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优缺点。方法:21例心脏病患者,采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其中,房间隔缺损5例,室间隔缺损11例,房缺合并室缺3例,三尖瓣置换术1例,法洛三联症1例。术不不阻断主动脉,心脏持续供血,不灌注停搏液及心脏局部冰霄降温,心脏缓慢跳动。结果:全部病人手术过程顺利,无室颤和气栓,均痊愈出院。结论:本方法避免了主动脉阻断所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性损伤和再灌注损伤以及心脏局部冰霄降温所致心肌冻伤,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能最大限度保护心功能,简化手术操作,在做好排气措施下,该方法是安全可行的。但同时,由于心脏跳动及回心血流的影响,对复杂畸形的操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方面的变化,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逐渐增多。我院心胸外科对冠心病的外科手术治疗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在体外循环停止跳动状况下做手术(CABG),另一种是在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状况下做手术(OPCA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损伤大的高难度手术,危险性大,并发症多。  相似文献   

3.
随着心脏外科的发展,在人工心肺机的运转下,使心脏停止跳动,然后进行心内复杂的手术,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使许多复杂的心内手术获得了成功;同时,体外循环(CPB)后的心肌损伤就越来越被关注,人们从各方面研究心肌保护的方法;如缺血预处理可以增强心肌的抗损伤能力,一些药物如腺苷、去甲肾上腺素、阿片类药物进行预处理后也能产生心肌抗损伤作用;在吸人麻醉药物方面,很多证据表明,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具有心肌保护作用,其药理作用类似缺血预处理,其作用机制涉及激活腺苷A1受体、激活肌浆网特别是线粒体三磷酸腺苷(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KATP)、激活蛋白激酶(PKC)、减轻细胞内钙负荷等多种机制,现就其心肌保护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青岛医药卫生》2014,46(5):397-398
1病情简介 患者,男,63岁。以"左肺下叶癌切除术后6年、咳血1年",经诊断为"左肺上叶癌复发"入住某市医院胸外科,经过手术前检查、讨论后,决定行左肺上叶切除术,入院后第3天在全麻下行剖胸探查并左肺切除术。手术记录反映:左侧胸腔由于做过一次手术,粘连比较严重,术野渗血多,术中血压波动在50~69/0~35mmHg,脉搏120次/分,加快输液并输全血、血浆等(拟输凝血因子、输血小板悬液联系未果),同时应用止血、升压药物等,于手术开始1小时,结扎肺静脉以后,患者心脏突然停止跳动,立即给以心脏按压,应用心脏复苏药物,半小时后,心脏恢复跳动,在药物维持下,能够保持正常血压,手术医师决定继续进行手术,分别结扎了肺动脉和支气管后切除了左肺上叶,13:50关胸以后,患者心脏又停止了跳动,又开胸进行心脏按压复苏,患者心脏反复出现室颤,于17:40宣布死亡。患者家属认为,患者的死亡是由于医方术前准备不充分、术中操作失误、抢救不力,继而放弃抢救所致,遂引发医疗纠纷,并向医学会提出医学鉴定申请。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并行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中的应用效果,在并行循环下对88例先心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经腋下小切口行心内修复术74例,其他手术14例。结果表明除1例单心室行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后,因心律失常死亡外,全组病人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较好,随访2~24月情况良好。结论:并行循环心脏跳动下行心脏手术。可避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良好;简化了手术程序,缩短了手术时间、防止了低温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腋下小切口达到了微创外科的要求,对重症病人亦有利于手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6.
朱亚 《东南国防医药》2004,6(6):452-453
微创伤心脏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MICS)的概念和范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采用侧胸壁、胸骨旁或部分胸骨劈开的小切口,它具有损伤小,疤痕隐蔽,不破坏胸壁的完整性,防止术后鸡胸等优点。②在非体外循环和(或)心脏跳动下进行各种心脏手术,心脏无缺血及再灌注损伤,是近年来新兴的最接近于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措施和新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传统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都在体外循环心脏完全停跳下进行。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了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OPCABG)。我院自2001—06-2005—05共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63例,其中59例在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完成。仅有4例在体外循环下进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心脏不停搏的心内直视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不停搏的心内直视手术时,心脏始终保持跳动,冠状动脉持续有氧合血液灌注,因此,对心脏不存在再灌注损伤,术后心脏可保持良好的功能。自1993-01~1996-10,笔者等用此法为27例患者施行了心内直视手术,法乐三联症5例、法乐四联症1例、肺动脉瓣狭窄4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4例(缺损直径大于3.5cm)、室间隔缺损8例、右侧肺静脉畸形引流1例、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伴三尖瓣赘生物1例、主动脉窦瘤破裂1例、双腔右心室2例。术后1例出现轻微的肺梗死症状,经高压氧仓治疗3次而康复,余26例均保持术后良好的心功能,无严重的低心排综合征、无严重心律失常,均顺利康复出院。本法手术历时均较一般的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历时短,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也明显缩短。笔者认为此法只要应用得当,可以增加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安全性,尤其是术中不易损伤心脏的传导系统,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术后心功能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正>心脏跳动都有一定的规律,其正常的跳动能为人体的各个器官提供氧气与营养。如果心脏出现了不规则的跳动(心律失常),不但会损伤心脏功能,还会影响到其他脏器的供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副教授钟赟表示,心律失常尤其是心动过速,基本都是在有心脏疾病的基础上,碰上一些常见的诱因而发作。因此,要防治心律失常,不但要避开诱发因素,更关键的是要找出导致心律失常的疾病。  相似文献   

