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最近的研究表明:一些新型AIDS疫苗可能在人中诱导出保护性免疫应答.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研制出一种疫苗抗原,该抗原能激发CD4+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Ⅱ类限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和CD8+MHC Ⅰ类限制性CTL两种重要的免疫应答.他们在疫苗中使用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该复合物能使完整的病毒蛋白进入细胞,诱导出Ⅱ类限制性CTL.NCI等的研究人员还将ISCOM与纯化的HIV-1包膜蛋白结合,在体内诱导出CD8+CTL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转染IL-18基因的大鼠胶质瘤细胞疫苗9L/IL-18对大鼠胶质瘤肿瘤组织中CD80、CD86及MHCⅠ类分子、MHCⅡ类分子的影响,探讨IL-18在胶质瘤中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F344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7只,分别接种9L/IL-18、9L/LXSN和9L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80、CD86、MHCⅠ类分子、MHCⅡ类分子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CD80、CD86、MHCⅠ类分子在接种9L/IL-18细胞组大鼠的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接种9L/LXSN细胞组和接种9L细胞组大鼠的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殚.05);CD80、CD86、MHCⅠ类分子在接种9L/LXSN细胞组和接种9L细胞组大鼠的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HCⅡ类分子在3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8通过促进肿瘤细胞表面CD80、CD86、MHCⅠ类分子的表达,促进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进而激活T细胞,增强肿瘤细胞的抗原活性,提高免疫系统的监视功能,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3.
胸腺瘤组织内免疫状态的变化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胸腺瘤组织内免疫状态的变化及造成异常的原因。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对正常胸腺和胸腺瘤组织中的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析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二者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 Ⅰ、 Ⅱ类抗原的表达情况。患者按有无重症肌无力 (MG)分为两组MG(+ )、MG(-)。结果 两组中CD+ 4CD- 8亚群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 ,而CD+ 3CD+ 4亚群明显减少 ,P <0 .0 1。另外 ,MG(+ )组CD+4CD+8亚群较正常对照明显增加 ,P <0 .0 1;CD+3CD+8亚群明显减少 ,P <0 .0 1。MG(+ )较MG(-)组 ,CD+ 4CD+ 8亚群增加 ,而CD+ 3CD+ 8亚群明显减少 ,P <0 .0 1。正常胸腺组织中MHC 1、MHC Ⅱ均为强阳性表达。胸腺瘤无论是否合并MG ,组织中MHC Ⅰ表达强阳性 ,与对照组无差异 ;MHC Ⅱ未见阳性表达。结论 胸腺瘤组织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MHC Ⅱ的表达存在异常 ,T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可能与胸腺瘤内部在发育过程中阴性选择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4.
肿瘤疫苗是当前生物医学研究热点之一。迄今所设计的疫苗都是预防性的,而在已患肿瘤机体中无排斥肿瘤作用。本文用一小鼠实体瘤模型,将Ⅱ类MHC、B7-1、Ⅱ类MHC+B7-1基因分别转染给组成性地表达1类MHC的瘤细胞。给同基因鼠用三者免疫后再用野生型瘤细胞攻击,只有后二者能使肿瘤被排斥;但在治疗荷瘤宿主时,只有同时表达两种基因的癌细胞能导致肿瘤消退。经单抗阻断实验表明,该疫苗用作预防手段时需要CD4+T细胞的参与;而用作治疗措施时则必需有CD8+T细胞的存在。本文结果为治疗肿瘤展示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正>适应性免疫应答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调节:20世纪80年代,致AS的适应性免疫应答第一次被发现,发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类分子表达和激活的T细胞存在于人类AS病变中。随后的实验研究发现,在患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的Apo E-/-老鼠中,AS的发展减少了70%,并且当转入免疫功能正常鼠的CD4+T细胞后,此种抗AS的保护作用便消失。随后的研究表明,免疫反应非常复杂,保护性和致病  相似文献   

6.
