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水焦磷酸钙结晶沉积症(calcium pyrophosphate dihydrate crystal deposition disease,CPPD-CDD)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60例CPPD-CDD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行HE染色,镜下观察。结果 60例CPPD-CDD中男女比为1∶3.29,平均年龄63岁,好发于关节纤维软骨,膝关节45例,椎间盘11例,临床表现以骨性关节炎为主,具有多样性;影像学示纤维软骨区域出现线状或条片状高密度影或低信号;病理组织学形态为纤维软骨或滑膜组织内多灶性边界清楚,密度均匀的雪花状紫蓝色钙盐沉积,呈短杆状、菱形或立方形结晶。结论 CPPD-CDD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与患者年龄、骨性关节炎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发病机制可能与细胞内外无机焦磷酸的代谢异常有关,根据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形态学检查可确诊。  相似文献   

2.
背景:小儿股骨头坏死症的发病机制与压力负荷和炎症导致的髋关节软骨损伤有关。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双相磷酸钙陶瓷对幼年大鼠软骨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将30只1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空白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改良Hulth方法制备幼年大鼠髋关节软骨损伤模型,观察组大鼠植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双相磷酸钙陶瓷,对照组大鼠植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羟基磷灰石陶瓷。植入后4周,观察各组关节软骨的病理学变化,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软骨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与结论:①空白组关节软骨平滑、完整;对照组关节软骨损害明显,关节软骨表面破裂、缺损、凹凸不平,软骨四层结构不清晰;观察组关节软骨损伤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②在相同观察时间点,观察组的细胞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5),凋亡细胞比例显著降低(均P<0.05);③结果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双相磷酸钙陶瓷能促进幼年大鼠软骨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对10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T淋巴细胞数量变化的特点进行了研究。根据临床经过特点将病人分为4组。第1组:轻度关节型,病程缓慢(30例);第2组:关节型,有典型的进展过程(49例);第3组:关节-内脏型(15例);第4组:伴有关节变形的复合型(13例)。均用E花环形成试验的方法测定T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焦磷酸钙沉积病(calcium pyrophosphate deposition disease, CPP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7例CPPD的临床资料,观察其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患者中女性6例,男性1例,年龄62~83岁,中位年龄71岁,均因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就诊。镜下见滑膜和软骨组织间质内均见形态多样的紫蓝色钙盐沉积,多灶分布、边界清,形态为菱形、短杆状、立方形、针芒状及细颗粒状结晶。结论 CPPD好发于老年女性,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根据影像学、关节滑液检查及组织病理活检确诊。  相似文献   

5.
正关节软骨属于透明软骨,为终末分化组织,缺乏神经和血管滋养,一旦损伤很难修复,常诱发骨关节炎等退行性疾病。组织工程是目前修复软骨损伤最具潜力的方法,其中支架技术的本质是在体外构建软骨细胞外基质替代物,为种子细胞提供与天然细胞外基质相似的微环境。支架材料应具备的条件包括:(1)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表面活性;(2)一定机械强度;(3)可控降解性;(4)支架及降解产物的无毒性;(5)三维结构和高  相似文献   

6.
文题释义:视网膜母细胞瘤RB1-诱导卷曲蛋白1(RB1-inducible coiled-coil 1,RB1CC1):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200的FAK家族相互作用蛋白,最初通过酵母双杂交筛选鉴定为Pyk2相互作用蛋白,并可作为RB1基因的潜在调节因子,参与肿瘤细胞的周期调控。RB1CC1多在心脏、睾丸、肌肉骨骼以及小鼠胚胎等组织中大量表达,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和自噬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骨涎蛋白:是一种由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合成的磷酸化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75,含有约300个氨基酸。在骨组织中大量表达,可特异性定位于矿化的骨组织内,参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骨代谢活动,是成骨细胞矿化成熟的标志。骨涎蛋白的RGD序列基因可与血管内皮细胞的整合素结合,从而引导软骨组织内血管形成。 背景:骨关节炎以关节软骨的退变和软骨下骨的重建为主要病理特征。骨关节炎的具体发病机制目前仍未清楚,大部分研究以软骨与软骨下骨为主要切入点,探索疾病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和信号通路变化,为骨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生物靶点和研究方向。 目的:探讨在骨关节炎进程中软骨下骨RB1CC1的表达情况。 方法:8周龄C57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假手术组,实验组又随机分为4周和8周2个亚组。实验组小鼠行右侧膝关节内侧半月板胫骨韧带切除,游离内侧半月板,诱导骨关节炎;假手术组小鼠则仅切开关节囊而不行内侧韧带切除和半月板游离。