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4℃和6℃两种温度融化新鲜冰冻血浆制备冷沉淀对凝血因子Ⅷ含量的影响。方法对30袋新鲜冰冻血浆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4℃和6℃循环水溶箱融化制备冷沉淀,比较融化时间和冷沉淀凝血因子Ⅷ含量。结果 4℃和6℃融化时间分别为(75.9±3.9)min和(55.4±3.8)min(P<0.01);冷沉淀凝血因子Ⅷ含量分别为(95.2±5..7)IU和(93.3±5.2)IU(P>0.05)。结论 4℃和6℃融化新鲜冰冻血浆制备冷沉淀对凝血因子Ⅷ含量没有影响,但6℃比4℃制备的时间显著缩短,血站可采用6℃融化新鲜冰冻血浆制备冷沉淀。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冷沉淀凝血因子制备方法的改变提高了产品质量.方法 1将新鲜冰冻血浆置于4±2摄氏度水浴箱内融化后,虹吸出血浆,袋内剩余40~50 ml冷沉淀凝血因子2将新鲜冰冻血浆置于(4±2)℃冰箱中过夜融化,经离心后分离出冷沉淀凝血因子20~30 ml.结果 离心法优于虹吸法.结论 本文对比离心法和虹吸法两种方法制备冷沉淀凝血酶因子,得出离心法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质量优于虹吸法,将冷沉淀凝血因子制备方法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3.
作者用改良的甘氨酸沉淀法制备因子Ⅷ浓制剂,适于大规模生产,且能获得高纯度和高稳定性的制剂。取新鲜冰冻血浆水浴融化(不超过1℃),0℃7000g离心。冷沉淀粉碎后用pH7.00.02M Tris-HC1缓冲液按30ml/1原料血浆的比例洗涤,离心或过滤后,冷沉淀重悬于相同缓冲液(24℃)。加热至30℃时,在溶液中搅拌加入2.8M甘氨酸缓冲液至最终浓度为2.0M。该溶液再通过含有玻璃珠层的布氏漏斗进行过滤,滤液中加入固体氯化钠(10g/100ml),30分钟后,经离心或过滤获得因子Ⅷ沉淀。沉淀置-80℃储存2个月无活性损失。混合数批血浆所得沉淀并溶于最终缓冲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放置时间对融化后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血站经ACD-B抗凝全血分离制备而成的新鲜冰冻血浆30份,37℃水浴融化,于融化后0、6、12、24h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FIB)、凝血酶时间(TT)、凝血因子FⅦ、FⅧ、FⅨ活性水平。结果新鲜冷冻血浆融化后,PT、APTT、FIB、TT在24h内不同时间点测定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因子FⅦ及FⅧ随时间的改变而有明显的降低,随着时间的推移衰减,与抽血即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Ⅸ仅在12h的时候有一过性的下降,24h后又恢复。结论新鲜冰冻血浆在融化后应该立即输注,以保证凝血因子生物学活性,进一步保证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冷沉淀凝血因子制备工艺的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制备方法,确保产品质量符合预期要求。方法取筛选预留的保存期内的新鲜冰冻血浆,采用循环水浴,并将初始温度控制在15℃,定期观察水温,保证在30 min内水温达到4℃,然后维持4℃水温30 min,在4℃无菌条件下分离出沉淀在血浆中的冷不溶解物质并在1 h内冻结。以纤维蛋白原和Ⅷ因子含量为质控项目。结果改良的方法通过调整融化时的初始水温、采用循环水浴确保水温均匀度,与原工艺比较,缩短融化时间2 h。36袋制品的纤维蛋白原和Ⅷ因子含量均符合国家要求并好于原方法,临床使用效果良好。结论此方法优于原传统方法,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Rock GA et al:Thromb Res 18(3/4):551,1980(英文)] 本文作者报导在制备因子Ⅷ冷沉淀过程中,增加冷不溶球蛋白沉淀步骤,可以大大提高制剂的纯度及得率。具体步骤为:一、于新鲜CPD血浆中加入肝素使达每ml含1单位肝素,于-80℃冰冻后在40℃融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血浆制备温度和时间对冷沉淀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新鲜冰冻血浆分成三个温度组通过虹吸法制备冷沉淀,比较融化时间和冷沉淀中FⅧ活性、Fg的含量.结果 2℃、4℃和6℃的融化时间分别为(96.3±5.9) min、(89.6±4.3) min、(81.2±2.7) min.温度越高,所需的融化时间越短.冷沉淀中FⅧ活性分别为(95.36±4.8)IU、(91.21±3.3)IU、(89.8±3.1)IU;冰冻血浆在2℃条件下融化所得冷沉淀中的FⅧ活性最高,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94,P=0.009,t =8.96,P=0.004),但4℃和6℃条件下融化所得冷沉淀中FⅧ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9,P=0.19).冷沉淀中Fg含量分别为(258.6±12.6)mg、(253.3±8.2)mg、(255.9±9.7) mg;不同血浆融化温度对Fg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1,P=0.37;t =0.270,P=0.56;=0.424,P=0.29).结论 2℃条件下血浆融化所制备的冷沉淀中FⅧ活性最高,但是所需时间也最长;6℃条件下融化血浆所制备的冷沉淀FⅧ活性较低,但是符合质量要求,而且所需时间最短,冷沉淀中Fg含量三个温度组之间没有区别.血站可以采用6 ℃融化冰冻新鲜血浆来制备冷沉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24h内凝血因子的变化,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YSMEX CA-1500型自动血凝分析仪,对20份血浆样品分别于融化后0、6、12、24h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FIB)、凝血酶时间(TT)、凝血因子Ⅶ、Ⅷ、Ⅸ(FⅦ、FⅧ、FⅨ)活性水平。结果新鲜血浆融化后24h之内无明显改变的有PT、FIB、TT(P>0·5);其他指标在不同时间段各有明显的改变,同时显示FⅧ半衰期为12~24h。结论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放置会有凝血因子活性衰减,为保证输血质量,应尽可能融化后立即输注。  相似文献   

