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凌红  严山  许岸高 《中国内镜杂志》2006,12(8):868-870,872
目的 探讨染色放大内镜下胃小凹分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Olympus GIF-Q240Z内镜对516例病人进行检查,局部喷洒0.4%靛胭脂染色后利用其放大功能观察胃小凹形态改变并纪录,在观察及记录区内取材送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发现溃疡病灶81例。糜烂性胃炎48例,内镜表现基本正常者387例。放大内镜及黏膜染色下胃小凹分为六型,内镜下表现基本正常的胃体、胃底胃小凹呈A型,胃窦则呈B型小凹,而糜烂性胃炎胃小凹形态77.0%呈C型,14.6%呈D型,6.2%呈B型,2.0%呈A型,病理组织学检查均为慢性炎症改变;81例溃疡病灶中26例胃小凹呈C型、33例呈D型,共占92.8%,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慢性炎症及符合良性溃疡壁改变。而4例呈E型者均为不同程度的肠上皮化生;胃小凹形态呈F型者18例,其中3例重叠E型。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均为低分化腺癌。结论 胃小凹形态分型有助于临床对胃黏膜病变性质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放大内镜下胃小凹形态学分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27,自引:9,他引:27  
目的 探讨放大内镜下胃小凹的形态分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FujinonEG485ZH型放大内镜对100例因消化不良症状就诊的患者进行了检查,通过分析内镜观察到的胃黏膜细微结构的改变,制订出A型(圆点状)、B型(线状)、C型(稀疏而粗大的线状)、D型(斑块状)、E型(绒毛状)的5型胃小凹形态分类,并与相应部位活检所获得的417个病变组织的病理组织学改变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A,B,C,D和E5型分别见于从正常到重度萎缩、重度肠化生的胃黏膜,并与慢性炎症及肠化生的程度呈明显正相关,异型增生主要见于D型和E型黏膜。结论 5种基本胃小凹形态与病理组织学改变存在密切关系,通过放大内镜准确识别5种胃小凹的基本形态将有助于对萎缩、肠化生及异型增生等常见胃黏膜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放大内镜窄带成像下胃小凹形态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放大内镜窄带成像下胃小凹的形态分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放大内镜窄带成像术对164例因消化不良症状就诊患者进行检查,通过分析内镜观察到胃黏膜结构的改变,制定出A型(圆点状)、B(线状)、C型(稀疏粗大的线状)、D型(斑块状)和E型(绒毛状)5型胃小凹形态分类,并与相应328个病变组织的病理组织学改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B、C、D和E共5型分别见于从正常到重度萎缩、重度肠上皮化生,并与慢性炎症及肠上皮化生的程度呈明显正相关,异型增生主要见于D型和E型胃黏膜.结论 5种基本胃小凹形态与病理组织学改变存在密切关系,通过放大内镜窄带成像准确识别5种胃小凹形态将有助于对萎缩、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等常见胃黏膜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研究窄带成像技术(NBI)对内镜下胃良、恶性溃疡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58例常规胃镜检查发现胃溃疡的患者依次采用常规模式、NBI模式及靛胭脂染色放大方法进行观察,重点观察溃疡周边黏膜的胃小凹及微血管,评价各捡查方法图像的清晰度,于改变最显著部位活检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58例胃溃疡患者中,良性溃疡37例,恶性溃疡21例.在观察溃疡轮廓方面,NBI与染色内镜或普通内镜之间差异有显著性,NBI最清晰;对于溃疡周边黏膜胃小凹的形态观察,NBI或染色内镜均优于普通内镜;在对溃疡周边黏膜微血管的观察中,NBI具有绝对优势.YBI模式下,胃小凹形态分为6种类型,恶性溃疡周边黏膜胃小凹多为Ⅵ型,此型与胃癌病理学诊断符合率达94.8%,敏感性90.5%、特异性97.3%.NBI放大内镜下86.5%(32/37)的良性溃疡周边黏膜微血管走形规则,85.7%(18/21)的恶性胃溃疡周边黏膜可观察到不规则走形的微血管.