实验方案于2017-12-13经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为No.44007200038731。 结果与结论:与假手术组相比,实验组骨关节炎RSI评分均显著升高,关节软骨面Ⅱ型胶原表达降低,软骨下骨中的RB1CC1表达逐渐升高,RB1CC1与成骨相关指标BSP2的表达趋势有一致性;提示随着骨关节炎进程的发展,软骨下骨的RB1CC1表达逐渐增多,可能与促进软骨下骨增生及重塑有关。 ORCID: 0000-0002-2838-3707(蔡道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7.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白细胞介素家族在OA中表达失衡可加速骨关节软骨破坏,且与临床症状及预后密切相关。该家族主要包括IL-1家族、结合含γc受体的细胞因子(IL-2、IL-4等)、IL-6、IL-10、IL-17。这些家族因子的表达对关节软骨起着破坏、保护或调节等多种作用。本文就这些细胞因子在OA中的表达进行综述后发现:(1)IL-1β可通过对软骨破坏酶如MMP、ADAMTS-5蛋白聚糖酶等的调节,与IL-6、TNF-α等相互协同加速关节软骨损伤;(2)IL-18可通过诱导并上调IL-18Rα在软骨表面刺激过量合成MMP-1、MMP-3和MMP-13而增加软骨降解酶浓度,使软骨细胞进入凋亡状态而加速OA进展;(3)IL-12、IL-15和IL-21主要通过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调节来诱导或加速对关节软骨的破坏;(4)IL-6可与IL-1β等相互协同促进关节软骨破坏;(5)IL-7可刺激关节软骨细胞分泌MMP-13而促进关节软骨破坏;(6)IL-4、IL-10和IL-1Ra可通过抑制或拮抗IL-1生物效应起到对关节软骨的保护作用;(7)IL-15、IL-17与关节疼痛程度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双相障碍(BD)患者及其一级亲属持续性注意功能的特征。方法:选取符合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诊断标注的稳定期BD患者76例及83名一级亲属、81例正常对照,分别进行持续性操作测验(CPT)。结果:在简单操作(RT)中,BD患者组各项指标均高于一级亲属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而一级亲属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复杂操作(XT)中,一级亲属组CPT指标介于两者之间(P0.05)。结论:持续性注意缺陷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的内表型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以膝关节内软骨退化、软骨下骨质硬化和关节周围骨赘生成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它导致膝关节功能的丧失,同时常伴有膝关节的肿胀疼痛。国外文献报道60岁以上的老人60%以上有关节软骨退变[1],西方国家治疗OA的医疗费用约占GDP的1%~2.5%[2]。透明质酸钠(sodium hyaluronate,SH)治疗老年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选择性切断膝关节神经支对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兔关节软骨Ⅱ型胶原影响。方法采用改良Hulth法复制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通过外科显微镜下选择性切断兔膝关节神经支。兔膝关节软骨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关节软骨组织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软骨Ⅱ型胶原表达。结果模型组和治疗组关节软骨Ⅱ型胶原表达,在术后4周高于正常组;术后16周,明显低于正常组。治疗组术后16周软骨Ⅱ型胶原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选择性切断膝关节神经支能增加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兔关节软骨Ⅱ型胶原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背景:组织工程技术已经成为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研究热点,生长因子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但是,生长因子疗效和安全性还不明确。研究发现,威灵仙能够维持和促进软骨细胞合成蛋白多糖与Ⅱ型胶原,并且能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目的:探讨可注射性壳聚糖/β-甘油磷酸二钠凝胶复合软骨细胞凝胶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及威灵仙的干预效应。方法:于新西兰白兔膝关节的股骨滑车面用牙科钻制成深度为0.4mm的软骨缺损,随机分为3组,威灵仙组、普通培养基组造模后注入壳聚糖/β-甘油磷酸二钠复合软骨细胞混悬液1mL,在凝胶注入后第2天,分别给予关节腔注射威灵仙培养基或普通培养基1mL,1次/d,连续给药7d。单纯造模组不作特殊处理。术后6,12周后分别行大体、组织学(苏木精-伊红染色、TB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进行Wakitani评分。结果与结论:威灵仙组、普通培养基组可见缺损关节面被较好地填充,并形成透明软骨样结构,威灵仙组表面平整度及与周围组织整合程度较普通培养基组好,组织学切片上可见类软骨形成并分泌软骨基质和特异性Ⅱ型胶原。单纯造模组未见修复,可见组织增生退变。威灵仙组修复组织与周围组织整合程度、组织学及Ⅱ型胶原分泌量均好于普通培养基组。威灵仙组、普通培养基组Wakitani评分显著低于单纯造模组(P0.01),且威灵仙组分值明显低于普通培养基组(P0.05)。结果提示可注射性壳聚糖/β-甘油磷酸二钠凝胶复合同种异体软骨细胞能够修复关节软骨缺损,且威灵仙能够促进其对软骨缺损的修复,威灵仙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中可能起到类生长因子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三维诱导自体细胞软骨分化构建注射型组织工程软骨,探讨动物模型的远期修复效果。方法 分离培养兔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三维动态诱导及二维平面培养诱导,诱导软骨细胞分化并鉴定,比较分化效果。分别收获两种方法诱导后的细胞,与蛋白胶混合制备注射型组织工程软骨,注射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随机设定三维动态培养组、二维平面培养组及空白对照组3组,24、48周后,观察大体和组织学形态,组织学评分比较远期效果。