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鞘管区屈指肌腱损伤的早期治疗体会李庆泰杨克非田光磊张长清鞘管区屈指肌腱损伤的修复是手外科临床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损伤后修复的时限,是在伤后6~8小时,超过此期限,则关闭伤口,留待二期修复.Iselin(1958)提出早期修复的时间可延长到伤后24小时....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手指鞘管区异体滑膜肌腱与自体非滑膜肌腱移植结果并对异体滑膜肌腱在鞘管区的移植进行评估.方法对在手指屈肌腱鞘区内应用异体滑膜肌腱与自体非滑滑膜肌腱移植的病例,术后进行3个月以上的随访.评定标准为关节活动范围(TAM法)、力量,及二期肌腱松解率.结果异体滑膜肌腱移植280例,优良率达57.0%,较差或差为11.0%.松解率为32.0%,松解后总优良率达93.0%.自体非滑膜肌腱移植98例,优良率达43.0%,较差或差为9.0%.松解率为49.0%,松解后总优良率达94.2%.两者的最终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肌腱表面结构影响肌腱的营养途径及肌腱愈合质量,滑膜肌腱表面结构则有益于肌腱营养与较快建立起血循环及组织液的渗透,是减少肌腱术后粘连再次松解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鞘内肌腱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我们采用4种不同肌腱移植材料进行鞘内肌腱移植,结果表明:用自体有滑膜肌腱作为移植体,其粘连轻,功能恢复最好;其次是低温冻存的异体有滑膜肌腱;再次为异体有滑膜肌腱;而临床上常用的自体无滑膜肌腱移植的效果最差。我们认为鞘内肌腱移植后功能恢复的优劣与移植供体的形态结构差异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TGF-β1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antibody,TGF-β1Ab)复合生物蛋白胶(fibrin glue,FG)预防鞘管区屈肌腱粘连的作用和对肌腱愈合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来亨鸡72只随机平均分为4组,每组18只.左足第3趾趾深屈肌腱横断,四股交叉缝合肌腱,鞘管未缝合.按鞘管区给药分为4组:A组TGF-β1Ab、B组FG、C组TGF-β1Ab+FG、D组生理盐水.仅术中注入一次药物.术后1、3、8周,每组各取6只鸡第3趾行大体及组织学观测.[结果]大体观察:术后1、3、8周肌腱粘连程度分级A组与B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与其余3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织学观测:术后3、8周A、B、D组胶原纤维排列紊乱,C组胶原纤维排列整齐.[结论]TGFβ1抗体复合生物蛋白胶可以有效预防术后肌腱粘连,不影响肌腱的正常愈合进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根据屈指肌腱的应用解剖和屈指肌腱鞘内移植的实验研究结果,本文介绍用异体有滑膜肌腱进行鞘内移植的临床应用报道。方法:用异体有滑膜肌腱修复指腱鞘内肌腱缺损18例,26条肌腱。随访7月~78年,平均58年,功能测定(TAM法),优良率72%,可11%,差17%。未见明显排斥反应。结论:经肌腱保存液处理后的同种异体有滑膜肌腱替代自体鞘内肌腱移植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应用新鲜成年人上肢截肢标本15只,经墨汁、10%弗尔马林液灌注后解剖,透明。将透明标本浸入冬青油中,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不同平面屈指肌腱的血管构筑。发现屈指肌腱的血供有明显规律性:腱表面血管多于腱内;鞘管区内肌腱血管呈偏心性分布;腱内血管均位于腱束之间结缔组织内;腱内纵行血管并不贯穿肌腱的全长,呈节段性分布。  相似文献   

7.
滑液对无滑膜肌腱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作者将兔鞘外无滑膜肌腱段放入膝关节腔内进行在体肌腱组织培养。结果显示:肌腱表面出现了光滑的,具有滑膜组织形态特征的包囊结构,游离于关节腔内,无粘连发生,结果证实,无滑膜肌腱在滑液环境中可向有滑膜肌腱转化。  相似文献   

