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摘要:目的 观察二氢杨梅素 (DMY) 对鼠源巨噬细胞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 50 mg/L 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LDL) 孵育鼠源性巨噬细胞 RAW264.7 经 48 h 诱导细胞泡沫化。将泡沫细胞分为对照组 (只加 RPMI 1640 的培养基培养) 和 DMY1~4 组 (分别用 10、 20、 40 和 80 μmol/L DMY 处理), 培养 24 h。采用[ 3 H]标记的胆固醇检测细胞胆固醇的流出率,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细胞内游离胆固醇 (FC)、 胆固醇酯 (CE) 和总胆固醇 (TC) 的水平, Western blot 检测细胞中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 A1 (ABCA1) 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20、 40 和 80 μmol/L DMY 组细胞的胆固醇流出率均显著增加, 细胞内 FC、 TC 和 CE 水平及 CE/TC 的比值均显著减少, ABCA1 的表达显著上调, 均呈剂量依赖性 (均 P < 0.05)。与对照组比较, DMY (10 μmol/L) 组细胞胆固醇流出率,细胞内 FC、 TC 和 CE 水平,ABCA1 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 P > 0.05)。结论 DMY 促进了鼠源巨噬细胞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 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泡沫细胞中 ABCA1的表达有关。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长因子活化受体了激动剂(PPARγ)吡格列酮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的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增殖力测定、AO/EB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吡格列酮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的情况。结果吡格列酮对胶质瘤细胞株U-251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并呈时间与剂量依赖关系(P〈0.05);可诱导胶质瘤细胞的凋亡,呈时间依赖关系(P〈0.05),并出现细胞凋亡征象。结论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胶质瘤细胞U-251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其可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可能是细胞生长抑制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以THP 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为研究对象 ,探讨磷酸二酯酶抑制剂rolipram对THP 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表达及细胞内胆固醇流出的影响。方法 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检测细胞内胆固醇流出 ,运用逆转录 -多聚酶链反应和Westernblot印迹分别检测ABCA1mRNA与ABCA1蛋白的表达 ,采用低pH值EIA法测定细胞内cAMP水平。结果 实验显示PDE4抑制剂rolipram能引起THP 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cAMP水平、ABCA1表达和apoA 1介导的胆固醇流出成平衡增加 ,而细胞内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与胆固醇酯明显减少。结论 PDE4抑制剂rolipram增加THP 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表达及细胞内胆固醇流出 ,这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提供一个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PPAR γ对缺氧复氧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异质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制备缺氧复氧模型,用慢病毒包装进行PPARγ过表达和基因沉默,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过表达PPARγ组和PPARγ基因沉默组.用ELISA法、RT-PCR、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巨噬细胞亚型M1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2标志物CD20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ELISA法检测模型组TNF-α和IFN-γ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RT-PCR、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检测均显示TNF-α、IFN-γ、iNOS表达上调,CD206表达下调.与模型组相比,过表达PPARγ显著减轻了IRI导致的TNF-α、IFN-γ和iNOS表达的上调,上调了CD206表达;与此相反,PPARγ基因沉默加重IRI导致TNF-α、IFN-γ和iNOS表达上调,下调了CD206表达.结论 PPARγ在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缺氧复氧模型中参与调节巨噬细胞表型转换.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格列本脲(glibenclamide,优降糖)对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mRNA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ACAT酶的调节水平。方法:在小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及肌源性泡沫细胞分别加入格列本脲,孵育24h,用半定量RT-PCR检测ACAT酶mRNA表达。结果:(1)平滑肌细胞转变为泡沫细胞后,ACATmRNA的表达均增加。(2)格列本脲抑制平滑肌源性泡沫细胞中ACAT酶的mRNA的表达。结论:格列本脲在转录水平抑制ACATmRNA的表达,抑制平滑肌细胞向泡沫细胞的转化,可作为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6.