结果二维平面培养诱导后只有低水平的蛋白多糖沉积和Ⅱ型胶原等标志物表达,三维动态培养后的分化质量明显提高,大量表达蛋白多糖及Ⅱ型胶原。在动物模型中,三维动态培养组:24、48周后缺损基本修复,表面光滑坚韧,修复组织与周围软骨无界限,仍保持类透明软骨形态。二维平面培养组:24、48周后明显退化,失去软骨组织形态。空白对照组:无明显修复,缺损长期残留。结论三维动态培养显著改善自体MSC注射型组织工程软骨的修复效果,为提高关节软骨的微创修复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关节是骨骼系统中骨与骨之间的功能性联接。在滑液关节,或称动关节中,关节的骨端复盖有一层1~5 mm厚的致密白色的结缔组织-关节软骨。在生理上,关节软骨实质上是一种孤立的组织,缺乏血液和淋巴供应也无神经支配,而且其细胞密度低于大多数其它组织。关节软骨的主要功能是:(1)使关节负荷扩散传递到一个较大的区域,以减少接触应力;(2)使关节面间作相对运动时的磨擦力和磨损减低到最小限度。关节软骨的成分关节软骨的固体基质约占组织湿重的20~40%,是由胶原纤维(60%),一种与水亲和力极强的原纤维间蛋白多糖凝胶(40%)以及软骨细胞(<2%)所组成。其余60  相似文献   

14.
背景:研究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和胶原参与关节软骨组织机体生理重建及病理破坏。 目的:观察膝关节骨软骨缺损及表面软骨缺损动物模型关节软骨组织中胶原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变化。 方法:雌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骨软骨缺损组在双膝关节制作骨软骨缺损模型,表面缺损组在双膝关节制作表面软骨缺损,对照组双膝关节制作关节囊切开。分别于术后4、8、12周取股骨髁标本,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化检测Ⅰ型胶原、Ⅱ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骨软骨缺损组术后4周缺损中有少量新生组织生成,8及12周可见到纤维组织填充,修复组织细胞外基质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阳性,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阴性,关节软骨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表达增高。表面缺损组表面软骨缺损4及8周未见修复迹象,12周可见微量纤维组织填充,细胞外基质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阳性,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阴性,术后表面缺损组关节软骨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3表达增高。对照组关节软骨组织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阴性,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基质金属蛋白酶3低表达,无形态学异常改变。说明机械性损伤可以导致关节软骨细胞外基质成分发生改变,丧失其原有的生物学特性而退变,基质金属蛋白酶3在损伤后的软骨组织中表达增高,使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增加,是导致关节软骨退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SOX6和SOX9基因转染对原发性OA关节软骨MPCs的促增殖、分化作用,为通过调控关节软骨MPCs以防治原发性OA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以pAdTrack-CMV-SOX6、SOX9腺病毒穿梭质粒构建SOX6、SOX9基因,并感染原发性OA关节软骨MPCs,比较基因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成软骨诱导分化后TB、Ⅱ型胶原以及Ⅱ型胶原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SOX6和SOX9能够分别稳定感染OA关节软骨MPCs;经二者分别感染的关节软骨MPCs成软骨诱导分化后,其TB染色、Ⅱ型胶原染色呈强阳性表达,未基因感染细胞为弱阳性着色;SOX6基因感染原发性OA关节软骨MPCs的Ⅱ型胶原mRNA表达量为未基因感染细胞的3.8倍(P0.01),SOX9基因为未感染细胞的5.15倍(P0.01)。结论构建的SOX6、SOX9基因序列与基因库报道序列完全一致;SOX6和SOX9能稳定感染原发性OA关节软骨MPCs,并显著促进感染细胞成软骨分化;提示通过适宜浓度的bFGF、TGF-β1对原发性OA关节软骨MPCs的作用及SOX6和SOX9基因感染,可能具有促进原发性OA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程潭  张柳  赵小林  李彬 《解剖学报》2012,43(4):540-544
目的 观察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下骨板与关节软骨之间联系,同时探讨应用降钙素手段干预软骨下骨板对骨性关节炎中关节软骨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动物暴露右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而不予切断;模型组与实验组行右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切断术,术后实验组给予5 IU/(kg·d)降钙素皮下注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术后8周处死所有动物并取材.关节软骨采用HE染色及Mankin评分、Von Gieson染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软骨下骨板采用Von Kossa染色方法 进行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 软骨组织形态学HE及Von Gieson染色显示,模型组关节软骨明显损伤,Mankin评分结果 显示,模型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实验组(P<0.05),实验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半定量分析表明,模型组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实验组(P<0.05);模型组软骨下骨板形态被破坏,与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前交叉韧带切断诱导的骨性关节炎兔膝关节软骨与软骨下骨板组织结构同时被破坏,软骨下骨板与关节软骨间存在紧密关系,降钙素早期干预软骨下骨板,能够保护软骨下骨板组织形态结构,对关节软骨起到部分保护作用,延缓骨性关节炎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17.
