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定向迁移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细胞目前已成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应用研究的新热点,因其较绝大多数成体组织或器官特异性细胞有更强的增殖活性,且易于在体外培养而受到关注.间充质干细胞则是来源于中胚层的具有强大自我更新能力及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基质中,羊水、脐带血、骨膜、骨骼肌、心肌等组织内也均储有.  相似文献   

2.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通常是指从骨髓或其他组织中分离到的在体外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一类细胞。自Friedenstein等首次报道骨髓中有少量细胞在培养过程中能贴壁分化形成类似骨、软骨的集落后,人们对这些细胞产生了浓厚兴趣。随后从鼠、兔、犬、人等多种动物的骨髓中均分离到了这种贴壁细胞。它们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体外不同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及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和多向分化的潜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可通过化学药物及中药干预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将其应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可减少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为心脏病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大量研究表明,中药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定向分化过程中具有促进作用,不仅可在体内作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其增殖、分化,还可通过影响体外微环境促进其功能的建立与存活。  相似文献   

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骨髓基质中存在的非造血系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现已成为国内外医学研究的热点。生物活性因子分布在人体各个组织中,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文章从BMSCs的含义、细胞特性、联合多种生物活性因子及对组织的治疗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又称骨髓基质细胞(bonemarrowstromal cells,BMSCs),是干细胞研究的又一新的发现,是目前干细胞研究的热点和前沿。MSCs具有方便获取、易于分离培养和扩增纯化,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多代扩增后仍保持多向分化潜能的特点,且遗传背景稳定,  相似文献   

6.
<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成体干细胞的一种,是骨髓中除了造血干细胞(HSC)外的另一类间充质干细胞,可分化为成骨、成软骨、脂肪、肌腱样组织等结构[1]。BMSCs取材相对容易,体外适当培养仍然保持多向分化潜能,有利于自体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肌无法自身修复,只能形成疤痕组织。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可以分化为各种细胞,采用干细胞移植作为一种修复心肌损伤的方法受到多方关注,尤其是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将是今后心脏细胞移植研究的主要方向。我们通过局部注射的方法将大鼠自体骨髓MSC移植于AMI区,观察其在心肌内的转归及对。  相似文献   

8.
骨髓干细胞为多潜能细胞,包括造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两类,以骨髓组织中含量最为丰富,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能力,在一定的条件下能被诱导分化为包括心肌细胞在内的多种细胞,可作为理想的种子细胞用于衰老和病变引起的组织器官损伤修复,尤其是应用于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衰、难治性心绞痛、扩张型心肌病等心脏疾病的临床治疗。本文就临床骨髓干细胞治疗心脏病的研究报道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间充质干细胞(MSC)是干细胞家族的重要成员,来源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和外胚层。MSC最初在骨髓中发现,随后还发现存在于人体发生、发育过程的多种组织中,由于骨髓是其主要来源,因此统称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因B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造血支持和促进干细胞植入、免疫调控和自我复制等特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己经成为治疗多种组织损伤性疾病的理想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0.
杜博 《中国实用医药》2013,8(4):251-252
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置入人体内,并不会引起排斥反应,并且该干细胞还具有多向分化的优点,在医学领域中,这种干细胞被广泛应用。本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相关知识及肿瘤耐药进行分析,针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肿瘤耐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取材于成人骨髓的间充质干细胞在一定诱导条件下向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分化。方法成人骨髓经密度梯度离心得到的细胞,根据其高黏附特性体外培养获得间充质干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其细胞表型,在体外诱导使其向视网膜神经细胞分化并用免疫荧光法进行鉴定。结果从骨髓中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成纤维细胞样形态,贴壁生长,表型相对均一,表面标志为CD90、CD44、CD147阳性;而CD34、CD38、CD45、CD14、HLA-DR阴性。体外诱导后可以得到表达nestin(神经干细胞标志物)、GFAP(神经胶质细胞标志物)和Rhodopsin(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标志物)阳性的细胞。结论从人骨髓中分离培养得到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视网膜神经细胞分化的潜能。  相似文献   

