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载脂蛋白嵌合模拟肽Ac-hE-18A-NH2对RAW264.7巨噬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RAW264.7巨噬细胞种植于24孔板,用0.5μCi/孔3H-胆固醇和含50mg·mL-1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共同孵育24h之后,给予不同浓度的Ac-hE-18A-NH2(0~100mg·mL-1)干预24h,收集细胞用液体闪烁计数法检测胆固醇流出。采用ELISA测定细胞内cAMP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blot检测ABCA1、LXRα和PPARγ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Ac-hE-18A-NH2以浓度依赖方式介导胆固醇流出;50mg·mL-1Ac-hE-18A-NH2干预不同时间,其介导的胆固醇流出率分别为(10.86±1.46)%(6h),(13.43±1.55)%(12h),(20.58±1.34)%(18h),和(26.93±4.37)%(24h)。同时,Ac-hE-18A-NH2还以浓度依赖方式增加细胞内cAMP水平,上调ABCA1、LXRα和PPARγmR-NA和蛋白表达。加用cAMP刺激剂8-Br-cAMP,Ac-hE-18A-NH2介导的胆固醇流出率由26.93±4.37增加至35.81±2.73,ABCA1mRNA表达增加了66.67%。而加用PPARγ特异性抑制剂预处理细胞后,PPARγ的表达几乎完全抑制,ABCA1和LXRα的表达也受到一定程度抑制,Ac-hE-18A-NH2介导的胆固醇流出率明显减少。结论模拟肽Ac-hE-18A-NH2可以明显促进巨噬细胞胆固醇流出,其机制可能与cAMP-ABCA1和PPARγ-LXRα-ABCA1两种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脂联素对RAW264.7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及胆固醇含量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加入20 mg/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共同孵育48 h,将其诱导成泡沫细胞,加入不同浓度(0、1、5、10μg/mL)的脂联素干预24 h,RT-PCR测定ABCA1 mRNA的表达,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细胞内胆固醇含量。观察脂联素对泡沫细胞中ABCA1表达的影响。结果脂联素显著增加RAW264.7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 mRNA的表达(P<0.05),并增加细胞内胆固醇含量,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脂联素可以增加巨噬源性泡沫细胞ABCA1转录水平,促进胆固醇流出,延缓A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是否通过PPARγ依赖途径发挥上述药理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吡格列酮作用于体外培养HepG2细胞,以MTT比色法检测HepG2细胞增殖情况,以3H-TdR参入实验检测细胞DNA合成速率,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PARγ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同时观察PPARγ特异性拮抗剂GW9662和(或)瞬时转染pSG5-PPARγ真核表达质粒对吡格列酮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并将PPARγ小干扰RNA(pGCsi-PPARγ)表达质粒稳定转染HepG2细胞,观察PPARγ沉默后吡格列酮对HepG2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吡格列酮作用于HepG2细胞后,导致HepG2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DNA合成速率减慢,并诱导细胞凋亡,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在此过程中,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S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但PPARγmRNA和蛋白的表达没有变化;GW9662部分拮抗吡格列酮的增殖抑制作用,但转染pSG5-PPARγ真核表达质粒可以逆转GW9662的作用;吡格列酮在高浓度(20μmol.L-1)时对pGCsi-PPARγ表达质粒稳定转染的HepG2细胞仍表现出增殖抑制作用。结论吡格列酮能够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凋亡,具有潜在的抗瘤作用,这种作用与其诱导细胞G0/G1期的停滞有关,PPARγ依赖和非依赖途径参与上述过程。  相似文献   

4.