8.
异体硬脊膜预防手部屈肌腱粘连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异体硬脊膜预防肌健粘连的作用。方法 一期修复鞘管区屈肌腱损伤21例26指,术中用酒精保存的异体硬脊膜修复腱鞘,并向修复段鞘管内注入透明质酸钠溶液0.2ml-0.4ml,缝合皮肤,一24小时开始行功能锻炼。结果 经6-28(平均13月)个月随访,按TAM法评定疗效:优15腱,良9腱,中2腱,优良率为92.3%。结论 异体硬脊膜与透明质酸钠联合使用有较好的预防肌腱粘连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一种屈肌腱修复新方法即腱缝合后鞘内置入法,并观察其在鸡Ⅱ区屈肌腱损伤修复中的疗效,揭示其预防屈肌腱术后粘连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用健康白色纯种Leghorn鸡40只,以第三趾趾深屈肌腱屈曲型损伤为实验模型,随机分组,左右足配对设计,一侧为实验组,用腱缝合后鞘内置入法修复肌腱;另一侧为对照组,切开腱鞘修复肌腱,缝合腱鞘。分别于术后1、2、4、8周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生物力学测定。结果 1周后大体观察、肌腱滑动距离,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2、4、8周后大体观察粘连情况、肌腱滑动距离、各是关节屈曲角度、组织学观察结果,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4周后腱及鞘缝合口间距与肌腱粘连带宽度比,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腱缝合后鞘内置入法在Ⅱ区屈肌腱修复中能有效减轻肌腱术后粘连,尤其是致密粘连的形成,在提高肌腱术后功能上优于单纯腱鞘闭合,可以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透明质酸钠防止屈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以鸡爪为动物模型,研究透明质酸钠对损伤肌腱的愈合和术后粘连形成的作用,以生理盐水为对照。透明质酸钠组在趾屈曲角度和肌腱滑动功能上,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P<0.01)。实验组肌腱愈合好,表面光滑无粘连,腱周有假鞘形成,假鞘与肌腱间有一定的间隙;而对照组的肌腱与腱周组织粘连致密,境界不清。本实验证实高分子透明质酸钠具有防止肌腱粘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Ⅱ区指屈肌腱损伤的修复目前存在许多问题,此区肌腱在解剖结构、营养方式、愈合机理和生理功能等方面均不同于其他区域的肌腱,因此修复后容易粘连,功能恢复不满意。近年研究证实,肌腱移植取材不同,结果也不尽相同。实验证实,带滑膜的肌腱移植修复Ⅱ区指屈深肌腱。结果优于带腱周的肌腱移植。为此我们在上述理论基础上从1996年7月—1999年3月利用浅肌腱的鞘内段移植,修复深肌腱鞘内缺损18例20个手指,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生物蛋白胶预防鸡趾鞘管区屈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生物蛋白胶预防鸡趾鞘管区屈肌腱粘连的作用。方法 种禽褐鸡60只,随机分为生物蛋白胶组(FG)和生理盐水组(NS),每组各30只动物。将第三、四趾趾深屈肌腱切断,作改良Kessler法缝合,不修复腱鞘,然后在腱鞘内肌腱周围及皮下按分组注入相应药物。术后第2、4、6周取材,分别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生物力学测定。结果 术后2、4、6周,组织学检查示两组动物肌腱吻合处的炎症细胞浸润情况及肌腱的愈合进程无明显差别。缝合处粘连半定量评分、将肌腱拉出鞘管所需最大力量、耗功,FG组与NS组相比,差异均无显性意义(P>0.05)。结论 局部应用FG不能有效预防术后肌腱粘连,但不影响肌腱的愈合进程,也不引起额外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大隐静脉修复鞘管防止屈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大隐静脉修复鞘管防止屈肌腱粘连的效果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30只鸡的双足中趾造成相同的肌腱和腱鞘损伤,一侧用大隐静脉修复鞘管为实验趾;一侧不修复鞘管直接缝合切口为对照趾。随机分组,分别在术后1、2、4、6和12周进行双侧趾的屈曲功能、大体解剖和光镜观察。结果:实验趾的屈曲功能明显优于对照趾。大体解剖见用大隐静脉修复的鞘管近似正常鞘管结构,可完全阻止肌腱粘连,不影响肌腱愈合。对照趾肌腱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影响肌腱滑动。光镜下见移植的静脉外膜与周围组织愈合好,内膜光滑与肌腱无粘连。临床应用21例33指,平均随访18个月,优良率达90%以上。结论:大隐静脉修复鞘管是防止屈肌腱粘连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手指屈肌腱Ⅱ区俗称“无人区”,肌腱损伤后粘连发生率高,功能恢复较差,其中的ⅡC亚区尤甚。因此处鞘管最窄,指深、浅屈肌腱相对缺血。1997年8月~2002年12月,我科共收治ⅡC亚区指屈肌腱损伤的病人28例34指62条肌腱,应用汤氏法或双津下法缝合,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甘油合剂预测鞘管区屈肌腱粘连的作用和对肌腱愈合的影响,并与透明质酸钠的作用相比较。方法 双A鸡78只,随机分为基油合剂(GM)组,秀明质酸钠(SH)组及生理盐水(NS)组,每组各26只。将鸡右足第三趾趾深屈肌腱切断,做改良Keasler 法缝合,并修复腱鞘,然后在修复的腱鞘内及肌腱周围注入相应药物。术后第1、2、4、6、8周取材,分别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生物力学测试。结果 GM组术  相似文献   