背景:目前关于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研究方法较多,其中微骨折技术已得到普遍应用。目的:观察不同方向(冠状位与矢状位)关节软骨缺损时膝关节运动功能恢复及组织修复形态学变化情况。方法:建立兔膝关节股骨内侧髁全厚2 mm关节软骨缺损模型,根据切口方向分为冠状位组与矢状位组。分别在造模5,10,20周时行大体观察,取标本做石蜡切片后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胶原蛋白染色,并应用光学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学检查观察关节软骨缺损处的组织修复情况。造模后定期检查2组兔的关节活动度。结果与结论:2组缺损处均可见越过股骨髁的一条白线,缺损修复的关节面与原位软骨平齐,并达到了骨性愈合,手术处理的膝关节对功能无影响。光学显微镜下2组均可见软骨下骨的部分重建,主要由纤维软骨修复,骨重建的水平低于邻近的原位软骨的潮线。免疫组织学检查可见2组标本的缺损处均呈现Ⅰ型胶原染色逐步减弱,Ⅱ型胶原染色逐步增强。提示不同方向(冠状位与矢状位)关节软骨缺损的组织修复及膝关节运动功能恢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幼年兔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兔膝关节股骨关节面全层软骨缺损自我修复模型,25只幼年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对照组、损伤24 h组、1周组、4周组、8周组。应用RT-PCR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CTGF mRNA和蛋白在修复过程中的表达。结果:幼年兔关节软骨全层损伤后自我修复良好。各组检测均见CTGF mRNA表达,损伤后各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化显示各组软骨细胞均有CTGF蛋白表达,阳性表达主要集中在软骨的中间带及深层带。结论:幼年兔关节软骨全层缺损自我修复过程伴有显著的CTGF表达上调,CTGF可能在关节软骨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人体髋臼盂唇的形态解剖和组织学特点。 方法 解剖12例经福尔马林固定及8例新鲜冰冻成人髋关节标本,测量:(1)髋臼盂唇的宽度和厚度;(2)盂唇增加髋臼窝表面积;(3)髋臼盂唇增加髋臼窝的深度;(4)髋臼盂唇所增加髋臼窝的容积等指标, 并对髋臼盂唇进行HE、甲苯胺蓝、胶原纤维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组织学特点。 结果 髋臼盂唇为具有类软骨特性纤维环,最大宽度在时钟2:00位,为(7.37±2.72) mm,最大厚度在9:00位,为(6.25±1.60) mm;髋臼盂唇增加髋臼窝的深度为(5.30±0.83) mm,增加髋臼窝表面积为(4.98±0.94) cm2,增加髋臼窝的容积为(7.69±2.03) ml。髋臼盂唇的截面为三角形,关节囊侧为疏松结缔组织,富含血管,基底侧附着于骨性髋臼上,关节面侧与髋臼软骨通过盂唇-软骨复合体过渡区相连。 结论 髋臼盂唇为覆盖在骨性髋臼缘上的纤维组织环,具有一定的类软骨特性,主要起到稳定髋关节的作用。髋臼盂唇的血供主要来自关节囊,关节面侧通过盂唇-软骨复合体过渡区与关节软骨相连续,是髋臼盂唇损伤的解剖基础。  相似文献   

20.
癌症与精神病人亲属心身状况及改善对策的跨文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居澳华裔及国内癌症及精神病人亲属的健康状况。方法以深层面谈和电话会谈、问卷法调查居澳华裔、居国内的癌症和精神病患者及其亲属共288人。结果绝大部分亲属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伴有失眠、疲劳、衰弱等症状。2.78%~11.11‰被诊断为焦虑症、抑郁症或各种心身疾病。癌症病人亲属的健康状况随病人病情的波动而变化;精神病人亲属的健康状况随病人病情的进展和时间的推移趋向稳定。国内组与澳洲组表现有一定的差别。他们希望有完善的机构与设施帮助照顾其患病的亲人。结论建立完善的机构为癌症及精神病患者提供照顾等服务,帮助其亲属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保持心身健康,是21世纪的国际性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