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盆底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长治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153例, 其中尿失禁者84例为观察1组, 盆腔器官脱垂者69例为观察2组;另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三组均行盆底超声检查, 比较静息、缩肛、Valsalva状态下三组膀胱颈移动度、膀胱颈旋转角、膀胱尿道后角、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横径、肛提肌裂孔面积。结果静息状态下, 观察1组、2组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尿道后角、膀胱颈旋转角、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裂孔面积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三组静息状态下肛提肌裂孔横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缩肛、Valsalva状态下, 观察1组、2组膀胱颈移动度、膀胱颈旋转角、膀胱尿道后角、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横径、肛提肌裂孔面积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盆底超声可清晰地反映不同状态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盆底结构, 从而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会阴3D超声检查测量初产妇阴道分娩后盆膈裂孔形态变化情况,并评估其预测盆腔脏器脱垂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12例(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本院体检健康的未育且无生产史女性84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随访1年盆腔脏器脱垂发生比例、盆膈裂孔各项参数(盆膈裂孔前后径、盆膈裂孔左右径及盆膈裂孔面积)、肛提肌厚度及杨氏模量。绘制受试者特征(ROC)曲线分析研究组各参数对盆腔脏器脱垂的预测效能。结果 在静息状态、缩肛状态及Valsalva状态下,研究组与对照组、脱垂亚组和未脱垂亚组受试者盆膈裂孔各项参数及肛提肌厚度、左右侧杨氏模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4.645~37.691,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在静息状态下,产后6周研究组受试者经会阴3D超声检查获得的盆膈裂孔前后径、盆膈裂孔左右径、盆膈裂孔面积及肛提肌厚度、左右侧杨氏模量预测盆腔脏器脱垂的cut-off值分别为5.15 cm、3.45 cm、14.99 cm2、0.47 cm、22.15 kPa、20.05 kPa(P<0.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与分析盆底超声参数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2020年4月-2022年1月收治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88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来本院行常规体检的无压力性尿失禁的经产妇9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不同病情程度下静息状态、Valsalva动作盆底三维超声参数,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盆底三维超声参数与病情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孕次、产次、受教育程度、年收入、分娩方式、会阴情况、流产次数、新生儿体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静息状态、Valsalva动作后膀胱尿道后角较大,耻骨直肠肌厚度较小,盆膈裂孔面积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相比,重度、中度静息状态、Valsalva动作后膀胱尿道后角较大、耻骨直肠肌厚度较小,盆膈裂孔面积较大(P<0.05)。与轻度相比,中度静息状态、Valsalva动作后膀胱尿道后角较大,耻骨直肠肌厚度较小,盆膈裂孔面积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静息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采取经会阴超声评估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接受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采取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自主康复锻炼予以参照组,自主康复锻炼+生物电刺激+生物反馈相关治疗予以实验组,采取经会阴超声评估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后12周的肛提肌裂孔面积数值、肛提肌厚度数值、膀胱颈移动度数值、膀胱后角数值、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会阴超声评估产后女性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效果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对自然分娩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自然分娩且产后发生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盆底肌肉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Ⅰ类和Ⅱ类肌纤维肌力改善情况、女性性功能指数(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FSFI)评分和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pelvic floor impact questionnaire 7,PFIQ-7)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Ⅰ类和Ⅱ类肌纤维肌力持续收缩压、FSFI评分和PFIQ-7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Ⅰ类和Ⅱ类肌纤维肌力收缩持续时间均显著长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Ⅰ类和Ⅱ类肌纤维肌力持续收缩压、FSFI评分和PFIQ-7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Ⅰ类和Ⅱ类肌纤维肌力收缩持续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可改善自然分娩且产后发生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初产妇的盆底肌力和盆底功能,提高其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态MRI对妊娠女性肛提肌损伤的表现,评价不同分娩方式与肛提肌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动态MRI对不同分娩方式的114名初产妇进行盆底扫描,观察肛提肌的损伤情况,并测量静息状态及最大用力状态下肛提肌各测量指标值,比较不同分娩方式产后肛提肌损伤的差异情况。结果 MRI可以清晰显示肛提肌损伤的形态学表现,并能够清晰观察盆底膀胱、阴道、直肠等结构;静息状态及最大用力状态下,剖宫产与经阴道顺产者对肛提肌损伤程度差异无统计(P0.05),经阴道低位产钳助产组静息状态和最大用力状态下肛提肌的损伤程度较剖宫产与经阴道顺产者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可以清晰显示肛提肌的解剖形态,并可以准确的测量肛提肌各参数值;分娩会对肛提肌造成损伤,并且不同分娩方式对肛提肌损伤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三维动态超声诊断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女性便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三维动态超声的诊断,对比静息状态和模拟排粪状态下测量指标α角、β角、γ角、H线的差异,并分别计算各自的检出率。结果模拟排粪状态下各测量质量指标的变化幅度大于静息状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超声测量指标α角、β角、γ角、H线对于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有较高检出率,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干预意义。