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石嫱  刘海涛  郝文耀  莘燕 《医药导报》2010,29(4):441-442
目的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对内蒙古产丹参进行多态性分析. 方法 通过CTAB 法提取内蒙古产丹参干品DNA,用10个条随机引物进行RAPD分析. 结果 有2个随机引物扩增出了清晰的多态性图谱. 结论 该RAPD体系可用于评价内蒙古产丹参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鉴定五种药用八角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有的传统中药材鉴定方法有时很难可靠地用于药用植物八角莲的鉴定研究。本文在利用作者新建立的从干燥材料中分离高质量DNA的技术和比较不同聚合酶链反应(PCR)模板浓度的基础上,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五种药用八角链的7个样品进行了分子鉴定。在筛选的42个引和中,12个引物产生的多态性条带,可靠地区分了这7个八角莲样品,包括3个不同地区的D.versipellis,1个D.majorense,1个D.pleiantha,1个D.furfuracea和1个D.veitchii。每个样品都找到了1-3个稳定可靠的特异分子标记。此外,本文发现D.furfuracea与D.versipellis的亲缘关系最远,与D.veitchii较近,而与D.makjorense最近。D.veitchii与D.majorense的亲缘关系比与D.versipellis,D.furfuracea和D.pleiantha更近。结果表明RAPD技术能够有效地用于这7个药用八角莲样品的分子鉴定。  相似文献   

3.
仙茅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仙茅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筛选。方法:以仙茅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单因子试验就RAPD反应体系中主要参数(Mg2+、dNTP、引物、模板、TaqDNA聚合酶)对扩增结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找出各自的最适条件。结果:建立了适合仙茅RAPD分析的反应体系,即25μL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最适浓度分别为:1×PCRbuffer、2.0mmol·L-1Mg2+、200μmol·L-1dNTP、40ng引物、20ng模板、1IUTaqDNA聚合酶。结论:利用此优化反应体系对仙茅进行RAPD-PCR扩增,可得到清晰的图谱,证实了该体系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5,(19):2628-2631
目的:研究湘产蛇莓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建立不同地理分布的蛇莓种质资源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反应体系,RAPD-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湘产24组蛇莓样本(21个野生品,3个栽培品),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计算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多态性位点百分比(PPB)、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Shannon’s信息指数(I)。结果:筛选出多态性引物14条,共扩增出90条电泳谱带,其中多态带为81条,Na为1.900 0,Ne为1.540 1,PPB为90.0%,H为0.312 8,I为0.467 5。结论:湘产蛇莓各区域样本间遗传多样性丰富,人工栽培品与野生品之间存在遗传背景上的差异,聚类结果与地理分布表现出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红花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不同因素对红花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反应体系的影响,建立并优化反应体系。方法:提取红花基因组DNA,分别设计Taq酶浓度(三水平:0.02、0.04、0.06U/μL)、dNTP浓度(三水平:0.10、0.20、0.30mmol/L)和引物(primer)浓度(三水平;0.16、0.32、0.48pmol/L)的三因素实验,进行PCR扩增。根据PCR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图确定最优的Taq酶浓度、dNTP浓度和引物浓度。进一步没计Mg^2+浓度(三水平:1.0、1.5、2.0mmol/L)和模板浓度(四水平:1.00、1.25、1.50、1.75mg/L)的两因素实验,进行PCR扩增,确定最佳Mg^2+浓度和模板浓度。结果:三因素实验中,第17条组合泳道和两因素实验中第6条组合泳道扩增主带稳定、均匀、清晰,条带数日多。结论:确定红花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反应25μL反应体系中最佳组合为:Taq酶0.04 U/μL、dNTP0.30mmol/L、引物0.32pmol/L、Mg^2+ 1.5mmol/L、模板浓度1.00mg/L。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大肠埃希菌(E.coli)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法基因分型并应用于医院感染的判断。方法:以优化的随机引物、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对临床分离的161株E.coli进行RAPD法基因分型并按指纹图上DNA条带数及片段大小绘制基因分型图谱。同时对E.coli的医院内感染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161株临床分离E.coli共得RAPD型120种;E.coli的医院内感染确实存在。结论:RAPD法可将E.coli分型120种并有效应用于E.coli医院内感染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监测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RAPD技术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as,PA)医院感染的现场流行病学应用价值。方法 对14727例次出院患者进行长达1年的PA医院感染现场流行病学监测,通过指纹图比较分析,确证PA医院感染类别及暴发。结果 发生PA医院感染83例、156例次;确证8起PA外源性医院感染,17起PA内源性医院感染;以周为观察时限,确证1起PA医院感染暴发、23起PA医院感染散发。结论RAPD技术可从分子水平上确证PA医院感染的类别及暴发,对未来战时PA军事疫情发生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大肠艾希菌(E.coli)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基因分型并应用于医院感染的判断。