结论 NBI,电子染色,操作简便,对胃溃疡轮廓显示清晰,放大后更可清晰观察到溃疡周边黏膜的胃小凹及微血管形态,有助于提高胃癌的靶向活检准确率,时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具有潜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窄带成像技术(NBI)内镜在胃良恶性溃疡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97例胃溃疡患者进行观察,评价图像的清晰度,溃疡轮廓、周边黏膜胃小凹及微血管形态.结果 97例胃溃疡中,良性61例,恶性36例.对溃疡轮廓、周边黏膜胃小凹及微血管的观察,NBI具有绝对优势,与病理学诊断符合率、敏感性及特异性(94.85%、91.67%、96.72%)显著高于常规内镜(84.54%、80.56%、86.89%),P<0.05.结论 NBI对胃溃疡的鉴别优于常规内镜,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胃高位良恶性溃疡的内镜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友雄 《内镜》1994,11(1):46-47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放大染色胃镜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3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160例行放大染色胃镜检查,观察胃小凹形态,指导靶向活检,标本送病理检查;160例行普通胃镜检查下的黏膜活检,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 放大染色胃镜组中,发现肠上皮化生49例,轻-中度异型增生22例,重度异型增生11例,早期胃癌3例,病变越接近肿瘤,胃小凹分型越高;普通胃镜组中,发现肠上皮化生25例,轻-中度异型增生10例,重度异型增生7例,早期胃癌1例.放大染色胃镜组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总检出率(53.13%)明显高于普通胃镜组(26.88%).结论 放大染色胃镜指导靶向活检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普通胃镜,应用放大染色胃镜有助于发现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大肠上皮表面腺管开口分型对诊断早期大肠癌以及癌前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6月~2012年3月采用结肠镜检查1280例,应用内镜下黏膜染色技术,对部分病变部位结合放大内镜及实体显微镜观察腺管(pit分型),并与病理学诊断进行对照,pit分型应用工藤分型。结果 170例患者发现大肠隆起、扁平等不同病变共195个,共检出早期大肠癌10例,进展期癌52例,Ⅱa、IIb、II c、Ⅱa+Ⅱc病变76个。侧向发育型肿瘤(LST型)病变有23个,直径为15~108mm,其中Ⅱ型2个,ⅢL5个,Ⅳ型8个,VA型1个,VN型3个。非肿瘤性息肉主要以I、Ⅱ型腺管开口为主,占80.45%;而腺瘤性息肉则主要以Ⅲ、Ⅳ型腺管开口为主,占82.48%;黏膜腺管开口破坏无结构为进展期癌的主要表现,为VN型;10例早期癌中有6例腺管开口为V型,其中VA型1个,VN型3个。结论大肠上皮表面腺管开口分型对判断肿瘤性、非肿瘤性病变及早期大肠癌具有重要意义以及临床应用价值,可用于指导及时的内镜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放大色素内镜下胃黏膜癌前病变胃小凹及微血管的形态学特征.方法 应用Fujinon EG-590ZW型电子放大内镜,结合美蓝染色,对90例胃黏膜癌前病变患者进行胃黏膜细微结构形态学观察,将病灶黏膜小凹形态分为:A型(圆点状)、B型(短小棒状)、C型(稀疏而粗大的线状)、D型(斑块状)、E型(绒毛状)、F型(小凹结构模糊不清、消失)6型.并将其微血管形态分为R型(规则)、I型(不规则)及V型(管径粗乱).结果 90例患者中,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黏膜胃小凹形态主要分别表现为E型(90.3%)和F型(91.0%);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胃黏膜微血管则主要分别表现为I型(91.3%)及V型(71.8%).根据胃黏膜小凹形态及微血管特征,放大色素内镜下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的镜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8%及88.0%.结论 在放大色素内镜下胃黏膜癌前病变的细微形态学特征主要为E、F型胃小凹及I、V型微血管的形成,对这一特征的识别,有助于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等胃黏膜癌前病变的镜下诊断.  相似文献   

10.