9.
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不同放置时间凝血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24h内凝血因子的变化,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YSMEX CA-1500型自动血凝分析仪,对20份血浆样品分别于融化后0、6、12、24h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FIB)、凝血酶时间(TT)、凝血因子Ⅶ、Ⅷ、Ⅸ(FⅦ、FⅧ、FⅨ)活性水平。结果新鲜血浆融化后24h之内无明显改变的有PT、FIB、TT(P>0.5);其他指标在不同时间段各有明显的改变,同时显示FⅧ半衰期为12~24h。结论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放置会有凝血因子活性衰减,为保证输血质量,应尽可能融化后立即输注。  相似文献   

10.
蒋燕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23):2830-2832
目的 探讨亚甲蓝光化学法血浆病毒灭活对血浆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 使用血凝仪对血浆进行Ⅷ活性和纤维蛋白原含量检测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浆总蛋白浓度的变化.结果 新鲜冰冻血浆经MB-P病毒灭活后血浆Ⅷ因子活性为(0.66±0.06)IU/ml,比灭活前(0.75±0.07)IU/ml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为(1.31±0.1)mg/ml,比灭活前(2.19±0.2)mg/ml减少,两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总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在制备冷沉淀时,可考虑先将新鲜冰冻血浆制备冷沉淀后再将血浆进行病毒灭活.灭活后血浆对于临床需要补充血浆蛋白的患者影响不大 对于需要输注Ⅷ因子、纤维蛋白原的患者则会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去冷沉淀冰冻血浆与普通冰冻血浆部分有效成分的实际含量.方法 采集全血30袋,把每袋血液血浆分成2份,分别制备成去冷沉淀冰冻血浆与普通冰冻血浆,检测上述两种血浆的总蛋白、纤维蛋白原及凝血因子X含量,采用配对f检验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去冷沉淀冰冻血浆总蛋白含量(47.52±3.68) g/L、纤维蛋白原(0.94±0.16) g/L、凝血因子X(36.44±5.03)%;普通冰冻血浆总蛋白(56.27±4.17) g/L、纤维蛋白原(2.21±0.31) g/L、凝血因子X(53.62±5.49)%;去冷沉淀冰冻血浆总蛋白、纤维蛋白原及凝血因子X含量均明显低于普通冰冻血浆(P<0.001).结论 去冷沉淀冰冻血浆与普通冰冻血浆在临床可酌情区分应用.  相似文献   

12.
作者报道用离子交换层析法直接从新鲜冰冻血浆(FFP)中提取人凝血因子Ⅷ(FⅧ)。将全血在采集后6小时内离心分离得血浆,冷冻后,贮存于-30℃,即为FFP。取2L FFP于37℃水浴融化,调pH至7.0,按0.5g/L血浆的量,加入干燥的DEAE-SephadexA50,室温培育30分钟。溶液过滤,上清液以等体积无菌纯水稀释,再流经DEAE-Frac-togel TSK 650M凝胶柱,洗脱后,收集组份冰冻贮存。用一期凝固法检测FⅧ :C,用火箭免疫电泳法检测[von Willebrand因子(vWF)]、纤维蛋白原等。  相似文献   

13.
影响冰冻血小板质量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影响冰冻血小板质量因素的分析,提高冰冻血小板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通过选择容量为200~250ml。终产量在2.5×10^11/袋以上的新鲜机采血小板120袋,采集后24h内加入5%的二甲基亚砜(DMSO),然后置≤-80℃深低温冰箱中冻成及贮存。结果新鲜机采血小板终产量、冰冻血小板制备的时间、冰冻血小板贮存的温度及贮存时间长短、水浴融化温度对冰冻血小板的质量均有影响。结论新鲜机采血小板终产量与冰冻血小板的质量成正比:与加入5%二甲基亚砜制备冰冻血小板的时间及冰冻血小板的贮存时间成反比,制备及贮存冰冻血小板的适宜温度在≤-80℃,融化温度37℃~40%。  相似文献   