1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内归巢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小凤  傅晋翔  梁建英  张宏  张勇  张晓慧 《江苏医药》2004,30(4):264-265,I004
骨髓基质细胞包括单核内皮细胞及纤维母细胞等多种细胞成份组成,并组成造血微环境,产生造血干/祖细胞自我更新、增殖及分化所必需的细胞因子,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业已证实,骨髓基质有起源于间充质的干细胞,该类细胞除可组成造血微环境外,尚具有多向分化能力。本研究观察了,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体外生长特性及归巢骨髓。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体外原代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情况。方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对其作鉴定。用HSV-1感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取总DNA,PCR法扩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的HSV-1特异性片段。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14d诱导后,碱性磷酸酶含量增高,形成钙结节,表现出成骨细胞特性。HSV-1感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出现典型的病变,PCR法成功扩增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的HSV-1特异性片段。结论: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可作为组织工程学的种子细胞。HSV-1可以在体外感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14.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中胚层来源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干细胞,主要存在于结缔组织和器官间质中,以骨髓组织中含量最为丰富,在一定的诱导条件下能分化为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及心肌细胞。因其比较容易贴壁和形成成纤维样的克隆,也称为贴壁细胞或者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F)、骨髓基质细胞(MSC)或间充质干细胞或间充质祖细胞(MPC)。由于骨髓是其主要来源,因此统称为骨髓MSCs。  相似文献   

15.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在体外分离纯化、培养扩增和向心肌样细胞诱导分化的条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hMSCs,纯化传代至第三、四代,加入不同浓度5-氮杂胞苷(5-Aza)进行不同时间的孵育,用MTT测定细胞的生长活性,确定最佳的浓度和孵育时间。4周后行电镜,免疫组化染色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结果:诱导后细胞呈心肌样细胞改变,电镜下可见肌丝形成,免疫组化显示部分细胞胞浆α-横纹肌肌动蛋白(α-sarcomeric actin)、肌钙蛋白-T(troponin-T)阳性。RT-PCR检测显示心肌特异转录因子GATA-4、Nkx2.5有表达。结论:hMSCs是骨髓来源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在5-Aza的诱导下可向心肌样细胞分化,可成为心肌损伤移植治疗的理想细胞材料。  相似文献   

16.
安然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2):1841-1843
由于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为其他类型细胞的能力,因此,干细胞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不仅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而且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不同的诱导条件下可以分化为不同组织[1],同时,MSCs来源方便,易于分离、培养、扩增和纯化,多代扩增后仍具有干细胞特性,不存在免疫排斥,体外基因转染率高并能稳定  相似文献   

17.
脂肪源性干细胞又称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处于未定向分化状态并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具有一般干细胞的特点,是一种理想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近年来,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为多种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思路.本文就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临床上的转化研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鹿茸精体外定向诱导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通过贴壁法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培养。鹿茸精定向诱导分化为类神经元样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神经细胞特异性抗原标志物神经元烯醇酶(NSE)、巢蛋白(Nes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贴壁法成功分离并可在体外大量扩增。鹿茸精诱导3小时后大部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变为神经元样细胞,出现胞体和突起,免疫细胞化学染色NSE及Nestin呈阳性,GFAP阴性。结论:鹿茸精可在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胎盘母体来源间充质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及其向脂肪和成骨诱导分化潜能。方法采用酶消化获得母体来源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后,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物;进行诱导分化后,采用油红O及茜素红染色鉴定其向脂肪和成骨诱导分化潜能。结果体外培养的母体来源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呈长梭形,细胞形态均一;细胞表面标志鉴定:CD73、CD90和CD105呈阳性表达,而CD14、CD34、CD45,和HLA—DR呈阴性表达;细胞诱导分化后,经油红O、茜素红染色证实其可分化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结论建立了母体来源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证实其具有成脂、成骨分化潜能,有望成为细胞治疗及组织工程更为理想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20.
陈伏庭  章庆国  张娇 《江苏医药》2006,32(4):360-361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广泛,体外扩增能力强,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是组织工程研究中重要的种子细胞和基因载体,具有极大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同时在研究中还发现它具有免疫原性弱,不诱导免疫排斥反应等特点,但对于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文将对问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