杨青  罗俊生  关宁  霍晓川  冯旭 《中国药房》2012,(17):1565-1567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RG)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源性泡沫细胞中胆固醇代谢的影响机制。方法:将THP-1巨噬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oxLDL(100 mg.L-1)组和oxLDL(100 mg.L-1)+RG(10μmol.L-1)组,后2组先加oxLDL培养48 h,最后1组再加RG培养48 h,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每组细胞内游离胆固醇(FC)和胆固醇酯(CE)的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每组细胞中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ABC)A1、ABCG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oxLDL组FC、CE含量明显升高,ABCA1、ABCG1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与oxLDL组比较,oxLDL+RG组FC、CE含量明显降低,ABCA1、ABCG1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RG可能通过上调THP-1巨噬细胞ABCA1、ABCG1的表达,减少FC在细胞内的蓄积,促进细胞内胆固醇代谢,进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高糖环境下吡格列酮对MC3T3-E1成骨细胞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高糖(22.5 mmol·L~(-1))环境培养MC3T3-E1细胞,分为对照组,吡格列酮2.5、5、10μmol·L~(-1)组,干预24、48 h。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凋亡率、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ALP)分泌水平,以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成骨因子runt相关基因2(Runx2)和骨形态蛋白2(BMP-2)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PPARγ、Runx2的表达与骨钙素、ALP、BMP-2的相关性。结果在相同干预时限,吡格列酮各组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活性、骨钙素和ALP的分泌水平、Runx2 mRNA和BMP-2 mRNA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凋亡率和PPARγmRN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随吡格列酮浓度增加,细胞增殖活性、骨钙素和ALP的分泌、Runx2 mRNA和BMP-2 mRNA的表达均降低,而细胞凋亡率和PPARγmRNA的表达增高(P<0.05)。与干预24 h相比,干预48 h时相同浓度吡格列酮组细胞增殖活性,骨钙素和ALP的分泌水平,PPARγ、Runx2、BMP-2 mRNA的表达或无变化或略增加。结论高糖环境下吡格列酮对成骨细胞有损害作用,促进PPARγ表达、抑制Runx2的表达可能为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对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逆转运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 LDL)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为泡沫细胞模型,给予水飞蓟宾进行干预。通过油红O染色及酶比色法定量检测细胞内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的变化;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检测水飞蓟宾对巨噬细胞ABCG1蛋白及m RNA表达的影响。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并采用双尾t检验进行统计学意义评估。结果:50μg/m L水飞蓟宾显著抑制巨噬细胞对ox LDL的摄取(抑制率为(80±1.8)%),减少细胞内总胆固醇及胆固醇酯量。(ox LDL处理组巨噬细胞内胆固醇酯量是对照组的1.5±0.07倍,12.5~50μg/m L水飞蓟宾组细胞内胆固醇酯量是对照组的1.1±0.08、1±0.05、0.93±0.07倍,水飞蓟宾组与ox LDL处理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x LDL处理组巨噬细胞内总胆固醇量是对照组的1.8±0.05倍,12.5~50μg/m L水飞蓟宾组细胞内总胆固醇量是对照组的1±0.08、0.96±0.078、0.83±0.06倍,水飞蓟宾组与ox LDL处理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最终抑制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形成;12.5~50μg/m L的水飞蓟宾剂量依耐性促进巨噬细胞ABCG1蛋白及m RNA表达(12.5、25、50μg/m L水飞蓟宾ABCG1蛋白量是对照组的1.3±0.06、2±0.06、2.3±0.05倍,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5、25、50μg/m L水飞蓟宾组ABCG1 m RNA水平是对照组的1.2±0.08、1.5±0.05、1.9±0.04倍,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水飞蓟宾可增强ABCG1蛋白稳定性。结论:水飞蓟宾通过增加ABCG1蛋白的表达及蛋白稳定性,促进细胞内胆固醇的排出,最终抑制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干预对激活星形胶质细胞产生Jagged1的影响。