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在心力衰竭诊断和疗效监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0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Ⅰ级患者32例、Ⅱ级27例、Ⅲ级23例、Ⅳ级18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42例、LVEF≤40%58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55 mm 46例、LVEDD>55 mm54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不同心功能的患者和对照组血浆BNP和LVEF水平,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变化,以及不同LVEF和LVEDD患者血浆BNP水平。结果 NYHAⅠ、Ⅱ、Ⅲ、Ⅳ级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分别为(90±16)ng/L、(203±22)ng/L、(382±17)ng/L、(1088±30)ng/L,均高于对照组的(72±19)ng/L,且NYHAⅡ、Ⅲ以及Ⅳ级组BNP的水平均高于NYHAⅠ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YHAⅠ、Ⅱ、Ⅲ、Ⅳ级组患者的LVEF分别为(62±7)%、(48±5)%、(41±3)%和(34±3)%,对照组为(62±7)%,对照组与NYHAⅠ级组的LVEF均高于NYHAⅡ、Ⅲ、Ⅳ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40%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低于LVEF≤40%组[(140±14)ng/L比(455±31)ng/L],LVEDD≤55 mm组高于LVEDD>55 mm组[(515±45)ng/L比(158±1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YHAⅠ、Ⅱ、Ⅲ、Ⅳ级组患者治疗后血浆BNP分别为(59±6)ng/L、(66±5)ng/L、(71±6)ng/L及(79±4)ng/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NP在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可为临床治疗心力衰竭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脑钠肽(BNP)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都江堰市医疗中心治疗的6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成NYHAⅡ级组、NYHAⅢ级组以及NYHAⅣ级组,各23例。另外选取同期20例入院检查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比较患者的BNP、hs-CR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水平,以及治疗后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1心力衰竭组的BNP、hs-CRP以及LV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481±18)ng/L比(35±15)ng/L,(12.2±2.3)mg/L比(3.2±1.4)mg/L,(59.7±2.2)mm比(43.2±2.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YHAⅢ级组和Ⅳ级组BNP、CRP以及LVDD高于NYHAⅡ级组患者,且NYHAⅣ级组上述各指标高于NYHAⅢ级组(P<0.05)。心力衰竭组的LVE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51±4)%比(65±5)%],NYHAⅢ级组和Ⅳ级组LVEF显著低于NYHAⅡ级组患者,且NYHAⅣ级组显著低于NYHAⅢ级组(P<0.05);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BNP水平与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和LVDD水平均呈正相关(r=0.746,0.735,P<0.05),而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LVEF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832,P<0.05);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已发生心血管事件(心血管事件组)12例,未发生心血管事件(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57例,心血管事件组BNP、hs-CRP以及LVDD显著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723±36)ng/L比(316±15)ng/L,(7.1±2.4)mg/L比(2.0±0.5)mg/L,(59.2±2.8)mm比(46.4±2.0)mm],而LVEF水平显著低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51±5)%比(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检测BNP、CRP、LVEF以及LVDD水平是诊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灵敏、稳定的标志物,可以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还可以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分级,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在舒张性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组),其中41例有心脏扩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收缩性心力衰竭组),同时选取77例心内科收治无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对照(对照组),测定血浆BNP和NT-pro BNP水平,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BNP和NT-pro BNP对鉴别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价值。结果BNP、NT-pro BNP在收缩性心力衰竭组分别为1533(35,6000)ng/L、3695(97,38 000)ng/L;在舒张性心力衰竭组分别为380(15,4500)ng/L、1044(29,34 000)ng/L;在对照组分别为55(6,145)ng/L、75(8,142)ng/L。