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不同微生物控制程度(屏障环境和普通环境)对布氏田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比较SPF级布氏田鼠(specific pathogen-free,SPF)和野生布氏田鼠血液学指标的差异。方法:选取4月龄SPF级布氏田鼠和野生布氏田鼠各16只,雌雄各半,测定12项血液学指标。结果:实验室开放环境饲养的野生布氏田鼠血红蛋白指标低于SPF级布氏田鼠,红细胞分布宽度和血小板数高于SPF级布氏田鼠。部分血液学指标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较大。结论:普通开放条件下饲养的野外捕获的布氏田鼠与SPF级布氏田鼠的部分血液学指标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微生物控制能影响动物的血液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BABL/C小鼠和本实验室培养的封闭群布氏田鼠的增强呼气间歇,分析两者之间的气道反应性差别。方法:利用EMKA肺功能检测系统测定清醒无创状态下4周龄~6周龄BABL/C小鼠和布氏田鼠的各项呼吸生理参数,使布氏田鼠和小鼠吸入0.494 g/L~30 g/L倍增浓度的乙酰甲胆碱(Mch),测定相应浓度下的增强呼气间歇(Penh)指标。结果:通过对这两种动物的气道反应性的比较分析,发现布氏田鼠的气道高反应性(AHR)在Mch的刺激下比BABL/C小鼠明显。在3.75 g/L Mch的刺激下,布氏田鼠的Penh值明显高于BABL/C小鼠。结论:Penh指标可以成功检测BABL/C小鼠和本实验室培养的封闭群布氏田鼠的高气道反应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布氏田鼠实验动物化的饲育方法。方法:我们引入布氏田鼠后,采用药物净化法控制其体内外的微生物和寄生虫进行实验动物化,确定了在屏障环境中针对该动物的饲养、配种、麻醉以及输精管结扎的技术流程;并检测了布氏田鼠的主要脏器系数指标。结果:初步建立了布氏田鼠人工饲养的清洁级封闭群。群体内成年雄性布氏田鼠的肝脏、肾脏和脾脏的器官系数与雌性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结论:本实验确定的饲育方法为同类鼠种的实验动物化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SPF级布氏田鼠的繁殖及生长发育性能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屏障环境下,对本所饲养的SPF级布氏田鼠繁殖及生长发育性能进行测定。方法:在采用药物净化等方法同时初步尝试进行剖腹产净化,确定了在屏障环境中针对该动物的净化方法。从SPF级繁殖鼠中抽取20对,以雌雄1∶1长期同居,统计繁殖性能参数,随机选取雌雄各20只3周龄SPF级布氏田鼠进行生长发育性能测定,每周测定一次,到20周龄为止。结果:剖腹产手术成功。SPF级布氏田鼠的平均窝产子数为6.37只,平均离乳率为96.86%,平均胎间间隔为23.7 d。离乳后的布氏田鼠的体重和体长有一个快速增长期,9周龄后增长速度开始放慢。结论:本研究建立了SPF级布氏田鼠繁殖和生长发育性能的基本指标。  相似文献   

5.
布氏田鼠种群趋势预报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氏田鼠种群季节消长为单峰型,年际动态没有周期性。通过分析该鼠繁殖特征、生活史特征及种群结构,提出了5个对预测种群数量动态趋势有价值的指标,即:4月下半月越冬田鼠的怀孕率;4月下半月越冬鼠平均胴体重:越冬鼠春季(4~5月)平均胎仔数:5月下半月当年生鼠占种群的比例;当年生鼠开始繁殖的时间。同时对该鼠种群数量波动机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布氏田鼠肥满度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体重与体长立方的比值作为肥满度,布氏田鼠雌、雄性肥满度间无显著性差异;越冬鼠的肥满度显著高于当年生鼠。季节变化趋势:越冬鼠肥满度存季较高,夏季降低;当年生鼠春季较高,夏季降低,秋季又增火,这种趋势反映了布氏田鼠的能量分配对策。种群数量上升与下降年份,布氏田鼠肥满度亦存在显著性差异。这种表示啮齿类身体状况的肥满度,可作为预测种群数量变动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套完整的毒理学动物背景数据库。方法收集整理2012年某机构SPF级动物实验室30 d喂养实验中的960只Wistar大鼠对照组毒理学基础指标的检测结果,计算其均值和正常参考值范围,分析各项指标间差异与联系。结果(1)雌雄体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与摄食量、脏器重量均间呈线性相关;(2)雌雄鼠间血常规差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生化检测部分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SPF级Wistar大鼠背景数据库,通过与该机构不同时期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大部分指标的标准差较前减小,数据间离散程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8.
