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睫状体脱离导致青光眼术后浅前房(附2例报告)福建省立医院眼科姚宜陈辉小梁切除术是目前抗青光眼手术的主要手术方法,但术后出现浅前房是常见的并发症,而浅前房最常见的原因则是脉络膜脱离(包括睫状体脱离),大部分脉络膜脱离在直接眼底镜下可观察到,而睫状体脱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抗青光眼术后发生脉络膜脱离的相关因素及其防治.方法 251例(260只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发生脉络膜脱离11例(12只眼,4.62%),对发生脉络膜脱离的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结果 经保守与手术治疗后,前房均恢复,脉络膜脱离消失.结论 青光眼术后脉络膜脱离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相应处理,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临床分析(附134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讨论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我眼科1998年~2004年3月期间收治的青光眼患者134例,行抗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类型及治疗方法。结果 共行青光眼滤过手术161只眼,其中52只眼发生浅前房,发生率为32.2%。小梁切除 丝裂霉素为38.6%(35/88)。浅前房发生于术后1~7天,术后3~4天发生率最高。其中:滤过过畅19只眼(36.54%)、睫状体脉络膜脱离12只眼(23.08%)、洁膜瓣渗漏19只眼(36.54%)、恶性青光眼2只(3.08%)。其中需要手术治疗的6只眼,其余46只眼均通过保守治疗恢复前房。结论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发生率较高,常见原因是:房水滤过过畅、结膜瓣渗漏及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滤过术后,眼内环境的改变,促使房水分泌减少,也是浅前房发生的重要因素,故此,小梁切除术 MMC术后浅前房发生率很高。  相似文献   

4.
绳月华 《首都医药》2007,14(10):35-36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浅或无前房发生的原因、预后及处理。方法在显微镜下行常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术后每日裂隙灯显微镜追踪观察青光眼术后患者并辅以直接眼底镜和B超检查。结果术后出现浅或无前房原因包括滤过过强,脉络膜脱离,睫状体脱离,结膜瓣伤口漏及恶性青光眼。结论青光眼术后浅或无前房与术前眼压控制不理想有密切关系。与青光眼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手术技巧,手术方式与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密切相关。与青光眼术式及类型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5.
李静霞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9):1340-1340
目的:总结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5年6月期间35例青光眼患者(41只眼)抗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41只青光眼术后发生浅前房18眼,发生率为44%。浅前房发生时间在术后1~10天,其中,结膜漏2例(4.9%),脉络膜睫状体脱离3例(7.3%),房水滤过过强16例(39.0%)。需要手术干预才能恢复前房1例(2.4%),其余均通过非手术疗法恢复。结论: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发生率高,其最常见的原因是房水滤过过强。通常发生在术后1~3天。大多数浅前房可通过非手术疗法恢复,必要时须采取手术干预。术后应密切注意眼压及眼底。  相似文献   

6.
伴有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11例福建省立医院孙慧兰,陈辉伴有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简称三脱离)是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中较少见的一种类型,发病迅速,预后不佳。我科1990~1993年共收治网脱病人396例,其中三脱离11例,现报告...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分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探讨其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98例(103眼)施行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程度及治疗方法。结果发生浅前房22眼,其中滤过过强15眼,结膜切口渗漏3眼,虹膜睫状体炎症3眼,脉络膜脱离1眼。结论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复杂,术后正确的观察并采取积极的措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收集了1986年以来8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脉络膜脱离(以下简称脉脱),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8例中男4例,女4例,左右眼各4例,年龄54岁~68岁7例,22岁1例,平均56岁。青光眼类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3例,先天性青光眼1例,慢性单纯性青光眼2例。术前眼压1.13~6.23kPa,平均3.66kPa。发现脉脱2  相似文献   

9.
青光眼外滤过术后因并发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所致的前房形成迟缓是一种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其中有部分病人须行前房成形术,献报道中前房成形所用的材料多为消毒空气或平衡盐水。我科自1996年起用粘弹性物质来形成前房,效果尚满意。现将我们治疗观察的10例病人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13例(250眼)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结果 术后浅前房发生率为21.2%.其中房水滤过过畅30眼(56.6%),睫状体脉络膜脱离12眼(22.6%),结膜瓣渗漏9眼(17.0%),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2眼(3.8%).大部分通过保守治疗治愈.结论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率较高,保守治疗效果显著,少数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常见原闪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316例(375只眼)青光眼病人行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类型及处理方法。结果:其中55只眼发生浅前房,发生率为14.7%。浅前房发生在术后1-7日,其中滤过通畅31只眼(56.4%),结膜瓣渗漏16只眼(29.1%),睫状体脉络膜脱离5只眼(9.1%),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3只眼(5.4)。结论:浅前房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大多数病人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少数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睫状体平部玻璃体抽吸法在持续高眼压性青光眼术中的应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郑金树,张佩伟高眼压下进行抗青光眼手术有一定的危险,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较多。近两年来,我们采取术中经睫状体平部抽吸玻璃体使眼压下降,再行抗青光眼滤过手术,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临...  相似文献   

