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肾前性氮质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肾前性氮质血症患者8例.均给予CBP治疗,方案为日间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结果入选患者诱因包括肾病综合征、急性(或慢性基础急性加重)左心功能衰竭、营养不良性低白蛋白血症、肝硬化失代偿期。经CBP治疗后除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外.其余7例患者肾功能改善,尿量恢复正常。心功能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尿量及肾功能无改善。结论CBP对肾病性低蛋白血症及心源性低灌注所致肾前性氮质血症可能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肾脏损害和进行性恶化的结果,常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糖尿病肾病、多囊肾等引起。肾功能不全分四期.1、肾功能不全代偿期;2、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3、肾功能衰竭期(氮质血症期);4、尿毒症期。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肾脏损害和进行性恶化的结果,常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糖尿病肾病、多囊肾等引起. 肾功能不全分四期:1、肾功能不全代偿期;2、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3、肾功能衰竭期(氮质血症期);4、尿毒症期.  相似文献   

4.
由于引起急性肾衰的发病部位和性质不同,急性肾衰的治疗方案也各有不同。 肾前性氮质血症由于引起肾前性氮质血症的主要原因是肾脏的血液灌注不足,所以治疗的重点是恢复肾脏的血液灌注,如及时采取措施,肾功能会迅速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2014年2月~2017年2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肝性脑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改善情况,以评价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应用效果。结果:27例患者存活,3例患者死亡;治疗前患者GlasgowPittsburgh评分、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氨、尿素氮、肌酐、尿酸、Pufh-Child分级均比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肝性脑病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结肠透析机治疗不同程度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9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其在治疗前的血肌酐水平分为四组:肾功能代偿期(血肌酐:133~177μmol/L);肾功能失代偿期(血肌酐:178~422μmol/L);肾功能衰竭期(血肌酐:443~707μmol/L);尿毒症期(血肌酐:707μmol/L)。四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结肠透析机治疗。观察期为4周,观察临床症状、临床效果、血肌酐的变化,以血肌酐的变化作为判断结肠透析治疗的疗效。结果:结肠透析治疗可明显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其好转率80%;临床效果较好,总有效率88%;结肠透析治疗对不同程度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进行比较,发现肾功能代偿期、失代偿期和衰竭期明显好于尿毒症期(P0.01)。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明显好于衰竭期(P0.05),且前两者之间差别不明显。结论:结肠透析机治疗中、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确切,且价格便宜,操作简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在中毒性肾病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处理水电解质紊乱、氮质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此外,预防感染、调节饮食和对症处理亦十分重要。中毒性肾病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往往是全身中毒的一方面表现。因此,在处理中必须积极治疗全身中毒,如防止毒物的继续吸收、解毒剂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8.
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衰)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肾功能在数小时或数天内急骤减退、血肌酐和血尿素氮进行性升高,临床表现为急性尿毒症的综合病征。急性肾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急性肾衰包括①肾前性氮质血症 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低血容量(脱水、失血、休克、烧伤、胃肠减压与手术引流等)和循环衰竭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包填塞、休克、肾或肺梗死等。②肾实质疾病(肾性氮质血症) 包括原发于肾本身的疾病和上述肾前性病因未能及时去除发展而来两类。肾实质疾病见于肾小管疾病(肾小管坏死、肾中毒)、肾小球疾病和肾间质疾病(感…  相似文献   

9.
