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CT和MRI在颈部静脉孔区原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颈静脉孔区原发肿瘤患者17例,观察其CT和MRI表现,分析CT和MRI在鉴别诊断颈部静脉孔区原发肿瘤中优势与局限,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 CT和MRI检查检查均能清晰显示病灶位置,9例颈静脉孔呈均匀性增大,8例呈偏心性增大;颈静脉孔增大呈椭圆形的12例,圆形的4例,不规则的1例;CT显示颈静脉孔骨质呈压迫吸收性破坏的9例,骨质浸蚀破坏的8例,CT显示为骨质浸蚀破坏的8例患者中,有3例MRI显示吸收破坏改变;纵向生长的特征者MRI显示有9例,而CT显示仅3例;6例神经鞘瘤患者MRI清晰显示囊变的4例,CT仅显示1例;7例颈静脉球瘤患者CT检查呈等或稍高密度,仅2例瘤内见迂曲血管,MRI检查5例可见点状、条状血管留空低信号影。结论 CT与MRI在诊断颈静脉孔区原发肿瘤中各具优势,二者联合使用能更全面地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颅内三叉神经鞘瘤的CT和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三叉神经鞘瘤的CT和MRI资料,9例行CT扫描,8例行MRI扫描。结果颅内三叉神经鞘瘤分三型:颅后窝型(4例)、颅中窝型(3例)及骑跨型(9例);CT扫描肿瘤呈混杂密度、均无钙化;可见岩尖骨质吸收或破坏(4例)。肿瘤MRI 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实性病灶呈均匀强化,囊变(6例)病灶呈环状强化。结论CT和MRI能较准确地显示肿瘤部位、形态、内部结构和增强表现,对颅内神经鞘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MRI对神经鞘瘤的定性诊断准确性优于CT。  相似文献   

3.
颈动脉间隙内颈动脉体瘤和神经鞘瘤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位于颈动脉间隙的颈动脉体瘤和神经鞘瘤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发生于颈动脉间隙的颈动脉体瘤和神经鞘瘤的CT、MR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其中颈动脉体瘤8例,神经鞘瘤8例.6例颈动脉体瘤和5例神经鞘瘤患者接受CT平扫;所有患者均接受MR平扫和增强扫描;4例颈动脉体瘤和2例神经鞘瘤患者接受DSA检查.结果 CT表现:①6例颈动脉体瘤为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影,呈与周围肌肉组织等密度改变;2例累及颈静脉孔者可见颈静脉孔扩大,边缘不规则、虫蚀状骨质破坏.②5例神经鞘瘤为卵圆形或梭形软组织肿块影,呈与周围肌肉组织等或低混杂密度改变;2例累及颈静脉孔者可见颈静脉孔扩大,边缘光整,无骨质破坏.MRI表现:8例颈动脉体瘤呈分叶状,边界清楚,纵向生长,有特征性血管流空信号,分离并包绕颈内、外动脉,动脉管径正常,增强扫描明显强化.8例神经鞘瘤呈梭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纵向生长,呈混杂信号,分离颈动、静脉,血管管径变窄,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DSA表现:4例颈动脉体瘤呈明显肿瘤染色,2例神经鞘瘤呈轻度肿瘤染色.结论 根据颈动脉间隙内颈动脉体瘤和神经鞘瘤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可对二者进行准确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的诊断及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至2007年经术前头部CT、核磁共振成像(MRI)及DSA造影诊断为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的10例患者。根据Samii分类法:颅内型(A型)3例,骨内型(B型)2例,颅外型(C型)2例,哑铃型(D型)3例。颅内型3例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余7例均采用远外侧入路显微镜下手术切除肿瘤,并观察肿瘤切除程度、术前术后的颅神经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病理均证实为神经鞘瘤。肿瘤全切7例,次全切3例。术后3个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8例;神经功能障碍2例,其中声音嘶哑1例,吞咽困难1例,随访中亦逐渐好转;脑脊液漏1例;术后面神经和听神经功能均有所改善,1例术后复发。结论:临床症状和CT、MRI及DSA影像学相结合,能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提供全面的信息,为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依据;远外侧入路能够一次性全切肿瘤,并保留面神经和听神经功能,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周围神经鞘瘤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要点,以提高临床确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周围神经鞘瘤6例的CT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结果 本组6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4例,其中病变位于舌根、胸壁、腹膜后各1例,病变位于下肢3例.经病理结果证实首次诊断正确者2例(小腿神经鞘瘤),误诊4例,误诊为血管瘤、转移瘤、横纹肌肉瘤和卵巢肿瘤各1例.6例确诊后均予手术切除,其中左侧大腿神经鞘瘤1例因肿块未完全切除,术后3个月复发;余5例均完整切除,预后良好,未见复发.结论 CT、MRI检查对周围神经鞘瘤术前的定位、定性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对于发生于少见部位且影像学特征不典型的良性周围神经鞘瘤易误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静脉孔区血管周细胞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本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颈静脉孔区血管周细胞瘤,术前行64排多层螺旋CT(MSCT)和1.5TMRI检查,对其影像学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颈静脉孔区血管周细胞瘤术前CT与MRI均未作出正确诊断。肿瘤呈椭圆形,边界清晰,CT与MRI增强扫描肿瘤均呈明显均匀强化,邻近血管推挤受压变形,颈静脉孔骨质破坏扩大。结论颈静脉孔区血管周细胞瘤CT与MRI检查缺乏特征性,但影像学检查可清晰显示肿瘤与邻近结构的改变,可为外科手术提供准确的解剖信息。  相似文献   

7.