13.
青光眼滤过术后脉络膜脱离的病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荣 《江苏医药》2002,28(9):713-713
我院 1995年~ 2 0 0 0年施行青光眼滤过术 4 0 5例 (46 1眼 ) ,其中 2 5例 (2 8眼 )发生脉络膜脱离 (简称脉脱 ) ,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2 5例 (2 8眼 )中 ,男 12例 (13眼 ) ,女 13例 (15眼 ) ;年龄 9~ 75岁 ,其中 6 5岁以上 2 1例 (2 3眼 )占 82 %。术式及发病率 :虹膜周切+巩膜板层下咬切为 12 % ;巩膜灼瘘术为 10 % ;小梁切除术为 2 5 %。术前眼压 2 5 1~ 5 78kPa ,其中低于 2 79kPa仅 3眼。诊断标准 :术后浅前房按Spaeth分类评价。脉脱形态按其脱离高度分为球形脱离和浅脱离。二、临床表现 :为前房变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分析及处理。方法总结了3年来小梁切除术243只眼,分析了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结果浅前房是小梁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其最可能的原因为引流过畅,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或滤过泡渗漏。结论明确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和原因,在围术期积极处理,可以达到预防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出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e,UBM)在诊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80例(334只眼)急性PACG患者,对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患者与未脱离患者,对房角关闭范围,眼压控制水平及前房炎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34眼中65眼(19.5%)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脱离组房角关闭范围3-4个象限比例为84.6%,高于对照组(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离组眼压≤10mm Hg比例为20.0%,比未脱离组高(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离组发生前房炎症比例为61.5%,比未脱离组高(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BM为早期诊断急性PACG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提供了新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的手术治疗。方法对38例(38眼)闭角型青光眼在持续高眼压下行滤过性手术治疗。结果38例术后眼压均得到有效控制,无一例发生脉络膜上腔驱逐性出血及恶性青光眼,发生脉络膜脱离2眼,占5.3%。结论青光眼患者术前采取积极降眼压措施,但眼压仍持续不降者,应尽快手术,挽救视力。术中采取缓慢降眼压的方法,可预防或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浅前房的发生、发展和预防处理。方法:回顾性研究了我院102例112眼青光眼,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64例67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7例11眼,开角型青光眼26例29眼。继发性青光眼5例5眼的治疗经过。结果:112眼中术后24h有77眼前房形成,占68.8%,发生一型浅前房23眼,二型9眼。三型3眼,共占32.2%。其中5眼分别于术后第2~4d变浅。荧光索试验发现结膜切口渗漏者3眼。有较明显睫状体脉络膜脱离5眼。小眼球合并晶状体膨胀2眼。恶性青光眼1眼。均经相应处理后前房恢复。结论: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浅前房的发生率是较高的,但只要加强手术前后的治疗处理,术中仔细操作,多数浅前房是可以预防的,即使发生了浅前房只要处理及时和恰当,预后也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发生脉络膜脱离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3-180例(236眼)小梁切除术后发生脉络膜脱离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小梁切除术180例(236眼)中发生脉络膜脱离30例(32眼),发生率13.6%,保守治疗成功25例(83.3%),手术放液5例(16.7%)。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脉络膜脱离的发生与术前高眼压、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因素有关,术前应控制慢性病,稳定眼压,选好手术时机,一旦发生脉络膜脱离,不要急于手术,可延长观察时间,大多脉络膜脱离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总结本院2000年6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58例青光眼患者滤过手术后浅前房的原因类型及处理方法。结果行青光眼滤过手术70眼,发现浅前房21眼,占总眼数30%。常规小梁切除术者8眼,加用丝裂霉素C小梁切除术者13眼。滤过引流过畅者15眼(71.4%),结膜创口渗漏者2眼(9.5%),睫状体脉络膜炎者2眼(9.5%),睫状体脉络膜脱离1眼(4.8%),恶性青光眼1眼(4.8%)。16眼经过药物保守治疗,前房恢复,5眼经手术逐渐恢复。结论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发生率高,常见滤过过畅以小梁切除+丝裂霉素C的发生率高,大多数经保守治疗形成前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房角损伤后继发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对26例房角损伤后继发性青光眼均行改良小梁切除术,分析其并发症及疗效。结果术后早期浅前房5例,占19.23%,术后脉络膜脱离2例占7.69%,术后无结膜口渗漏,术中无暴发性脉络膜出血。26例术后随访18个月眼压均在10-21mmHg之间,视力均在0.3以上。结论 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房角损伤后继发性青光眼可减少并发症,换救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