陈椰  王海涛  张虹  童俊容  张建林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8):3830-3831,3833
[目的]观察不同容量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对39例SAP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CBP治疗,其中18例进行低容量(35ml/kg/h)CBP治疗,21例进行高容量(70ml/kg/h)CBP治疗。比较患者入院时和治疗5d后的APACHEⅡ评分、血淀粉酶(AMS)、血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结果]治疗5d的后高容量治疗组较低容量治疗组各项指标明显降低。[结论]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高容量CBP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谢玉芬 《时尚育儿》2015,(10):82-83
目的:探讨肝移植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行肝移植术治疗术后出现早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2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出现早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后均立即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肝功能指标变化,并记录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本组患者SCr、BUN、血尿酸、ALT、AST、TB、DB指标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显著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本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出血、血肿、血栓、心动过速及感染加重等不良反应.结论 肝移植手术后早期急性肾功能衰竭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肾功能指标,从而减缓肾功能衰竭病理进程,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尿素排泄分数在急性肾损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2年2月间73例急性肾损伤(肾前性:无利尿剂治疗的肾前性肾损伤26例;肾前性-D:利尿剂治疗的肾前性肾损伤23例;ATN:急性肾小管损伤24例)的尿液和血液。检测其钠、肌酐和尿素的浓度,计算Purea/Pcr、FENa和FEurea的值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FENa仅在肾前性AKI低于1%,而在其它两组均高于1%。FEurea在两组肾前性AKI中均低于35%且基本一致。92.3%的肾前性AKI患者FENa<1%,39.1%肾前性-D AKI患者FENa<1%。78.2%肾前性-D AKI患者FEurea<35%。结论:FEurea在AKI鉴别诊断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在应用利尿剂的肾前性AKI患者中FEurea比FENa更适合于AKI的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12.
连续性血液净化救治心脏术后重症肾衰竭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恒进  张苗  孙琤  戈海  王东进 《中国医师杂志》2008,10(10):1327-1330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心脏术后重症急性肾衰竭(ARF)的效果和时机选择。方法31例行CBP治疗的重症ARF患者分为生存组(A组)和死亡组(B纽)。观测两组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氧舍指数(PaO2/FiO2)、肾功能(Cr、BUN)、MOD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比较2组CBP距ARF和尿量〈0.5ml/(Kg·h)时间。结果CBP前B组MODS评分、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CBP后,仅A组MODS评分、APACHEⅡ评分下降;CBP后2组Cr、BUN降低,MAP、PaO2/FiO,升高;B组的CBP距ARF和尿量〈0.5ml/(Kg·h)时间长于A组(P均〈0.05)。结论CBP治疗心脏术后重症ARF是安全有效的,尽早行CBP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老年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肾衰竭中应用效果.方法 87例患者给予对症治疗原发病,积极控制感染,积极抗休克治疗,快速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在上述基础上,所有患者均给予CBP治疗,其中A组超滤率为20 ml/(kg·h),B组为35 ml/(kg·h),C组为45 ml/(kg·h),观察CBP治疗前后A、B、C组患者24 h测定血尿素氮(BUN)、肌酐(Cr)、二氧化碳结合力(CO2 CP)、血钾(K+)、C-反应蛋白(CRP)等变化及存活率;每30 min记录1次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及体温、尿量等.结果 经连续血液透析及综合治疗24~48 h,55例患者自觉症状缓解,血压平稳,无明显浮肿,心力衰竭、肺水肿、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高钾血症等并发症得到纠正;BUN、Scr CRP均低于治疗前,CO2 CP趋于正常,氧合指数得到明显改善,平均动脉压均缓慢回升;22例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率为25.3%.结论 CBP能改善老年感染性休克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病情,强调尽早行CBP治疗以及熟练、专业化的护理技术操作,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机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危重症患者纳入研究,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并随机分为给予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的心功能、肾功能指标及治疗相关并发症的例数。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比值(E/A)、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均高于治疗前;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心律失常、心绞痛、低血压、心包填塞、低氧血症以及穿刺点感染、血肿的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危重症患者的心功能、肾功能,且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减少治疗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李海剑  刘慧  张红霞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860-2862
