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肺炎患者痰液分离鲍曼不动杆菌携带β-内酰胺酶基因及主动外排泵基因情况。方法:收集经生化鉴定为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的菌株160株,将鲍曼不动杆菌特异性片段(Ab-ITS)的二重PCR法确认为鲍曼不动杆菌者纳入研究。用PCR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基因和主动外排泵基因,包括A类β-内酰胺酶(blaTEM、blaPER和blaCARB)、B类β-内酰胺酶(blaIMP和blaVIM)、C类β-内酰胺酶(blaADC和blaDHA)、D类β-内酰胺酶(blaOXA-23、blaOXA-24、blaOXA-51和blaOXA-58)和主动外排泵相关基因(adeB、adeJ、macB、emrB、emrA、abeS、abeM和craA)。以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加入外排泵抑制剂羰基氰化氯苯腙(CCCP)前后,携带adeB基因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变化。结果:临床分离160株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中鲍曼不动杆菌143株(占90%),包括亚胺培南耐药株119株(占83.2%)和敏感株24株(占16.8%)。所有鲍曼不动杆菌均检出blaOXA-51基因,其中,亚胺培南耐药株中检出blaOXA-23(98.3%)、blaTEM(41.4%)、blaADC(98.3%)和blaDHA(0.7%),blaPER、blaCARB、blaIMP、blaVIM、blaOXA-24和blaOXA-58均未检出;敏感株中未检出blaOXA-23。adeJ、macB、abeM和craA基因在143株鲍曼不动杆菌中的携带率均为100%;emrB、emrA和abeS基因携带率均超过80%。adeB基因在亚胺培南耐药株中检出117株(98.3%)。在CCCP干预试验中,携带adeB基因的鲍曼不动杆菌MIC50降低1/2。结论:呼吸内科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携带blaOXA-23和adeB主动外排泵基因,可能与亚胺培南耐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耐药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基因型流行情况,为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7株鲍曼不动杆菌的8种相关β-内酰胺酶基因型(TEM、AmpC、VIM、IMP、PER、GES、VEB、SHV)进行检测,并通过琼脂凝胶电泳后进行成像验证。结果 7株鲍曼不动杆菌中blaTEM染色体检测阳性有7株、质粒阳性7株;blaAmpC染色体阳性3株、质粒阳性6株;blaPER染色体阳性4株;其余β-内酰胺酶基因未检出,其中有1株同时携带有3种耐药基因型。结论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基因以TEM型最为常见,其次为ampC型、PER型,其余型未见发现;同一株耐药菌可携带多种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3.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表型及耐药基因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对我院临床分离的31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表型和耐药基因进行分析。方法 用纸片扩散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结果,用三维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头孢菌素酶(AmpC酶),用协同法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MBL),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耐药基因。结果 31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90%对亚胺培南敏感;22%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74%中介;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在6%以下。2株菌(6%)单产ESBL;93%菌株高产AmpC酶,其中19%菌株同时产ESBL。所有菌株blaTEM、aacA4和gyrA基因均为阳性;96%菌株ampC基因为阳性;2株菌同时携带blaFER和blaOXA-23,型基因,另有1株菌blaOXA-23,基因阳性。结论 同时携带blaTEM、ampC、aacA4和gyrA突变以及blaFEM、blaOA-23等多种耐药基因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我院院内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及膜孔蛋白carO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用微量稀释法和纸片扩散法测定菌株的药敏情况,PCR法检测β-内酰胺类相关耐药基因,对部分检测阳性基因进行测序。结果 4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41株(89.1%)携带OXA23组基因、17株(37%)携带PER基因、6株(13%)携带IMP基因,其余基因检测均为阴性。40株(87%)膜孔蛋白基因carO阳性。结论我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与产OXA23组和PER酶有关,少数菌株与膜孔蛋白基因carO缺失和IMP酶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nii,ABA)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编码基因、氯己定-磺胺耐药基因存在状况。方法对20株ABA菌进行了9种β-内酰胺酶基因、3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氯己定-磺胺耐药基因检测。以耐药基因为分子标记作检测结果的样本聚类分析,分析菌株亲缘性。结果 20株ABA菌中blaTEM阳性13株(65%)、blaADC阳性12株(60%)、blaSHV阳性1株(5%),其余β-内酰胺酶基因均阴性;20株ABA菌中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3)-Ⅰ阳性12株(60%)、aac(6′)-Ⅰ阳性13株(65%)、ant(3″)-Ⅰ阳性14株(70%);14株检出qacE△1-sul1基因(70%)。以耐药基因为分子标记作检测结果的样本聚类分析显示,其中9株为克隆传播。结论该20株菌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与产β-内酰胺酶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密切相关,并存在克隆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内分离出来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各类β-内酰胺酶基因的检测,探讨这些基因的分布特点,研究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14年1月~12月期间医院内分离的200株鲍曼不动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法测定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PCR法检测A类β-内酰胺酶基因SHV,GES,TEM;B类β-内酰胺酶基因VIM,IMP;C类β-内酰胺酶基因AmpC和D类β-内酰胺酶基因OXA-51,OXA-23,OXA-24,OXA-58在菌株中的分布。