收缩性心力衰竭组BNP、NT-pro BNP显著高于舒张性心力衰竭组及对照组,舒张性心力衰竭组BNP、NT-pro BN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NP、NT-pro BNP在心脏扩大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分别为560(150,4500)ng/L、1521(130,34 000)ng/L;在心脏未扩大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分别为195(15,3800)ng/L、587(29,27 000)ng/L。心脏扩大患者BNP、NT-pro BNP显著高于心脏未扩大患者及对照组,心脏未扩大患者BNP、NT-pro BNP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在鉴别舒张性心力衰竭和收缩性心力衰竭时的曲线下面积为0.777,灵敏度为65%,特异度为82%。NT-pro BNP鉴别舒张性心力衰竭和收缩性心力衰竭的曲线下面积为0.767,灵敏度为65%,特异度为80%。BNP鉴别心脏扩大和心脏未扩大的曲线下面积为0.739,灵敏度为68%,特异度为74%,NT-pro BNP鉴别心脏扩大和心脏未扩大的曲线下面积为0.823,灵敏度为61%,特异度为74%。结论血浆NT-pro BNP与BNP在鉴别舒张性心力衰竭上的能力接近,可以早期、快速诊断舒张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浆B型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浓度变化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re heart failure,CHF)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9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NYHAⅡ~Ⅳ级)和4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浆B型脑钠肽(BNP)的浓度,同时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标准对心功能进行分级和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评定患者的心功能状态.结果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组血浆B型脑钠肽(BNP)浓度为(1896.6±685.8)ng/L,对照组血浆B型脑钠肽(BNP)浓度为(90.2±52.3)ng/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NP浓度心功能Ⅱ级为(589.4±298.5)ng/L,Ⅲ级为(1287.8±544.6)ng/L,Ⅳ级为(3578.8±987.6)ng/L,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的CHF患者BNP浓度为(1078.8±603.7)ng/L,LVEF<40%的CHF患者BNP浓度为(2398.6±707.8)ng/L,两组CHF患者血浆BNP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BNP对CHF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BNP与超声心动图反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LVEF及NYHA分级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分级的一个良好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进一步探讨血浆N末端脑钠肽原(NT-pro BNP)浓度对诊断老年心力衰竭及判断心功能状态的意义. 方法心力衰竭患者152例,排除肾功能异常者(血肌酐值﹥176.8μmol/L),用ELISA法分别测量其血浆NT-pro BNP浓度.选择老年无心力衰竭患者143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进行胸部X线、心电图检查,并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二尖瓣峰值流速比(E:A).结果心力衰竭组的LVDD、LVEF、NT-pro BNP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血浆NT-pro BNP浓度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log NT-pro BNP与LVEF呈明显负相关关系,与E:A值呈负相关,与心胸比例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①血浆NT-pro BNP水平在心力衰竭组升高,可以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出诊断.②不同程度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血浆NT-pro BNP浓度与病情轻重密切相关.③NYHA I级患者的NT-pro BNP水平升高,提示血浆NT-pro BNP水平在较早期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存在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李庆英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5,14(6):499-500,505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NP)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6例因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的患者,入院时测定BNP,同时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比较BNP同NYHA心功能分级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心功能Ⅰ、Ⅱ、Ⅲ、Ⅳ级患者的BNP水平分别为(127±15)pg/ml、(352±29)pg/ml、(580±31)pg/ml和(1045±38)pg/ml。心功能越差,BNP越高,不同的NYHA心功能分级,BNP差异有显著性(P<0.001)。BNP水平与LVEF呈明显负相关(r=-0.8,P<0.05)。【结论】BNP能很好的反映心功能情况,动态观察BNP变化水平有助于对心衰患者进行危险性分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浓度在2型糖尿病(DM)舒张性心功能不全(DHF)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58例经心脏超声检测符合心脏单纯舒张功能障碍的DM患者和54例心功能正常的DM患者,并以55例健康查体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心脏单纯舒张功能障碍的58例DM患者,按不同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与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比值(E/A)分为二组,即DHF1级组:0.8≤E/A<1(n=29例);DHF2级组0.6≤E/A<0.8(n=2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中BNP浓度。