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江西省农村居民膳食中营养素的变化趋势 ,了解膳食结构的变化情况。 [方法 ]分别于 1990年和2 0 0 0年对江西省农村调查点的居民进行膳食调查 ,采用DDP评分法并以DRIs作评价指标综合评价膳食结构。 [结果 ] 10年来 ,我省农村居民的膳食结构有明显改善 ,谷类消费减少 ,动物性食物、蔬菜和鲜果消费显著增加 ,但豆类消费明显不足 ,食盐摄入略高 ,食用油脂消费过多 ;2 0 0 0年总体膳食质量仍较差 ,主要营养素蛋白质摄入还不充足 ,钙、视黄醇当量和核黄素仍然是重点缺乏的营养素。 [结论 ]应着重增加豆类的消费 ,提高重点营养素的摄入 ,以改善我省农村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江西省农村居民膳食中营养素的变化趋势,了解膳食结构的变化情况。方法:分别于1990年和2000年对江西省农村调查点的居民进行膳食调查,采用DDP评分法并以DRIs作评价指标综合评价膳食结构。结果:10年来,我省农村居民的膳食结构有明显改善,谷类消费减少,动物性食物,蔬菜和鲜果消费明显增加,但豆类消费明显不足,食盐摄入略高,食用油脂消费过多,2000年总体膳食质量仍较差,主要营养素蛋白质摄入还不充足,钙,视黄醇当量和核黄素仍然是重点缺乏的营养素。结论:应着重增加豆类的消费,提高重点营养素的摄入,以改善我省农村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3.
张健  解益民  李珊  李素琴  朱文发 《职业与健康》2011,27(20):2326-2329
目的了解河北省唐山市、廊坊市文安县、承德市双塔区城乡居民膳食质量和居民膳食营养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总膳食研究的方法对河北省部分城乡居民的膳食组成及15种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胆固醇、维生素A、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C、钙、铁、锌、硒、钠)进行回顾性评价分析。结果食物消费总量及蔬菜、豆类消费城乡大致相当,谷类、饮水、调味品摄入量农村高于城市,其他各种食物消费量均是城市高于农村,城乡代表性膳食组成仍以粮谷类和蔬菜等植物性为主;城乡动物性食品单调,以猪肉为代表的肉类消费分别占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总量的82.5%和47.1%;城乡居民的平均豆类、乳类、饮水摄入量显著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摄入量(RNI),酒类、油脂、盐摄入量明显超过RNI,农村居民豆类、肉类、水产类摄入量严重不足;城乡居民平均热能的摄入量分别达RNI的94.8%、88.7%和90.7%,蛋白质分别达到RNI的109.3%、72%和84.5%;维生素C、铁、钠摄入量充足,但也存在城乡居民平均维生素A、核黄素、硫胺素、钙、锌、硒摄入不足及城市居民脂肪摄入过量,农村居民蛋白质摄入不足和质量较差的问题。结论河北省部分地区调查点城乡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素摄入不平衡,有计划地开展人群膳食营养指导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2000-2004年天津市城乡居民膳食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2000~2004年天津市城市和农村居民膳食营养摄入状况。方法:利用天津市统计局2000~2004年天津市城乡居民各种食物的消费量和人口资料,通过膳食计算和统计分析,研究这一时段食物与营养消费状况、各种营养素摄入状况、营养素的食物来源情况,找出城乡居民食物与营养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城市居民动物性食物、水果、蔬菜摄入较合理,蛋白质质量较好,谷类、奶类、豆类食物摄入偏低,维生素A、B1、B2、钙摄入量占RNIs或AIs百分比偏低,脂肪占总热量偏高(34%~35%);农村居民谷类、蔬菜和植物油摄入较合理,动物性食物、奶类和豆类食物摄入偏低,蛋白质质量有待提高,维生素A、B2、C、钙摄入量占RNIs或AIs百分比偏低,其中维生素A、B2、钙摄入严重不足。结论:天津市城乡居民膳食中仍存在着膳食不平衡,一些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尤其是农村,城市居民脂肪摄入偏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陕西居民目前的膳食结构状况,为进一步改善膳食结构,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提供资料。