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天然药物进入我国,面临着与其他中药共同使用而没有中药药性的问题,开展对国外天然植物资源的中药化研究,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医药原创特色的新的研究模式和领域--新外来中药的研究。在此过程中探索和归纳其研究规律并形成研究范式,将有利于新外来中药研究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该文针对外来中药,分析了研究背景,回顾了应用历史,梳理了研究现状,阐述了概念内涵,总结了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外来中药现代研究范式的概念和系统思想,进一步研究和明确了范式构成的核心要素、性质以及研究原则,归纳了新外来中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从多方面视角系统阐释了其构建的基础。该范式的提出是中医药理论创新的实践应用,在其指导下新外来中药研究的品种会越来越多,研究更规范标准、结论更科学可靠,会启发指导更多的研究者聚焦新外来中药的研究,同时范式本身也会得到不断的完善。该范式的构建和应用一定会进一步加快外来中药的创新研究,对中医药品种的丰富起到历史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药药性是中药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正确理解中药药性的概念和形成,对开展中药药性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古代文献和现代认识的梳理,进而从全新的角度提出中药药性的概念、形成及其意义,指出中药药性,即为中药的属性,是中药秉承自然环境因素之变化,用于调整机体状态,便于临床辨证使用,运用中国哲学方法高度概括而形成的药物属性,包括其自然属性和效应属性两个方面。这一认识对明确和拓展中药药性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3.
本文回顾了近十年就中药概念问题所展开的争鸣,通过对中药体系形成的历史渊源的综合考察和全面分析,认为中药是指能够在中医用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的传统药物,这一定义有三层含义:1、先有药物然后才有用药理论;中医用药理论的形成与中药天然性、地域性、民族性和传统性密不呵分;2、中药内涵的本质是能够以中医用药理论为指导,而不取决于是不是以中医用药理论指导;3、“中药”概念是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中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漫长的与疾病斗争的历史过程中经过长期探索和经验总结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防治疾病的药学体系。目前关于中药"毒性"的报道广受关注,有人认为"中药有毒",有人把有些中药称为"有毒中药",如何认识中药文献记载的毒与现代认识的毒性,不仅是正确认识中药作用和安全性的问题,而且是促进中药发展的重要问题。为了系统认识中药毒的有关内涵和概念,我们组织了一批对中药有兴趣而且具有扎实现代药物知识的基础研究人员,对《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收录的83味中药材,逐一对其与"毒"相关历史文献和现代研究资料进行研究总结和评价,从其毒的特点、药效作用、物质基础、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为认识中药的"毒"及药物创新提供参考。在此,我们把每一味药物的研究结果整理成文,供对此感兴趣的同仁参考,也借此机会求教于大家,以推动中药的现代研究和创新性发展,为防病治病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有关中药之范围 ,近年来有不少人撰文论述 ,笔者读后受益匪浅 ,但又不敢苟同 ,故此略陈管见 ,兼与同道商榷。1 中药与天然药物的关系  中药是自上世纪初相对西药而形成的概念 ,古称之为本草 ,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临床的药物。就其实物而言 ,包括一部分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含炮制品、成药制剂等 )和某些合成品 (如人工牛黄、机制冰片等 )。此定义的核心在于“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也就是说 :每一味中药的应用 ,都离不开中医理论的指导 ,离开中医理论指导而应用的药物则不是中药。而天然药物是指直接来源于自然界的药物 ,与中药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由于对中药特别是有毒中药的认识不足,用药不合理的现象有所增加,致使中药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为提高对常见毒性中药的认识,将含毒的中药按毒性大小、药用类别进行归类,并从药物炮制、剂量、配伍、煎服以及现代技术、药物有效成分提取和精确使用等方面探究如何合理应用有毒中药。  相似文献   

7.
广义的中医理论应包括高度抽象的基础理论、独到的诊疗技术、丰富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同时浩如烟海的现代相关研究也应涵盖于其中。由于中医理论在中药研究与应用、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化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或提示作用,在新形势下,中医理论的概念和内涵应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和时代性。创新和把握中医理论的概念和内涵,对研究开发现代中药新药,有效应对“洋中药”、“植物药”、“天然药物”、“化学合成药”对我国中药市场的挑战,保护和发展民族医药工业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中药是安全、有效、无毒的。有些中药药品广告也往往片面或夸大宣传疗效,而对其毒副作用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避而不提或避重就轻,且常以“本品系纯天然药物,无毒副作用”误导患者;而患者在用药时也往往忽视中药的用法用量及其毒性,形成了认识的误区。大众媒体要正确认识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做好中药不良反应的科普工作,进行科学宣传,防止误导。既要禁止违反科学原则、夸大疗效、隐瞒毒性及不良反应的错误宣传,也要防止片面夸大中药不良反应的情况。教育群众改变“中药安全无毒”的观念,正确认识中药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的并存。提倡在医师、药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中药,避免不辨证使用中药、超量使用中药、随意延长疗程等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9.
论中医理论与中药现代化国际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义的中医理论应包括高度抽象的基础理论、独到的诊疗技术、丰富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同时浩如烟海的现代相关研究也应涵盖于其中。由于中医理论在中药研究与应用、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化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或提示作用,在新形势下,中医理论的概念和内涵应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和时代性。创新和把握中医理论的概念和内涵,对研究开发现代中药新药,有效应对“洋中药”、“植物药”、“天然药物”、“化学合成药”对我国中药市场的挑战,保护和发展民族医药工业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对受体的研究不断深入,受体信号分子转导系统已是当前医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受体技术研究和探讨中药作用的细胞机制是近年来的新尝试,但却反映了现代药理学关于药物作用及药物特异性的基本认识,因为药物作用及药物特异性的现代概念均基本一种假定,即药物作用的初始是在药物与细胞组成部分即所谓药物受体间形成可逆的复合物,故受体机制是药物作用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规律。中药作用于受体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1.
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在中药药动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方法被应用到中药体内药物浓度的检测方面 ,推动了中药药动力学的发展。本文简要阐述了目前中药药动学研究中常采用的分光光度法、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冰、免疫法、微生物法以及联用技术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在中药体内药物浓度的检测方面的应用 ,并对其作了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2.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近年来在中药及复方的研究领域方兴未艾。本文回顾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概念的提出及独立理论体系形成的整个演变过程;总结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成功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目标及具体方案;预见,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必将被更加广泛地应用到中医药研究的的各个领域,并与其它相关学科相互融合,不断地发展壮大,最终成为推动中医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学科。  相似文献   