10.
为避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我院1996-10~1998-12选择性地采用体外循环下不阻断主动脉、心脏跳动或室颤下,实施心内直视手术94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全组94例。男43例,女51例。年龄10个月至64岁,平均(18.39±5.23)岁。体...  相似文献   

11.
刘利祥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6):1056-1057
非体外循环冠状手术(of-pump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surgery,OPCABG)由于不需要体外循环(CPB),避免了CPB对患者的正常生理干扰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费用低,成为目前冠心病手术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在心脏跳动下进行血管吻合,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大,故对麻醉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院3年来共行OPCABG手术18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祖金美  赵恒娣  董宏旭  张改欣 《河北医药》2011,33(10):1583-1584
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是专科医生在跳动的无体外循环支持的心脏上进行手术,避免体外循环手术的相关并发症,并且具有手术创伤小,费用低等优势而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CABG)。  相似文献   

13.
黄超  陈晖  李波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184-185
目的:总结64例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的应用经验,评价其对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64例应用此方法手术的心脏病病例。患者均常规建立体外循环,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升主动脉,在浅低温心脏跳动下手术。结果:全组手术顺利,体外循环转流时间18~80分钟,平均(48.1±30.5)分钟。术后恢复良好,无低心排综合征、栓塞、心律失常及残余漏等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0±2.2)天。随访3~28个月,能参加正常活动,无心脏杂音及残余分流。结论: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减少了手术后的各种并发症,缩短少手术时间,减少少术中心肌损伤,从根本上避免了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的发生,促进了心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我们自1998-01~2003-04对336例不同类型的心脏病患者采用右前胸小切口心脏跳动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现将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林芬  陈健  张新 《福建医药杂志》2003,25(3):194-194
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术后会给患者带来诸多的不良反应。因而 ,越来越多的心外科医师选择了在非体外循环心脏搏动下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伴随着手术方法的进步与更新 ,手术护士在手术中的配合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近两年来我科行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5例 ,现将手术的护理配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例中 ,男性 4例 ,女性 1例 ;年龄 38~ 77岁。术前 5例病人均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病史。其中 2例合并有高血压 ,2例合并有高脂血症。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 ,冠状动脉单支阻塞者 1例 ,冠状动…  相似文献   

16.
刘利祥 《中国基层医药》2004,16(1):1056-1057
非体外循环冠状手术(of-pump coronaryartery bypass grafting surgery,OPCABG)由于不需要体外循环(CPB),避免了CPB对患者的正常生理干扰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费用低,成为目前冠心病手术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在心脏跳动下进行血管吻合,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大,故对麻醉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院3年来共行OPCABG手术18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刘利祥 《中国基层医药》2007,16(1):1056-1057
非体外循环冠状手术(of-pump coronaryartery bypass grafting surgery,OPCABG)由于不需要体外循环(CPB),避免了CPB对患者的正常生理干扰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费用低,成为目前冠心病手术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在心脏跳动下进行血管吻合,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大,故对麻醉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院3年来共行OPCABG手术18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常温或浅低温体外循环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和经验。方法指体外循环插管后,仅阻断上下腔静脉而不阻断主动脉,也不应用心脏停搏液灌注仍保持心脏跳动下的心内直视手术。应用该技术实施心脏手术33例,全部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结果全组患儿心脏手术操作完毕均可顺利脱机,不需作辅助循环,CPB时间12~46(23.1±10.2)min,明显短于同期常规手术组。术后无任何并发症。结论该方法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更适合于时间短、畸形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矫治。  相似文献   

19.
刘利祥 《中国基层医药》2005,16(1):1056-1057
非体外循环冠状手术(of-pump coronaryartery bypass grafting surgery,OPCABG)由于不需要体外循环(CPB),避免了CPB对患者的正常生理干扰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费用低,成为目前冠心病手术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在心脏跳动下进行血管吻合,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大,故对麻醉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院3年来共行OPCABG手术18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刘利祥 《中国基层医药》2002,16(1):1056-1057
非体外循环冠状手术(of-pump coronaryartery bypass grafting surgery,OPCABG)由于不需要体外循环(CPB),避免了CPB对患者的正常生理干扰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费用低,成为目前冠心病手术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在心脏跳动下进行血管吻合,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大,故对麻醉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院3年来共行OPCABG手术18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