<正>抗原递呈(antigen presenting)即抗原肽与MHC分子结合成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表达在细胞表面,供T细胞识别。体外研究表明,CD2与CD58结合,可引起淋巴细胞增殖与活化,促进T细胞分泌IL-2和B细胞分泌免疫球蛋白,这种作用不需要巨噬细胞等辅助细胞的参与,具抗原非特异性,为T细胞激活的旁路系统。红细胞免疫是  相似文献   

7.
热休克蛋白gp96(又称GRP94)是位于细胞内质网膜上的热休克蛋白90家族中的一员,在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gp96能作为分子伴侣结合细胞中的肿瘤抗原、病毒抗原或胞内细菌抗原,并将结合的抗原表位呈递给抗原递呈细胞的“专用运输车”MHCⅠ类和Ⅱ类分子,从而启动特异性T细胞CD8+和CD4+T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8.
缺失Nef基因的猿猴免疫缺陷症病毒(SIV)在有免疫活性的成年恒河猴中不致病。在体外Nef可增加病毒产量,可能是通过负调节CD4受体的表面表达,来防止病毒再感染和未成熟细胞的死亡。然而,Torres等提示Nef在细胞表面水平还有一种功能。Nef重组蛋白对T细胞有促有丝分裂作用,其作用类似于弱的超抗原:它无需加工处理、只要有表达人白细胞抗原(HLA)Ⅱ类分子的抗原递呈细胞即可激活人T淋巴细胞。可溶性Nef肽与HLAⅡ类分子上结合某些细菌超抗原的位点结合能抑制这种作用,提示Nef不仅可在细胞内定位,而且能在细胞表面表达,甚至可分泌到细胞外培养基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 CD+ 4T细胞通过间接识别途径识别MHC Ⅰ类移植抗原而活化已在离体实验中得到证实 ,但体内实验尚未见报道。方法 bml小鼠 (H 2Kbm1∶Kbm1,Db,Ⅰ Ab)的皮肤片分别移植到①B6小鼠 (H 2 b∶Kb,Db,Ⅰ Ab,n =8) ;②B6CD / 8小鼠 (H 2 b∶Kb,Db,Ⅰ Ab,CD / 8,n =8) ;③用抗CD4 抗体处理的B6CD / 8小鼠体上 (n =8)。观察移植皮肤的生长时间 ;用流式细胞仪 (FACScan)观察各组小鼠内T细胞亚群的变化。各组数据用分组或配对t检验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尽管CD / 8小鼠体内未发现CD+ 8T细胞存在 ,但很快排斥了bm1皮肤移植片 (2 1 9d± 1 9d) ;而用抗CD4 抗体处理的B6CD / 8小鼠却长时间接受bm1皮肤移植片 (>47 5d± 3 8d) ;用流式细胞仪发现CD+ 4T细胞明显增殖活化并被抗CD4 抗体抑制。结论 CD+ 4T细胞通过间接识别途径活化并导致同种相异MHC Ⅰ类移植物的排斥。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通过检测 Wilms’肿瘤基因 1 (WT1) 特异性 CD8+ T 细胞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活性, 探讨正常外周血中提取的 WT1 特异性 CD8+ T 细胞用于治疗乳腺癌的可行性。方法 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20 例人白细胞抗原(HLA) -A2 血清阳性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 WT1 特异性 CD8+ T 细胞的浓度, 通过 WT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连锁状多聚体磁珠分选 WT1 特异性 CD8+ T 细胞并进行培养, 细胞毒性实验检测 WT1 特异性 CD8+ T 细胞的功能。结果 20 例 HLA-A2 血清阳性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均可检测到 WT1 特异性 CD8+ T 细胞, 12 例健康外周血中 WT1 特异性 CD8+ T 细胞的浓度>0.5%, 其中 4 例>1%。WT1/MHC 连锁状多聚体磁珠分选后, 其浓度明显增加至 80%左右。WT1 特异性 CD8+ T 细胞可特异性杀伤 WT1 多肽负载的乳腺癌细胞株。结论 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可检测到 WT1 特异性 CD8+ T 细胞, 该细胞可能对乳腺癌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 提示 WT1 特异性 CD8+ T 细胞用于乳腺癌过继性免疫治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肿瘤的免疫治疗近年来发展迅速,提高肿瘤的免疫原性,制备高效的肿瘤疫苗已成为免疫治疗的热点。最有效的疫苗必须既能激活CD4^+T细胞又能激活CD8^+T细胞,所以联合采用MHC-Ⅰ类和MHC-Ⅱ类肿瘤抗原制备肿瘤疫苗更有意义。本文主要对肿瘤免疫治疗的免疫学基础、肿瘤疫苗以及基于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的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诱导成熟和激活的树突状细胞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建立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成熟和激活的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DC)的方法。