方法按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分别在城市和农村抽取居民家庭,采取入户3日称重法进行调查。结果农村和城市的能量摄入分别为2444.4kcal(10.3MJ)和1904.3kcal(8.0MJ);三大产热营养素产热比城市和农村蛋白质分别为11.9%和11.3%,脂肪分别为29.9%和26.2%,碳水化物分别为58.2%和62.5%;城乡居民能量的主要来源是谷类,城市与农村分别占58.7%和63.1%;动物性食物提供的能量分别占9.3%、5.1%,纯热能食物(动物油、植物油)提供的能量城乡分别占18.7%、18.0%;农村居民的薯类消费高达82.0g/标准人日,而城市居民仅消费31.5g/标准人日;城市居民的脂肪、食盐摄入量分别为43.8g和13.7g(包括酱油含盐量,不包括腌菜含盐量),农村居民的脂肪、食盐摄入分别为52.7g和36.1g(包括酱油含盐量,不包括腌菜含盐量)。结论城乡居民膳食能量来源主要是谷类食物,且农村高于城市;动物性食物消费量城市高于农村;谷类食物的蛋白质仍为城乡居民的主要供给来源,且农村高于城市,而动物性食物蛋白质供给则城市居民户高于农村,脂肪类食物来源动物性食物城市高于农村,而植物性食物则农村高于城市。从平均营养素摄入量看,除视黄醇外,其余营养素均是农村居民高于城市。城乡居民脂肪和食盐的摄入量均远大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每日摄入量,且农村高于城市。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城乡居民膳食结构与营养状况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显英  黄力华 《卫生研究》1995,24(3):173-175
报告了1992年城乡人群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讨论了近10年来的发展变化及存在的营养问题。调查结果表明,江西省城市钙、硒、核黄素和视黄醇摄入不足,脂肪、动物性食物和食盐摄入均偏高;江西省农村豆类和动物蛋白摄入明显少于城市,钙、硒、核黄素和视黄醇摄入仅占供给量(RDI)一半。与1982年比,城市人群营养状况有明显改善,但同时存在营养过剩问题,农村改变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城乡居民膳食评价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中我省城乡居民进行膳食营养评价,结果表明:城乡居民热能、蛋白质摄入充足,钙、核黄素及视黄醇供给不足,膳食结构不尽合理,与我国2000年膳食目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城乡居民豆类、乳、蛋、水果等消费不足;居民膳食结构存在一定差异,市民膳食质量较好,农民膳食质量差,特别是蛋白质,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及豆类的优质蛋白质仅占5.6%。建议促进大豆种植、畜禽养殖,提高大豆、奶、蛋、肉等动物性食物生产与消费,适当发展钙、铁强化食品,大力加强营养教育,指导平衡膳食,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对陕西秦巴山区70名孕妇者营养调查。结果显示,孕妇膳食结构不合理,食物品种单调,动物性食品及豆类食物摄入极低,导致多种营养素摄入不足,尤其Ca、VA、VB2、Zn等体仙相应的营养素水平偏低。建议加强孕妇营养指导,使摄入食物多样化,提高动物性食品及豆类食品的摄入比例,改善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保证孕妇科学合理的营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2001~2010年黑龙江省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及营养素摄入状况。方法利用黑龙江省统计局2001~2010年黑龙江省城市和农村年人均食物消费资料,通过膳食计算和统计分析,研究这十年间食物与营养消费状况、各种营养素摄入状况、营养素的食物来源情况,找出城乡居民食物与营养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城市居民动物性食品、蔬菜摄入较合理,蛋白质质量较好,谷类、水果类食物摄入偏低,乳品类食物摄入更低。视黄醇摄入量严重不足,硫胺素、核黄素、钙、铁、锌摄入量占RNI百分比偏低;农村居民粮食类食物摄入偏高,其他食物摄入量都偏低,食物能量分布主要来自粮食类。食物的蛋白质来源主要是粮食类,蛋白质质量有待于提高。视黄醇摄入量也是严重不足,核黄素、钙、铁、锌摄入量占RNI百分比偏低。结论黑龙江省城乡居民膳食中存在着膳食不平衡,一些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尤其是农村,城市居民近5年脂肪摄入偏高。  相似文献   

10.
