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艳  裴重刚  刘新华 《江西医药》2008,43(7):698-700
目的研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下施行小梁切除术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2例36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前用多种方法不能使眼压降至正常患者,在高眼压下进行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6-12个月,36眼中有32眼术后不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能控制在21mmHg(1mmHg=0.133kPa)1.21T,4眼加用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正常;31眼视力有所提高,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对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病例应积极采用手术治疗,以避免视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20例(22只眼)高眼压用药物控制不良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穿刺降眼压联合.结果 本组术后大多数保留了较好的视力,22只眼中19只眼眼压控制在10~21 mm Hg,3只眼加用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正常.结论 对持续高眼压下用药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应及早行手术治疗,以防视功能进一步受损及视力不可逆永久性丧失.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首选的、可行的、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青光眼是以眼压升高为主的眼病,常伴有视功能的减退和眼组织的损害,可引起视乳头凹陷扩大加深,视野缺损,最后导致失明,是致盲的重要眼病之一,其中以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最常见。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经局部及全身综合药物治疗后眼压仍不下降时,临床处理极为棘手。我院对48例高眼压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眼压升高是发生青光眼的最危险因素。青光眼的临床治疗中 ,无论对于开角或闭角型青光眼还是抗青光眼滤过手术后的部分患者 ,如术后眼压仍不能降至正常 ,就会导致视功能的继续损害 ,引起视力下降。此时 ,就需要进一步进行药物治疗降低眼压。我们对 19例 (2 3眼 )眼压在 2 5~ 35  相似文献   

5.
<正>在高眼压状态下行抗青光眼手术,会引起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但是,临床上有些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患者,联合多种降眼压药物不能将眼压控制正常。这种情况下如不及时采取手术治疗,将对眼组织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为避免视功能的进一步损害,我们及时采取手术干预治疗,尽早对此类患者行改良小梁切除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控制不良状态下的手术治疗.方法 39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前经局部及全身药物降眼压治疗仍在40 mm Hg以上,于术前2~3 d行前房穿刺放液1~3次,其中9例加玻璃体穿刺放液后再行常规抗青光眼手术.结果 随访一年,28例眼压控制正常,11例术后加用局部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正常,其中4例术后合并脉络膜脱离,经治疗好转.结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药物无法控制眼压状态下,术前2~3 d行前房穿刺放液及术中行玻璃体抽液,可以有效降低眼压,避免高眼压状态下手术并发症,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我国最常见的青光眼类型,也是一直以来被关注的重点。它所引起的视力损害是不可逆的,因此,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所以如何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亦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急性闭角型患者有着共同的性格特点:性情急躁,多疑。针对其性格特点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有利于降低眼压,促进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刘慧霞  高平  张康玉  金伟 《安徽医药》2013,34(6):721-722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33眼眼压控制不良(大于30 mmHg)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1例术中出现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1例术后第2 d出现局部脉络膜浅脱离,经扩瞳、激素治疗后恢复,其他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眼内出血、恶性青光眼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无需任何药物,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8~17 mmHg)。术后视力提高31眼,视力不变1眼,视力下降1眼。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患者,为避免视功能进一步损害,应尽早行手术治疗,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高眼压状态下行小梁切除术的手术要点和疗效观察。方法对17例17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全身及局部应用足量降眼压药物,眼压仍不能降至正常,在37~71mmHg之间,术中行前房穿刺、缓慢分次放出房水,降低眼压后行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3~9个月。结果术后14d,17眼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视力提高或显著提高。术中未发生玻璃体脱出,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术后未见脉络膜脱离,恶性青光眼,眼底出血等并发症。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在采取各种措施眼压仍不能控制的情况下,应果断采取手术治疗,术前及术中行前房穿刺,缓慢、分次放出房水,手术安全有效,避免视功能不可逆性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下施行小梁切除术的手术要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22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患者,术前、术中用多种方法使眼压逐渐下降后,进行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6~12mo,22眼中有17眼术后不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能控制在21mmHg(1mmHg=0.133kPa)以下,4眼加用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正常;19眼视力有所提高,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应用药物治疗不能有效控制眼压的青光眼患者,应当机立断进行手术治疗。只要完善术前准备,术中精心操作,术后精心护理,高眼压下小梁切除术是必要、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王敏  甘玲萍 《淮海医药》2010,28(4):283-285
目的探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极高眼压状态下行小梁切除术的手术要点、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8例(19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充分降压后眼压仍很难降至正常患者,在眼压〉40 mmHg下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15月。结果19眼手术顺利,无1例出现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术后6~15月,15眼眼压控制在10~21 mmHg,2眼需加药物控制。成功率为78.9%。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在持续性极高眼压下,如药物不能控制,应果断采取手术治疗,复合性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常英霞  宋耕  丁颖  刘继敏 《河北医药》2007,29(7):686-687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29例(32眼),均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单独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1个月~2年.结果 30眼眼压控制正常,2眼需滴降眼压药物,最佳矫正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施行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33例(35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使用局部和全身药物治疗眼压控制不良进行改良小梁切除术。结果 35只眼顺利完成手术,后1周时32只眼(91.4%)视力提高,2只眼(5.71%)视力不变;后1周30只眼(85.7%)眼压控制≤21mmHg,只眼(14.3%)眼压≥22mmHg,用降眼压药物眼压能控制正常。术后1个月随访观察,视力提高或保持不变的有31只眼(88.6%),29只眼(82.9%)眼压≤21mmHg。所有病例术中无脉络膜爆发性出血、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施行改良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对其应不失时机地选择手术治疗,以防治视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相似文献   

14.