16.
屈指肌腱粘连松解术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指肌腱损伤修复后的粘连仍是一个难题,在屈指肌腱II区仍有31%-50%粘连发生,目前对鞘内屈指肌腱粘连的治疗,肌腱松解手术乃是一个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报告58例100指治疗结果的分析,优良率为69%,随访时间最短的13个月,最长的15年,平均8年6个月。本文着重讨论了判断屈指肌腱粘连松解是否彻底的方法,即在手术中让患者主动屈指或在腕上做探查,判断有否粘连条带的存在,如有需将粘连条带切断  相似文献   

17.
预防趾屈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研究屈肌腱断裂、损伤后防止粘连的问题。方法 用鸡趾屈肌腱损伤动物模型,观察局部使用东菱迪芙(Df-521)的防粘连作用。结果 实验组肌腱愈合好,表面光滑无粘连,腱周有假鞘形成,假鞘与肌腱有一定的间隙,生物力学测试功能好;对照组肌腱与腱周围组织粘连致密,境界不清,生物力学测试功能差。结论 Df-521具有明显的防肌腱粘连作用,是防止肌腱粘连理想的局部用药。  相似文献   

18.
大隐静脉代腱鞘在手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手掌部屈指肌腱Ⅱ区鞘内屈指肌腱损伤的缝合,或后期游离肌腱的移植术,肌腱的粘连一直是一个尚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作者自1992年以来,用自体大隐静脉代腱鞘游离掌长肌腱移植,重建屈指肌腱的功能,手术7例8例,经术后6至26个月的随访(平均13个月)手指屈指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9.
同种异体肌腱移植在手部创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同种异体肌腱移植免疫学研究的进展,异体肌腱移植逐步得到重视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自2004年10月~2006年10月,应用经深低温冷冻的异体肌腱,为24例28条肌腱缺损患者进行了移植手术,收到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手伸肌腱鞘管区损伤的修复崔大勇,邹士平,刘庚年,芦留斌,张纯怡手部伸肌腱在腕背鞘管区较为集中,此处外伤易造成多根肌腱断裂,修复较为困难。我院1985年~1993年共收治此区伸肌腱断裂34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4例,男27例,女7例,多为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