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功能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媛  康林 《中国实用医药》2008,3(18):184-186
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功能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有关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功能变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对于找寻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新靶点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三七总皂苷对小鼠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何雪峰  李晓辉  李淑慧  何翠瑶 《中国药房》2007,18(30):2323-2325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小鼠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以探讨PNS抗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与40mg.L-1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孵育72h建立泡沫细胞模型,用PNS进行干预。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堆积情况,酶法测定细胞内总胆固醇(TC)、游离胆固醇(FC)、胆固醇酯(CE)的含量及CE/TC比值。结果:模型组细胞中TC、FC、CE及CE/T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P<0.01);与模型组比较,PNS高、中剂量组细胞内TC、FC、CE及CE/TC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且PNS各剂量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形态学上,PNS高、中剂量组细胞的油红O染色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结论:PNS可能通过抑制泡沫细胞的形成发挥抗AS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胰岛素、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胰岛素加吡格列酮组和磺脲类降糖药物加吡格列酮组治疗1年,分析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原、空腹真胰岛素和由Homa模型计算的Homa IR.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维持良好水平,但组间无差异;治疗后胰岛素原水平和IR两组均明显下降.胰岛素组较磺脲组降低更明显;治疗后胰岛素组的真胰岛素水平较磺脲组明显增高.结论对经饮食和运动后血糖不能获得良好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均能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和IR,且胰岛素治疗比磺脲类药物能使β细胞的负荷进一步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脂联素对RAW264.7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及胆固醇含量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加入20 mg/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共同孵育48 h,将其诱导成泡沫细胞,加入不同浓度(0、1、5、10μg/mL)的脂联素干预24 h,RT-PCR测定ABCA1 mRNA的表达,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细胞内胆固醇含量。观察脂联素对泡沫细胞中ABCA1表达的影响。结果脂联素显著增加RAW264.7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 mRNA的表达(P<0.05),并增加细胞内胆固醇含量,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脂联素可以增加巨噬源性泡沫细胞ABCA1转录水平,促进胆固醇流出,延缓A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抽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2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和吡格列酮组。吡格列酮组给予吡格列酮10mg·kg-1·d-1灌胃,其余2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6周后3组大鼠断尾测空腹血糖(FPG),心包取血测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观察3组大鼠FPG、FINS、HbA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并比较。结果与糖尿病对照组相比,吡格列酮组FPG、HbAlc、FINS、HOMA-IR水平降低(P〈0.05);糖尿病对照组、吡格列酮组FPG、HbAlc、FINS、HOMA-IR水平较空白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吡格列酮对胰岛β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抽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2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和吡格列酮组.吡格列酮组给予吡格列酮10mg·kg-1·d-1灌胃,其余2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6周后3组大鼠断尾测空腹血糖(FPG),心包取血测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观察3组大鼠FPG、FINS、HbA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并比较.结果 与糖尿病对照组相比,吡格列酮组FPG、HbAlc、FINS、HOMA-IR水平降低(P<0.05);糖尿病对照组、吡格列酮组FPG、HbAlc、FINS、HOMA-IR水平较空白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 吡格列酮对胰岛β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激活剂吡格列酮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3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吡格列酮(30mg/d)治疗8周,分别于用药前、用药8周后观察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D)、总胆固醇(CHO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6(IL-6)、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 吡格列酮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周后,SBP、DBP、LDLD、CHOL、hs-CRP、IL-6、Hcy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吡格列酮能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吡格列酮对破骨细胞样细胞整合素β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培养的大鼠破骨细胞样细胞(OLC)活性的影响,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PPAR)γ2活化与破骨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及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诱导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向OLC分化,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盐酸吡格列酮(终浓度0、1、5、10μmol/L)干预,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培养3、5及7dOLC整合素β3(CD61)表达量,比较不同浓度吡格列酮对OLC活性的影响。结果培养早期(3及5d)吡格列酮10μmol/L及5μmol/L干预组OLCCD61表达量及平均荧光强度明显下调(P<0.05,P<0.01),表明吡格列酮在OLC分化早期可抑制其骨吸收活性。结论吡格列酮激活PPARγ2转录活性可部分抑制大鼠骨髓破骨细胞早期的融合聚集活性,这对骨质疏松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培养的新生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制备H2O2200μmol·L-1氧化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吡格列酮组(0.1,1及10μmol·L-1)、吡格列酮(10μmol.L-1)+GW9662(10μmol·L-1)组、维拉帕米1μmol.L-1组。MTT法测心肌细胞的活力;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黄嘌呤氧化酶法分别测定心肌细胞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率;采用Till阳离子测定系统,以Fura-2/AM为荧光探针,观察心肌细胞[Ca2+]i瞬间变化。结果H2O2200μmo.lL-1作用于心肌细胞12h能引起心肌细胞凋亡。吡格列酮浓度依赖性地增加受损心肌细胞的活力及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吡格列酮10μmol·L-1抑制作用最明显,其与维拉帕米1μmol·L-1有相似的抑制作用,二者都可以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率,降低由H2O2诱导的升高的[Ca2+]i静息水平及频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受体特异性拮抗剂GW966210μmol.L-1能拮抗吡格列酮的部分抑制作用,但不影响吡格列酮对[Ca2+]i的瞬变作用。结论吡格列酮可以抑制H2O2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脂质氧化和减少细胞内钙超载有关,其抑制作用部分是通过PPARγ受体介导的。  相似文献   

15.
