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对术后眼表的影响.方法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4例,均为单眼发病.将手术眼设为观察组,对侧非手术眼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术前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后(3d和1、3个月)眼表疾病指数评分、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及结膜充血评分.结果 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4年3月的320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160例,231只患眼)和对照组(160例,220只患眼)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丝裂霉素C进行治疗,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检测记录患者的眼压、视力等情况,并对两组患者术后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的眼压情况、以及术后1周的总有效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3、6个月观察组的眼压情况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小梁切除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在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在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60例60眼,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变化、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变化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观察组患者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变化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术后内皮细胞数量明显低于术前,两组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较对照组严重。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具有创收小、患者视力恢复快恢复效果好、手术时间短等优势,适合大部分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 C 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娄底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予以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 C 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前后眼压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及术后2d 两组患者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9个月观察组患者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 C 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王旭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5):345-346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节缝线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1年2月于本院进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的72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小梁切除术组)36例和观察组(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节缝线组)36例,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d、2周及3个月的眼压及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不同时间段的眼压均低于对照组,并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节缝线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效果好,可有效控制眼压,安全性也较高,广受患者欢迎。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68例(70只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35只眼),对照组34例(35只眼).观察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对照组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视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眼压低于对照组(P<0.05),中央前房深度及房角宽度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28%,对照组为2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优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且并发症少,可作为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可调节缝线和丝裂霉素C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可调节缝线和丝裂霉素C的联合应用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后眼压恢复情况的比较,观察组在术后1d、2周、3个月的眼压均小于对照组,且P<0.05;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3.3%)明显小于对照组(30.0%),且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中常规联合应用可调节缝线和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患者可有效降低眼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治疗伴有相关并发症的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切除术治疗23例(24眼)葡萄膜炎并发青光眼患者;采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23例(24眼)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观察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没有复发葡萄膜炎和严重的手术并发症。葡萄膜炎并发青光眼组患者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3者8眼(33.33%),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者19眼(79.17%)。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组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3者6眼(25.00%),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者21眼(87.50%),两组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比术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采用手术治疗伴有相关并发症的葡萄膜炎患者术后并发症少,治疗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外伤性青光眼的综合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于本院单纯采用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的15例(15眼)外伤性青光眼患者为对照组,同期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进行治疗的15例(15眼)外伤性青光眼患者为观察组,后将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眼压、视力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眼压均低于对照组,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外伤性青光眼的综合效果较佳,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
王晓霞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6):180-180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伴有相关并发症的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切除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青光眼患者;采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观察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葡萄膜炎并发青光眼组患者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3者8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者19眼。