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依据Maxwell-Wagner理论和血液的电特性模型,导出计算红细胞聚集体半径R的公式,从而建立了一种评价红细胞聚集特性的新方法——阻抗谱分析法。新方法采用多频率技术测量血液阻抗谱,经拟合得到被测血液的阻抗一频率曲线并从中提取时间常数T,获得红细胞聚集体半径R,以红细胞聚集过程中R的变化实现对红细胞聚集特性的测量与评价。阻抗谱分析法可为研究红细胞聚集特性提供一种新的简便有效的血液学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糖心乐复方制剂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使用糖心乐复方制剂,对糖尿病大鼠进行灌胃治疗4周,之后处死动物,采血观察血液流变学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结果糖心乐复方制剂能使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细胞比容和红细胞变形指数均有所下降。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所改善(P<0.05)。结论糖心乐复方制剂能有效地改善血液黏滞度,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使血流加速。  相似文献   

3.
在9只失血性休克狗(平均血压维持在40mmHg)观察其球结膜微循环,并定期从股动脉采血检查血液和血浆比粘度、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和红细胞变形能力。结果:一、微循环反应非常敏感,放血后数分钟球结膜微动收缩,血流速度变慢,红细胞出现聚集;休克期镜下可见毛细血管数目减少,血流停滞,红细胞重度聚集。二、血液流变学检查:放血停止后,血液和血浆比粘度,红细胞比容均明显下降;血小板聚集加强;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变化发生较晚,休克后一小时开始降低。三、回输失去的血液和生理盐水后,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诸指标都趋向恢复。作者分析了失血性休克狗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血液流变学测定已列入常规检查范围 ,通过多年血液流变学的测定可以看出它们的异常变化与血液的组成和性质有关。当然 ,还要考虑到实验因素。影响血液黏度的因素有许多 ,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血细胞比容。因为血液中大多数为红细胞 ,所以红细胞的多少对全血黏度的影响很大 ,实验得出规律是 :血细胞比容低时全血黏度增加的幅度较小 ,血细胞比容高时全血黏度增加幅度较大。此外 ,影响全血黏度因素还有血浆因素 ,血浆中的一些物质 ,如凝血因子Ⅰ、胆固醇、三酰甘油 ,结果显示 :它们增高时可使血浆黏度增加 ,测定值正常时血浆黏度也正常 ,测定值偏…  相似文献   

5.
刘洋  付晶 《黑龙江医学》2001,25(10):727-728
目的 用血液流变学研究视网膜静脉阻塞病因。方法 对患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分析 ,包括血细胞比容 ,红细胞电泳 ,红细胞聚集能力 ,血小板 ,凝血因子的研究。结果 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血液粘度异常增高 ,影响血液粘度的因素很多 ,主要有血细胞比容和红细胞的质量 ,血小板的聚集能力及血浆中的高分子蛋白等。结论 在视网膜静脉阻塞病因探讨中 ,血液流变学的研究经历了由浅入深的过程 ,血液粘度及有关因素改变在视网膜静脉阻塞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并应用等容血液稀释及血小板抑制药物进行治疗 ,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6.
红细胞聚集性是红细胞固有的一种生理特性,其受血浆因素(血浆蛋白、大分子物质、麻醉剂、微聚体等)、细胞因素(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速度、红细胞年龄、红细胞电荷、红细胞形状、红细胞膜修饰、红细胞变形性、红细胞膜氧化损伤、剪切力等)、生理及病理、外部环境因素等影响而发生不同变化。红细胞的适度聚集是维持体内循环或微循环灌注所必需的,但过度聚集会导致微循环灌注不良甚至静脉血栓形成等病理作用。因此,临床输血时应关注患者红细胞聚集性的变化对安全输血、最大限度发挥红细胞输注效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测定围体外循环期紫绀型心脏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来协助和指导术后监护。 方法 :选取12例紫绀型心脏病患者 ,分别测定其血液粘滞度、还原粘滞度、血浆粘滞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 (简称血沉 )和血沉方程 K值、血小板聚集率以及红细胞变形指数和聚集指数进行配对 t检验。 结果 :术前红细胞比容、血液粘滞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高于正常水平 ;在术中 ,全血粘滞度、血浆粘滞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术前水平 ,红细胞变形指数和血沉方程 K值均显著高于术前水平 ,而血沉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 ;在术后 ,全血粘滞度、红细胞比容、血浆粘滞度、红细胞变形指数、血小板聚集率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 ,而纤维蛋白原、血沉和血沉方程 K值均显著高于术前水平 ;术前、术中和术后 ,患者的还原粘滞度均无明显差异。 结论 :影响血液流变学的主要因素是红细胞比容。我们认为在氧供充分、血压稳定的情况下 ,红细胞比容应维持在正常水平下限或者稍低于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8.