周斌  刘洪  曾流芝  明萍 《重庆医药》2009,38(13):1634-1635
目的探讨前房穿刺放液术处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对32例(32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在应用球后睫状神经节阻滞麻醉和常规降眼压药物治疗未能有效降眼压低于40mmHg后,采用1mL皮试针头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进行前房穿刺放液术,放出房水降眼压,观察术后降眼压的效果。结果术前眼压均在40mmHg以上,平均61.5mmHg。所有患者经前房穿刺放液后高眼压及眼痛立即缓解,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眼压平均为22mmHg。并发症:前房少许出血2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2眼穿刺后约6~8h眼压再次升高,又再次放液后眼压降低、症状缓解。结论1mL皮试针头前房穿刺放液,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的辅助措施,可以缩短降眼压的时间以减轻患者痛苦,减轻因高眼压造成的视功能损害,避免了长时间大量应用常规降眼压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为青光眼的进一步治疗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闭角型青光眼在行改良激光房角成形术治疗后的远期疗效并评估其适用范围。方法对165例(218眼)已施行改良激光房角成形术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访1年以上(1~5年,平均2.5年),主要对视功能、眼压控制情况、激光孔、房角宽度保持情况和远期并发症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165例(218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激光治疗后有178眼(81.6%)视力稳定,眼压181眼(83.0%)在正常范围,31眼(14.2%)需局部加滴降眼压药眼压才能控制,6例6眼(2.8%)眼压药物无法进行控制而行了滤过手术。结论改良激光房角成形术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手术时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手术时机。方法对我院在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发生的42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治情况及手术时机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对于术前眼压控制好,用降眼压药物治疗后眼压下降,瞳孔缩小,眼部充血反应减轻者术后眼压控制理想,术后恢复好。对于术前眼压控制不好,瞳孔扩大,眼部充血反应重者手术后眼压控制不理想,术后反应重并发症多。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手术应在眼压平稳及眼部炎症反应减轻后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状态下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对15例(15跟)经药物治疗后眼压控制不理想者,行前房穿刺放液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15例手术顺利。术中术后均未发生脉络膜下爆发性出血,术后眼压控制理想,保留了较好的视力功能。结论闭角型青光眼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及时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视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医源性青光眼的规律及特点。方法对28例(39眼)医源性青光眼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搜集的28例医源性青光眼患者中激素性青光眼13例(22眼),占56.41%,易诱发开角型青光眼。医源性散瞳引起者11例(13眼),占33.33%,硝酸甘油引起者4例(4眼)占10.26%,易诱发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停用诱发药物并给降眼压治疗后眼压控制良好,半年后随访仍有12眼(占30.77%)有永久性视神经损害(视力下降及视野缺损)。结论临床工作中合理用药是预防医源性青光眼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方式临床效果。方法本组53例63眼,根据房角粘连情况将38例48眼闭角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分为:房角粘连关闭≤180°12眼,采用超乳联合房角分离术;180°〈房角粘连关闭≤270°20眼,采用超乳联合房角分离、虹膜周边切除术;房角粘连关闭〉270°16眼,采用超乳、房角分离联合小梁切除术(简称三联),15例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视力低于0.4者,行超乳联合小梁切除术,随访3个月-5年,对比术前、术后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前房角变化。结果 29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19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视力恢复良好;6只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房角粘连〉2/3,术后近期眼压控制好,术后1.8-2.0年眼压再次增高,药物效果好,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15例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者,术后视力均提高,术后眼压12眼控制正常范围,3眼术后近期眼压控制好,1.0-1.5年眼压再次增高,药物控制眼压良好。结论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根据房角关闭情况:行超乳联合房角分离术、虹膜周边切除术超乳联合小梁切除术(三联术),开角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超乳联合小梁切除术可有效控制眼压,但仍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及时的前房穿刺术处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疗效。方法对28例28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术前眼压均〉60mmHg)在应用常规降眼压药物治疗8~24h后未能有效降低眼压,采用前房穿刺术,放出房水。结果所有患者经前房穿刺放液后高眼压及眼痛迅速缓解,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眼压平均为16mmHg,未发生与前房穿刺有关的并发症。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用药效果不明显时,及时行前房穿刺术,损伤小、反应轻,可以迅速降低眼压,缓解患者痛苦,减轻因高眼压造成的视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