成都市城乡居民膳食组成及营养素的总膳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总膳食研究方法对成都市城乡代表人群的膳食组成和16种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视黄醇、硫胺素、核黄素、抗坏血酸、钙、铁、锌、镁、钾、钠、铜、锰、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普遍高于农村,其中,以猪肉为代表的肉类消费仍分别占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总量的61.9%和87.6%;城乡代表性膳食组成仍以粮谷类和蔬菜等植物性为主;全市平均及城市多数食物消费水平已超过或接近推荐的2000年膳食目标,但农村与目标差距较大。全市平均及分城乡摄入的热量分别达到RDA的106.9%、102.1%和111.8%;蛋白质分别达到RDA的96.7%、104.7%和91,2%;铁、铜、锰、钴、钠的摄入量较充足,已分别达到我国RDA和WHO提出的ESADDI;但也存在全市平均及分城乡视黄醇当量、硫胺素、核黄素、抗坏血酸、钙、锌、钾均摄入不足以及城市脂肪摄入过高,农村蛋白质质量较差等值得重视的问题。与以往的研究结果比,居民的营养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八省成人膳食结构变化趋势分析——中国八省实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目的 : 探讨 1 991~ 1 997年中国成人膳食结构的变化趋势。方法 : 利用“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的资料 ,选取 1 991、1 993和 1 997年调查中 1 8~ 6 5岁健康成人作为研究对象 ,以能量、蛋白质、视黄醇等营养素的摄入量占推荐摄入量 (RNI)的百分比及谷类食物、动物性食物提供的能量和蛋白质在摄入的总能量和蛋白质中所占的比例作为营养素摄入和膳食状况评价的指标 ,分析中国成人膳食结构的变化趋势。以 SAS软件对数据库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及结论 : 1 991~ 1 997年在城市、郊区和县城 ,成人动物性食物 ,特别是畜肉类和蛋类食物的消费量显著提高 ,植物性食物的消费量下降。农村居民的膳食构成无显著变化 ,总体膳食质量仍然较差 ,成人膳食消费的城乡差异在加大。各社区成人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基本满足需要 ,脂肪供热比显著提高 ,豆类食物的摄入量变化不大 ,奶类的消费仍处于极低水平  相似文献   

12.
应用期望膳食模式评价中国居民膳食结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玉英  陈春明  何武 《卫生研究》2000,29(5):294-295,304
利用期望膳食模式(DDP)对我国居民1995、1998年膳食结构进行分析,城市居民主要是调整消费比例,减少动物性食物和油脂过量消费,增加豆类及其制品消费的问题,而农村则应增加豆类及适量的动物性食物、油脂、增加蔬菜消费,推动大豆消费是改善我国城市和农村膳食结构的共同措施。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通过膳食营养调查了解贵阳城市、农村青少年膳食营养状况,反映青少年膳食营养状况的地区差异。方法 对贵阳城、乡共1 080名初中学生进行膳食营养调查,应用24 h回顾法采集学生连续3 d的膳食摄入数据,实地测量身高、体重,应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对营养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贵阳城乡青少年谷薯类摄入量较为合理(日均摄入290.00~351.94 g),城市地区豆类(日均摄入19.60~21.00 g)、乳类(日均摄入139.75~152.08 g)摄入量较低,农村地区乳类、蔬菜、水果等食物摄入量均低于推荐值;两地区能量(日均摄入2 040.96~2 443.15 kcal)、蛋白质(日均摄入47.62~75.12 g)等营养素摄入偏低;两地区三餐热能分配不合理;城市地区整体营养状况优于农村地区,城市营养状况正常占69%,农村营养状况正常仅占52%。结论 贵阳城乡青少年膳食结构仍有待完善,应加强对青少年及家长的营养教育,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应指导学生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均衡各类食物的摄入比例。  相似文献   

14.
