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10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终止妊娠时机和方式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01-2006-12在我院住院分娩的重度子痫前期98例,子痫11例,按终止妊娠的孕周将其分三组:〈34周组、34-36+6周组、≥37周组。按终止妊娠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剖宫产组和阴道产组。对比分析终止妊娠时机和方式与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率的关系。结果:孕周〈34周组与34-36+6周组、≥37周组三组的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4-36+6周的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率最低。剖宫产组的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率明显低于阴道产组(P〈0.05)。结论:适时终止妊娠是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有效的方法,34-36+6周为终止妊娠的最佳时机;终止妊娠的最佳方式为剖宫产。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3):5470-5471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我院接诊的早发性重度子痫前期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终止妊娠孕周分为A、B、C、D组及患者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比较不同孕周组及不同分娩方式组的围生儿结局。结果不同孕周组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止妊娠孕周越早,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儿死亡率越高。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早发性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选择在孕34周后终止妊娠对围生儿结局相对较好,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采用剖宫产可显著降低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终止妊娠的最佳时机。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11月收治的60例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病例,入选病例分成三组,对剖宫产终止妊娠时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周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病死率明显高于34~36周及>36周(P<0.05);34~36周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病死率与>36周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间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终止妊娠的最佳时机为34~36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重度妊高征的围产儿预后分析、探讨重度妊高征终止妊娠的时间及方式。方法:对120例重度妊高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研究,观察新生儿窒息率及死亡率。结果:36~36+6孕周组新生儿窒息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均低于<36孕周和≥37孕周组。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率及围产儿死亡率明显低于阴道分娩组。结论:重高妊高征36~36+6孕周终止妊娠对围产儿影响最小,剖宫产是重度妊高征患者终止妊娠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重度子痫前期的并发症及其妊娠结局,寻求终止妊娠最佳时机和方式.方法 对203例孕23+3~39+3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孕周终止妊娠者分娩方式及母婴预后的差异.结果 重度子痫前期并发低蛋白血症69例,并发心衰4例,胎盘早剥15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19例,产后出血42例,溶血、肝酶升高、低血小板综合征(HELLP)3例;孕34~36周分娩组剖宫产率最高,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率和围生儿死亡率在孕28~33周组最高,孕34~36周组和≥37孕周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并发症随着孕周增加而增多,适时终止妊娠可减少母婴并发症,降低围产儿死亡.  相似文献   

6.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95例围生儿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期及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分娩时机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 方法 195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分妊娠高血压(42例),轻度子痫前期(69例),重度子痫前期(84例),与正常分娩对照组(6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分三组:孕30~33^+6周(A组,n=12),孕34~36^+6周(B组,n=35),孕37-40周(C组,n=37)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妊娠高血压疾病与对照组比较,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疾病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死胎、围生儿疾病及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和妊娠高血压组(P〈0.05)。重度子痫前期A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围生儿疾病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C组患者的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1)。 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围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明显增高,适时终止妊娠是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重要措施,时降低围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妊娠≤34周的早发重度子痫前期病例126例,按首诊孕周分成A组28+1~32+6周45例和B组33+1~34+6周81例。分析发病孕周、终止妊娠时间及方式、孕周延长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和小于孕龄儿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例均没有孕产妇死亡和子痫发生,但围产儿的预后差异有显著性,B组围产儿死亡率及发病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在终止妊娠前短期的保守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能明显减少围产儿死亡率及提高生成率,发病孕周愈早围产儿预后愈差。  相似文献   

8.
