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再探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煎药及服药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1](以下简称《法要》)是敦煌遗书中保存较为完整并极具代表件的著作,绛学者多方面考证与研究认为其有较高的学术价值^[2]。《法要》中公:“商有圣相伊尹,依《神农本草经》及《桐霸采药录》,撰《汤液经》三卷,其载方三百六十首”,“凡共三百六十首也,实万代医家之规范,苍生护命之大宝也。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临床医学巨著,创立了辨证论治,理、法、方、药融于一体的理论体系,为后世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伤寒论》载方共113方,应用药物82种。笔者仅就张仲景《伤寒论》所载方药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用药规律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出自敦煌遗书,题梁·陶弘景撰.《汤液经法》图是《法要》中阐述五脏五行五味攻补原理的图示,也是五脏疾病遣方用药的原则.按照该图,五脏补泻的用药原则是:泻五脏方逆时针按脏腑之问的生克关系及五脏五味之间的关系用药,补五脏方顺时针用药.  相似文献   

4.
仲景方应用论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任 《天津中医药》2011,28(4):265-270
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方,配伍严密,疗效卓越,为历代所推崇,习称"经方"。文章分别以八纲、八法就其应用予以论析,详明其理法方药,推衍其临床运用,以期达到"古为今用"、"应用无穷"之目标。  相似文献   

5.
仲景方应用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任 《天津中医》2011,(4):265-270
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方,配伍严密,疗效卓越,为历代所推崇,习称"经方"。文章分别以八纲、八法就其应用予以论析,详明其理法方药,推衍其临床运用,以期达到"古为今用"、"应用无穷"之目标。  相似文献   

6.
张仲景“四神汤”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盘根 《河南中医》1996,16(3):138-140
“四神汤”即青龙、白虎、朱鸟、玄武等大小8个古代经方。在张仲景著作中可见大小青龙汤、白虎汤、真武汤4个经方,缺大小朱鸟汤,白虎汤、真武汤又分大小。作者通过对敦煌出土的古医书卷子本《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考察,发现其四神汤大小8个古佚经方俱在,与《伤寒伤》、《金匮要略》所记四神汤对照分析,认为《辅行诀》及仲说所记皆源于“汤液经法”,且仲景《伤寒论》中四神汤8方一方不缺,只是有的方子为避道家之称,改为方中主药而命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张仲景医方的出典、特色、来源以及存世医方的大专生 证分析,对《汤液经法》一书的出典,被引录医方出处的考证,以及仲景医方与《汤液经法》16首医方异同对照,认为《汤液经法》为医方之源,张仲景医方为医方之流。  相似文献   

8.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是梁·陶弘景所著的中医方书,由民间中医张大昌于20世纪70年代捐赠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后,经王雪苔、钱超尘等专家的抢救式整理并公开的遗书,目前所见均为手抄本。《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转引了已遗汉代之前方书《汤液经法》的诸多内容,并附有一张关键原理图,即“汤液经法图”。该图在脏腑虚实理论框架下,描述了脏腑虚实辨证,以及由辛、咸、甘、酸、苦五味配伍及五味合化配伍而进行组方治疗的原理,又称为“五味补泻体用图”。全图结构工整对称,搭配巧妙,其逻辑性和严谨性强于《黄帝内经》“藏气法时论”记载的相关内容,能够基本准确地解释《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所载大小补泻诸方和《处方正范》中所载十二神方的配伍原理,并且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经方具有密切联系。本文介绍“汤液经法图”的历史渊源与来历,详细剖析其组成结构和内涵含义,并以大小补泻诸方和十二神方为例,分析其组方配伍的应用方式,为开展“汤液经法图”的全面研究与复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桂枝汤及其类方的源流衍化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红彦  刘喜平  李沛清 《中成药》2002,24(7):544-545
目的:探讨桂枝汤及其类方的源流衍化考及与阳旦汤的关系。方法:以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为主要依据,结合相关医籍文献,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桂枝汤类方与阳旦汤类在主治,组成,剂量,方名和方义等方面有一定的联系。结论:桂枝汤可能源于古《汤液经法》之“小阳旦汤”,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为进一步探讨桂枝汤类方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0.
通过归纳、分析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治疗下利条文,总结仲景治疗下利方药及证治规律。结果显示《伤寒论》治疗下利有30个方,《金匮要略》有11个方,除《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重复的7个方,《伤寒论》《金匮要略》治疗下利共34方。根据治则治法对34方进行归纳、分类,并对方中所用的56味药进行频数统计和功效分类,总结出张仲景治疗下利首重顾护脾胃正气,灵活运用清泄里热,寒热平调,通因通用,疏肝健脾,温肾暖脾,燥湿运脾治法。  相似文献   