方法采用脂多糖(LPS)刺激纯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将不同梯度浓度吡格列酮(0.01,0.1,1.0,10.0μm)和转化生长因子β1(10 ng/ml)共刺激星形胶质细胞6 h,提取细胞RNA。结果吡格列酮呈浓度依存性抑制LPS激活星形胶质细胞中Jagged1的mRNA表达(P<0.05)。结论吡格列酮抑制星形胶质细胞Jagged1的产生,Jagged1/Notch通路的激活可能随之减弱,有利于多发性硬化的髓鞘修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衍生物CQMUHS-03对3T3-L1细胞增殖及诱导分化的影响,为CQMUHS-03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1)不同浓度药物处理细胞,于24、48、72h,MTT法检测CQMUHS-03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2)建立3T3-L1细胞诱导分化模型,药物处理后经油红O染色,拍照后并测定570 nm处光密度值以确定有效药物干预浓度。(3)Western blot测定药物对PPARγ蛋白表达的影响。(4)Real-time PCR分析PPARγ基因表达。结果(1)经24、48、72 h MTT检测,1×10-6mol·L-1浓度以下的CQMUHS-03对3T3-L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弱,IC50为3.33×10-4mol·L-1,高于吡格列酮(2.91×10-4mol·L-1)。(2)油红O染色测定结果显示吡格列酮促进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而CQMUHS-03对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促进作用不明显。(3)Real-time PCR检测显示诱导分化8 d,吡格列酮组PPARγmRNA表达上调5.12倍,CQMUHS-03组PPARγmRNA表达上调2.29倍。(4)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QMUHS-03使PPARγ的表达增高。结论吡格列酮衍生物CQMUHS-03对3T3-L1细胞抑制增殖作用弱于吡格列酮,对细胞分化无明显促进作用,能上调PPARγ基因和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9.
许学芬  吴晓冬 《中国药房》2009,(31):2421-2423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对高胆固醇模型大鼠脂肪组织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高胆固醇饮食8周的大鼠随机分为高胆固醇组(n=15)和吡格列酮组(n=15),前者继续给予高胆固醇饮食,后者在此基础上加吡格列酮3mg.kg-1.d-1,连续4周;另设喂普通饲料12周的对照组(n=15)。处死大鼠并检测血脂、血清TNF-α水平及其mRNA表达等指标。另取正常脂肪细胞加入脂多糖和不同浓度的吡格列酮(0.1、1.0、10.0μmol.L-1)中,测定脂肪组织细胞中的TNF-α水平及其mRNA表达。结果:与高胆固醇组比较,吡格列酮组可明显降低血清TNF-α水平及减弱其mRNA表达,但对血糖和血脂水平几乎无影响。上述吡格列酮各浓度组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脂多糖诱导TNF-α分泌及其mRNA表达。结论:吡格列酮可降低高胆固醇模型大鼠血清和脂肪组织中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10.
杜晚林  杜媛  李克勤  陈江平  张仕强  陈燕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8):2726-2727,2730
目的探讨在人前列腺癌株DU145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PPARγ)的特异性激动剂曲格列酮对核受体结合蛋白1(NRBP1)的表达调控作用。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曲格列酮(浓度分别为0.5、5.0、10.0μmol/L)作用24 h后对DU145细胞增殖的影响。在DU145细胞中用PPARγ的特异性激动剂曲格列酮处理24 h后,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检测NRBP1的表达。结果曲格列酮各浓度实验组对细胞的活性和增殖无影响(P>0.05)。曲格列酮作用于DU145细胞后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对NRBP1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PPARγ在DU145细胞中可抑制NRBP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杨晓青  王佐  吴峻 《中国药房》2008,19(4):259-261
目的:建立测定细胞内胆固醇及胆固醇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精确鉴定泡沫细胞含量,为研究细胞内胆固醇的变化提供技术平台。方法:应用HPLC法测定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不同浓度的普伐他汀处理RAW264.7鼠源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中胆固醇酯的含量。结果:OX-LDL可显著增加细胞对酯质的摄取量(P<0.01),而普伐他汀能通过降低细胞内胆固醇水平而减轻细胞泡沫化程度,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P<0.05,P<0.0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测定细胞内胆固醇及胆固醇酯含量的HPLC法可用来鉴定泡沫细胞的泡沫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PPAR γ对缺氧复氧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异质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制备缺氧复氧模型,用慢病毒包装进行PPARγ过表达和基因沉默,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过表达PPARγ组和PPARγ基因沉默组.