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多焦视网膜电图对单眼性弱视视网膜损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多焦视网膜电图(m-ERG)技术,可同时分别记录分析视网膜的线性成分(一阶kernel反应)和非线性成分(二阶kernel反应),从而可以了解弱视患者视网膜不同层次、不同部位的功能及是否存在异常。方法:对9例单眼性弱视,均先行远、近视力检查,扩瞳检影,检查眼底、同视机检查,按1987年全国斜弱视学组标准确诊。采用德国Roland公司的多焦视网膜电图,用M系列刺激,检查以黄斑中心凹的5个环61个六边形的一阶kernal反应(FOK)和二阶kernel反应(SOK)。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一阶kernel反应的各环的振幅密度值与对侧眼无差异。(2)一阶kernel和二阶kernel反应的各环的峰潜时与对侧眼无差异。(3)二阶kernel反应的第一环的振幅密度值均明显低于对侧眼。(4)二阶kernel反应的2-5环的振幅密度值与对侧眼无差异。结论:弱视眼视网膜感光细胞层无异常改变,不存在损害;弱视眼黄斑部可能存在视网膜内层及x型神经节细胞的损害;弱视眼视经信息的传递在视网膜层无延长。  相似文献   

2.
用多焦视网膜电图方法研究弱视眼视网膜功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用多焦视网膜电图的方法对两种类型单眼弱视弱视眼与健眼的视网膜功能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不同弱视的视网膜功能状况。方法使用视觉诱发电位仪,刺激图形为黑白同心圆形阵列,共有63个刺激单元,刺激野30°,检测52例单眼弱视儿童,对弱视眼与健眼一阶反映的P1波振幅密度值及潜伏期值进行比较。结果(1)弱视眼与健眼第一环P1波振幅密度值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双眼第二至第五环P1波振幅密度值、双眼各环P1波潜伏期值均无统计学差异。(2)所有弱视眼与健眼在第一环P1波振幅密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弱视眼第一环P1波振幅密度值在不同程度及类型弱视中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弱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功能存在异常,而周边视网膜功能无异常改变,信息传导时间在视网膜层无异常。(2)不同程度及类型的弱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功能异常的程度未见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弱视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VERIS Science^TM4.2多焦电生理系统对24例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双眼分别进行多焦图形视觉诱发电位(VEP)、视网膜电图(ERG)同步记录和多焦闪光VEP、ERG同步记录,并与30例正常对照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不同视网膜区域弱视眼多焦图形VEP、ERG反应和多焦闪光VEP、ERG二阶反应振幅均降低,VEP特征峰潜时延长,ERG潜时无改变。弱视眼多焦闪光一阶反应VEP、ERG的反应振幅密度均降低,潜时无明显改变。多焦图形VEP波形异常程度中心区大于周边区,且与弱视眼的视力异常程度有相关性。弱视眼多焦图形和闪光二阶反应的视网膜.皮层传导时间(RCT)显著延长,闪光一阶反应RCT三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弱视眼的mVEP和mERG具有明显的特征性改变,表明弱视眼的视网膜、视觉传导通路和视皮层都存在明显损害,且中心区损害重于周边区,中枢损害重于视网膜。(中华眼科杂志,2005,41:41-46)  相似文献   

4.
斜视性弱视多焦VEP与多焦ERG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比研究斜视性弱视患者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ultifoeal VEP)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ERG)的特征性变化,探讨弱视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VERIS Science^TM4.2多焦电生理系统记录并比较正常组30例、斜视性弱视患者20例各眼mVEP及mERG。结果弱视眼不同视网膜区域mVEP、mERG的特征峰反应振幅密度都较对侧眼和正常眼明显降低,mVEP的特征峰潜时延长。弱视眼mVEP、mERG波形异常程度随离心度增加而减小,mVEP波形异常程度大于mERG,且与弱视眼的视力异常程度有相关性。结论斜视性弱视患者的mVEP和mERG具有明显的特征性改变,表明弱视患者的视网膜、视皮层都存在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5.
黄斑病变的M-ERG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多焦视网膜电图 (M ERG)观察视网膜功能。方法 :对 16例 (16眼 )经眼底荧光素造影证实的单眼黄斑区病变 (中浆、老年性黄斑病变、外伤性黄斑出血等 )者分别应用二进制短M序列记录多焦视网膜电图 (RETIscanMultifocalERG ,M ERG)及按ISCEV标准记录全视野闪光视网膜电图(GanzfeldF ERG) ,分析患眼与对侧眼的M ERG一阶kernel反应 (FOK )、F ERG混合最大反应 (MCR) ,评价其视网膜功能。结果 :16例黄斑区病变眼的M ERG中心 1环P1波振幅密度值较对侧 (正常 )眼明显降低 (P <0 0 1)、峰潜时缩短 (0 0 10 0 5 ) ;而F ERGa、b波振幅、峰潜时与对侧正常眼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正常眼M ERG中心 1环的P1波振幅密度值最大、峰潜时最长。结论 :黄斑区病变可使M ERG中心 1环 (黄斑中心凹周围 0~ 5°区域 )的一阶kernel反应振幅降低、峰潜时缩短 ;短M序列记录时程短、采样少 ,可能更适合固视力差或检查欠合作者 ;M ERG通过不同的kernel反应可反映视网膜外层 (感光细胞层 )和内层 (神经节细胞等 )的功能 ,对评价后极部尤其是黄斑区视网膜功能有独特作用 ,其优越性大于全视野ERG。  相似文献   

