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神经递质作为神经细胞之间及神经系统与效应器之间传递的化学信号物质,在维持神经系统微环境稳态的同时,对脊髓神经损伤后的再生过程也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脊髓损伤后不同类别的神经递质呈现出复杂性、持续性和连锁反应性等特点,其相互协同或拮抗地参与了脊髓神经再生的过程。神经递质主要包含胆碱类、单胺类、氨基酸类和多肽类,不同种类的神经递质在脊髓神经再生中的调控机制不尽相同,甚至在不同阶段同一种神经递质对神经再生的作用亦不相同,其中胆碱类神经递质的早期释放量能够间接表明脊髓神经的损伤程度,但其过度释放也是加重脊髓神经继发性损害的原因之一,而在神经的再生过程中胆碱类神经递质水平的下降也是造成神经再生效果欠佳的原因之一;单胺类神经递质更多与兴奋传导有关,脊髓神经损伤后可通过增加神经兴奋传导而起到保护神经元的作用;脊髓损伤后兴奋性神经递质过度释放和抑制性神经递质的不足继而引起的神经递质动态失衡,是造成神经系统继发性损伤的主要机制。现对近年来脊髓神经损伤后各种神经递质的含量变化及其参与脊髓神经再生过程的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脊髓神经再生障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前车祸、外伤所致四肢损伤患者越来越多,这类患者常合并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手术常采用神经阻滞进行术中麻醉和术后镇痛。然而,局部麻醉药本身及神经阻滞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结构与功能恢复的影响尚存争议。因此,对伴有急性周围神经损伤的手术患者能否使用神经阻滞成为麻醉实践中亟需解决的临床问题。现就神经阻滞在急性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中应用对神经再生的具体作用及其可能的相关机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从神经再生和神经发生两大方面系统总结了近年来中医药促进中枢神经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指出两种作用机制的差异,为中医药治疗中枢神经损伤疾病提供新思路,参考文献27篇。  相似文献   

4.
周围神经损伤病例在临床工作中常见,很多专业工作者在修复神经损伤时都非常重视神经再生机理的研究,如神经再生的局部微环境,调控神经生长及影响神经再生因素的研究,以改善神经修复的效果.本文作者通过临床病例观察及手术所见,探讨脂肪组织包绕神经与神经生长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神经系统疾病是人类疾病最复杂的一大类。由于神经系统的特殊发育和组织构造,从神经科学的基础科研到临床诊断治疗都极为困难。神经再生和神经退行性病变的研究是当代科学研究的最热门领域之一,但是实验研究进展缓慢,尤其是可转化为临床应用的知识更少。主要原因之一是我们一直缺乏直观易行的动物模型。我们课题组的努力方向之一是开发新的实验模型。最近几年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多新进展,先将有关内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神经系统疾病是人类疾病最复杂的一大类。由于神经系统的特殊发育和组织构造,从神经科学的基础科研到临床诊断治疗都极为困难。神经再生和神经退行性病变的研究是当代科学研究的最热门领域之一,但是试验研究进展缓慢,尤其是可转化为临床应用的知识更少。主要原因之一是我们一直缺乏直观易行的动物模型。我们课题组的努力方向之一是开发新的试验模型。最近几年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多新进展,先将有关内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世界医学领域内 ,周围神经损伤与再生仍然是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近十多年来 ,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修复研究十分活跃。其原因在于无论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环境中 ,周围神经损伤后伤残症状严重 ,痊愈的可能性较小 ,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略作介绍。1 神经再生过程中的诱向生长在神经发育过程中 ,当生长的轴突到达周围的靶器官时 ,这些靶器官就开始产生神经营养因子。在神经损伤时轴突横断处新生的轴芽开始向远端生长 ,神经损伤后的再生依赖于损伤侧的雪旺细胞所提供的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营养因子通…  相似文献   

8.
角膜神经作为眼表的重要结构之一,在角膜正常结构和功能的维持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应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屈光不正时,在制作角膜瓣的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损伤角膜神经。正常角膜神经损伤将导致角膜营养不良及代谢障碍。通过对正常角膜神经的分布特点、术中角膜神经的损伤及术后角膜神经的修复等方面进行综述,探讨降低角膜神经损伤的方式及促进角膜神经再生与修复的途径,为今后的临床与研究工作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是一种胞膜磷酸蛋白,与神经发育、突触形成和可塑性,特别是与神经再生密切相关。周围神经损伤后,其含量可增加20~100倍[1-2]。因其是神经元生长发育的标志性蛋白质,并在神经损伤后修复及再生过程中作用关键,对其研究日渐增加,  相似文献   