1982~2002年湖南省居民食物消费及膳食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敏  金东辉  周益众 《卫生研究》2007,36(5):630-631
目的描述湖南省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运用1982年、1992年和2002年湖南省营养调查的膳食调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982~1992年阶段的变化主要是热能的摄入维持稳定,全省热量营养素来源分布基本符合平衡膳食原则。1992~2002年阶段,谷物类食物的摄入迅速减少,猪肉和油脂类的摄入量迅速增加。农村居民膳食结构趋向合理,城市居民膳食失衡加重。结论20年来,湖南省城乡居民膳食质量有很大提高,动物性食物及油脂类的摄人量增加明显。农村居民膳食结构趋向合理,城市居民膳食失衡的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三峡水库消落区形成前人群营养状况和膳食结构,为连续动态食物与营养监测提供基础数据。方法:膳食调查采用24h膳食回顾结合食物消费频数调查。结果:居民总能量摄入低于推荐摄入量(RNI)。摄入量未达到DRb标准的微量营养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硒以及钙。膳食结构主要问题在于粮谷类、豆类和蔬菜水果消费不足,而动物性食品和食用油脂明显过量。结论:重庆市开县居民的总体营养状况有较大提高,但某些营养素摄入和膳食结构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会宁地区406名2~4岁儿童的膳食结构及营养素摄入状况,为改善其营养状况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24h膳食回顾法、称重法和半定量食物频率法对调查对象进行膳食调查。结果:调查对象膳食构成以粮谷类食物为主,杂粮摄入较多,为42.1g;动物性及豆类摄入较少,鱼虾类摄入量仅为1.4g。能量的摄入基本满足需要,但达到推荐摄入量(RNI)的人数比例较低,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偏高,饱和脂肪酸供能比例较高。蛋白质达到RNI的人数比例只有22.7%,来源于动物性及豆类食物的占26.7%。铁的摄入量较高,但主要来源于植物性食物。钙、锌、维生素A及维生素C摄入均不足。结论:调查对象膳食结构不合理,部分营养素供给不足。应加大营养知识普及,改进食物加工方法,改善该人群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7.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最新结果表明,最近十年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患病率继续下降,但同时我国仍面临着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度的双重挑战。调查结果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我国城乡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明显改善。首先,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据调查,我国城乡居民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得到基本满足,肉、禽、蛋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明显增加,优质蛋白比例上升。忧的是,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还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膳食结构不合理。据调查,城市居民禽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谷类食物消费偏低,钙、铁…  相似文献   

18.
兰州地区252名医学生膳食营养素摄入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18-25岁医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为进一步进行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记帐法结合24h膳食同顾法、称承法,对252名医学生进行连续5d的膳食凋查,结果该人群摄人食物种类较齐全,以谷类、薯类为主;大部分营养素的平均摄入水平已接近或超过RNI或A1,似营养索掇人达不到RNI或Al的人群比例仍很高;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男、女生分别为63.2%和66.6%。早餐供能比男女生均在21%左右,而晚餐供能接近40.0%;蛋白质来源中动物性及豆类占35.0%;钙摄入量的84.0%来源于植物性食品,来源于类和动物性食物的铁含量不足10.0%。男女生来源于动物性食物的锌分别只占到17.2%和13.8%;动物性食物来源的维生素A占到31.0%左右。结论应强化平衡膳食理念,配合必要的营养强化措施,改善兰州地区医学生的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居民膳食结构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了解1982~2002年上海市居民膳食结构的变化趋势。[方法]利用1982、1992和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上海地区资料,对上海市居民的膳食结构状况进行分析。[结果]20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海市居民的膳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能够满足需要;优质蛋白质的比例上升;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均有较大幅度提高;畜禽肉类和水产品的摄入量增加;奶类及其制品和豆类及其制品的摄入量也有增加。但同时畜禽肉类等动物性食物在食物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谷类食物在膳食中的比重逐渐减少,油脂和盐消费过多,蔬菜水果消费仍不足,奶类及其制品和豆类及其制品的摄入量尚需增加。钙、维生素A等营养素缺乏依然存在;脂肪供能比达到36%,超过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0%的上限。[结论]还需进一步加强营养干预,调整膳食结构,预防营养相关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2000~2004年天津市居民膳食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2000~2004年天津市城市居民膳食营养摄入状况。方法利用天津市统计局2000~2004年天津城市居民各种食物的消费量和人口资料,通过膳食计算和统计分析,研究天津市2000~2004年食物消费状况、各种营养素摄入及营养素的食物来源情况。结果天津市城市居民动物性食物、水果、蔬菜摄入较合理,蛋白质质量较好,谷类、奶类、豆类食物摄入偏低,维生素A、B1、B2、钙摄入量占推荐摄入量(RNIs)或适宜摄入量(AIs)百分比偏低,脂肪占总热量偏高(34%~35%)。结论天津城市居民膳食不均衡,部分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脂肪摄入偏高。应进一步加强合理营养教育,完善居民饮食结构,以满足平衡饮食和合理营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