方法以优化的随机引物、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对临床分离的161株E﹒coli进行RAPD基因分型并按指纹图上DNA条带数及片段大小绘制基因分型图谱,同时对E.coli的医院内感染及个体感染的连续性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161株临床分离E.coli共得RAPD120型;E.coli的医院内感染确实存在。结论RAPD可将E.coli分为120型并有效应用于E.coli医院内感染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肺炎克雷白菌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法基因分型。方法以优化的随机引物及反应体系对临床分离的199株肺炎克雷白菌进行RAPD分析并绘制基因分型指纹图谱。结果199株临床分离肺炎克雷白菌共得RAPD型158种。结论本研究为肺炎克雷白菌医院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对新生儿病房产气肠杆菌基因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产气肠杆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技术,用于新生儿病房产气肠杆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从新生儿病房两次集中分离出的产气肠杆菌进行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试验(MIC)和RAPD分析,结合患儿的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药敏谱分型与RAPD分型不完全一致。16株产气肠杆菌的RAPD分型分为9型。RAPD分型为Ⅰ、Ⅲ、Ⅷ型的10株产气肠杆菌是流行相关菌株,均为医院内获得,分别导致3次各不相关的水平传播。结论:药敏谱分型不能很好地区分菌株的株间差异。RAPD分型准确、操作简便,在48h内可确定流行株,是研究产气肠杆菌分子流行病学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采用不同方法炮制后的白芍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白芍中苯甲酰芍药苷、芍药苷、芍药内脂苷含量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生白芍中苯甲酰芍药苷、芍药内脂苷含量较酒炙、炒炙白芍含量低,芍药苷含量比炮制后的白芍含量高,P< 0.05.结论 白芍经过炮制其有效成分苯甲酰芍药苷、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等含量会出现变化,这与炮制过程、辅料、炒制时间、温度等多方面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硫磺熏蒸时间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孟祥松  刘文苹  李军  蒋磊  简冬明 《安徽医药》2010,14(11):1278-1279
目的考察硫磺熏蒸白芍的时间对其芍药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白芍经硫磺熏蒸后芍药苷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Hypersil ODS色谱柱(4.6 mm×250 mm,2.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4∶86);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25℃。结果不同硫熏时间对白芍中芍药苷的影响很大。结论以未经硫熏的白芍的芍药苷含量最高,且随硫磺熏蒸时间的增加芍药苷含量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3.
HPLC法测定白芍不同饮片中芍药苷的含量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张家富  孟楣  邢安之 《安徽医药》2005,9(8):588-589
目的比较加工炮制对白芍不同饮片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Nova-Pak C18,流动相:甲醇-水溶液(30:70);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30 nm,柱温为25℃.结果各样品中,以生白芍中芍药苷含量为高(4.12%);各炮制品中以麸炒白芍中芍药苷含量为高(2.67%).加样回收率为99.49%,RSD为0.46%,相关系数r=0.999 6.结论白芍临床以麸炒制品入药为宜.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生长年限白芍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生长年限的白芍中主要成分含量,为白芍规范化种植、采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白芍中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苯甲酸与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含量。结果: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没食子酸和苯甲酸含量逐年下降,而芍药苷、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和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含量却逐渐增加。结论:4~5年生的白芍有效成分含量最高,适宜采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乐脉丸中赤芍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Shield RP18(5μm,3.9mm ×150m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13∶87);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芍药苷的进样量在0.20403~2.04032μg ( r =0.9999)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5%和100.3%,RSD分别为1.5%和1.4%(n=6)。结论 HPLC测定乐脉丸中赤芍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乐脉丸中赤芍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白芍单味颗粒剂水煎醇沉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霁明 《安徽医药》2011,15(2):156-157
目的研究白芍单味颗粒剂水煎醇沉工艺。方法以浸膏得率、芍药苷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水煮工艺条件进行优选,对醇沉浓度进行了单因素考察,确定白芍单味颗粒剂水煎醇沉最佳工艺。结果水煮最佳工艺为第一次加8倍量的水,浸泡1 h,煎煮1.5 h;第二次加6倍量的水,煎煮1.5 h。醇沉最佳工艺为水煎液浓缩成1.10~1.12(70~75℃)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搅匀,静置24 h,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适当浓缩。结论该提取工艺确保有效成分最大限度保留。  相似文献   

17.