6.
严良  赵婕  丁琦  徐翀  秦洁  陆豪 《临床眼科杂志》2006,14(3):207-20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早期视网膜病变时视网膜功能的变化。方法对中心视力正常、眼底正常或为轻度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分别行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 ERG)一、二阶kernel反应(first and second order kernel,FOK&SOK)检查。将结果正常同龄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1环(黄斑中心凹)的FOK P_1波振幅密度值降低,后极部30°视网膜总合反应的N_1、P_1波峰时延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92,P=0.0136;t=2.1124,P=0.0391和t=2.0241,P=0.0477);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1环(黄斑中心凹)的SOK P_1波振幅密度值降低,峰时延迟,后极部30°视网膜总合反应的P_1波振幅密度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00,P=0.0086;t=2.5515,P=0.0136和t=2.7990,P=0.0070)。结论糖尿病眼中心视力尚正常时,由mf-ERG检得的黄斑中心凹和后极部视网膜功能已有异常;kernel反应异常表明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内、外层视网膜功能均已受到损害,kernel反应的振幅和峰时是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7.
龚铠  刘东伟  王炜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10):1915-1917
目的:探讨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的一阶(first order kernel,FOK)和二阶(second order kernel,SOK)反应在亚临床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4-06/2015-05确诊为2型糖尿病,但眼底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32例58眼作为糖尿病组,进行多焦视网膜电图一阶反应、二阶反应检查,并与同期门诊检查的正常组对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FOK总和反应b波潜伏期无明显延迟,而b波的振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9,P=0.012).糖尿病组SOK总和反应b波的峰时延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3,P=0.025),且b波的振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33,P<0.01).糖尿病组a波在FOK和SOK中的振幅和潜伏期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将b波振幅、潜伏期分别与糖尿病病程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波振幅与病程呈负相关,而b波潜伏期与病程无相关性.结论:在亚临床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FOK、SOK均有变化,主要反映在b波的振幅变化.  相似文献   

8.
380例高度近视眼多焦视网膜电图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眼患者的多焦视网膜电图分布特征,探讨高度近视眼患者早期视网膜功能改变。方法连续收集高度近视眼患者380例(720眼)和正常对照者280例(560眼),采用德国Roland公司生产的RETIscan多焦视觉电生理检查系统,记录一阶反应的P1波波形与数值,分析比较其5个环形视网膜区域的变化情况。结果 380例高度近视组5个环形视网膜区域的P1波平均反应密度值、振幅总和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潜伏期值比对照组明显延长,其中以1环和2环改变最为明显,P〈0.05。结论高度近视眼患者多焦视网膜电图的反应密度、振幅均降低,潜伏期延长,以黄斑中心凹区域改变最为明显,说明高度近视眼患者的早期视网膜损害主要发生于黄斑中心凹区域。  相似文献   

9.
Li JJ 《中华眼科杂志》2005,41(7):583-584
在中华眼科杂志2004年第10期(655—662页)发表的“弱视患者多焦视网膜电图的研究”(以下简称“弱视多焦研究”)一文中,作者检测了屈光参差性弱视(28例)、斜视性弱视(25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14例)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el ectroretinogram,mfERG)的一阶、二阶反应振幅密度和潜伏期,并与正常儿童(30例,包括6例单眼眼外伤患者的健眼)进行比较。其结论为“弱视患者mfERG有明显改变,提示弱视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受损,但神经信息的传递无延长”。  相似文献   