体表超声对胃良恶性溃疡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体表超声对胃良恶性溃疡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以超声检出的177例为研究对象,恶性溃疡124例,良性溃疡53例;35例采用彩超观察。结果:恶性溃疡组73%壁厚>1.2cm,83%增厚范围>4cm,86%溃疡大小>1cm,82%溃疡深度>0.3cm;良性溃疡组40%壁厚>1.2cm,55%增厚范围>4cm,49%溃疡大小>1cm,64%溃疡深度>0.3cm。分别以壁厚>1.2cm、范围>4cm、溃疡大小>1cm、溃疡深度>0.3cm为诊断恶性溃疡标准,灵敏性73%~86%,特异性36%~60%;粘膜中断、凹陷回声增强及壁层次结构破坏模糊为良恶性溃疡共有征象。彩超观察:恶性组29例中23例在增厚的胃壁内可见较丰富血流,仅3例未显示明显血流;6例良性溃疡中5例未见明显血流信号。结论:二维图像良恶性溃疡鉴别困难,彩色多普勒检测可能有助于鉴别,还需积累病例进一步总结。  相似文献   

11.
12.
目前常规电子内镜检查对绝大部分上消化道疾患都能作出准确的诊断,但对一些微细病变,仍不易察觉,容易造成漏诊。色素放大内镜作为一种诊断用内镜,其放大倍数介于肉眼和显微镜之间,与实体显微镜所见相当,能发现黏膜的微细病变,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率。色素放大内镜由于具有放大变焦的功能,可以在消化道检查中清晰显示胃肠黏膜的腺管开口、微细血管的微细结构的变化,结合黏膜染色,可以比较准确地反应病变组织的病理学背景,更容易在镜下区分病变的性质,提高疾病的诊断率及确诊率,特别是对早期胃癌的早期诊断有明显提高,近年问世的新型放大内镜,由于放大倍数的增加、清晰度的提高和可操作性的增强,已开始进入临床。  相似文献   

13.
亚甲蓝色素内镜在胃癌前病变和良、恶性胃溃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亚甲蓝色素内镜对诊断胃癌前病变和鉴别良、恶性胃溃疡的价值.方法:对13例内镜下胃溃疡样表现者口服亚甲蓝0.15,4~6 h后观察溃疡的内镜下特点,并在染色部位取活检送病理组织学检查;对23例内镜下胃黏膜异常表现者(包括5例胃溃疡样表现者)局部用0.5%亚甲蓝均匀喷洒,在染色部位取活检送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21例存在肠化生和不典型增生;2例为恶性胃溃疡,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病灶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为早期胃癌.结论:亚甲蓝色素内镜可提高胃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对良、恶性胃溃疡有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388例胃良,恶性溃疡内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报告388例胃良、恶性溃疡,对其内镜检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发病高峰年龄在45~60岁,男多于女,良性溃疡以单发为主,主要分布在胃角及幽门管而以小弯侧发病率最高,溃疡直径多小于2cm(占89%);恶性溃疡多深大,表面不平有增殖灶,以胃底一贲门分布最多,胃腔各部恶性溃疡与该部位发生溃疡总数之比值由高到低依次为:胃体、胃底一贯门、胃窦、胃角、幽门前区。胃体最高达49%。行幽门螺杆菌检测312例,阳性232例,占检查fL73%,占本组病例59%,它表明幽门螺杆菌与胃溃疡关系密切,鉴于溃疡分布特性,认为在充分掌握良、恶性溃疡的一般判断标准下,对发生在胃体及胃底贲门部的溃疡应高度警惕,定期随访追踪。  相似文献   

15.