谭梅英  李智勇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1):1646-1648
目的 通过对不同炮制方法的白芍药和不同产地赤芍药中氧化芍药苷、芍药苷的含量测定,以探讨芍药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3种不同炮制工艺的白芍药和10种不同产地的赤芍药样品中芍药苷及氧化芍药苷,比较两种成分之间的比例关系.结果 氧化芍药苷含量:赤芍药比白芍药高0.8361%;芍药苷含量:白芍药比赤芍药高0.2157%.芍药苷与氧化芍药苷的比例:白芍药比赤芍高20.56.结论 运用HPLC法可以快速准确的对芍药的活性成分差异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为区别同为芍药来源的赤芍药和白芍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交试验优选麸炒白芍的炮制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霞  张家富 《安徽医药》2006,10(11):817-818
目的优化麸炒白芍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芍药苷含量为指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麸炒白芍炮制工艺进行研究。结果取生白芍片在190℃、炒制10 m in、用麸量10%为最佳炮制工艺。结论采用优选的炮制工艺能有效保证麸炒白芍中芍药苷含量,为制定其饮片的质量标准以及临床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桑白皮生品和其炮制品(蜜桑白皮)的鉴别及蜜桑白皮炮制终点的确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Waters BEH Shield RP 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30 mL/min;柱温为30℃;程序波长为280 nm(0~4 min)、320 nm(4~35 min)。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分别建立13批桑白皮和蜜桑白皮的UPLC指纹图谱以及进行相似度评价,并结合对照品图谱对色谱峰进行指认。测定13批桑白皮和蜜桑白皮粉末的色度值(L、a、b)并计算其平均总色度值(E),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法和聚类分析法分析桑白皮炮制前后指纹图谱和色度值的差异性;同时分析不同炮制时间下蜜桑白皮指纹图谱和色度值的动态变化规律,以确定其炮制终点。结果:桑白皮炮制前后指纹图谱存在明显差异,13批桑白皮和蜜桑白皮样品的相似度均在0.9以上。桑白皮、蜜桑白皮图谱中分别共标定了21、23个共有峰,其中峰1、峰2是桑白皮经蜜炙后新产生的化合物;同时,指认了峰2、峰7、峰14、峰19分别为5-羟甲基糠醛、桑皮苷A、氧化白藜芦醇、桑黄酮G。OPLS-DA分析结果显示,峰1、峰2、峰18、峰20的峰面积/称样量比值以及色度值(L、a、b)是影响蜜桑白皮炮制前后差异最主要的因素;以E范围75.84~80.88作为蜜桑白皮的炮制终点,确定炮制时间为22~34 min。结论:所建立的UPLC指纹图谱和色度值的测定方法可用于桑白皮生品和炮制品的鉴别以及蜜桑白皮炮制终点的确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桑叶UPLC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50.0 mm,1.7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58 nm,流速为0.6 ml/min,柱温40℃,进样体积1μl.结果 建立了桑叶专属性的UPLC指纹图谱,确定了15个共有峰,不同产地桑叶样品具有较好的相似度.结论 UPLC指纹图谱方法重复性好,简便可靠,可用于桑叶的快速鉴别,可以为桑叶的质量控制和市场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