布氏田鼠种群动态预测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布氏田鼠种群数量的年际动态和季节动态作了初步分析,并根据雌鼠怀孕率、雌鼠亚成比和性比三项种群特征,提出预测布氏田鼠种群动态的三个短期(2~4个月)方程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大鼠血液学和血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毒理学评价提供比较准确、可靠、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本实验室近3年来8-10周龄SPF级Wistar大鼠对照组血液和血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按照正态分布原理推断其95%可信度正常值范围,并比较雌雄性别的差异.结果 血液学指标中的WBC、RBC、HGB计数雌雄性大鼠间无统计学意义,但PLT和白细胞分类计数雌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化指标中雌性大鼠ALT、TG比雄性大鼠低,TP、ALB、A/G比值比雄性大鼠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初步建立和完善了不同性别Wistar大鼠的血液、生化正常参考值范围.  相似文献   

10.
布氏田鼠日食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室内条件下测定不同年龄和性别布氏田鼠的日食量。方法参照《动物生态学原理》用布氏田鼠喜食植物喂养24h后,计算供食量与残渣的差值。结果(1)布氏田鼠平均日食量(干重)为(9.9361±0.2383)g。成体组平均日食量略高于亚成体组和老体组,且不同年龄组田鼠日食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亚成体组平均日食指数较高。(2)3个年龄组中不同性别平均日食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即性别对布氏田鼠取食无显著影响。(3)亚成体布氏田鼠体重与日食量呈正相关性,y=0.2882w+2.099(R^2=0.8191);老体鼠体重与日食量呈负相关,y=0.1565w+19.034(R^2=0.5652),成体鼠体重与日食量无显著相关。结论不同年龄组体重与日食量之间存在不同的相关关系,如果根据体重来估算布氏田鼠的危害,必须先掌握该季节布氏田鼠的年龄结构和相应的种群密度,且还应考虑季节性特点和繁殖期生理特点。  相似文献   

11.
越冬布氏田鼠生长和繁殖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92~1994年4月下旬越冬布氏田鼠生长和繁殖状况的分析,揭示布氏田鼠在数量低潮期生长状况欠佳,随种群数量回升而逐年变好。与此相应越冬雌体的怀孕率和平均胎仔数也由0逐年上升。通过与1987和1988两年资料的综合分析,揭示了布氏田鼠种群数量变动的周期规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S180荷瘤小鼠血液中白细胞分类、血生化、T细胞亚群和各种酶类等指标的测定,确定S180荷瘤小鼠血液中各项指标的改变情况,为进一步的抗肿瘤试验提供指标选择的依据。方法:建立S180小鼠实体瘤模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球计数仪和流式细胞仪等测定荷瘤小鼠血中的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球(A/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葡萄糖(GLU)、尿素氮(BUN)、肌酐(C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磷酸肌酸激酶(CK)、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GR%)、淋巴细胞(LY%)、单核细胞(MO%)、CD3、CD4、CD8、CD4/CD8和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各项指标。结果:和正常动物对照组比较,S180荷瘤模型小鼠血生化指标中TP、ALB、GLB、ALT、AST、GLU、CR、LDH,白细胞计数和分类中的GR%、LY%、MO%,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以及混合功能氧化酶MDA、CAT、SOD等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改变,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小鼠血生化指标中TP、ALB、GLB、ALT、AST、GLU、CR、LDH,白细胞分类中WBC、GR%、LY%、MO%,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以及混合功能氧化酶MDA、CAT、SOD等指标可作为动物抗肿瘤试验效果评价中的特异性或非特异性指标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布氏田鼠对抗凝血灭鼠剂溴敌隆的敏感性,为检验该鼠的抗药性提供参数。