10.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多焦视网膜电图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CSC)的多焦视网膜电图(mERG)特征。方法 对18例(18眼)CSC患者的患眼和对侧眼做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记录61个部位反应,比较分析视网膜后极部不同区域的a波(第1个负波)和b波(第1个正波)平均反应振幅密度。结果 CSC眼组1~3环a波和b波平均反应振幅密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多焦视网膜电图能对CSC局部视功能进行定量定位测定,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效果监测提供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正常人多焦视网膜电图一、二阶函数核反应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正常人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electroretinogram,mfERG)一、二阶函数核的波形及视网膜分布特点。方法:使用VERISScienceTM4.0系统,采用对比度为96%的103个六边形刺激模式,记录了17只正常人眼mfERG。结果:与一阶函数核相比较,mfERG二阶函数核波形较复杂、子波较多。其中一片反应一般有三个正向及负向波,而二片反应有四个正向及负向波。除潜伏期外,二阶函数核与一阶函数核振幅反应的视网膜分布特征基本一致,以中心凹处振幅密度反应最大,随离心度加大振幅逐渐降低;上方视网膜反应大于下方视网膜,颞侧视网膜反应大于鼻侧视网膜。但总能量明显小于一阶函数核。结论:正常人mfERG二阶函数核的视网膜分布特点与一阶函数核基本一致,二阶函数核对于某些疾病的诊断是否具有特异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肖信  刘伟民  王英  赵武校  阎丽 《眼科新进展》2012,32(4):344-346,350
目的比较屈光不正性、屈光参差性及斜视性弱视患者的位置辨别功能差异以及单眼弱视双眼间位置辨别差异。方法选取在广西视光中心就诊的139例(237眼)弱视患者,按弱视类型分为屈光不正性弱视组40例(80眼)、屈光参差性弱视组61例(82眼)、斜视性弱视组38例(75眼),检测3组弱视位置辨别功能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组弱视位置辨别功能检测结果均集中在2~4级之间,中位数均为3级,3组位置辨别功能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0.530,P>0.05)。单眼弱视双眼位置辨别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H=1.837,P>0.05)。单眼弱视眼与双眼弱视眼位置辨别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88,P>0.05)。结论屈光不正性、屈光参差性及斜视性弱视儿童位置辨别功能不存在差异,单眼弱视双眼位置辨别功能无差异,单眼弱视眼与双眼弱视眼位置辨别功能相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测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微血管系统的差异,探究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发病机制.方法 纳入2020年6月至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眼科门诊就诊的4~14岁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41例及正常视力儿童22例,将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弱视眼纳入为弱视眼组,非弱视眼纳入为...  相似文献   

14.
不同类型屈光参差性弱视黄斑部地形图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分析不同类型屈光参差性弱视黄斑部视网膜地形图的变化。方法: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连续收集52例104眼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包括远视性弱视和近视性弱视)儿童患者,其中弱视组1为远视性弱视41例,弱视组2为近视性弱视11例,对照组为对侧非弱视眼。用OCT-3分别对弱视组和对照组黄斑部进行放射状扫描,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研究组(ETDRS)定义的黄斑九格分区法测量黄斑部九个区域视网膜厚度及黄斑中央小凹厚度和黄斑部总的体积。结果:弱视组黄斑部各区域视网膜厚度中黄斑中央小凹F(157.00±17.21μm)比对照组(144.19±12.83μm)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弱视组黄斑中央凹1mm区域A1(189.23±14.68μm)比对照组厚(182.73±13.60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区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弱视组黄斑部各区域视网膜体积中黄斑中央凹1mm区域A1(0.15±0.01mm3)比对照组(0.14±0.01mm3)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区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弱视组中远视性组和近视性组各区域黄斑视网膜厚度中黄斑中央小凹F和黄斑中央凹1mm区域A1远视性比近视性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2~A9区远视性比近视性厚,其中A2~A5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6~A9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弱视可以影响黄斑部视网膜,引起视网膜的厚度和体积发生改变,主要影响黄斑中央凹1mm区域,导致中心视力的下降;弱视对两种不同类型屈光参差眼黄斑部(中央3mm区域内)视网膜厚度的影响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5.
用m-ERG诊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蕾  陆豪  严良  丁琦  秦小玲 《眼科新进展》2003,23(3):187-190
目的 应用多焦视网膜电图(m—ERG)一阶kernel反应(FOK)和二阶kernel反应(SOK)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进行了初步观察。方法 采用德国罗兰多膀视觉电生理检查系统(RETIscan 3.15 version)和瑞士 OCTOPUSl01电脑视野分析仪。检测了33只正常眼和早期、中期、晚期青光眼共42眼和高眼压症(可疑青光眼)16眼。记录了m—ERG的FOK和SOK的P、N波的振幅和峰时4个参数。将原始数据转入SPSS 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从可疑青光眼组到早、中、晚期青光眼组,FOK和SOK的P波、N波振幅逐渐下降,P波、N波峰时逐渐延长;(2)在总和反应中,FOK的P波振幅和SOK的N波振幅在早、中、晚期青光眼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严<0.05);(3)FOK的N波峰时和SOK的P波峰时,在中、晚期青光眼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4)可疑青光眼组与正常对照组在象限反应中,SOK的鼻上象限的P波振幅,鼻下、颞下象限的N波振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FOK和SOK是检测青光眼的一种敏感方法,尤其是象限反应,在青光眼视野损害之前就能敏感地出现异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检测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弱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探索弱视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发育状况。方法: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系统(OCT)检测弱视组17例20眼及正常对照组14例20眼黄斑中心区及黄斑周围区视网膜厚度。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两组视网膜平均厚度的差异。结果: 黄斑中心区厚度弱视组比正常对照组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周围区内环弱视组鼻侧视网膜厚度与正常对照组鼻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弱视组颞侧及上、下方视网膜厚度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黄斑周围外环各区视网膜厚度弱视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弱视眼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增加,OCT技术为非侵入性、结果可靠、安全。能否用于客观评估弱视预后及检测弱视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康网灵汤剂对波及黄斑部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黄斑部残留视网膜下液的影响。方法:将2004-11/2006-09脱离波及黄斑部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视网膜成功复位术后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证实黄斑部残留视网膜下液的患者60例60眼,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处理,中药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康网灵汤剂,3次/d,30d为1疗程,治疗6个疗程。治疗前后行OCT,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phy,mERG)及视力检查。观察指标:治疗前和治疗后1,3,6mo黄斑部OCT,mERG的P1波振幅密度值(nV/deg2)及视力。数据结果均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前两组在年龄、病程、视力、黄斑部残留视网膜下液量及P1波振幅密度值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中药组视力提高的眼数、黄斑部视网膜厚度及残留视网膜下液量减少,明显好于对照组;黄斑部mERG1,2环P1波振幅密度值在1,3mo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3,4,5环在3,6mo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中药康网灵汤剂能促进残留视网膜下液吸收,改善视功能。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evaluate macular and peripapillary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RNFL) thickness in amblyopic eyes compared to the fellow eye.