杨晓青  王佐  吴峻 《中国药房》2008,19(4):259-261
目的:建立测定细胞内胆固醇及胆固醇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精确鉴定泡沫细胞含量,为研究细胞内胆固醇的变化提供技术平台。方法:应用HPLC法测定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不同浓度的普伐他汀处理RAW264.7鼠源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中胆固醇酯的含量。结果:OX-LDL可显著增加细胞对酯质的摄取量(P<0.01),而普伐他汀能通过降低细胞内胆固醇水平而减轻细胞泡沫化程度,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P<0.05,P<0.0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测定细胞内胆固醇及胆固醇酯含量的HPLC法可用来鉴定泡沫细胞的泡沫化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格列本脲(glibenclamide)对THP-1单核巨噬细胞形成泡沫细胞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THP-1单核细胞系,由佛波酯(PMA)作用使其分化为巨噬细胞,后者再由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Ac-LDL)进行脂质负荷转变为泡沫细胞。不同质量浓度的格列本脲单独或与Ac-LDL共同作用于上述巨噬细胞,以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底物法检测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活性的变化,油红O染色法检测泡沫细胞的形成,酶比色法检测细胞中的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含量。结果:格列本脲使脂质负荷的巨噬细胞转变为泡沫细胞的数目减少,并明显抑制脂质负荷前后巨噬细胞中ACAT酶活性;随着格列本脲剂量增加,脂质负荷前后的巨噬细胞中胆固醇酯含量逐渐降低,呈剂量依赖性趋势。结论:格列本脲抑制泡沫细胞形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ACAT酶活性和细胞中胆固醇酯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7.
许学芬  吴晓冬 《中国药房》2009,(31):2421-2423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对高胆固醇模型大鼠脂肪组织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高胆固醇饮食8周的大鼠随机分为高胆固醇组(n=15)和吡格列酮组(n=15),前者继续给予高胆固醇饮食,后者在此基础上加吡格列酮3mg.kg-1.d-1,连续4周;另设喂普通饲料12周的对照组(n=15)。处死大鼠并检测血脂、血清TNF-α水平及其mRNA表达等指标。另取正常脂肪细胞加入脂多糖和不同浓度的吡格列酮(0.1、1.0、10.0μmol.L-1)中,测定脂肪组织细胞中的TNF-α水平及其mRNA表达。结果:与高胆固醇组比较,吡格列酮组可明显降低血清TNF-α水平及减弱其mRNA表达,但对血糖和血脂水平几乎无影响。上述吡格列酮各浓度组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脂多糖诱导TNF-α分泌及其mRNA表达。结论:吡格列酮可降低高胆固醇模型大鼠血清和脂肪组织中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18.
张同欣  胡厚源  永福 《中国药师》2007,10(2):112-114
目的:研究肝X受体激动剂3β-羟基-5α,6α-环氧胆烷酸甲酯(MHEC)和T-0901317对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细胞摄取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Ac-LDL)能力的影响。方法:以5×10~5/孔培养的RAW264.7细胞为巨噬细胞模型,实验分为5组:①空白对照组;②MHEC组;③MHEC 9-顺式视黄酸(9-cRA)组;④T-0901317组;⑤T-0901317 9-cRA组。药物终浓度均为10μmol·L~(-1),作用24h,用Dil荧光标记的Ac-LDL(Dil-Ac-LDL,10 mg·L~(-1))孵育RAW 264.7细胞4h,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AW 264.7细胞的荧光强度。结果:MHEC和T-0901317均可抑制RAW264.7细胞对Ac-LDL的摄取。维甲酸X受体(RXR)激动剂9-cRA与T-0901317联合作用时,RAW 264.7细胞对Ac-LDL的摄取受到更明显的抑制。结论:肝X受体激动剂MHEC和T-0901317均可抑制巨噬细胞对Ac-LDL的摄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PGT)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6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PGT.疗程均为3个月.用ELISA测定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IL-6水平均下降(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期比较,下降更为明显(P<0.01).结论 PGT可通过降低早期DN患者血清hs-CRP、IL-6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起到对DN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的影响。方法:将50例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给予二甲双胍(M组)和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MP组)治疗12周,于治疗前后测定受试者空腹血清抵抗素、血糖(FBS)、血脂、胰岛素(FINS),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治疗前相比,MP组FBS、FINS、HOMA-IR、抵抗素水平明显降低(P〈0.01);M组抵抗素水平没有明显改变(P〉0.05),BMI、FINS、HOMA-IR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吡格列酮治疗能有效降低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