用ELISA法、RT-PCR、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巨噬细胞亚型M1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2标志物CD20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ELISA法检测模型组TNF-α和IFN-γ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RT-PCR、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检测均显示TNF-α、IFN-γ、iNOS表达上调,CD206表达下调.与模型组相比,过表达PPARγ显著减轻了IRI导致的TNF-α、IFN-γ和iNOS表达的上调,上调了CD206表达;与此相反,PPARγ基因沉默加重IRI导致TNF-α、IFN-γ和iNOS表达上调,下调了CD206表达.结论 PPARγ在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缺氧复氧模型中参与调节巨噬细胞表型转换.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格列本脲(glibenclamide)对THP-1单核巨噬细胞形成泡沫细胞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THP-1单核细胞系,由佛波酯(PMA)作用使其分化为巨噬细胞,后者再由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Ac-LDL)进行脂质负荷转变为泡沫细胞。不同质量浓度的格列本脲单独或与Ac-LDL共同作用于上述巨噬细胞,以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底物法检测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活性的变化,油红O染色法检测泡沫细胞的形成,酶比色法检测细胞中的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含量。结果:格列本脲使脂质负荷的巨噬细胞转变为泡沫细胞的数目减少,并明显抑制脂质负荷前后巨噬细胞中ACAT酶活性;随着格列本脲剂量增加,脂质负荷前后的巨噬细胞中胆固醇酯含量逐渐降低,呈剂量依赖性趋势。结论:格列本脲抑制泡沫细胞形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ACAT酶活性和细胞中胆固醇酯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降血糖药)对高糖培养条件下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PMCs)活性氧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大鼠腹膜间皮细胞;采用活性氧捕获剂双氢-乙酰乙酸二氯荧光黄(DCFH-DA)孵育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的荧光强度,测得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分别用RT-PCR和ELISA法检测MCP-1 mRNA及蛋白含量.结果 正常组和甘露醇组比较,ROS水平和MCP-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糖组ROS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采用吡格列酮和乙酰半胱氨酸干预后,ROS水平显著降低(P<0.01);高糖组MCP-1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而小剂量吡格列酮干预组和乙酰半胱氨酸组的MCP-1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低于高糖组(P<0.01);大剂量较小剂量吡格列酮干预组的ROS和MCP-1水平进一步降低.结论 吡格列酮通过抑制氧化应激而降低高糖所诱导的MCP-1表达,这可能是吡格列酮保护腹膜功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张同欣  胡厚源  永福 《中国药师》2005,8(10):810-812
目的:研究肝X受体激动剂3β-羟基-5α,6α-环氧胆烷酸甲酯和(MHEC)T-0901317对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蛋白表达和TNF-α、IL-6产生和分泌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RAW264.7细胞ABCA1蛋白表达的影响;应用夹心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和IL-6的浓度,分析肝X受体激动剂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TNF-α、IL-6产生和分泌的影响.结果:3β-羟基-5α,6α-环氧胆烷酸甲酯和T-0901317均可显著促进RAW264.7细胞ABCA1蛋白的表达;与维甲酸X受体激动剂9-顺式视黄酸联合作用时,ABCA1蛋白表达增加更为显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可促进RAW264.7细胞TNF-α、IL-6的产生和分泌,而这一促进作用可部分地被3β-羟基-5α,6α-环氧胆烷酸甲酯和T-0901317所抑制.结论:肝X受体激动剂MHEC和T-0901317均可上调RAW264.7细胞ABCA1蛋白表达,并可减少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巨噬细胞中TNF-α、IL-6的产生和分泌.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炎症介质释放的抑制作用及其信号传导通路。方法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GFAP)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星形胶质细胞纯度。ELISA方法检测IL-1β、IL-6和TNF-α蛋白表达量的变化。Griess法测定培养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星形胶质细胞经GFAP免疫荧光鉴定,其阳性率可达95%以上。LPS组能明显增加星形胶质细胞分泌IL-1β、IL-6、TNF-α及NO。吡格列酮能明显抑制LPS引起的这些作用,并呈一定浓度依赖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特异性阻断剂GW9662能明显对抗吡格列酮对LPS引起的IL-1β、IL-6、TNF-α及NO增加的抑制作用。与LPS组相比,JNK特异性阻断剂SP600125(5μmol·L-1)亦能有效对抗LPS诱导星形胶质细胞IL-1β、IL-6、TNF-α及NO分泌的增加;特异性iNOS抑制剂SMT可明显抑制LPS引起的NO分泌增加。结论吡格列酮能明显改善LPS诱导的大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的损伤,这种作用可能与激活PPARγ、抑制JNK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丁斌  谢勇  周南进  孙辉 《江西医药》2008,43(7):654-656