Design

Cross-sectional study.

Participants

30 patients (60 eyes) older than 18 years of age with amblyopia.

Methods

Inclusion criteria included individuals older than 18 years, amblyopia, and 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 ≤20/40. A complete medical history was taken and an eye examination carried ou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was carried out on both eyes of all patients. Exclusion criteria included intraocular pressure (IOP) >23 mm Hg and eye pathology that may affect OCT measurements. The primary outcome measures were foveal thickness and average peripapillary RNFL thickness, which were compared using a paired t test. Quadrants in peripapillary scans and concentric rings in macular scan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average age was 56 years (range = 33–82 years). Visual acuity ranged from 20/40 to 20/4000 (mean = 20/275). The average peripapillary RNFL thickness was 90.6 μm (SD = 9.6 μm) in the amblyopic eye and 90.1 μm (SD = 12.1 μm) in the fellow eye (p = 0.64). The average macular thickness in amblyopic eyes was 260.1 μm (SD = 32.0 μm), and 254.7 μm (SD = 32.5 μm) in fellow eyes (p = 0.10).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existed between peripapillary quadrants or macular concentric rings. These differences were smaller when the strabismic amblyopes were isolated.

Conclusions

There does not seem to be a difference in peripapillary RNFL or macular thickness between the amblyopic eye and fellow eye.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视网膜脱离高危眼中的高度近视眼的视觉电生理改变,了解视功能损害程度。方法回顾我院门诊高度近视患者24例48眼,分别与高度近视伴对侧视网膜脱离20眼、正常人48眼对照组进行传统视觉电生理F-ERG、F-VEP、M-ERG(一阶反应,first order kernel,FOK)联合检测。结果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高度近视的各项F-ERGa、b波表现为振幅下降明显(P<0.05),同时潜伏期下降(P<0.05),F-VEP P100改变无明显差异(P>0.05);但高度近视的各项F-ERGa、b波振幅下降程度没有高度近视伴对侧视网膜脱离眼明显(P<0.05),F-VEP P100与高度近视伴对侧视网膜脱离眼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M-ERG高度近视眼1~6环中心凹振幅密度下降、a,b波振幅下降介于对侧视网膜脱离眼和正常人眼之间(P<0.05),高度近视眼b波潜伏期延长在3~6环介于对侧视网膜脱离眼和正常人眼之间(P<0.05)。结论联合应用传统视觉电生理、M-ERG,为观察视网膜脱离高危眼的高度近视视功能受损提供了敏感客观依据,能定量、定性评价黄斑部后极部视网膜、视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