方法实验室单鼠笼养无选择摄食试验:雌雄分开,随机分组,按5个不同食毒期供给浓度为0.0005%的溴敌隆毒饵;用Bliss计算机程序,计算不同食毒期与对应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布氏田鼠对溴敌隆的敏感性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b〉0.05,PLFP50〉0.05);雌雄数据合并计算,得毒力回归线y=3.35+4.81x,LFP50和LFP99及其95%置信限分别为2.20(1.88~2.58)d和6.71(4.48~10.05)d。结论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以致死99%敏感靶标鼠种的食毒期(LFP99)取整天数作为抗药性检验标准,布氏田鼠摄食浓度为0.0005%溴敌隆毒饵10d存活即为抗性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布氏田鼠与BALB/c小鼠焦虑样行为的差异。方法记录布氏田鼠与BALB/c小鼠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总路程、开臂时间及次数、闭臂时间及次数)及旷场实验(总路程、边缘区时间及次数、中央区时间及次数)的焦虑样行为数据。结果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布氏田鼠所记录的总路程、闭臂时间均极显著高于BALB/c小鼠(P0.001),在开臂时间百分比[开臂时间/(开臂时间+闭臂时间)]显著低于BALB/c小鼠(P0.05)。在旷场实验中布氏田鼠总路程、边缘区滞留时间均极显著高于BALB/c小鼠(P0.001)。结论布氏田鼠具有显著的焦虑行为,为开发新的焦虑症动物模型提供理想的动物资源。  相似文献   

15.
SD大鼠30d喂养试验血液学生化和脏器系数指标参考值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SD大鼠30d喂养试验血液学生化和脏器系数指标参考值。方法收集本实验室用于30d喂养试验的SD大鼠血液学生化和脏器系数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血液甘油三酯、尿素氮、肌酐、总蛋白含量及谷草转氨酶活性和肝体比及肾体比雌雄鼠间差异无显著性,谷丙转氨酶活性、血清白蛋白、血糖及总胆固醇含量和脾体比雌雄鼠间差异具有显著性;除雌性大鼠的脾脏系数(P=0.076)批间无差异外,其余各血液学生化和脏器系数指标分性别不同批次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血液学生化指标甘油三酯、尿素氮、肌酐、总蛋白含量及谷草转氨酶活性和脏器系数肝体比及肾体比雌雄鼠间可以合并。  相似文献   

16.
布氏田鼠鼠疫菌102 kb pgm基因座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布氏田鼠鼠疫菌株 1 0 2kbpgm基因座结构与其他类型鼠疫菌是否有区别 ,及其与布氏田鼠鼠疫菌株的独特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的方法 ,共设计 2 5对嵌套的引物 ,以喜玛拉雅旱獭鼠疫菌株和布氏田鼠鼠疫菌株的染色体DNA为模板 ,分段扩增该区域内的DNA ,选择差异较大的扩增片段进行克隆和测序 ,与已发表的序列比较。结果 布氏田鼠鼠疫菌株的 1 0 2kbpgm基因座一端缺失了1 952个碱基 ,即插入序列IS1 0 0。另外 ,在测序的这段基因中 ,一类似于可变数量串联重复序列 (VNTR)的区域 ,布氏田鼠鼠疫菌比已发表的序列多出几个拷贝。结论 布氏田鼠鼠疫菌株的 1 0 2kbpgm基因座序列改变了 ,一端缺失了插入序列IS1 0 0 ,这就使得它的毒力岛不容易丢失 ,保持了 pgm+表现型的稳定 ;与其毒力的关系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黑线姬鼠和布氏田鼠对一些食物的实验室适口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适用于防治黑线姬鼠和布氏田鼠的配制毒饵和捕鼠诱饵。方法用玉米粉(黑线姬鼠)和兔料(布氏田鼠)作标准饵,大米、小麦、花生米、黄豆、高粱米、荞麦、小米、玉米(整粒或渣)、黄米和莜麦作候选食物,对试鼠进行实验室单笼饲养有选择摄食试验。