目的观察PPAR—γ的激动剂吡咯列酮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吡咯列酮作用于肝癌细胞株SMMC7721。MTT法检测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癌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肝癌细胞内PPAR-γmRNA的表达。结果吡咯列酮对肝癌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和诱导凋亡作用:细胞凋亡率与细胞生长抑制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0.639,P=0.361);肝癌细胞SMMC7721表达PPAR-γmRNA,随吡咯列酮浓度的增加肝癌细胞内PPAR-γmRNA的表达呈下降趋势。结论PPAR—γ的激动剂吡咯列酮可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和诱导其凋亡;但是,细胞凋亡率与生长抑制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提示尚有诱导细胞凋亡以外的途径参与吡咯列酮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吡咯列酮可下调肝癌细胞内PPAR-γmRNA的转录.具体机制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荆眦格列酮干预对激活星形胶质细胞产生Jaggedl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多糖(LPS)刺激纯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将不同梯度浓度毗格列酮(0.01,0.1,1.0,10.0μm)和转化生长因子β1(10 ng/ml)共刺激星形胶质细胞6h,提取细胞RNA.结果 吡格列酮呈浓度依存性抑制LPS激活星形胶质细胞中Jaggedl的mRNA表达(P<0.05).结论 吡格列酮抑制星形胶质细胞Jaggedl的产生,Jaggedl/Notch通路的激活可能随之减弱,有利于多发性硬化的髓鞘修复.  相似文献   

19.
吡格列酮对破骨细胞样细胞整合素β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培养的大鼠破骨细胞样细胞(OLC)活性的影响,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PPAR)γ2活化与破骨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及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诱导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向OLC分化,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盐酸吡格列酮(终浓度0、1、5、10μmol/L)干预,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培养3、5及7dOLC整合素β3(CD61)表达量,比较不同浓度吡格列酮对OLC活性的影响。结果培养早期(3及5d)吡格列酮10μmol/L及5μmol/L干预组OLCCD61表达量及平均荧光强度明显下调(P<0.05,P<0.01),表明吡格列酮在OLC分化早期可抑制其骨吸收活性。结论吡格列酮激活PPARγ2转录活性可部分抑制大鼠骨髓破骨细胞早期的融合聚集活性,这对骨质疏松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探讨地塞米松(DXM)和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γ(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哮喘模型TH1/TH2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并比较二者的异同。方法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组和吡格列酮组,每组各6只。采用W estern b lot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T-bet和GATA3的表达,同时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细胞胞内白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结果哮喘模型鼠脾细胞内IL-4/IFNγ比值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经DXM治疗后,IL-4/IFNγ比值明显降低,肺组织GATA 3和T-bet的表达均减低(P<0.01),但GATA 3比T-bet减低更明显;而经吡格列酮治疗后,不仅IL-4/IFNγ比值明显降低(P<0.01),同时肺组织T-bet的表达也明显增高(P<0.01),但GATA3无变化(P>0.05)。结论地塞米松与吡格列酮对哮喘TH1/TH2细胞因子的调节及机制有所不同,地塞米松同时抑制GATA3和T-bet的表达,从而扭转了IL-4和IFNγ的比值;而吡格列酮可能通过参与调控TH1细胞转化过程中重要转录因子T-bet的表达,改变IL-4/IFNγ比值,从而改善相应的炎性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