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免疫吸附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方法 采用DNA免疫吸附柱对13例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分别治疗3次,观察抗核抗体、抗DNA抗体、IgG和总蛋白、白蛋白变化等指标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吸附治疗后,患者ANA、ds-DNA抗体滴度、IgG明显减少或降低(P〈0.01);总蛋白、白蛋白指标无明显改变(P〉0.05),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 免疫吸附能有效控制SLE活动,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是治疗重症SLE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科学》2016,(16):134-137
目的探讨免疫吸附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92例,行免疫吸附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6例实施护理干预,于干预前后给予患者狼疮活动指数和健康状况评定量表评价,比较两组检测指标改善情况、住院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Ig A、Ig G、Ig M、抗ds-DNA、抗核抗体滴度、狼疮活动指数降低。两组C3、C4、生理功能评分、精神健康评分增加。观察组Ig A、Ig G、Ig M、抗ds-DNA、抗核抗体滴度、狼疮活动指数低于对照组。观察组C3、C4、生理功能评分、精神健康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吸附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显著,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谢静  贾捷婷  吴琴  魏华 《江苏医药》2023,(2):189-192+197
目的 探讨短期强化免疫吸附治疗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18例重型SLE患者进行短期强化免疫吸附联合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后抗双链DNA(dsDNA)抗体、24-h尿蛋白、补体C3和C4水平以及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并记录1年随访期间相关临床指标变化。结果 与单次免疫吸附相比,短期强化免疫吸附能更有效地清除抗dsDNA抗体(P<0.01)。短期强化免疫吸附后1 d时C3和C4水平高于免疫吸附前,而24-h尿蛋白水平和SLEDAI评分低于免疫吸附前(P<0.01)。与免疫吸附前相比,短期强化免疫吸附后1年随访期间内C3和白蛋白水平增加,SLEDAI评分和24-h尿蛋白水平降低(P<0.05或P<0.01),而WBC、RBC、Plt以及Hb、SCr和BUN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免疫吸附治疗过程中无一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短期强化免疫吸附治疗可安全、有效地清除重型SLE患者抗dsDNA抗体,减轻蛋白尿,提高补体水平,快速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DNA免疫吸附联合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6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重症SLE患者52例,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予以单纯激素及CTX冲击治疗,观察组予以DNA免疫吸附治疗联合激素及CTX冲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ds-DNA抗体滴度、ANA、补体C3、免疫球蛋白(Ig)G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观察组ds-DNA抗体滴度、ANA滴度、Ig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X冲击联合DNA免疫吸附治疗较单用环磷酰胺治疗重症SLE更有效且治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评价免疫吸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观察2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通过免疫吸附治疗前后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白蛋白、球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患者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滴度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均有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蛋白水平无明显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吸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以清除血液中的自身抗体及免疫球蛋白,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对血浆白蛋白水平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系统性红红斑狼疮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增加环磷酰胺进行冲击治疗,观察组采用来氟米特口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相关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观察组患者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狼疮疾病活动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确切,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够降低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接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9例实施泼尼松单一治疗,观察组29例实施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将两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效果、免疫球蛋白水平、补体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3.1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免疫球蛋白水平、补体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治疗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免疫吸附疗法治疗重症肌无力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向前 《中国医药指南》2009,7(23):27-27,83
目的探讨免疫吸附疗法治疗重症肌无力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高州市茂名农垦医院重症肌无力患者4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免疫吸附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疗程为4周。治疗结束后,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滴度。结果各组治疗后IgG、IgA、IgM,补体C3、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滴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IgG、IgA、IgM、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滴度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免疫吸附治疗能够显著降低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液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以及免疫球蛋白水平,优于传统的药物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探讨小剂量环磷酰胺(CTX)与血浆置换(PE)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例重症SLE患者进行小剂量环磷酰胺与血浆置换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面部红斑、关节疼痛、发热)缓解情况和活动性指标(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Scr、24小时尿蛋白、血沉、补体C3)等变化。结果20例重症SLE患者临床症状完全缓解且快,活动性指标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血浆置换可较快地控制重症SLE活动,联合应用小剂量环磷酰胺,提高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临床常见的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主要发生于20~40岁的青年女性中,其主要与遗传、环境、雌激素水平有关,根据对临床患者的观察发现其会出现关节痛、蝶形红斑、发热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肌肉、皮肤、肾脏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同时也会引发干燥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并发症的发生,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复方新诺明联合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松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62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复方新诺明。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TLR)7、TLR9表达水平、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7.42%(χ2=5.167,P=0.023)。治疗3个月后,2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7、TLR9表达水平及SLEDAI评分、血清IgA、IgG、IgM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新诺明联合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可提高疗效,有效调节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7、TLR9表达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且...  相似文献   

14.
周杨 《中国药师》2016,(11):2094-2096
摘 要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系统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天麻素注射液600 mg,ivd,qd,对照组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 μg,iv,qd,疗程均为14 d。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P<0.01)。两组中枢性眩晕患者的椎 基底动脉血流峰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天麻素注射液能有效、安全的改善系统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器官、多系统、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病[1]。应用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加甲泼尼龙(methylprednisolone,MP)冲击治疗重症SLE奏效迅速,能阻止病变发展,且减量快,可减少长期常规使用激素的不良反应[2],但在临床治疗中毒性大、不良反应多,因此,有效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小剂量甲泼尼龙联合甲氨蝶呤和羟氯喹治疗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6例轻到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按患者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甲氨蝶呤和羟氯喹;对照组加用双氯芬酸钠(75 mg/次,2次/d),观察组加用甲泼尼龙(4 mg/次,2次/d),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12周的治疗,观察组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间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补体C3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LEDAI积分、ESR、CRP、补体C3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两组间各指标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相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甲泼尼龙联合甲氨蝶呤和羟氯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方法将14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70例采用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为研究组,另70例单用环磷酰胺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补体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P<0.05)。研究组补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磷酰胺单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有限,联合泼尼松可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贝利尤单抗治疗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研究.方法 选取2020年1-11月在该中心先后应用贝利尤单抗治疗的8例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8例患者住院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经治疗的所有患者抗SM抗体均有改善.其中2例患者出现新发症状,1例患者出院后有发热且经7次输注后存在狼疮中度...  相似文献   

19.
摘 要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以多种自身抗体导致不同靶器官损害为特点的自身免疫病,免疫抑制治疗始终是国际研究的热点与难点。现有的资料显示在妊娠期间,糖皮质激素、硫酸羟氯喹、硫唑嘌呤以及环孢素、他克莫司、静脉注射丙种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和生物制剂治疗临床有益,未来研究应在国际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的基础上,更专注于安全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方法选取5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记录并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情况。结果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58例患者中,10例出现了狼疮性肾炎,8例患者心脏受累,2例患者累及神经系统,9例患者皮肤感染,3例患者引发肺部疾病。另外,多达17例患者出现血液成分异常。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较为复杂,对人体的心脏、肾脏及皮肤等重要器官损害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