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组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3者6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者21眼,两组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比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采用手术治疗伴有相关并发症的葡萄膜炎患者术后并发症少,治疗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本院眼科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复合式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探讨复合式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2月~2009年2月眼科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复合式手术治疗,根据病情进行手术分组,一组行先青光眼再白内障的两阶段手术,另一组行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与术前相比,视力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先青光眼再白内障的两阶段手术组与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组相比,术后0.6以上的眼数比例显著提高(P〈0.05),而0.2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与术前相比,眼压均显著性降低(P〈0.05),先青光眼再白内障的两阶段手术组与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组相比,眼压下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式手术对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具有显著疗效,而针对病情选择治疗是手术方式选择的最好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青光眼患者88例122眼按照随机数字法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1眼,观察组术前均应用甘露醇静滴、乙酰唑胺口服及溴莫尼啶眼液点眼,眼压控制在4.0kpa以下;对照组实施常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结果随访(1.78.23±0.65)年;观察组眼压平均(2.05±0.48)kpa低于对照组的(2.98±0.50)kpa(P<0.05),功能性滤过泡形成占91.08%、手术总有效96.72%均高于对照组的75.41%、88.52%(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3.28%VS 1.64%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丝裂霉素-C应用于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安全有效,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联合巩膜瓣可移动缝线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本院收治的120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分为常规组40例、丝裂霉素C组40例和缝线组4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丝裂霉素C组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的小梁切除术治疗,缝线组术中联合使用丝裂霉素C+巩膜瓣可移动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3组患者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眼压变化,术后半年滤过泡情况、术后早期前房深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术后眼压均显著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丝裂霉素C组和缝线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眼压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丝裂霉素C组和缝线组患者功能性滤泡形成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丝裂霉素C组患者术后早期Ⅰ、Ⅱ度浅前房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线组患者术后早期Ⅰ、Ⅱ度浅前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丝裂霉素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出现角膜损伤、结膜瓣漏、黄斑水肿、眼内炎、恶性青光眼等并发症。丝裂霉素C组患者正常前房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和缝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青光眼术中丝裂霉素C联合巩膜瓣可移动缝线能显著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改善眼压,合理控制缝线的拆除数目及时间,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吴丽萍 《海峡药学》2012,24(4):139-140
目的观察青光眼滤过手术联合丝裂霉素C的应用效果,评价其可行性。方法 2006年1月到2010年12月收治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共82例(108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4眼,观察组在显微镜下实施联合丝裂霉素C(MMC)青光眼滤过手术;对照组除术中不用MMC外,其余治疗与观察组相同。结果两组患者(15.23±6.33)月,术前眼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眼压(17.67±3.12)mmHg低于对照组的(22.67±4.36)mmHg(P<0.05);两组病例术前术后视野基本保持不变;观察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占88.89%高于对照组的61.11%(P<0.05)。对照组1例出现点状角膜上皮病变、1例术后低眼压伴有黄斑皱褶。结论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辅助应用MMC是一种安全有效手术方法,能提高手术成功率,但是MMC有一定的毒性副作用,选择好适应症,应根据个体差异,尽量使用低浓度MMC,适当放置时间及足够量的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注意保护周围组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与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患青光眼白内障在我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超乳三联术组)的患者74例(92眼),和行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囊外三联术组)的患者40例(52眼),记录手术前、后的视力和眼压,记录手术并发症和滤过泡情况。结果超乳三联术组术后平均眼压为(13.72±2.72)mm Hg,囊外三联术组术后平均眼压(12.92±5.35)mm Hg,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且两组下降值差异无显著性(t=0.166,P>0.05)。超乳三联术组术后视力显著提高(χ2=18.254,P<0.01),囊外三联术组手术前后视力差异无显著性。术后3个月随访,眼压≥21mm Hg者,超乳三联术组2只眼,囊外三联术组4只眼,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超乳三联术组明显低于囊外三联术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可安全有效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且效果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药科学》2016,(15):226-228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将100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进行小梁切除术,观察组联合丝裂霉素C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对比分析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3、6个月的眼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8,P0.01)。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8,4.23,P0.05)。再采用t检验分析两组不同时点比较,两组术后1周、术后3、6个月的眼压分别显著低于术前,且术后1周、术后3、6个月,观察组的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疗效显著,可以显著降低眼压水平,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杜颖红  周常波  黄玉庚  钱定国 《江苏医药》2013,39(10):1178-1180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Phaco)并人工晶体植入(IOL)联合小梁切除术(TBL)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121例(127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61例,64眼),采用Phaco、IOL联合TBL;B组(60例,63眼)采用Phaco、IOL联合房角分离术(GSL).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3、7d和术后1、3、6、12个月时的眼压均显著下降,视力显著改善(P<0.05);但A组眼压降低和视力改善均显著优于B组(P<0.05).术后A组手术完全成功率稍微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与传统的GSL手术比较,Phaco、IOL联合TBL三联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94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66眼)采用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治疗;对照组44例(50眼)应用传统手术方式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光感恢复、眼压控制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视力>0.3的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手术与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青光眼在短期视力恢复和眼压控制上的差异较小,但是联合手术对患者造成的痛苦更小,随访6个月的视力恢复情况优于传统手术,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9.
吕金丽 《家庭医药》2016,(7):100-100
目的:探讨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4例(90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患者给予联合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联合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15.5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联合手术方法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回顾并总结施行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原发性青光眼32例患者32眼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术后一个月视力不变-视力改善30例眼(96%),视力降低2眼(4%);术后6~12个月随访,患者术眼较术前明显降低。结论原发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联合丝裂霉素C可以有效防止术后滤过泡瘢痕组织形成,是治疗青光眼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加强对特殊环节的配合护理保证了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