13.
视中药为天然药物的观点 ,早已存在 ,只是近些年更为流行 ,大有强加给中医药学之势 ,且具隐讳性。此观点是以表面和片面现象为依据 ,故具虚假性 ;此观点从根本上否定了中药本质 ,加之其隐讳性 ,故具误导性和极大危害性。为防中药现代化及国际化的夭折仍至中药及中医药学消亡 ,中医药学工作者应对视中药为天然药物观点以警觉 ,坚持中药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药物这一本质 ,保留或称保持其宏观优势 ,克服微观劣势吸收现代科学研究成果 ,实现中药现代科学化 ,从而使中药及中医药学得以丰富和发展 ,为人类健康再做新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中药发酵制药技术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中药发酵制药技术是在继承中药炮制学发酵法的基础上 ,吸取了微生态学研究成果 ,结合现代生物工程的发酵技术而形成的高科技中药制药新技术 ,是从中药 (天然药物 )制药方面寻找药物的新疗效。传统的中药发酵多是在天然的条件下进行的 ,而现在的中药发酵制药技术是在充分吸收了近代微生态学、生物工程学的研究成果而逐渐形成的。其先进发酵工艺特点是 :以优选的有益菌群中的一种或几种、一株或几株益生菌作为菌种 ,加入中药提取液中 ,再按照现代发酵工艺制成产品 ,它是一种含有中药活性成分、菌体及其代谢产物的全组分发酵液的新型中药发酵加…  相似文献   

15.
朱家谷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2):2449-2451
中药复方制剂以独特的中医药理论体系为指导,在防治疾病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作者从法规及技术层面,回顾了现代中药复方制剂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中药复方制剂的研发水平及相关技术要求,提出了现代中药复方制剂的研发思路。1现代中药复方制剂的概念《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将中药、天然药物复方制剂分为3类:传统中药复方制剂,现代中药复方制剂及天然药物复方制剂,与原《新药审评办法》相....  相似文献   

16.
药物是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疾病的治疗中绝大部分疗效是通过药物治疗而获得的,可见药物在防治疾病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如果不合理地使用药物,不但不能解除病人痛苦,达不到防治疾病的效果,反而会给病人带来危害。在临床上要做到合理使用中药,正确发挥其疗效,首先必须熟悉和掌握中药特色。本文就中药特色与合理用药的关系作一浅析。l中药的多成分特色与合理用药中药是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极其复杂,从而形成了中药多成分火药特色。如甘草的化学成分有9类60多种,可想而知中药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多成分火药使中药在临床上具有多…  相似文献   

17.
王慧 《河北中医》2009,31(10):1538-1539
中药是纯天然药物,以其毒副作用小而著称,被世界医学界称为绿色疗法。然而,有关使用中药出现的严重中毒现象屡见报道。笔者从医药患三方面就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和对策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药是一个概念。中药中早已出现了中药提取物、部位、成分,但作为中药的提取物、部位和成分如何定位,不管从历史上的中药还是现代中药的发展历程,我们认为,应当依其于临床或实验中所反应的属性,即以临床或实验中反映的作用或功能而定位,并可根据其作用、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在临床实践中修正、完善而最终确定之。  相似文献   

19.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1,自引:4,他引:41  
王喜军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0):789-792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近年来在中药及复方的研究领域方兴未艾。作者回顾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概念的提出及独立理论体系形成的整个演变过程;总结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成功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目标及具体方案;预见,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必将被更加广泛地应用到中医药研究的的各个领域,并与其他相关学科相互融合,不断地发展壮大,最终成为推动中医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学科。  相似文献   

20.
中药注射剂是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为基础,应用现代技术研制而成的中药新剂型,它结合了传统中药和现代西药的优势,使中药也具有了起效快、疗程短等特点.但随着中药注射剂的不断开发和广泛应用,不合理用药现象日益增多.如何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成为医务工作者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