方法收集94例2016年2月—2017年3月盆底功能障碍产妇,根据随机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产后指导和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效果;治疗前后盆底肌张力评分、尿液残留情况;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出现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盆底肌张力评分、尿液残留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肌张力评分、尿液残留情况比对照组好,P0.05;观察组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出现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盆底肌张力,减少尿液残留,降低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改善盆底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盆底超声对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产后6周出现压力性尿失禁患者30例为观察组,并选取未育女性3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展开盆底超声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受检者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膀胱后角、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有差异,P0.05。结论盆底超声诊断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维吾尔族和汉族女性妊娠早期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差异,为初步建立本地区妊娠早期女性甲状腺激素正常参考值范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于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产检的280例妊娠早期健康女性和同期于喀什地区妇幼保健院体检的216例非妊娠健康女性为研究对象,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_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_3)、总甲状腺素(total thyroxine,TT_4)、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otal triiodothyronine,TT_3)、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ies,TPOAb)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水平,比较妊娠早期与非妊娠期的维吾尔族、汉族女性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差异。结果非妊娠期维吾尔族女性FT_3水平高于非妊娠期汉族女性(P<0.01),FT_4水平低于非妊娠期汉族女性(P<0.05);但FT_3和FT_4水平之和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妊娠早期维吾尔族女性FT_3、FT_4、TT_4水平均低于妊娠早期汉族女性(P<0.05),TGAb水平高于妊娠早期汉族女性(P<0.05)。维吾尔族与汉族妊娠早期女性的TT3、TT4、FT_4水平均高于同民族非妊娠期女性(P<0.01),TSH水平均低于同民族非妊娠期女性(P<0.01)。以中位数及双侧限值(P2.5~P97.5)比较甲状腺激素测定值范围在妊娠早期及非妊娠期女性中的差异,初步确定妊娠早期维吾尔族和汉族女性TSH的正常参考值分别为<5.5μIU/ml和4.8μIU/ml。结论妊娠早期与非妊娠期的维吾尔族与汉族女性血甲状腺激素水平存在差异,因此应分别建立新疆喀什地区妊娠早期维吾尔族和汉族女性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值参考范围,以避免对妊娠早期女性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诊疗造成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早期盆底功能康复干预对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9月本院接收的36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182例)和对照组(182例)。对照组产妇采用生物反馈和电刺激疗法,研究组产妇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早期盆底功能康复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治疗后肌电活动(盆底Ⅰ类纤维持续收缩压和收缩持续时间,Ⅱ类纤维持续收缩压、收缩持续时间及收缩次数)、性生活质量评分、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中经阴道分娩产妇和剖宫产产妇盆底Ⅰ类纤维和Ⅱ类纤维的持续收缩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盆底Ⅰ类纤维收缩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盆底Ⅱ类纤维收缩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剖宫产产妇盆底Ⅰ类纤维和Ⅱ类纤维的持续收缩压均显著高于经阴道分娩产妇(P<0.05)。研究组产妇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2666,P=0.0389)。治疗后,研究组产妇直肠脱垂、尿失禁、子宫脱垂、膀胱脱垂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性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盆底功能康复干预可有效改善产妇盆底肌收缩能力,增强肌肉强度,延长肌肉持续收缩时间,经济、无创,并发症少,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早期盆底肌康复训练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康复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分娩的产妇1243例为研究对象,由专业医师组织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早期盆底肌康复训练。按照分娩方式不同将入选产妇分为顺产组(824例)和剖宫产组(419例)。治疗前后使用盆底康复治疗仪分别测定所有产妇的盆底收缩压、静息压、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比较两组产妇康复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顺产组产妇盆底收缩压和静息压均明显低于剖宫产组(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盆底收缩压和静息压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而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顺产组产妇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和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与剖宫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与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盆底肌康复训练可改善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的盆底功能,康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阶段剖宫产对产妇盆底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于本院待产的133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经阴道分娩的40例产妇纳入阴道分娩组,56例择期剖宫产产妇纳入择期剖宫产组,37例经相应评估及处理后选择行第二产程剖宫产的产妇纳入第二产程剖宫产组。三组产妇均于产后6~8周完成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检查、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检查及超声检查。