结果DHF组的BNP浓度与正常对照组、心功能正常组的血浆BNP浓度分别为(23.28±13.47)ng/L、(5.22±2.71)ng/L和(11.04±6.07)ng/L,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浓度随着DHF程度加重而逐渐提高(P<0.05)。以血浆BNP浓度14.5ng/L为界值,BNP判断糖尿病DHF的敏感度为79.3%,特异度为83.3%。结论BNP在DM患者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中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心功能的关系,探讨其作为心力衰竭指标的临床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1年12月住院的368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自动化全血细胞分析仪测患者RDW,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测定血浆脑钠肽(BNP)浓度,超声心动图Simpson法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法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将心力衰竭患者分成3组,其中Ⅱ级组82例、Ⅲ级组187例,V级组99例,各组RDW和BNP浓度显著不同,并随心功能级数增高而显著升高,即V级组>Ⅲ级组>Ⅱ级组(F=10.012,F=13.582,P<0.01);根据LVEF=45%为切点将心力衰竭患者分为LVEF降低组和LVEF保留组,前者RDW及BNP显著高于后者(RDW:16.4%±1.6%vs.14.2%±1.5%,P<0.01;BNP:643 ng/L±168 ng/L vs.232 ng/L±113 ng/L);根据BNP水平将心力衰竭患者分成低、中、高3组,高BNP组RDW(16.2±1.4)%显著高于中BNP组(15.2±0.9)%、低BNP组(13.7±1.1)%(q值分别为18.2和45.82,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RDW与BNP显著呈正相关(r=0.323 8,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218,P<0.01)。结论RDW在NYHA心功能分级高、LVEF降低及高BNP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显著升高,并与BNP浓度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提示RDW可作为评估老年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方便有用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心力衰竭(心衰)血中甲状腺激素、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的表达及其与心功能、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老年女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分级标准分为Ⅱ级28例,Ⅲ级26例,Ⅳ级16例;70例患者中16例伴发心血管事件,54例无心血管事件;60~70岁38例,≥70岁32例。检测所有患者甲状腺激素、NT-pro BNP、尿酸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血三碘甲腺原氨酸(T3)、游离T3(FT3)水平呈降低趋势,血NT-pro BNP、尿酸水平呈升高趋势,且不同心功能分级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血管事件组血T3、FT3水平低于非心血管事件组[(0.59±0.14)mmol/L比(1.28±0.21)mmol/L;(1.7±0.4)pmol/L比(3.2±0.6)pmol/L],血NT-pro BNP、尿酸水平高于非心血管事件组[(7729±392)ng/L比(1490±320)ng/L;(817±33)μmol/L比(510±27)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0岁患者血NT-pro BNP水平高于60~70岁患者[(4727±257)ng/L比(1987±20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NT-pro BNP、尿酸的表达与老年心衰女性心功能及预后呈正相关(P<0.05),血T3、FT3的表达与老年心衰女性心功能及预后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T3、FT3、NT-pro BNP、尿酸在老年女性心衰患者中呈现高表达,血T3、FT3、NT-pro BNP、尿酸与老年女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检测在新生儿心源性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宝鸡市中心医院小儿科收治的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新生儿患者128例,根据病因不同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组)56例,非心源性呼吸困难(非心源性组)72例,同时选择健康新生儿40例作为对照组。依据改良ROSS新生儿心功能分级标准,将心源性组患儿分为心功能Ⅰ级31例、Ⅱ级18例、Ⅲ级7例,采用心脏超声检测患儿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NT-pro BNP的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心源性组血清NT-pro BNP水平为(4922±1244)ng/L,非心源性组为(314±47)ng/L,对照组为(58±22)ng/L,心源性组和非心源性组高于对照组,心源性组高于非心源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儿新功能分级的升高,血清NT-pro BNP水平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T-pro 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564,P<0.05)。结论血清NT-pro BNP水平检测在新生儿心源性与非心源性急性呼吸困难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