结果黑线姬鼠对被筛食物的适口性,以花生米最好,摄食系数为1.62,其次是高粱米(1.19)、大米(1.13)、小米(1.11)、小麦(1.10)、玉米粉(0.39),黄豆和荞麦最低,摄食系数分别为0.19和0.17。布氏田鼠对食物的适口性,也以花生米最好(1.80),其他依次为莜麦(1.54)、黄米(1.12)、小麦(1.07)、小米(1.00)、荞麦(0.95)、玉米渣(0.87)、大米(0.79)、高粱米(0.74),黄豆最低(0.30)。结论防治黑线姬鼠,可用大米、小麦、高粱米或小米作基饵配制毒饵;防治布氏田鼠则可用莜麦、小麦、黄米、小米或玉米渣作基饵配制毒饵。捕鼠器捕鼠,花生米是2种鼠的最佳诱饵。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65岁及以上老年人血生化体检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当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为社区卫生工作提供科学性指导。方法数据来自2016年白鹤镇社区6,293例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的血生化体检结果。结果血生化体检结果分析显示,异常检出率由高到底的主要指标分别是:甘油三脂、胆固醇、血糖、尿酸、尿素氮、肌酐和谷丙转氨酶。随着年龄的上升,男性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的异常检出率减低,血肌酐和尿素氮异常检出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上升,女性甘油三酯和谷丙转氨酶异常检出率降低,肌酐、尿素氮和尿酸异常检出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男性尿酸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女性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异常检出率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要血生化指标异常检出率在65岁及以上老年人各个年龄段均占有较高的比例,其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异常检出率最高,尿酸、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异常检出率的分布与性别有关。因此,社区卫生服务在慢病管理中要针对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进行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19.
布氏田鼠综合防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合防制布氏田鼠是一项复杂的牧业生态工程。退化草原是布氏田鼠生存的最适宜环境,已经退化的草原应在短期内禁牧,或采用围栏、补播、浅耕翻等措施,使草原尽快恢复生产力,造成不适宜布氏田鼠栖息的环境;平时应对主要害鼠种群数量和群落演替情况进行监测,为防制提供依据;一旦发生鼠害,及时用抗凝血杀鼠剂灭鼠,把鼠密度控制在不足为害的程度;并保护和招引鼠类天敌,禁止对天敌滥捕滥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早期血生化指标改变,以及不同年龄、临床分型之间的差异。方法收集扬州市2020年1—2月报告的2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治疗早期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等肝功能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例新冠肺炎患者中,男性10例(43.48%),女性13例(56.52%);平均年龄(49.65±13.08)岁,60岁18例,≥60岁5例;普通型肺炎12例(52.17%),轻型10例(43.48%),重型1例(4.35%)。早期检测血生化指标显示:在收集的6项有关肝功能指标中,有9例患者出现异常,占39.13%。其中4例(17.39%)谷草转氨酶升高,3例(13.04%)谷丙转氨酶升高,6例(26.09%)乳酸脱氢酶升高,2例(8.70%)肌酸激酶升高,8例(34.78%)α-羟丁酸升高,1例(4.35%)碱性磷酸酶升高,2例(8.70%)谷氨酰转肽酶升高。≥60岁患者血清α-羟丁酸(F=5.099,P=0.035)、碱性磷酸酶(F=7.862,P=0.011)和谷氨酰转肽酶(F=7.184,P=0.014)的水平高于60岁患者。结论部分新冠肺炎患者肝功能指标出现异常,≥60岁患者血清α-羟丁酸、碱性磷酸酶和谷氨酰转肽酶水平高于60岁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