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芜湖市病媒生物的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为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鼠类监测采用夹夜法;蝇类监测采用笼诱法;蚊类监测采用诱蚊灯法;蟑螂监测采用粘捕法。结果鼠密度为0.43%,小家鼠为优势种,占捕鼠总数的66.67%。中华按蚊是优势蚊种,占捕获总数的30.47%。蚊密度程单峰型,8月蚊密度最高,不同的环境中,牧畜棚蚊密度最高,为20.255只/人工小时。蝇密度是6.55只/笼,包括2科7种,农贸市场环境的蝇密度最高,为10.04只/笼,巨尾阿丽蝇、家蝇为优势蝇,监测期蝇密度呈现单峰型,9月达最高峰;蟑螂平均密度0.51只/张,蟑螂密度高峰期是5月,优势种为德国小蠊,占捕获总数的64.87%,农贸市场蟑螂密度最高。结论基本掌握了芜湖市辖区病媒生物的种群构成及密度动态,提示政府应加强经费投入,确保病媒生物监测工作顺利开展,为今后实施实时病媒生物控制和传染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宜昌市城区常见病媒生物种群及季节消长规律,为科学制订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监测鼠密度,诱蚊灯法监测蚊密度,笼诱法监测蝇密度,粘捕法监测蟑螂密度。结果宜昌市城区鼠类以褐家鼠、小家鼠为优势鼠种,分别占捕鼠总数的71.43%和28.57%;蚊类以致倦库蚊、骚扰阿蚊、三带喙库蚊为优势种,分别占捕蚊总数的39.96%、29.35%和14.52%;蝇类以家蝇、丝光绿蝇、巨尾阿丽蝇为优势种,分别占捕蝇总数的32.47%、16.13%和15.21%;蟑螂以德国小蠊、黑胸大蠊为优势种,分别占捕蟑总数的52.23%和25.47%。四害密度均有明显的季节性,5~9月为活动高峰期。结论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生境,采用科学办法防控病媒生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鼠、蝇、蜚蠊的种类及其季节消长规律,为病媒生物防制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方法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设置监测点,分别采用夹夜法、笼诱法、粘捕法调查鼠、蝇、蜚蠊的种类和密度。结果调查发现:雨城区鼠类(含食虫目种类)有2目2科3属5种,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占60.83%),其次为黄胸鼠(占25.00%),鼠密度最高峰为8月,次高峰为5月,第3高峰在11月。蝇类有7科13属16种,优势蝇种为丝光绿蝇(占41.85%),家蝇(占21.34%),巨尾阿丽蝇(占11.50%)。蝇密度最高峰为5月,次高峰为7月,第3高峰在10月。蜚蠊有2科2属3种,优势种为德国小蠊(占99.48%),其密度和侵害率最高峰均为9月。结论所调查的各监测点中,鼠类在餐饮行业中密度最高,蝇类在农贸市场密度最高,蜚蠊在农贸市场和餐饮业密度、侵害率均最高,应加强防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东莞市病媒生物鼠、蚊、蝇、蜚蠊、伊蚊的本底和种群季节消长,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2006年在城区及郊区选点,分别用笼夜法、诱蚊灯法、诱蝇笼法、粘捕盒法、诱蚊诱卵器法监测鼠、蚊、蝇、蜚蠊、伊蚊密度.结果 鼠类以小家鼠为优势种,占43.10%;蚊类以致倦库蚊为优势种,占99.70%;蝇类以家蝇为优势种,占64.29%:蜚蠊以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97.64%.年平均密度分别为6.01%、27.4只/灯、0.87只/笼、1.29只/盒.鼠、蚊、蜚蠊全年有活动,出现两个明显的活动高峰,分别在5月、8月;5月、12月和7月、11月.蝇的活动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密度季节消长不明显,波动较大.伊蚊全部为白纹伊蚊,年平均密度为2.33%.活动高峰在7月和10月.结论 掌握本市病媒鼠、蚊、蝇、蜚蠊、伊蚊的本底情况,应在病媒密度高峰前采取有针对性的防制措施,降低病媒密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焦作市重要病媒生物种类构成、密度及其季节消长规律,为焦作市病媒传播性疾病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诱捕法、笼诱法、夹夜法和粘捕法对蚊、蝇、鼠、蟑的不同生境中监测。结果 2016—2020年焦作市共捕获雌蚊5 991只,各年蚊密度依次为2.52、5.40、3.59、2.89和5.69只/(灯·夜),淡色库蚊占93.84%,为优势蚊种,蚊密度最高生境为公园,密度为24.4只/灯·夜,高峰期为7月;2016—2020年共捕获蝇类3 717只,平均密度为1.63、9.59、6.26、5.56和6.86只/笼,餐饮外环境蝇密度最高,家蝇为优势蝇种占比77.40%,高峰期在10月份;2016—2020年共捕获老鼠27只,鼠密度依次0.11、0.10、0.10、0.01和0.17只/百夹,褐家鼠占88.89%,为优势鼠种,鼠密度最高生境为农村自然村,鼠密度高峰期在4—10份; 2016—2020年共捕获蟑螂687只,蟑螂密度依次0.08、0.07、0.08、0.16和0.14只/张,其中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比98.84%。农贸市场蟑螂密度最高,其次为餐饮店,蟑密度高峰期在11 月。