血液流变学中影响血粘稠度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滨胜 《黑龙江医学》2002,26(8):605-605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及其血液流动和变形的科学。血液粘度是衡量血液流动性的指标。粘度愈高流动性愈小 ,反之愈大。血液粘度主要由血细胞比容 ,红细胞聚集性和变形性 ,血浆粘度等内在因素决定。1 全血粘度的影响因素全血是非牛顿液体 ,由于血液中血细胞的主要组分是红细胞 ,因此 ,全血粘度很大程度上是由红细胞决定的。1 1 全血粘度与血液中的有形成分有很大关系。因此 ,血细胞比容是决定血液粘度的第一要素 ,一般血细胞比容与全血粘度呈指数关系升高 ,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肺心病 ,白血病 ,灼伤 ,严重腹水等情况下的血液浓缩 ,比容增高…  相似文献   

9.
王萍  李彗风  宋鲁卿 《齐鲁医学杂志》2004,19(5):423-424,426
①目的 观察血塞通对 2型糖尿病血液流变学、红细胞流变性、甲襞微循环改变的影响。②方法86例 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4 5例 )口服血塞通 ,安慰剂组 (4 1例 )口服安慰剂 ,疗程为 2个月。观察 2组服药后血液流变学、红细胞流变性、甲襞微循环的变化 ,并与对照组 (38例 )进行比较。③结果  2型糖尿病病人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聚集率明显升高 ,红细胞变形性明显降低 ,甲襞微循环血流速度减慢 (F =7.5~ 17.2 ,q =4 .2~ 8.4 ,P <0 .0 5、0 .0 1)。血塞通能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聚集率 ,并能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 ,加快甲襞微循环血流速度 (q =4 .0~ 11.9,P <0 .0 5、0 .0 1)。④结论 血塞通能明显改善 2型糖尿病病人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红细胞聚集 ,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 ,加快甲襞微循环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意义和引起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因素.方法 检测60例经临床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和60例普通健康人群的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刚性指数、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速率、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血清甘油三脂、血清总胆固醇及血清葡萄糖,并进行统计学的相...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临床常用的HCT、FIb、ESR与血流变中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性之间相关性的实验对照观察、理论分析 ,认为血细胞比容 ,血沉和纤维蛋白原检测反映血液浓度、粘度、聚集、凝血状态是有一定相关价值。因此 ,再配合临床必要的生化实验 ,如血糖、血脂等检测采用微机对检测数据处理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测、疗效观察具有更实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目前临床对脂肪肝病人的诊断,实验室没有理想的检测手段。我们对临床确诊的脂肪肝病人,同时伴有甘油三酯增高86例,对血液流变学各参数的变化进行了比较,以观察临床对脂肪肝诊断的实用价值。方法:取空腹静脉血3mL注入肝素抗凝管混合,先测全血粘度,然后分离血浆测其血浆粘度。甘油三酯取空腹肘静脉血2mL,分离血清进行检测。结果:86例脂肪肝病人全血粘度:高切、低切、红细胞电泳时间及甘油三酯同时增高61例,占70.9%。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甘油三酯同时增高19例,占22.1%。单纯全血粘度低切增高6例,占7%。结论:脂肪肝病人血液流变学各参数的影响主要是全血粘度及红细胞电泳时间有明显的改变,甘油三酯的增高对血浆粘度及全血还原粘度影响不太明显。可作为临床对脂肪肝病人辅助诊断检查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梁华英  黄胜  洪流  张家明 《吉林医学》2009,30(15):1597-1599
目的:探讨白细胞(WBC)异常增高干扰血红蛋白(Hb)测定及其纠正。方法:对11例白细胞异常增高标本使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全血细胞测定,然后使用温氏管法测定红细胞压积(HCT),标本分离血浆,弃去白细胞层,再按HCT比值将红细胞与血浆混匀后上机测定。结果:纠正组红细胞(RBC)、Hb、平均红细胞Hb量(MCH)明显低于直接测定组(P〈0.01),纠正组平均红细胞Hb浓度(MCHC)明显低于直接测定组(P〈0.05),两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结果没有差异(P〉0.05)。结论:用去白细胞血浆替代高白细胞的血浆与红细胞按比例混匀后测定,可有效消除白细胞异常增高对Hb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L. F04, the active fraction of Lycopus lucidus, on erythrocytesrheological property so as to investigate its mechanism in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Method: The effects of L. F04 (used for treatment for 10 days in different dosages) on deformability, aggregation and membrane liquidity of erythrocytes (MLE) as well as whole blood apparent viscosity (ηb) were examined on the basis of rat model of blood-stasis syndrome induced by venous injection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 dextran. Result: As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the model group''s RBC deformability and MLE were lower, and the aggregation of erythrocytes and ηb were higher.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both L. F04 0. 612g/kg and 0. 306g/kg showed significant effect in improving deformability and inhibiting aggregation of red blood cells (RBC) and reducing blood viscosity. The trend of improving MLE was also shown. Conclusion:L. F04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bnormal rheological property of erythrocytes.  相似文献   

15.