颈静脉孔区颈静脉球瘤的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筠  刘孟涛 《医学临床研究》2003,20(11):807-809
[目的] 总结颈静脉孔区颈静脉球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多层面CT和高场强MRI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静脉球瘤病例的CT和MRI表现。CT扫描采用GE light—speed QX/I多层面螺旋CT扫描机,采用高质量(HQ)螺旋扫描方式,于AW3.1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MRI检查采用1.5TMRI扫描仪(Marconi,Eclipse),扫描序列包括SET1WI、FSET2WI和时间飞逝法MR血管成像。[结果] 本组病例均表现为颈静脉孔区的软组织肿块,增强检查明显强化。CT可显示颈静脉孔扩大以及颈静脉孔(4例),听骨链(4例),颞骨内面神经管(3例),颞骨岩尖,枕骨基底部以及颈动脉管(2例),内耳道(1例)的骨质结构改变。MRI可显示病灶内的血管流空影像(椒-盐征),同时显示三叉神经脑池段(2例),面听神经内耳道段(1例),舌咽、迷走副神经的颅内段(5例)受累及。[结论] 多层面CT和高场强MRI对颈静脉球瘤的诊断各有优势,应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8.
MRI在诊断咽旁间隙病变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咽旁间隙肿瘤的MRI特点,评价MRI对咽旁间隙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确诊的咽旁间隙肿瘤20例,全部行MRI检查,18例行增强MRI检查,结果:腮腺深叶来源肿瘤9例,良性混合瘤5例,恶性肿瘤4例,肿瘤与腮腺深叶间的脂肪间隙消失。颈内动脉无或向后稍移位,颈动脉鞘来源肿瘤10例,与腮腺深叶间的脂肪间隙存在,颈内动脉均明显向前移位,其中神经鞘瘤8例,迷走体瘤2例;后者可见明显流空,来自三叉神经的神经鞘瘤1例,与腮腺深叶的脂肪间隙存在,颈内动脉无移位。结论:咽旁间隙肿瘤主要来自腮腺深叶和颈动脉鞘,MRI是鉴别咽旁间隙肿瘤最可靠的影象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眼眶肿瘤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病理诊断眼眶病变回顾性分析,观察CT、MRI特征表现。结果;误诊为神经鞘瘤4例,皮样囊肿5例,炎性假瘤4例,血管性病变4例,眶内转移瘤5例,眶内原发恶性肿瘤1例。结论:CT、MRI能显示眼眶病变影像特征,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CT检查对桥小脑角区神经鞘瘤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以日本岛津公司生产的SCT-4500TE/TF设备为标准,回顾性分析60例桥小脑角区神经鞘瘤患者的CT表现。结果:平扫50例阳性,增强后55阳性。结论:CT平扫及增强对神经鞘瘤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胰岛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附1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胰岛细胞瘤较少见,目前对胰岛细胞瘤的CT表现报道较多,MRI表现报道较少。本研究分析胰岛细胞瘤的CT及MRI表现,着重探讨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胰岛细胞瘤的CT及MRI表现。结果10例胰岛细胞瘤中,8例为功能性胰岛细胞瘤,2例为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其中4例为恶性。胰岛素瘤普通CT多表现为等密度,轻度强化,较易漏诊。MRI多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常规增强后轻度强化,动态MRI增强早期可明显强化。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体积多较小,无功能性或恶性胰岛细胞瘤体积多较大。恶性胰岛细胞瘤多伴肝脏或淋巴结转移。结论胰岛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较常规CT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尤其是动态增强MRI。  相似文献   

12.
