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出发,对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剖腹手术。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我院妇科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6例,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并同意后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及开腹手术组,每组34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肌瘤个数及直径、术后排气时间、肌瘤残留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等临床指标进行对比。于术后3个月随访手术总有效率、术后疼痛和发热、术后感染以及肌瘤复发率等信息并进行两组间对比。结果腹腔镜组及剖腹组在患者年龄、肌瘤个数及直径已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上没有显著差异。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77.6±21.4)mL和(16.8±4.2)h;开腹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114.4±25.7)mL和(25.8±4.5)h。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相比于传统开腹手术在控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患者恢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出本院2014年1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106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不同术式将其分为:腹腔镜组(26例),腹腔镜组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开腹组(80例),开腹组应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极度疼痛、重度疼痛、中度疼痛的构成比均小于对照组,且轻度疼痛、无疼痛感的构成比均大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2%)高于开腹组(83.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腹腔镜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8%)低于开腹组(1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优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可明显改善手术相关指标,具有疼痛轻微、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宫腔镜手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88例早期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早期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患者88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44例。开腹组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宫腔镜组行宫腔镜手术,观察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排气时间、肌瘤复发率、子宫异常率、症状改善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宫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宫腔镜组住院天数和术后排气时间短于开腹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肌瘤复发率、子宫异常率和症状改善率比较(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相比,宫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天数和术后排气时间,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86%(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术式,但手术操作要求较开腹术更高。  相似文献   

5.
黄丹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31-132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实验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肌瘤复发率和肌瘤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预后好等优点,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科学》2016,(8):108-110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子宫肌瘤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32例作为腹腔镜组,同时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行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3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子宫肌瘤的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对照组(接受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两组肌瘤一般临床情况;两组手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术后12个月妊娠率。结果两组肌瘤一般情况(肌瘤数目、肌瘤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文认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是安全的,且再次妊娠可能性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常静 《江苏医药》2013,39(2):226-228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均分为腹腔镜(A)组和开腹(B)组:A组经腹腔镜剔除子宫肌瘤;B组实施常规开腹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但与B组比较,A组手术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起床活动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B组,且术后镇痛剂的使用也少于B组(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美观等优势,是治疗子宫肌瘤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59例,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疼痛、肠粘连、感染、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子宫肌瘤经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相应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认肌瘤均成功清除。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3/45),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10/4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06,P<0.05)。术后随访1年,研究组复发率为7.14%,对照组复发率为7.32%;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976>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可在保障其临床疗效的同时获得更为理想的预后效果,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健康。但对于部分肿瘤直径较大,或较小患者可考虑应用传统开腹手术,临床应用需根据肿瘤大小、位置、类型差异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而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发生并发症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子宫肌瘤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剔除术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提高康复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开腹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结局,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组)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每组73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肌瘤大小和数量。结果 1开腹组患者肌瘤数和肌瘤大小显著大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腹腔镜组住院天数、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明显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和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式安全、可靠,对腹腔干扰小,而多发、巨大或剔除后复发的肌瘤应首选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开腹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红安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20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106例)和对照组(102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剔除肌瘤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1%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48,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可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经腹腔镜肌瘤剔除与传统开腹手术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差别。方法 选择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46例妇科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采取经腹腔镜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这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天数、术后近期并发症、术后3个月肌瘤残留等方面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而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疼痛、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随访,两组各有1例检查出<2 cm的肌瘤残留,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具有腹部切口小而美观,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但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也有禁忌证,传统开腹手术在特殊病例中亦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手术方式的选择应结合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5.
邓丽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3):3583-358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73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患者108例为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患者165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观察组剔除肌瘤数目、最大肌瘤直径、剔除肌瘤质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6%)明显低于对照组(16.7%)(P<0.05);观察组术后肌瘤残留率(4.2%)略高于对照组(1.9%),观察组术后复发率(7.9%)略高于对照组(6.5%),观察组术后妊娠率(46.7%)略低于对照组(51.9%),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均是保留子宫的治疗方法,且安全有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的创伤小,术后并发症较少但术后肌瘤残留率较高.两种术式的复发率和术后妊娠率相近.术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子宫肌瘤的大小、位置、多少等具体因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壁间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70例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和术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确切,具有微创、失血少及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96例腹腔镜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83例作对比分析.结果 96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两组比较,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腹腔镜组较开腹组长(P<0.05);但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腹腔镜组均短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微创、安全的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剔除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8月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58例分为开腹手术组(n=29)和腹腔镜手术组(n=29),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小于开腹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较好,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可作为切除子宫肌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22例,采取分层随机法分成两组,观察组(n=61)治疗方式选择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n=61)治疗方式选择开腹手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率4.92%,对照组并发症率18.0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显著,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较开腹手术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其中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64例(观察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36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恢复时间、自主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免疫功能指标(IgG、CD3+、CD4+)、肌瘤残留率和复发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恢复时间、自主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术后IgG、CD3+以及CD4+均未出现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各指标下降明显(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肌瘤残留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较开腹手术在子宫肌瘤剔除上具有创伤小、术后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术后盆腔粘连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