结果200株鲍曼不动杆菌中116株为多重耐药株,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超过70%;其中52株携带TEM,携带率为26.0%,135株携带SHV,携带率为67.0%,7株检出GES,携带率为3.5%;170株携带VIM-1,携带率为85.0%,12株检出IMP-1,携带率为6.0%;150株携带AmpC,携带率为75.0%;190株携带OXA-51,携带率为95.0%,165株携带OXA-23,携带率为82.5%,2株携带OXA-58,携带率为1.0%,所有菌株未检出OXA-24。结论携带β-内酰胺酶基因是鲍曼不动杆菌的主要耐药机制之一,携带率最高的基因为OXA-51,OXA-23,AmpC,VIM-1和SHV,携带率均超过60%,说明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是A,B,C,D四类β-内酰胺酶基因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与耐药基因之间的关系。方法用K-B法检测17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用PCR方法检测各种耐药基因并加以分析。结果在17株研究的鲍曼不动杆菌中,有12株为多重耐药菌,且均携带blaTEM、ampC、aacA4和gyrA突变基因;在5株普通耐药株中,有4株携带blaTEM基因,2株携带gyrA基因但未表达耐药。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性与同时携带blaTEM、ampC、aacA4基因和gyrA基因突变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对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分析。方法K-B法、琼脂稀释法检测35株鲍曼不动杆菌对14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碘—淀粉测定法、三维试验、协同法、纸片扩散确证试验检测青霉素酶、头孢菌素酶(AmpCs)、金属β-内酰胺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PCR扩增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基因Tem-1。结果35株菌株有28株表现为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多重耐药,其中产青霉素酶的菌株16株,产AmpCs的菌株10株,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菌株2株,产ESBLs的菌株3株;9株同时产青霉素酶和AmpCs,2株同时产金属β-内酰胺酶和ESBLs。多数耐药菌株均扩增出Tem-1基因。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产生β-内酰胺酶是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的存在类型。方法用美国BD公司Phoenix-100型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鉴定细菌及做药敏试验,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5种常见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采用随机引物PCR扩增对菌株进行分型。结果 5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粘菌素B全部敏感,,而对其余18种抗生素耐药率为52%-100%,其中24株为泛耐药菌株,共分为8种基因型,B型菌株为主要的流行株,所有菌株均检出TEM-1基因,46株检出AmpC基因,31株检出0XA-24基因、21株检出0XA-23基因,7株检出IMP基因。结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主要以引起危重病人的呼吸道感染为主,对18种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对头孢菌素类高度耐药并且存在克隆传播,同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是本院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酶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8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的流行状况。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和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得到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应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应用PCR法检测口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结果47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TEM、ADC、OXA-23和0XA51的阳性率分别为91.5%(43株)、93.6%(44株)、93.6%(44株)和95.7%(45株)。结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8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可能与8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上海市同仁医院临床分离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基因同源性及耐药机制,为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对临床分离的28株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分子生物学分型,采用PCR方法检测9种常见β内酰胺酶基因:blaKPC、blaIMP、blaVIM、blaNDM-1、blaOXA-23、blaOXA-24、blaOXA-48、blaOXA-51和blaOXA-58;膜孔蛋白基因CarO;插入序列ISAba1;以及ISAba1-OXA23、ISAba1-OXA58的连锁检测。结果 28株临床分离的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大多来自危重患者呼吸道标本,ERIC-PCR基因分型提示为同一来源克隆株;所有菌株均携带blaOXA-23、blaOXA-51基因,未检测出B类β内酰胺酶基因,以及blaOXA-24、blaOXA-48、blaOXA-58等基因;膜孔蛋白基因CarO和插入序列ISAba1检测均为阳性,ISAba1-OXA23、ISAba1-OXA58连锁检测均未扩增到预期条带。结论研究期间临床分离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为同一克隆株,且携带相同耐药基因,提示存在克隆传播。  相似文献   

12.