方法 从健康成人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 (PBM) ,加入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 (GM-CSF) 10 0 μg/L+重组白细胞介素 -4 (rh IL -4 ) 5 0 0 k U /L体外培养 14 d,并于培养结束前 1d加入或不加入肿瘤坏死因子α (TNF -α ) (10 0μg/L ) ,流式细胞仪测定树突状细胞 (DC)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 - 类分子、粘附分子和协同刺激分子 ,分析其成熟度和激活度。结果  PBM经 GM-CSF+ rh IL-4诱导培养 14 d后 ,细胞成簇 ,表型为 CD83 2 2 .6%、CD865 5 .5 %、CD11c 3 6.1%、CD64 3 .2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 -DR 13 .4% ;培养结束前 1d加入 TNF -α诱导后 ,细胞表型为 CD83 81.5 %、CD8699.3 %、CD11c 98.8%、CD64 3 .4%、HLA-DR 88.3 %。结论  GM-CSF +rh IL-4诱导 PB-M14 d,可获得大量不成熟的 DC,该体系有利于 DC扩增 ;培养结束前 1d加入 TNF-α,DC成熟度高 ,激活性好 ,适合于肿瘤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3.
<正>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itibility complex,MHC)是存在于所有脊椎动物中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组,它们分别编码和产生与免疫应答及免疫识别有关的蛋白分子。在机体的适应性(特异性)免疫应答中,T细胞通过TCR与抗原提呈细胞上的MHC-Ⅰ/Ⅱ类分子-抗原复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气道上皮细胞衍生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对CD8+T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人气道上皮细胞株RPMI2650与鼠过敏原Der p1共培养72 h,用定量PCR及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其IGF1表达情况。将前述上皮细胞、重组IGF1和IGF1抗体分别加入抗体激活的CD8+T细胞中培养,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检测Der p1活化的上皮细胞及IGF1对CD8+T细胞p53基因甲基化及表达的影响。结果加入Der p1共同孵育后,RPMI2650细胞IGF1mRNA(23.1%±5.2%vs 5.2%±2.3%,P<0.01)和蛋白表达(33.4±6.4 vs 9.2±4.6,P<0.01)均明显增加。将CD3/CD28抗体激活的CD8+T细胞与Der p1活化的上皮细胞共培养,凋亡细胞增加的趋势被抑制(41.7%±8.2%vs5.2%±1.8%,P<0.01)。直接加入重组IGF1有同样效果,而IGF1抗体能阻断该效应。Der p1活化的上皮细胞能抑制活化CD8+T细胞p53基因mRNA(29.1%±5.9%vs 16.2%±4.3%,P<0.01)和蛋白表达(63.3±8.9 vs 26.9±5.6,P<0.01),加入IGF1抗体后这种作用消失。重组IGF1使CD8+T细胞p53基因甲基化增加。结论 Der p1蛋白能够诱发RPMI2650细胞产生IGF1,后者通过诱导p53基因甲基化抑制CD8+T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基础免疫学,还是应用免疫学或免疫应答操作法方面,T细胞激活的机制是免疫学中的一个争论中心,为T细胞活化,来自Ⅰ区相关抗原类的Ⅱ膜抗原(Ⅰa抗原)必须参与,即T细胞必须识刖来自于Ⅰa的系列抗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1',2',3',7'-四氢茶黄素-3,3'-双没食子酸酯(TF3-H4)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CD4+CD25-效应性T细胞早期活化的影响,分析TF3-H4对两群功能相反的CD4+T细胞的作用。方法免疫磁珠分离BALB/c小鼠脾脏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CD4+CD25-效应性T细胞,加入ConA或PDB,和TF3-H4共同孵育12 h后收集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面早期活化标志CD69的表达。结果在ConA和PDB的作用下,两群细胞早期活化标志CD69的表达均升高。