14.
1例静脉滴注冷沉淀引起重度过敏反应的抢救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沉淀是指新鲜冰冻血浆在1℃~5℃下不再融化的白色沉淀物。冷沉淀内含有因子Ⅷ复合成分,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稳定因子。主要用于血友病、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因子Ⅷ缺乏症患者。以及手术后出血、严重创伤患者等。因其是血液制品也可引起输血反应。至于不良反应总的来说较少,一般为过敏反应但症状轻微,出现重度过敏反应的虽然不多见,但是一旦发生有一定的危险性要引起注意。本院于2007年发生1例因静脉滴注冷沉淀引起重度过敏性休克的患者,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鲜冰冻血浆(FFP)首次融化后放置不同时间再次冰冻,比较二次冻融前后血浆中凝血指标和部分凝血因子的变化。方法 FFP37℃水浴融化后,在4℃放置0h、6h、12h、24h时分别抽取4ml血浆均等注入2支试管中,一支立即测定,另一支-30℃冰箱冰冻保存,10d时再融化并测定。结果 FFP二次冻融前后比较,凝血指标中APTT平均延长5.7%,PT、TT、FIB未见明显改变(P〉0.05);所测的部分凝血因子二次冻融后活性平均衰减4.8%~15.5%。结论凝血因子随FFP复融后放置时间延长而衰减,反复冻融可降低其活性。但在第一次复融后放置12h内再次冻融,凝血因子活性值仍在正常范围内,在血浆供应紧张时,仍可作为新鲜冰冻血浆使用。  相似文献   

16.
冷沉淀是由采集400ml全血分离成血浆制备,由新鲜冰冻血浆在1~5℃条件下,不溶解的白色沉淀物,其被加热至37℃时溶解的液态。它主要含有第Ⅷ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维蛋白原,纤维结合蛋白,ⅩⅢ因子,以及其它共同沉淀物,包括各种免疫球蛋白,抗A、抗B及变性蛋白等。  相似文献   

17.
冷沉淀临床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沉淀是由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eeze plasma,FFP)在2~4℃条件下经离心分得的糊状物,富含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n,Fn)、von Willebrand因子(vWF)、和Ⅷ因子(FⅧ),其中还含有分离时混入的其他血浆成分.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医药科学》2017,(8):247-250
目的探讨不同制备时间新鲜冰冻血浆对冷沉淀凝血因子(简称冷沉淀)中Ⅷ因子含量(FⅧ)和纤维蛋白原(Fg)含量的影响,以期找到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原料血浆的最佳及最长的制备允许间隔时间。方法以200份的血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全血采集后6、8、13、18h内制备成新鲜冰冻血浆,并标识,将四组不同制备时间段的新鲜冰冻血浆分别制备成冷沉淀凝血因子,检测其FⅧ活性和Fg含量。结果四组不同制备时间段的新鲜冰冻血浆制备成冷沉淀凝血因子FⅧ含量活性随制备时间延长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g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6h合格率为96%,8h合格率为94%,13h合格率为86%,均满足质控要求的75%受控要求,而18h内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分离出来的冷沉淀凝血因子合格率只有54%,达不到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质量要求,6、8、13h合格率与18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保证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质量及满足临床用血需求量,用于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的新鲜冰冻血浆最佳选择在采集后6~8h内,最长不宜超过13h分离并速冻的新鲜冰冻血浆作为原料浆。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冰冻机采血小板融化后析出的原因分析,找出对应的解决方法,降低冰冻机采血小板融化析出的报废,提高冰冻机采血小板的使用效率,为患者抢救赢得时间。方法分析对比我站2011年~2013年冰冻血小板在融化时的析出在制备、冰冻、储存、解冻过程中各个环节与融化后析出的关系,并于2014年调整后的冰冻血小板数据对比。结果冰冻储存温度控制在-75~-85℃;计算好冰冻血小板的加药量;融化温度在42℃,融化时间不超过10 min;加药时间控制在10 min,并且加药过程中不断的混匀;控制每次冰冻血小板的数量;控制每次存放冰冻血小板的冰箱开启的时间间隔等都能有效的降低冰冻血小板在融化时的析出问题。结论通过编写详细有效的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控制好各个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可以大大降低冰冻血小板在融化时析出报废或完全控制无析出报废现象,提高冰冻机采血小板的使用效率,为患者抢救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20.
两种降温方法对冰冻血小板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DMSO为防冻剂来制备冰冻血小板制品,缓解临床急用,收到较好治疗效果.但由于DMSO与水混合产生水合热,将在局部产生高温,造成细胞破坏、血浆蛋白变性及纤维蛋白析出.在血小板中加入DMSO后如不能迅速冷冻,就可能加剧上述现象,导致冰冻血小板解冻时出现变性蛋白及纤维蛋白析出.为保证制品质量,作者采用酒精浴,来加速水合热的扩散和提高降温速率,并对该法与直接速冻法制备的冰冻手工血小板(2 U)制品各24份进行观察、检测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