颈静脉孔区肿瘤的MR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根据颈静脉孔区没肿瘤的MR表现,探讨颈静孔区肿瘤的诊断。方法 报告经手术证实的颈静脉孔区肿瘤31便,分析不同肿瘤的MR表现。结果 颈静脉孔区肿瘤在MRI上具有不同表现,能够较为准确地进行定位和定性诊断。结论MRI对于颈静脉孔区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胰腺损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及MRI检查在评价胰腺损伤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临床随访证实的10例闭合性腹部外伤致胰腺损伤的CT/MRI表现.男6例,女4例,年龄5~52岁,平均年龄(27.60±12.34)岁.CT检查7例,MRI检查5例,其中2例分别进行了CT和MRI检查.结果胰腺损伤CT/MRI表现为胰腺肿大(CT 5例,MR 2例);胰腺断裂(CT 5例,MR 4例);主胰管断裂(CT 1例,MR 4例);胰腺内/胰周出血(CT 3例,MR 1例);胰腺裂伤(CT 2例,MR 1例);胰周改变 胰周被膜和肾周筋膜增厚以及胰周、肾旁间隙广泛积液(CT 6例,MR 5例);假性囊肿形成(CT 4例,MR 2例);合并腹部其他脏器损伤CT显示肝、肾损伤各1例,脾损伤2例,MR显示脾损伤1例.结论 多层螺旋CT和MRI在胰腺损伤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椎管内神经鞘瘤MRI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椎管内髓外硬膜下神经鞘瘤的MR表现和病理对照。 结果 椎管内神经鞘瘤T1WI低或等混合信号,T2WI高或高低混合信号,增强绝大多数肿瘤周围强化,伴或不伴有肿瘤内分隔。病理上,神经鞘瘤MRI上不均匀信号区,可以代表囊变,出血,胶原沉积,纤维化或钙化。结论 椎管内髓外硬膜下神经鞘瘤的MRI特征,有助于椎管肿瘤的鉴别诊断,尤其是伴有瘤内分隔性周围强化,应提示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15.
颅底脊索瘤的CT、MR影像诊断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CT、MR对颅底脊索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例病理证实的颅底脊索瘤的CT、MR影像表现及特点。结果 71例脊索瘤中,发生在斜坡39例、鞍区18例、颅中凹12例和颈静脉孔区2例。37例肿瘤内可见小囊变、坏死灶。21例经MR检查者见肿瘤内有小出血灶。63例可见邻的骨结构破坏。50例经CT检查的病例中,41中人有斑块样高密度钙化影。27例可见非均匀性轻度增强,肿瘤边缘清楚。39例肿瘤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中耳癌的CT、MRI表现,探讨中耳癌侵犯重要解剖结构的影像特点.方法 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耳癌术前接受高分辨率CT扫描,其中4例同时行增强CT扫描,3例同时行MRI检查.结果 8例中耳癌于高分辨率CT上均表现为中耳内软组织肿块伴不规则骨破坏,且均无硬化边.4例增强CT扫描软组织肿块有中等程度强化.高分辨率CT准确显示了3例颈动脉骨管破坏,4例颈静脉球或乙状窦受到累及,5例面神经骨管破坏.3例MRI均清晰显示肿瘤对硬脑膜和颞骨外软组织的侵犯.结论根据高分辨率CT及增强CT特点可以正确诊断原发性中耳癌.高分辨率CT可以精确描述中耳癌对颞骨内重要解剖结构的侵犯;MRI对于硬脑膜及颞骨外软组织侵犯的显示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鼻咽癌局部侵犯的CT与MRI对比研究:附283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比较CT与MRI在检测鼻咽癌局部病灶侵犯范围的差异.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同时有治疗前鼻咽部的增强螺旋CT与MRI资料的初诊鼻咽癌283例.由两名放射学专家分别进行CT与MRI的阅片,采用χ2检验比较CT与MRI检测各部位受侵的发生率.结果 MRI显示软组织超腔侵犯和咽后淋巴结的转移率分别为95.1%和74.6%,均明显高于CT的90.5%和65.0%(P分别为0.035和0.013).MRI上颅底骨质及通颅孔道受侵的发生率分别为44.2%和39.6%, 均明显高于CT的29.0%和18.7%(P值均小于0.001).MRI上颅内及海绵窦的侵犯率为17.3%,明显高于CT的5.7%(P<0.001).结论 MRI对于鼻咽癌软组织超腔侵犯、颅底骨质及通颅孔道侵犯、海绵窦及颅内侵犯以及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均明显优于CT.  相似文献   

18.
Peripheral cholangiocarcinoma: comparison of MRI with CT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