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是心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现代药物治疗中的一个奠基石。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降低血管疾病患者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的效力,在过去的20年里已经得到很好的认可,其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中可使该事件如心肌梗死、卒中的发生率降低25%,冠状动脉搭桥及动脉栓塞事件降低48%,肺栓塞降低67%,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2.
血小板的黏附、活化、聚集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病理生理进程中占主导地位。阿司匹林和血小板腺苷二磷酸P2Y12受体抑制剂(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是临床应用的经典抗血小板药物,同时也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PCI的基石。随着对抗血小板领域研究的不断拓展,个体对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存在明显的反应性差异,这种差异与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复合终点事件显著相关。因此,精准评估PCI患者在接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血小板反应性的情况,给予规范化、个体化的临床治疗方案以减少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血栓事件及出血事件的发生,对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时明显增加患者住院期间出血率和病死率,同时影响ACS治疗。而血小板减少症人群仍有发生血栓事件的可能。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发生ACS时,血小板计数<30×109/L时出血概率增加,不宜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当血小板>30×109/L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积极提高血小板治疗,评价出血风险,密切监测血小板变化。如果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建议裸支架治疗。ACS患者治疗期间出现血小板减少症主要的原因是药物导致血小板减少,包括肝素、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等,但应及时诊断方能准确治疗,要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4.
约1/3的心房纤颤患者同时患有冠状动脉疾病[1].临床医师常遇见的难题是对有高危卒中风险(CHADS2评分≥2)需给予口服抗凝药物而同时有冠状动脉疾病又需给予抗血小板药物甚至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心房纤颤患者如何治疗的问题,因为抗血小板药物联合口服抗凝药物的抗栓治疗可明显增加出血风险.此文对如何能够在取得降低血栓栓塞和冠状动脉事件获益的同时又能将出血风险降至最低的抗栓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苏芳  罗雁  李宇琛  刘玲梅  刘会领 《吉林医学》2012,33(33):7269-7270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应用急性冠脉综合征双重抗血小板疗效的影响。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并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CI)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后出现消化道症状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治疗组37例,观察组应用注射用兰索拉唑,对照组应用口服雷贝拉唑,均应用7 d,观察患者7 d及180 d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及180 d内再住院率。结果:7 d内兰索拉唑组与雷贝拉唑组消化道出血风险相似,180 d内兰索拉唑组消化道出血风险率(6%)低于雷贝拉唑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 d及180 d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再住院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口服雷贝拉唑相比,短期应用兰索拉唑降低ACS患者PCI术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消化道出血风险,但并不增加ACS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6.
血小板是血栓形成的核心因素,而血栓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主要原因,这类疾病已经成为常见病,动脉粥样硬化后伴发的血栓性事件已经成为人口致残以及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抗血小板疗法在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中占主导地位。为了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平衡血栓形成和出血这两者是关键。积极的抗血小板疗法能降低高危患者(如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发生复发性局部缺血的比率。但研究也强有力地揭示了血小板抑制作用将带来出血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血小板功能试验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就应运而生了。对临床中抗血小板药物的药效,不同的血小板功能试验在抗血小板疗法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
李作成  李曦铭  贾红丹  丛洪良  王林 《医学综述》2009,15(12):1849-1853
抗血小板治疗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基石之一,对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治疗有重要影响,对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积极的作用。近来阿司匹林抵抗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它被用来描述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在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后仍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明确抵抗的原因和机制将使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受益匪浅。本文旨在对这一方面予以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血小板聚集导致血栓形成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发病的关键环节,不但在ACS急性期即斑块破裂血栓形成阶段,而且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长期预防过程中均需要抗血小板治疗。因此,抗血小板治疗贯穿在ACS急性期和长期治疗始终。抗血小板治疗是一把“双刃剑”,需要根据不同临床情况和患者特点加以恰当选择,平衡血栓事件危险和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层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不同依从性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至2014年在我院被确诊为冠心病并行PCI的患者180例进行随访,由临床药师负责,详细记录每例患者用药情况及心脑血管不良事件(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再次血运重建)发生情况。根据随访抗血小板用药情况,将患者分依从性好(n=138)及依从性差(n=42)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心脏主要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结果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从性好组主要不良事件及因心血管事件再入院的发生率低于依从性差服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好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基层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双抗血小板治疗变替格瑞洛单抗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共收集9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格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均行PCI治疗,术后均给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双抗用药1年,观察组双抗6个月后开始慢慢减少阿司匹林应用,3个月后完全变替格瑞洛单抗治疗,共用药1年,比较2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血小板聚集率、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1年PT、aPTT明显延长,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阿司匹林+替格瑞洛双联抗血小板治疗6个月变替格瑞洛单抗用药至1年相比双联1年在抑制血小板聚集方面作用类似,但变替格瑞洛单抗治疗能有效减少出血发生,且不显著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