多重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及菌株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到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相关基因存在状况和菌株间的亲缘性。方法药敏试验用PhoenixTM100系统检测。用PCR扩增β-内酰胺酶基因、氨基糖甙类药物修饰酶基因、DNA拓扑异构酶基因等,并用DNA测序仪证实。结果247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耐药率最低,仅为3.2%、4.1%。20株多重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中,17株具TEM型β-内酰胺酶基因,氨基糖甙类药物修饰酶基因aac(3)-Ⅰ、aac(3)-Ⅱ、aac(3)-Ⅲ、aac(3)-Ⅳ、aac(6′)-Ⅰ、ant(2″)-Ⅰ、ant(3″)-Ⅰ基因检出率分别为80%、15%、30%、70%、15%、55%、80%。20株对环丙沙星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gyrA密码子均由TCA→TTA,氨基酸由Ser83→Leu,而85%菌株(17/20)的ParC氨基酸序列发生Ser80→Leu替代。聚类分析显示存在2株克隆株,其耐药表型基本一致。结论本院鲍曼不动杆菌携带多种β-内酰胺酶、氨基糖甙类修饰酶等耐药基因,喹诺酮耐药决定区基因突变是细菌耐受喹诺酮类药物重要原因。聚类分析表明,本院的鲍曼不动杆菌存在克隆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方法 对分离自ICU送检痰标本的5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敏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测序技术进行耐药基因分析.结果 5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对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均检出C、D类β-内酰胺酶基因ADC和OXA-23,及外膜蛋白CarO突变.结论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鲍曼不动杆菌的传播,加强耐药性监测,防止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扩散及耐药性变迁.  相似文献   

14.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调查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特点及β-内酰胺酶基因类型。方法用Phoenix-100系统对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头孢噻肟等6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用PCR法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并对耐药基因测序分析。结果247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耐药率仅为3.2%和4.1%,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其余14种抗生素耐药率为31.9%~67.2%。20株多重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中17株具TEM基因,任选3株经DNA测序为TEM-1型基因,与GeneBank(χ54604)比较,共有4处同义突变。未检出SHV、OXA、CTX-M、PER和VEB型β-内酰胺酶基因。结论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除与TEM型耐药基因有关外,可能还与其他耐药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中Ⅰ类整合子及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存在状况。方法 自临床分离28株IRP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的方法检测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intll和qacEace△I-sull基因)及18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结果 28株中,intll、qacEΔ1-sull、blaTEM、blaoxA-30群和blaCARB基因阳性株数(%)分别为21株(75.0%)、24株(85.7%)、20株(71.4%)、1株(3.6%)和1株(3.6%),经序列分析分别确认为blaaxA-J0(GenBank注册号:AY841859)和blaCARB-3,25株(89.3%)oprD基因缺失,blaIDM、blaVIM、blaSHV、blaHR、blaVEB、blaCES、blaMIR、blaDHA、blaSPM、blaGIM、blaaxA,群、blaoxA-2群、blaBEL-1、blaCTX-M-1群基因均阴性。结论 临床分离的IRPa中Ⅰ类整合子携带率很高,至少存在blaTEM、boxA-10和blaCARB-3种β-内酰胺酶基因,oprD基因缺失突变是其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华西医院耐亚胺培南的鲍曼不动杆菌产金属酶的情况。方法采用亚胺培南和亚胺培南加EDTA纸片,筛选出金属酶表型阳性的菌株,再用PCR技术扩增耐药基因blaIMP和blaVIM。结果49株耐亚胺培南的鲍曼不动杆菌中,有30株菌(61.2%)金属酶表型阳性。PCR法检测到10株携带金属酶基因,6株(20%)携带blaIMP,4株(13.3%)携带blaVIM。结论华西医院耐亚胺培南的鲍曼不动杆菌要产金属酶。其基因型为IMP型和VIM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多重耐药鳗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耐药的原因及其耐药基因的转移方式,方法:用等电聚焦电泳试验和三维试验分析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所产β-内酰胺酶,并进行初步分类,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产物测序方法确认β-内酰胺酶基因,用PCR扩增整合子全可变区和质粒接合实验来判定其耐药基因的转移方式。结果:该临床菌株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经分子生物学方法证实有blaPER-1基因,同时还有blaOXA-23基因和aacA4基因。结论:发现一株 OXA-23型碳青霉烯酶和可转移的PER-1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鲍曼不动杆菌,blaPER-1基因位于质粒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对2012~2014年分离的89株鲍曼不动杆菌分布特征、耐药酶检测结果及药敏实验检测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痰标本(74.2%),主要来源于呼吸科病房(38.2%)。产酶菌株58株,占鲍曼不动杆菌的65.17%,不产酶菌株占34.83%,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27株,占产酶菌株的46.55%,产头孢菌素酶24株,占41.37%,产金属酶4株,占6.89%,产超超广谱β内酰胺酶(SSBL)3株,占5.17%。产酶菌株对多数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不产酶菌株对三代头孢类药物较敏感。结论产β-内酰胺酶是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应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避免多重耐药株的产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膜孔道蛋白38(Omp38)在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中的作用。方法前期通过体外诱导试验获得1株鲍曼不动杆菌基因Omp38缺失突变株,应用回补试验验证突变基因的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菌株细胞膜电位变化;通过测量菌株的相对生长率评估突变基因的适应性代价。结果Omp38被证实涉及降低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Omp38降低鲍曼不动杆菌膜电位并具有约3%的适应性代价(P0.05)。结论 Omp38在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Omp38微弱的适应性代价可能是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分析聊城地区ICU病房109株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基因型.方法 用K-B法测定临床分离的109株鲍曼不动杆菌对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PCR法检测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型.结果 除IMP外,109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其余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50%,PCR扩增对IMP中介或耐药的53株鲍曼不动杆菌有11株扩增到blaOXA-23,产ESBLs组29株中有5株扩增出blasHv、blaCTX-M-14、blaCTX-M-3,2株出现blaSHV、blaCTX-M-1.结论 聊城地区ICU病房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常见,β-内酰胺酶产生率高,碳青霉烯酶以blaOXA-23型为主,ESBLs、AmpC酶两种β-内酰胺酶基因的多重PCR阳性率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