结论 焦作市餐饮外环境与农贸市场蝇类、农村与公园蚊虫、农贸市场和餐饮店蟑螂、农村与城乡结合部老鼠的防制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应根本上消除媒介昆虫孳生地,控制媒介传染病的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和掌握2017年海口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中病媒生物种群构成、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为病媒生物及其传染病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及方案对重要病媒生物进行监测,其中鼠密度监测采用室内笼夜法,蚊密度监测采用诱蚊灯法、双层叠帐法,蝇密度监测采用笼诱法,蟑螂密度监测采用粘捕法。结果 海口市2017年主要鼠种为褐家鼠(81.93%)、黄胸鼠(14.71%);平均捕获率为4.58%,比2016年下降8.22%,其中1月份捕获率最低,4月份最高。在不同生境中,农村居民区鼠密度最高,其次是城镇居民区。主要蚊种为致倦库蚊(86.73%)、骚扰阿蚊(6.30%)、白纹伊蚊(5.26%)。平均蚊密度为2.31只/(灯·夜),比2016年下降16.61%,帐诱指数为0.81只/(顶·小时),比2016年下降27.68%,其中3月达到全年最低,分别为1.64只/(灯·夜)、0.29只/(顶·小时)。不同生境中牲畜棚密度最高,医院蚊密度最低。主要蝇种为大头金蝇(43.94%)、家蝇(19.54%)、瘦叶带绿蝇(9.55%)。平均蝇密度为4.71只/笼,比2016年下降3.29%,其中1月份蝇密度最低。不同生境中居民区密度最高、绿化带蝇密度最低。主要蟑螂种类为德国小蠊(89.90%)、美洲大蠊(9.49%)。蟑螂密度为0.31只/张,比2016年下降54.39%。其中5月蟑螂密度最高。不同生境中,餐饮店蟑螂密度最高,医院蟑螂密度最低。结论 海口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过程中,病媒生物密度有了显著的下降,当前的防制方法是科学有效的;但仍需加强重点场所及媒介传染病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11年北京市西城区病媒生物种群密度变化、环境分布及季节消长变化,为今后病媒生物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成蚊密度监测采用CO2灯诱法;蝇密度监测采用笼诱法;鼠密度监测采用夹夜法和粉块法;蟑螂密度调查采用粘捕法。结果淡色库蚊密度最高,环境中公园绿地蚊密度最高,7月上旬和8月上旬出现2个峰值;麻蝇密度最高,环境中公园绿地蝇密度最高,5~7月共出现4个峰值;鼠种主要为小家鼠和褐家鼠,受春秋季灭鼠影响不呈季节性分布;蜚蠊全部是德国小蠊,受统一灭蟑的影响也不呈季节性分布。结论蚊、蝇密度与2010年相比有所增加,公园绿地仍为防制重点,鼠和蟑螂受防制工作的影响密度较低,环境分布不明显。早期开展重点地区防制应为今后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肖厝口岸的蝇类本底情况,为口岸蝇类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06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蝇笼诱捕法,对肖厝口岸的蝇类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进行了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捕获蝇类9315只,隶属4科10属13种,优势蝇种为舍蝇,占捕获蝇总数的37.48%;蝇密度随季节消长,平均密度为77.63只/笼;在3、8、10月份出现3个高峰期;不同生境的蝇密度也各不相同。结论此次调查填补了肖厝口岸医学媒介资料的空白,为进一步开展蝇类媒介传染病监测提供了依据;搞好媒介生物控制工作的关键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媒介生物随季节的特点,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才能有效地降低蝇密度,从而控制病媒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江苏省东台市沿海滩涂地区老鼠、蚊虫、苍蝇、蟑螂的种类、密度、季节消长情况,制订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方法采用鼠笼法、诱蚊灯法、诱蝇笼法、粘蟑纸法按监测方案要求,从2012年6月-2013年12月分别在开发区、老镇区连续布放19个月。结果鼠密度平均为4.63%;鼠种构成以黑线姬鼠为主,占99.60%;鼠密度较高的月份是5~8月。蚊密度平均为4.08只/笼;蚊种构成以淡色库蚊、中华按蚊为主,分别占87.07%、12.59%;蚊密度较高的月份是4~9月。蝇密度平均为6.33只/笼;蝇种构成以家蝇、大头金蝇、丝光绿蝇为主,分别占59.46%、28.27%、10.81%;蝇密度较高的月份是4~9月。蟑螂密度平均为0.28只/张;蟑种构成均为德国小蠊;蟑螂密度较高的月份是7~11月。结论要加强沿海滩涂地区临时工棚、开发区办公场所、居住地的病媒生物环境治理、生物诱杀、药物灭杀等综合防制,包括搭建"介"字型工棚,常年设立毒饵站、毒饵盒。同时要加强开发区肾综合征出血热、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肠道传染病等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积极推广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的广泛接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江阴市病媒生物种群密度、消长规律,为控制病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监测鼠密度,诱蚊灯法监测成蚊密度,笼诱法监测蝇密度,粘捕法监测蟑螂密度。结果平均鼠密度为0.05%,优势种为褐家鼠;平均蚊密度为0.80只/(台·h),优势种为淡色库蚊;平均蝇密度为1.46只/笼,优势种为市蝇;平均蟑螂密度为1.37只/100张,优势种为德国小蠊。结论 4种病媒生物密度仍处于低水平,地方优势种群无变化,控制其密度应开展卫生宣传,采取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