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可能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的效果.方法 2006年1月-2010年12月,对本院收治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施行手术治疗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与实验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骨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实验组在常规骨科围手术期护理基础上,针对性实施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8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疼痛评估管理、教授功能锻炼,术后加强病情观察、防止并发症、指导患者合理康复训练等围手术期护理。结果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未发生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论加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在我院实施髋部手术老年患者共93例,上述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同时给予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应护理干预.结果 本组93例患者中4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均明确诊断,确诊后给予抗凝处理及溶栓治疗,同时抬高患侧肢体,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4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得到缓解,4例患者在治疗3周左右后完全再通,均在出院后3个月内扶拐行走,且无肿胀疼痛等不适症状.结论 做好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及护理干预至关重要,有助于减少血栓形成发生及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目标质量管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9月的109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2013年同期的95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按照十大护理安全质量目标对患者实施护理,对照组在常规安全管理模式指导下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豫,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7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质量目标管理能够有效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连续舒适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接收在我院进行手术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一共有9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连续性舒适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实施后,干预组患者Hariss髋关节的评分为(75.22±4.97)分,Barthel指数评分为(69.55±5.33)分,对照组患者Hariss髋关节评分为(67.53±5.66)分,Barthel指数评分为(60.55±5.91)分,干预组患者的Hariss髋关节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实施连续性舒适护理,髋关节的功能恢复比较明显,治疗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骨科2008年6月至2011年11月共收治的糖尿病髋部骨折并需手术的患者93例随机分为早期干预组48例和常规护理组45例,早期干预组在入院第1天开始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而常规护理干预组是在术后才开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DVT的发生情况,结果 早期护理干预组DVT发生率6.2%,常规护理组DVT发生率26.7%,早期护理干预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行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糖尿病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形成有明显效果,对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对186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给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即通过术前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肢和体位护理、疼痛护理、饮食宣教、早期给予功能锻炼及有效的药物预防措施等。结果发生深静脉血栓6例,经系统用药后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及有效预防能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设计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认知障碍的认知护理干预,并检验其效果.方法 对4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认知护理干预(调节病房环境、家属陪伴、重复提醒、疼痛控制、早期离床活动),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使用Abbreviated Mental Test( AMT)评分表,分别于人院8小时内、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进行评分,结合医疗护理记录反映的症状体征,以确定干预效果.结果 实验组AMT得分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高于对照组(P<0.005),在术后认知障碍发生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采取针对性的认知护理干预可有效减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并促进其认知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行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髋部80例,其中股骨颈骨折4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35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本研究循证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一般护理、手术围术期护理等,股骨颈骨折术式为空心钉内固定术,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式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结果观察组10米步行耗时短于对照组(P<0.05),齐膝凳子5次坐立耗时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拄拐下地行走时间及弃拐行走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改善其髋关节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0.
代莉莉 《安徽医药》2013,17(6):1063-1065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预防深静脉血栓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组采取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由医生护士共同参与管理病人,共同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使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贯穿病人住院的全程。比较2组患者住院满意度、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康复锻炼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住院满意度为95.6%,好于对照组(83.3%),干预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22.5%)(P<0.05),康复知识知晓优良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8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能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增加患者康复知识掌握程度,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2011年8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53例老年髋部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围手术期间对患者进行系统而有计划的护理。结果本组老年髋部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经过围手术期的护理与指导,其中显效的有32例,有效的有15例,无效的有6例,总有效率高达88.7%。结论重视老年患者引起血压升高的相关因素,积极做好相应的预防及控制措施,对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65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术前进行全面病情评估,心理疏导、护理,术后加强综合护理,康复指导,预防并发症等围术期护理。结果所有病例均安全度过围术期,顺利接受手术,康复出院。结论做好围术期护理干预,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恢复患肢功能,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全面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全面优质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4例.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低体温的影响,提高术后护理质量。方法将200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主动调节环境温度、严格进行人体保暖、护理操作尽量集中,严格控制液体输入速度、使用加温液体、吸入气体进行加温和湿化,实施个性化心理干预和相关知识指导等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血压、体温、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观察寒冷、寒战等不适症状的发生时间。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低体温和寒冷、寒战等不适症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实施综合保暖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预防术后低体温,有效地降低术后寒冷、寒战等不适症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强化术后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患者的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7—12月收治的80例下肢骨折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42例,实施常规护理。将两组之间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可以改善血液粘度,改善血液循环,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促进复苏的病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将216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4例)和对照组(92例)。治疗组实施围术期预防护理措施和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对照组给予目前临床预防DVT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DVT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术后并发DVT(6/124,4.8%)少于对照(10/92,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例继发肺栓塞死亡,余均康复出院。结论加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干预,有利于预防下肢DVT,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对老年髋部骨折多采用手术治疗,可减少卧床时间与降低死亡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文对233例老年髋部骨折于术前、术后实施针对性护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和探讨健康教育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2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12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对两组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提升患者的康复速度,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因此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将66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髋部骨折围术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髋关节骨折常规护理,干预组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术后疼痛、切口渗出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疼痛、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探讨早期离床活动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康复的影响。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髋部骨折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离床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栓塞、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肢体功能恢复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栓塞、脑梗死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早期离床活动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康复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而且能够缩短患者肢体功能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