赵瑞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7):4608-4609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及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2008-01-2011-10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86例,按发病孕周分为2组,A组56例(孕28~32周),B组30例(孕32~34周)比较期待治疗两组的围生儿结局.结果 两组孕妇年龄、孕次、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确诊孕周、分娩孕周及治疗时间均较B组小(P<0.05),A组围产儿病死率、FGR/新生儿窒息率较B组升高(P<0.05).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越早,终止妊娠的时间越早,对围产儿结局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产科于2011年1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156例,根据终止妊娠时机分为3组:A组(〈34周,22例)、B组(34-36周,41例)、C组(〉36周,93例);根据分娩方式分为2组:经阴道分娩组(38例)和剖宫产组(118例)。分别对比不同妊娠时机、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死亡率以及产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显著低于B、C组(P〈0.01),B组显著低于C组(P〈0.01);A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新生儿死亡率显著高于B、C组(P〈0.01或P〈0.05),B组显著高于C组(P〈0.05)。不同终止妊娠时机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分娩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显著低于剖宫产组(P〈0.01);而经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死亡率以及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剖宫产组(P〈0.01)。结论孕周较小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应给予合理的治疗以适当延长妊娠时间,于妊娠36周左右时终止妊娠,并应尽可能选择剖宫产,从而降低经阴道分娩对产妇及胎儿造成的伤害,降低新生儿及产妇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保守治疗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方法:2003/2008年单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32例,其中29例按孕周分两组:Ⅰ组(28~32周)18例,Ⅱ组(32~34周)11例。3例因劝说无效,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果:两组的年龄、孕产次、入选时血压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孕龄分别延长(9.22±2.64)d和(5.27±1.68)d。无一例发生子痫及孕产妇的死亡。新生儿窒息率和围生儿病死率均随发病孕周延长而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入选孕周越小,母儿并发症率、新生儿患病率及病死率越高。终止妊娠的方式首选剖宫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母儿结局及终止妊娠的时间和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01/2009-01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06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6例患者中利凡诺引产18例,阴道自然分娩13例,31例经治疗后病情好转继续妊娠,5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剖宫产39例,剖宫产率36.8%,无孕产妇死亡。孕30周后终止妊娠的新生儿窒息率和围产儿病死率及母体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孕30周前终止妊娠者。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严密监测下短期期待治疗可明显降低围产儿病死率,改善围产儿结局,而孕产妇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2.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围产期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对96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发病孕周分为3组,即A组(孕周〈28周),B组(28周≤孕周〈32周),C组(32周≤孕周〈34周)。【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3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随孕周增加而降低,但ABC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间新生儿窒息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均随孕周的延长而下降,且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期待治疗时间明显长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母婴病死率较高,严重影响母婴预后,在期待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监护母胎情况,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3.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再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例,按入院后终止妊娠孕周分为3组,A组,孕周≤32周;B组,32周〈孕周≤34周;C组,孕周〉34周。根据期待治疗时间分为3组,Ⅰ组,治疗时间≤48小时;Ⅱ组,治疗时间:3~9 d;Ⅲ组,治疗时间〉9 d。比较终止妊娠孕周及期待治疗时间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期待治疗过程中患者原有并发症加重或发生新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以Ⅲ组最高。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孕周越早,新生儿死亡率越高,新生儿死亡率随着期待治疗时间的延长显著降低(P〈0.05)。新生儿窒息率以Ⅱ组最低。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严重威胁母儿预后,严密监测进行期待治疗可明显改善围生儿结局,合适的期待治疗时间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妊娠结局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后的安全性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36例孕龄为28—33+6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实验组),并将399例孕龄在34周以上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对照组。主要分析指标包括:发病孕龄、终止妊娠孕龄、孕龄延长时间、终止妊娠的方式、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围产儿病死率和新生儿窒息率。结果实验组保守治疗时间为(13.5±1.2)d,对照组为(9.6±1.O)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0,P〈0.001)。剖宫产率实验组为70.8%(167/236);对照组71.2%(284/399),两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2,P=0.911)。两组胎死宫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与2.8%,x2=0.026,P=0.871),但新生儿中重度窒息率(25.8%与10.8%,X2=20.792,P〈0.001)及围产儿病死率(22.O%与6.9%,x2=27.782,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重度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在保证母亲安全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保守期待疗法,既可以避免或减少孕产妇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又能适当延长孕龄,降低围产儿患病率和病死率,终止妊娠的方式以剖宫产为宜。  相似文献   

15.