10.
周围神经损伤是一种常见损伤,尽管显微外科技术在周围神经修复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多数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仍是棘手的难题,常常遗留或多或少的功能障碍。神经修复后影响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错接错生问题,即神经再生趋化性未能充分发挥或者是再生趋化环境遭到了人为的机械破坏。错接后支配皮肤的神经再生至肌肉,或支配肌肉的神经再生至皮肤,都不可能恢复功能。为了深入了解神经再生趋化性,更好促进神经修复后的功能恢复,我们对神经再生趋化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①通过多通道再生室,对神经再生趋化性特点进行了研究;②通过建立脊髓背根神经节切除模型,定量研究了各种材料再生室促进神经再生趋化性的作用;③通过构建体外神经组织趋化性模型,初步研究了神经再生趋化性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非编码RNA是一类不能被翻译为蛋白质的RNA分子,在生物体内发挥着广泛的调节作用,从表观上影响生物体的发育过程和相关疾病。越来越多研究发现隶属于非编码RNA类群中的miRNAs和lncRNAs可以影响神经再生的多个方面,例如神经干细胞的增殖,神经元的形成,成熟和突触发生等,而目前诱导神经再生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思路之一,因此本文对近年来发现的非编码RNA在神经系统疾病的预测、治疗、预后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归纳阐述。  相似文献   

12.
烧伤后神经功能的修复对机体运动与感觉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由于神经损伤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烧伤后神经再生及重构问题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2010年8月,国际烧伤领域权威杂志《Burns》刊登了一篇综述.讲述了烧伤后神经的损伤机制,以及现阶段治疗策略及其局限性。我们研读该论文后,受益匪浅。然而,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我们认为血管性因素在烧伤后神经损伤与重构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对血管再生与功能调节的研究有助于神经的再生与重构.  相似文献   

13.
神经损伤后再生,包括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再生,是神经科学领域研究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热点,然而神经再生的发生机理复杂,影响因素多样,很难从一个或者一种理论来解释和描述神经再生机制.本文通过总结近些年神经再生相关的研究进展,并从一些关键分子和信号通路角度分析神经再生的可能原因,为今后的实验研究阐明神经再生的详细机制提供一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神经再生作为医学难题之一,其相关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目前已达细胞分子水平。本文将近些年来与神经再生相关的信号通路研究作一综述,以期深入认识神经细胞对损伤的应答机制,为不同神经损伤的治疗提供积极的理论指导,并为发展新的治疗方法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15.
周围神经损伤后,最确切的方法就是显微吻合缝接,以促进神经的再生。可是,事实上,无论显微吻接技术多么精细,神经运动功能的恢复仍不尽人意。以往人们曾经将神经运动功能完全归结为显微吻接技术问题,但近年来的研究证明,神经元、轴突与效应器三者是一个整体,轴突损伤后,作为一个整体,胞体会发生凋亡,显微吻接技术再高明,神经也不能完全恢复。因此,神经损伤后.研究神经元死亡性质和死亡机制,探讨如何减少或阻止神经元凋亡的发生,无疑对促进神经再生,恢复神经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臂丛神经损伤是周围神经损伤中最严重的损伤之一 ,造成病人上肢严重的病废。由于臂丛神经损伤平面较高。神经再生速度较慢 ,部分神经终生变性 ,治疗效果不满意。从基础和临床继续研究臂丛神经损伤是必要的。1 功能解剖1 1 臂丛的组成〔1〕臂丛是由C5、6、7、8和T1神经根前支组成 ;C5通常接受部分C4的纤维 ;T1通常接受部分T2 的纤维。在前斜角肌外缘 ,C5、6合成上干 ,C7形成中干 ,C8T1合成下干。 3条神经干行向锁骨后下方 ,每条干形成前后股。在腋动脉周围上、中、下 3干的后股合成后束 ,上干和中干的前股合成外侧束 ,下干前股独…  相似文献   

17.
恒牙牙髓干细胞(DPSC)是从恒牙牙髓组织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成纤维状细胞。与其他干细胞相比,它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更强。同时,DPSC可以分泌血管生成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在刺激血管形成和受损神经再生方面有明显的效果,因此在一些周围神经损伤性疾病的治疗中有较好的潜力。近年来,DPSC在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文章重点围绕周围神经的再生机制、DPSC的生物学特性及在周围神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DPSC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臂丛神经损伤越来越多,肌电图(EMG)、神经传导速度(NCV),包括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NCV),是临床神经电生理检查的重要手段。本组76例臂丛神经损伤,分析其首诊和复诊神经损伤、神经再生电生理的变化,为临床提供神经定位、损伤程度的客观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凋亡是目前生物学及医学领域里研究最活跃、最热门的领域之一,许多神经退化性疾病及脑神经损害的过程与凋亡密切相关[1],故抗神经元凋亡的研究,将为治疗这些疾病提供手段.  相似文献   

20.
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立强 《广东医学》2005,26(12):1610-1611
臂丛神经损伤,尤其是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是上肢最严重的伤残之一,预后极差。在顾玉东院士等中外专家带领下,随着神经移位术的开展,臂丛损伤的疗效逐步提高。特别是近10多年来,臂丛显微外科与功能解剖学、神经再生生物学研究不断深入,电生理、影像学诊断技术等的临床应用,选择性神经束支移位术、游离肌肉移植功能重建术、健侧C7移位术等的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