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rHuEPO)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贫血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2 8例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rHuEPO治疗 4周、8周及 12周后 ,观察其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红细胞比容、血清铁蛋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结果 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数及红细胞比容均明显增高 ;全血高切、低切粘度均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增高 ,在治疗 4周、8周及 12周时相比差异显著 (依次P <0 .0 5、P <0 .0 1和P <0 .0 0 1) ;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无显著改变 (P >0 .0 5 ) ;红细胞聚集指数有升高趋势 ,与治疗前比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有 12例出现血压升高 ,1例发生动静脉内瘘管阻塞。 结论 rHuEPO使用有助于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贫血 ,但同时需注意其血粘度和血压升高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中灌注液吸收对机体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为临床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9月72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实施mPCNL,并分别检测灌注前(T1)、灌注60 min(T2)和灌注毕(T3)时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结果 7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灌注液量为9.50~53.00 L,平均(22.74±9.87)L,未出现灌注液吸收综合征。T3、T2时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和最大血小板聚集率与T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的血细胞比容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刚性指数、最大血小板聚集率与T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CNL过程中存在一定量灌注液的吸收,手术时间过长、灌注液量较多时应加强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监测,并及时做出针对性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测高原低氧对健康人体内磺胺甲噁唑的蛋白和红细胞结合率的影响。方法取平原和高原地区健康男性志愿者口服磺胺甲噁唑后1.5、12和48h时间点血样,抗凝,一半保留全血,另一半分离血浆,超率法测定蛋白结合率,红细胞结合率用红细胞压积、血浆和全血药物浓度计算。药物浓度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平原健康男性志愿者体内磺胺甲噁唑的蛋白和红细胞结合率分别为65.31%和5.96%,高原健康男性志愿者体内磺胺甲噁唑的蛋白和红细胞结合率分别为69.60%和9.41%,高原健康男性志愿者体内磺胺甲噁唑的蛋白和红细胞结合率显著高于平原健康男性志愿者。结论高原低氧使健康人体内磺胺甲噁唑的蛋白和红细胞结合率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对30例重肝病人血液宏观和微观流变学及甲皱襞微循环流态进行了观察,并设正常人、急黄肝和慢活肝病人为对照组。重肝病人的主要变化为:全血还原粘度和血浆粘度明显增高;血液粘度值离散度随病情加重而增大;增高和降低血液粘度的因素同时存在,即免疫球蛋白增高、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血沉增速,同时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元减少、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甲皱襞微循环流态和流速改变与病情和血液粘度增高程度有一定平行关系。文中对上述变化的原因和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Changes in hemorrheology in urticari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emorrheology was studied in 41 cases of urticaria, and platelet aggregation function in 37 cases. The whole blood viscosity in low shearing stress, plasma viscosity, fibrinogen level and platelet aggregation were found to be markedly increased (P less than 0.05 - P less than 0.005). The cause of high blood viscosity is discussed. It is considered as the results of high plasma viscosity and increased RBC aggregation. The hemorrheological changes coincided with the hemodynamic changes seen in cutaneous microcirculation: slow granular blood stream, and aggregation of erythrocy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