目的比较连续性血液净化(CBP)与普通血液透析(IHD)治疗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疗效、预后及并发症。方法选取在某院就诊的老年急性肾衰患者38例,随机分为普通血液透析对照组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组,每组19例。对两组患者透析等综合治疗7 d、14 d、30 d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的水平,两组患者透析并发症情况、病死率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并发症无明显的特异性及差异性,两组治疗方式对患者死亡率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CBP组,在治疗后7 d、14 d、30 d时,血清肌酐水平和尿素氮水平都低于IDH组,肾功能恢复较IDH组明显快。结论老年急性重症肾衰竭患者,应尽可能予以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促进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组合输液泵在连续性血液净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出现肾功衰竭的32例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方法:采用组合输液泵与单机血泵进行。根据临床需要设定输液泵的参数.包括治疗时间、置换液流量、透析液流量、加温器的温度和滤出液流量等。结果:32例病人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纠正了水潴留引起的急性左心衰、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氮质血症得到缓解,保证了进一步治疗。结论:采用组合输液泵和单机血泵的方法是利用其具有可调节时间和输液量等功能,多台输液泵共同完成。简便易行,在没有经济条件购买CBP专用仪器的情况下.基本可以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救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24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肾功能、血电解质变化,采用ELISA法测定TNF-α、IL-1和IL-8在治疗前后血浆中的浓度变化。结果24例患者治愈15例(62.5%)。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肾功能、血电解质等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好转(P<0.05),治疗后血中TNF-α、IL-1及IL-8明显降低(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能有效纠正氮质血症和水、电解质、酸碱紊乱,降低患者外周血中炎性介质,明显提高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存活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小剂量米力农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42例难治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1例,给予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治疗组2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米力农0.375μ g/(kg·min),总剂量10mg/d,两组均连续治疗7d.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血压、心率、心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7%(18/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1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7 d,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显著[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比较分别为(79.3±12.4)次/min比(85.4±10.2)次/min、(107.6±15.4)mm Hg(1 mm Hg=0.133 kPa)比(119.1±13.5)mm Hg、(60.8±9.4)mm Hg比(65.8±8.5)mm Hg、(66.3±10.2)ml比(61.2±9.3)ml、(5.3±0.6)L/min比(4.8±0.9)L/min、(56.6±8.4)%比(48.9±7.3)%,P值均<0.05].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米力农能有效改善难治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功能,且肾脏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栓塞患者留置溶栓导管介入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112例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患者,其中冠心病或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致下肢动脉栓塞85例,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栓形成2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留置溶栓导管局部持续溶栓的方法介入治疗.结果 112例患者中77例(68.8%)患者经介入留置溶栓导管溶栓后栓塞血管完全再通;23例(20.5%)患者栓塞血管部分再通,肢体得以保全,但后期随访16例患者仍有肢体慢性缺血症状;9例(8.0%)因肢体缺血时间过长,发生不可逆性坏死而行截肢术;3例(2.7%)因发生急性再灌注损伤并发急性肾衰竭或再发脑梗死而死亡.结论 留置溶栓导管介入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栓塞安全、有效,截肢率低.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ethods and effects by using thrombolytic catheter in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lower limb arterial thrombosis or embolism.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elve patients suffered acute lower limb arterial thrombosis or embolism. There were 85 cases of acute lower limb arterial embolism induced by atrial fibrillation in coronary or rheumatic heart disease,other 27 cases of arterial thrombosis caused by different reasons.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by inlying thrombolytic catheter was applied and continuous perfusion was received locally in all patients. Results Complete recanalization was got in 77 cases (68.8%) of 112 cases. Partial re canalization was got in 23 cases (20.5%), and ischemia limbs were saved in spite of chronic limb ischemia(chronic spasmodic limb) occurring in the later follow-up. Nine cases (8.0%) were amputated as a result of irreversible limbs necrosis, 3 cases (2.7%) died from acute renal failure resulting from reperfusion injury or recurrent cerebral embolism.Conclusion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by inlying thrombolytic catheter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with lower amputation rate for acute lower limb arterial thrombosis or embolism in pat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