11.
由张仲景所著,成书于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经晋代王叔和整理编次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其中《伤寒论》载方113方(缺1方),《金匮要略》载方226方,共计339方,被后世尊称为经方。诚如明·喻昌所云“两书所载方剂是众法之宗,群方之祖”。经方的...  相似文献   

12.
梁枫林 《河北中医》2010,32(5):689-690
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之方例,被后世尊为经方。经方组方严谨,用之得当,其效如神。笔者效法张仲景,习用经方,兹举验案4则。  相似文献   

13.
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内经》奠定了藏象学说的基础,后经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华佗的《中藏经》、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等不断完善而发展起来。张景岳在《类经》中说:“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日藏象”,“有诸内必形诸外”。其实人们在藏象学说发展过程中对“藏”和“象”的理解有很大差异,争论颇多,目前比较公认的:“藏”的内涵有二:一提指“藏器”,即为实质器官,可以属于“形藏”;  相似文献   

14.
由张仲景所著,成书于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经晋代王叔和整理编次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其中《伤寒论》载方113方(缺1方),《金匮要略》载方226方,共计339方,被后世尊称为经方,经方一词最早见于后汉班固《汉书·艺文志》。明喻昌所云:“两书所载方剂是众法之宗,群方之祖”,  相似文献   

15.
略论中医古典医案的格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振廉 《陕西中医》2009,30(10):1409-1410
中医医案之最早者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载的仓公“诊籍”,其文虽在医家传记中,却是医家本人亲撰,与陈寿《三国志》及范哗《后汉书》所载华佗医案出于史家手笔不同。魏晋以后医家医案多在史传中。至唐代,医书中开始出现医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载有孙思邈经治医案,虽附于相应的医方中。《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均记载了晋代医家张苗用桃叶蒸法治愈伤寒无汗的医案。宋元以后,医案之学日趋发展。许叔微撰《伤寒九十论》,载经治医案90则,并加讨论,为最早医案专著。明代江璀集《名医类案》,为重要的医案类书。明清时期还出现了医家医案专集如《石山医案》、《临证指南医案》等。  相似文献   

16.
李庆胜 《光明中医》2010,25(6):927-928
经过长期的研究张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而后多次的翻阅《中医内科学》,发现张仲景的辨证论治法和现今中医临床的辨证论治法在一些方面有所不同,故而本文从张仲景辨证论治方法与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方法在内涵、对疾病的认识、对病因的认识、对病机的认识及治疗、遣方用药等方面的比较来看二者的区别,并希望能与同道中人商榷。  相似文献   

17.
阴旦汤考证     
《备急千金要方》(以下简称《千金方》)中载有阴旦汤,其组方为桂枝汤去生姜加干姜、黄芩,后世医家多宗此说。而在近代出土的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以下简称《辅行诀》)中,阴旦汤为黄芩汤加生姜。阴旦汤的组方究竟如何变化,笔者试综合历代文献,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历史背景和学术渊源。方法:查阅中医典籍及有关历史学、哲学书籍,对汉唐之际的医学格局进行考证。结果:张仲景本为一师式《汤液经法》的民间草医,王叔和不懂张仲景"论广《汤液》"的初衷而擅自加入很多《伤寒论》内容,宋本《伤寒论》已远非张仲景的"论广《汤液》"而增加了许多林亿辈校入的内容,三阴三阳的原始意义为六经、六病,《金匮要略》并非张仲景一人著作。结论:要正确解读《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必须首先搞清楚其历史背景和学术渊源。  相似文献   

19.
任少辉  席鹏飞  马晓峰 《河北中医》2012,34(4):598-598,638
《金匮要略》是我国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由于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故被古今医家赞誉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在该书中,张仲景不仅对中医理、法、方、药做了精辟的论述,而且还记述了运用针灸治疗疾病的经验.《金匮要略》全文之中涉及针灸内容条文共有14条,现就其中有关条文,对其针灸疗法应用特点进行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20.
王蕊  焦华琛 《中国中医急症》2024,(2):313-316+331
和法古往今来都备受争议,张仲景运用和法治疗胸痹更具有典型特色。本文简要分析了和法之和解、和中、调和的内涵和《伤寒论》中张仲景对和法的诠释与应用。旨在总结归纳张仲景于《伤寒论》中运用和法,抓住胸痹主要病机,从营卫、气血、阴阳三方面辨证治疗胸痹的遣方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