放大内镜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诊断的实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放大内镜观察胃黏膜微细形态的改变来判断Hp感染,以探讨放大内镜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日本Olympus GIFQ-240电子放大内镜,选取200例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患者行变焦放大观察病变部位胃黏膜的微细结构。结果放大内镜诊断Hp感染与病理组织学及快速尿素酶检测无统计学差异;将放大内镜下集合静脉观察大体分三型,R型与I型或D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后两型存在Hp感染;胃小凹分为五型,A型胃小凹为正常胃黏膜,x^2检验证实,C型小凹对应黏膜的Hp感染率高于B型(P〈0.01),其余各型间Hp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B、C、D、E存在Hp感染。结论电子放大内镜对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放大内镜(magnified endoscope,ME)是一种特点具有高分辨率和高像素的电子内镜,通过按钮,可将内镜下的物像放大数十倍到上百倍,肉眼可直观到黏膜表面的黏膜组织,有助于观察微细结构的变化;在结构和原理上,ME与普通内镜无本质区别,只是在物镜与导光束或者物镜与微型摄像机间装有不同倍数的放大镜头。近年来,ME的可变焦、电子化、数字化、清晰度逐渐提高,可操作性进一步增强,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套吸分离切除术治疗胃小间质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经内镜下套吸分离切除21例患者胃小间质瘤,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标本CD117、CD34和Desmin的表达。术后第7天、第1、3及6个月和1年后分别复查胃镜检查,观察瘤体脱落和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21例病例中,20个瘤体完全分离,完全分离率为95.2%;1例患者瘤体未能完全分离,但随圈套器脱落而坏死。所有21例患者未出现穿孔、出血等并发症,未出现内镜下复发。结论治疗胃小间质瘤内镜下套吸分离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操作技术,并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切除彻底等优点,为胃小间质瘤的治疗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胃镜下胃良恶性溃疡的鉴别诊断及误诊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燕霞  胡品津 《新医学》1991,22(3):125-126
总结3年,11099例胃镜检查中,共检出胃良性溃疡304例,恶性溃疡144例,其中恶性溃疡被误诊为良性者有13例。被误诊为良性溃疡者多为不典型的恶性溃疡,文章对这类溃疡的胃镜下特点及误诊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避免误诊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声显像对胃良、恶性溃疡鉴别诊断的声像图标准.方法 采用高频超声显像观察并测量143例胃良、恶性溃疡的大小,溃疡周围胃壁厚度、规则程度、胃壁内侧第2层厚度、蠕动情况及增厚胃壁与正常胃壁分界情况,增厚胃壁血流显示情况及局部动脉血流最大流速和阻力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57例良性溃疡和86例恶性溃疡直径分别为(15±11)mm和(18±11)mm,周围胃壁厚度分别为(13±8)mm和(18±10)mm,胃壁内侧第2层厚度分别为(2.0±0.7)mm和(4.5±1.3)mm.胃壁动脉血流最大流速分别为(15±11)cm/s和(18±13)cm/s,阻力指数分别为0.50±0.18和0.63±0.27.经t检验,P值分别为<0.05,<0.05,<0.01,<0.05,<0.05.以溃疡周围胃壁层次显示清楚、规则,内侧第2层厚度<3 mm作为良性溃疡鉴别诊断标准,其敏感性达96.49%,特异性达90.70%.结论 高频超声显像在胃良、恶性溃疡鉴别诊断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PEG)的方法及有关临床问题。方法 :对需胃肠营养而无法经口进食的 6 2例病人行PEG术。结果 :行PEG术后 ,42例病人置管时间在 3个月以上 ,另 2 0例病人置管时间在 3个月以内。所有行PEG术的病人中 ,仅 8例出现造瘘口周围皮肤感染 ,未出现其它并发症。结论 :PEG能有效地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 ,防止肺部感染 ,提高生活质量 ,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胃造瘘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