TF3-H4(20 mg.L-1)不能抑制PKC激动剂PDB激活的CD4+CD25-效应性T细胞CD69的表达,却能抑制ConA激活的CD4+CD25-效应性T细胞CD69表达;同时,TF3-H4也能明显抑制ConA激活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CD69表达。结论茶黄素衍生物TF3-H4可能经由TCR活化途径的上游抑制CD4+CD25-效应性T细胞活化;TF3-H4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CD4+CD25-效应性T细胞早期活化的抑制作用,可能是该类化合物发挥抗炎、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肿瘤术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择期肿瘤外科手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2组:Ⅰ组麻醉诱导前30 min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稀释为2 mL);Ⅱ组给予生理盐水2 mL。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术毕(T1)、术后24 h(T2)、术后48 h(T3)抽取外周静脉血2 mL,测定T细胞分化抗原(CD3+)、辅助性T细胞(CD4+)、抑制性T细胞(CD8+)的表达及NK细胞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与麻醉前比较,术毕2组CD3+、CD4+、CD4+/CD8+及NK细胞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24 h,Ⅰ组CD3+、CD4+及NK明显高于Ⅱ组;术后48 h,Ⅰ组CD4+/CD8+明显高于Ⅱ组(P<0.05)。结论两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在术后短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但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自然杀伤(NK)细胞在对病毒的先天防御以及控制肿瘤生长和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NK细胞的免疫效应是由其表面的激活性和抑制性受体所调控的.NKG2A是一种在NK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D8+T)表面均表达的抑制性受体.在多种肿瘤研究中均发现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表面NKG2A表达上调及肿瘤细胞表面其配体人类白细胞抗原E(H...  相似文献   

19.
王荣朝  吴雨岗 《江苏医药》2008,34(3):275-276
目的 从小鼠骨髓中体外诱导、扩增树突状细胞(DCs),检测DCs对T细胞的活化作用.方法 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单个核细胞(MNCs),在重组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因子(rmGM-CSF)、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诱导下培养扩增DCs.光学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特征,流式细胞仪分析其表型特征,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DCs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 MNCs经过rmGM-CSF、IL-4和TNF-α诱导培养12 d后,具有典型的DCs形态,高表达MHCⅡ类分子、CD11c、CD80、和CD86抗原.具有极强的激发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 体外诱导、扩增DCs具有极强的激发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1型糖尿病(T1DM)是发生在遗传易感个体的、由T细胞介导的胰岛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发病之前有一个较长的糖尿病前期阶段,在此阶段应用免疫耐受及免疫干预治疗以期阻止β细胞的免疫破坏过程,从而可以达到预防或减轻T1DM的作用。现将目前有关T1DM免疫耐受及免疫干预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1MHC-Ⅱ类分子诱导免疫耐受对BB鼠及NOD鼠的研究发现,巨噬细胞和(或)树突状细胞在MHC-Ⅱ类分子的协助下,将β细胞特异性自身抗原递呈给CD4+T细胞,是引发T1DM的启动步骤犤1犦。在自身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的MHC-Ⅱ类分子用于免疫耐受是近年T1D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