所有产妇均随访40天,第1次随访于上述检查后的第20天,第2次随访与第1次随访间隔20天,记录随访中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产妇SUI阳性比和POP阳性比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第二产程剖宫产组产妇SUI阳性比和POP阳性比最高(P<0.05)。三组产妇膀胱颈角度(静息状态和最大幅度Valsalva动作时)、膀胱旋转角、膀胱颈移动度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择期剖宫产组上述指标最小(P<0.05)。三组产妇随访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阴道分娩组和择期剖宫产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无显著差异(P>0.05),第二阶段剖宫产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相较于第二产程剖宫产和阴道分娩,择期剖宫产对产妇盆底结构和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妇科肿瘤术后盆腔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有效控制和减少妇科肿瘤盆腔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00例妇科肿瘤手术患者,对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是否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术后是否留置导管以及是否使用抗菌药物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00例患者中获得盆腔感染的患者为59例,感染率为19.7%,均落入logistic回归方程。结论手术时间长、住院时间长、合并糖尿病或者高血压、术后留置导管以及使用抗菌药物等均为妇科肿瘤术后盆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肌电生物反馈联合阴道肌力训练器治疗产后盆底肌力减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孝感市妇幼保健院接收的分娩住院产妇1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号(1~168号),将奇数号产妇纳入对照组,产后给予阴道肌力训练器治疗;将偶数号产妇纳入研究组,产后给予阴道肌力训练器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分级、电测肌电值、尿失禁发生率、子宫脱垂改善效果及产后3个月性功能评估结果。结果治疗后,两组中肌力>Ⅲ级的产妇盆底肌力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肌力>Ⅳ级的产妇盆底肌力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产妇Ⅰ类、Ⅱ类肌纤维肌电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组间肌纤维疲劳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0度子宫脱垂产妇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研究组产妇性高潮、性交痛、阴道润滑度及性满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阴道肌力训练器治疗基础上加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显著提高产后盆底肌力减退产妇的盆底肌力和产后性功能,有效减少产后尿失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后盆腔联合脏器切除术肝经阴道拖出带带大网膜预防膀胱阴道残端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2009年5月至2013年10月于本院行后盆腔联合脏器切除术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后盆腔联合脏器切除术后膀胱后壁因切除肿瘤肌层受损或溃破,均经阴道拖出带蒂大网膜预防膀胱阴道残端瘘。结果 16例患者中,15例术后7~14天拔除盆腔引流管,中位拔管时间为10天;术后14~30天拔除尿管,中位拔除尿管时间为20天。术后随访6个月,15例患者均未出现膀胱阴道残端瘘:另外1例患者术后20天拔除尿管,拔除尿管2天后出现膀胱阴道残端瘘,重新留置导尿管60余天后拔除,随访6个月未出现膀胱阴道残端瘘。结论经阴道拖出带蒂大网膜预防膀胱阴道残端瘘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盆底功能训练对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选取绵阳四〇四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16例老年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保持体位、留置尿管、会阴冲洗、膀胱功能训练等常规围术期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前3天进行盆底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术后首次残余尿量及术后尿潴留和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首次残余尿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尿路感染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7例患者术后再次置入尿管,尿管留置时间为(3.28±0.41)天;对照组15例患者术后再次置入尿管,尿管留置时间为(5.50±0.55)天,观察组患者尿管再次置入后留置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功能训练能够有效预防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对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提高其恢复质量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7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血流信号和血流动力学参数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41例,其中,宫颈癌分期Ⅱ期32例、Ⅲ期7例、Ⅳ期2例。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91.11%(41/45),敏感度为97.37%(37/38),特异度为87.50%(28/32)。在有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中,血流丰富患者占29.27%,高回声患者占21.95%;而在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中,血流丰富患者仅占3.45%,无高回声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_均<0.05);有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阻力指数显著低于无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P <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清晰显示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范围和侵犯程度,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早期宫颈癌患者远期预后及生殖泌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1年患者复发率、性功能、膀胱功能、直肠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1年,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性欲望、性唤起、阴道湿滑、性高潮、性满足、性交痛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患者上述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观察组中发生膀胱排空困难、尿急、尿频、尿失禁、腹泻、便秘、里急后重、大便失禁的患者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相比,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虽不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和复发率,但其对患者的性功能影响较小,可有效促进患者膀胱功能和直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