重度子痫前期96例临床特征及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颖  李国芸  毕冬华 《临床误诊误治》2010,23(2):110-111,112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妊娠并发症的认识。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96例,以孕34周为界分为早发子痫组(32例)和晚发子痫组(64例),分析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妊娠并发症、围产儿结局。结果早发子痫组脏器损害发生率、妊娠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胎儿及新生儿病死率与晚发子痫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妊娠并发症和不良围产儿结局发生率均较高,择期剖宫产终止妊娠是最迅速、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182例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晓华  艾瑛  杨沛  刘兴会 《华西医学》2006,21(1):106-107
目的:从早发型和晚发型的角度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病相关因素和保守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182例,按发病孕周分为早发型组45例(≤34周)和晚发型组137例(>34周),早发型按终止妊娠孕周分为A组17例(≤32周)、B组14例(>32周~≤34周)、C组10例(>34周),比较各组的母儿结局。结果:80·2%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患者未进行正规产检;早发型比晚发型舒张压高、延长孕龄长、剖宫产率低、新生儿Apgar评分低、围产儿死亡率高,P<0·05;早发型延长至>34周终止妊娠,新生儿窒息率(10%)和围产儿死亡率(10%)明显降低,P<0·005。结论:加强产前宣教和管理对于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有积极作用。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比早发型妊娠结局好。早发型延长至>34周终止妊娠母儿结局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孕≤34周早产胎膜早破的分娩方式对低体重儿的近远期影响及寻求早产胎膜早破的最佳分娩途径。方法:对22例孕≤34周胎膜早破剖宫产患者和33例阴道分娩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孕28~31^+6周组的死亡率、极低体重儿出生率均明显高于孕32~34^+6周组(P均〈0.005);孕28~31^+6周组的窒息率与孕32~34^+6周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的窒息率、死亡率、HIE发生率均低于阴道分娩组(P均〈0.05),剖宫产组的综合学习能力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剖宫产组的NRDS和目前身高与阴道分娩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随着NICU发展及新生儿救治水平的提高,剖宫产不是低体重早产儿的禁忌证。如合并胎膜早破,应及时行剖宫产,有利于预防早产儿近远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雒桂梅 《临床医学》2013,33(4):44-45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终止妊娠的时机和分娩方式及如何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和降低母婴病死率。方法 11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年龄20~40岁,给予25%的硫酸镁静脉滴注,控制血压至140~150/9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监测孕妇及胎儿状况。结果妊娠期高血压20例,子痫前期轻度50例,子痫前期重度40例,子痫6例。阴道分娩30例,剖宫产86例。产后出血7例,产妇死亡1例,新生儿窒息12例,死亡9例。剖宫产率74.1%,阴道分娩率25.9%;新生儿窒息率10.3%,围生儿死亡率7.8%。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轻度经过观察及治疗,可以经阴道试产,子痫前期重度及子痫患者最基本的处理原则是适时终止妊娠,适时终止妊娠是保证母亲安全和提高新生儿存活率的重要措施,而剖宫产是终止妊娠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终止妊娠时机与分娩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适宜的终止妊娠时机和分娩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 114例重度妊高征患者的临床资料 ,比较不同孕周终止妊娠及阴道分娩与剖宫产之间的母婴结局。结果 ≤ 32周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病死率明显升高 (P <0 .0 1) ,33~ 36周与≥ 37周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各孕周间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与剖宫产组比较 ,阴道分娩组分娩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降低 ,其围生儿病死率及孕产妇并发症均显著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重度妊高征患者如病情需要 ,在促胎肺成熟治疗后可于孕 32周终止妊娠 ,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子痫的病因、治疗方法及分娩方式。方法:对我院自2000年-2006年住院21例子痫病人的发病年龄、孕周、孕产次、发病率、分娩方式、新生儿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21例子痫病人全部经药物及适时终止妊娠达到治疗目的。结论:孕周、分娩方式与新生儿预后有关,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低于阴道组,故子痫病人分娩方式剖宫产优于阴道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