010年收治的发病24h内入院的52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分析,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6例患者。治疗组给予亚低温33~35℃的低温处理,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结合物理降温的方法治疗。以观察两组患者的体温、心律等为指标评定患者10d后的治疗情况,以两组患者中的死亡率及神经功能缺损为指标评定患者1个月后的预后情况。结果:两种治疗方法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全身性的亚低温处理方法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大面积脑梗死,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7.
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局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对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梗死侧大脑半球局部亚低温治疗,设定制冷器温度为8℃,计算颅内缺血区温度为33℃左右,治疗时间为48h。与常规治疗组72例进行比较,统计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5天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结果表明,治疗14天亚低温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别为16.34&;#177;9.20和25.43&;#177;8.53(P<0.05);治疗5在血清NSE含量分别为13.32&;#177;4.34ng/ml和17.82&;#177;6.63ng/ml(P<0.01)。结论:局部亚低温治疗对缺血脑组织具有明确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素爱  李剑兰  叶民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3):1928-1929
目的:探讨银杏注射液联合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应用银杏注射液联合亚低温治疗,对照组应用银杏注射液,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评价及梗死灶大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能明显改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缩小梗死体积(P<0.05)。结论:银杏注射液联合亚低温治疗急性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穆淑青 《首都医药》2011,(12):15-16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应激性溃疡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80例经头颅CT或MR证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对照组各40例,亚低温组在常规药物治疗脑梗死的同时加用亚低温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常规药物治疗,3周后进行疗效评定及观察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以减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配合在亚低温治疗重症颅脑外伤中的重要性。方法:颅脑外伤后用冬眠药物使患者进入睡眠状态,应用降温毯+肌松冬眠合剂+呼吸机辅助呼吸及冰块置于大动脉处进行机体降温,使体温保持在33~35℃,同时用脱水剂、利尿剂、止血剂、抗生素、钙拮抗剂、激素和脑神经营养剂等常规治疗方法。结果:实行亚低温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疗效优于未施行亚低温治疗的患者。结论:对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实行亚低温治疗配合精心的专业护理不但可以提高疗效,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应用亚低温治疗仪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33例,对患儿进行观察及护理。结果本组33例患儿29例治愈,3例好转,1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结论亚低温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降温效果好,安全无不良反应,能促进脑细胞恢复,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王和平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7):2583-2583
目的:总结130例亚低温(mild hypothermia,MHT)治疗重症脑卒中并高热的体会并探讨MHT对重症脑卒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机理.方法:将2003年1月~2007年12月的130例重症脑卒中并高热患者作为治疗组,随机选择同一时段的124例重症脑卒中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2周后,其生存率、重残率、死亡率均有显著差别.结论:MHT治疗能使患者的脑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明显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由基清除剂与亚低温技术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平均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A组患者采用亚低温技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亚低温技术与自由基清除剂联合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前后相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两组间相比,B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也明显短于A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自由基清除剂与亚低温技术联合对患有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在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20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成传统组和综合组。其中传统组患者护理方式为一般护理,综合组患者护理方式为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ICU留观时间、病死率和不良事件的差异。结果综合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ICU留观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病死率明显低于传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数据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其呼吸机使用时间和ICU留观时间,降低病死率和不良事件,对患者预后有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皮肤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6例,对33例患者进行了皮肤的护理干预,33例患者进行常规的皮肤护理并作为对照组,观察患者皮肤的护理效果及压疮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3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无1例压疮发生,而对照组33例患者有2例发生压疮。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皮肤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有效避免了压疮的发生,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身亚低温治疗老年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全身亚低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40例,对两组患者脑内血肿体积、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全身亚低温治疗组患者脑部血肿体积、血肿周围水肿体积、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但不良反应发生较多。结论全身亚低温治疗老年重型高血压脑出血可有效缩小患者脑部血肿及血肿周围水肿体积,有利于恢复患者脑部神经损伤,效果显著,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电解质水平,以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凯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160-162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将3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亚低温治疗组于入院或手术后立即行亚低温治疗,其余治疗同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颅内压(ICP)、格拉斯哥评分(GCS)、伤后3个月的恢复良好率。结果:亚低温组在伤后2~7 d颅内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伤后7 d及1个月的格拉斯哥评分(GCS)大于对照组(P〈0.05);伤后3个月的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显著,治疗期间的观察和护理非常重要,可明显改善远期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呼吸重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结合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干预效果好于对照组(P <0.05)。结论呼吸重症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亚低温治疗重症颅脑损伤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症颅脑损伤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106例确诊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亚低温组和常温组。亚低温组根据患者具体临床情况,在入院后或手术后施行亚低温治疗;常温治疗组均在常温下行相关治疗。结果亚低温组的恢复良好率为77.3%,常温组为58.4%,两组恢复良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重症颅脑损伤临床疗效显著,但是要注意亚低温治疗的持续时间和复温过程,及时处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亚低温在重症脑卒中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5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收治同症患者75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亚低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7%;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0.3±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3.5)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实施亚低温治疗,有助于加强脑组织及脑细胞的保护,以此减轻对脑神经功能的损害,利于改善临床预后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