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有怎样的人文精神,就有怎样的艺术,就有怎样的音乐。影响中国文化最深的儒、释、道思想,也是音乐思想的哲学源泉。  相似文献   

2.
巴西是个好地方,肝脑涂地也难以描述这个国家的神奇。文字在好景致面前,永远黯然失色。  相似文献   

3.
源于中国的儒学,在汉唐时期传入朝鲜半岛后,即深深植根于朝鲜民族之中,历两千年不衰,即使到近代亦被韩国尊为国学,已成为韩国民族的精神基石。韩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自中国儒学于汉唐时期传入朝鲜半岛后,儒学一直被韩国尊为国学,影响极深。  相似文献   

4.
陈来 《东方养生》2011,(7):138-141
百年巨变,千载未有。康有为力主孔教,熊十力追求本心,梁漱溟比较中西,看知识分子对百年儒学危机作何回应?科举废,家族散,儒学变为游魂?新世纪,新气象,儒学有何机遇?  相似文献   

5.
范仲淹有云:"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对医学亦有深远的影响。儒家的中心思想体现为:崇尚和谐。现在看来儒家思想对医生无论是医风医德,还是医患沟通,或者是指导医师就诊方面,有很大的意义。医学主要是指维护健康和治疗疾病的活动,它关系到人的生老病死,因此学界对医学是"人学"的呼声很高。纵观古代医学与儒家之关系,大家们往往都融医儒于一体。  相似文献   

6.
刘梦溪 《东方养生》2011,(5):140-143
国学很热,那么“国学”概念是怎么来的?国学之中可有现代意义上的普世价值?初读国学,选择何种典籍入门?刘梦溪先生一一梳理。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成型和发展的基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她的起源和积淀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并且始终影响着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就中医学而言,中国传统化亦就是其成型和发展的基原。基原,本原也。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和优势的中医学,无论是其众多的医疗技术发明,或是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形成.都以这一化为背景和深厚底蕴。深入探索化和医学二之问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发扬中国传统化的优势,促进中医药事业的振兴。  相似文献   

8.
陳小野  黄毅 《北京中医药》2009,28(8):592-596
文化,是人们在一定价值观支配下的行为方式,以及与之相应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本文在较系统地考察北京文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角度,概括了北京文化的实质.依据:①北京是辽、金、元、明、清五朝古都,有800多年封建王朝正式都城的历史,其文化必然是正统的封建社会文化.②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儒家文化至宋代后才真正完成.③北京文化整体、京派文学、其它京派文化、以老舍为代表的京味文化的特点,也即中国传统文化特点.④有北京文化整体、京派文学、其它京派文化的核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较一致论述.⑤以王朔为代表的京味文化属北京文化中的另类,其特点也不为中国传统文化所有.⑥有以王朔为代表的京味文化的核心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论述.所以,北京文化的核心是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
找回年味儿,并不代表着彻底的复古。更何况,在巨大的文化断层之后,我们想恢复旧时的年俗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国人的生活中,从衣食住行,到文化娱乐,有很多事都和过年的处境一样。在这些事中,人们无论是"效仿西洋"还是"恪守传统",总是欠那么一种味道,总是要搞得不伦不类。  相似文献   

10.
时下,常见书刊报端名家学者有言“中医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好像不这么说我们就不能适应中国改革开放的潮流,就要落伍了。作为中国一名基层的中医工作者,我想斗胆说两句:中医属于世界医学的一部分,是中国的,而不是世界的;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积蕴就没有中医,没有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去学习和研究中医,必将葬送中医。  相似文献   

11.
吃饭、养生、温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事一条线就都搞定了。想没有“回头客”都难。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的两大主流为道、儒两家之学,释直到后汉才陆续传入中国。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了道、儒、释文化是如何为中医“治未病”理论提供养料与智慧的。中医学兼具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文章将中医“治未病”理念同中国传统文化道、儒、释三家养生思想进行横向比较与纵向陈述,梳理中医“治未病”文化价值的道、儒、释之精,进而让更多的年轻学者意识到医者要兼修文化,使中医“治未病”理论得以传承、弘扬,使中医药文化具有世界影响力,进而发展、复兴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3.
南坡 《东方养生》2012,(1):74-77
钱穆《朱子新学案》评朱熹云:“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存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奠大影响。旷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堪与伦比。孔子集前古学术思想之大成,开创儒学,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中一主要骨干。北宋理学兴起,乃儒学之重光。朱子崛起南宋,不仅能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并亦可谓其乃集孔予以下学术思想之大成。此两人,先后矗立,皆能汇纳群流,归之一趋。自有朱子,而后孔子以下之儒学,乃重获新生机,发挥新精神,直迄于今。”又说:“盖自有朱子,而儒学益臻光昌。自有朱子,而儒学几成独尊。”  相似文献   

14.
新安医学的儒学传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
吴昊 《东方养生》2012,(2):42-43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韩国经济在上世纪发展迅捷,而其保存传统文化尤为可观。中韩两国,一衣带水,历来交流至为紧密,今日面对韩国儒学发展之良好态势,其于中华神州大地之启示,激动炎黄子孙的血脉。  相似文献   

16.
世界给我16天,我给世界五千年。文化是中国面对世界最为深厚的积淀。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观经过现代转换,对当代西方世界具有重要借鉴和启示意义。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惟一从未间断、绵延至今的人类文化的瑰宝,是人类童年时代便已产生的、不可企及也无法再造的世界文明的辉煌顶峰之一。它弘浩博大,流丽万有;它克明峻德,修道以仁;它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它阴阳相济,追求神人以和。人文奥运体现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华文明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开拓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汪猛  翟笑枫 《河南中医》2016,(8):1315-1317
不论是道之"打坐"、佛之"禅定"、儒之"坐忘",还是三家指出的将"我"与自然融合,处世讲究清心寡欲、恬淡虚无,都在中华文化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相互交融、相互补充,三者的"无我"精神更是对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发展乃至成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对比现代社会物欲横流、过分强调自我,随着中医养生学的复苏,强调"无我"的养生方式必然会使人们对自己对待生活、工作的态度深刻反省,引领人们重归纯朴,带来新的健康风尚。  相似文献   

18.
19.
欧美游客来中国的第一站多是西安而非北京、上海、广州,他们先睹为快的是秦始皇兵马俑和盛唐文化遗存。2000年前,赢政的秦国大军从西安出发,驾长车而御宇内,履至尊而制六合。1000年前,唐朝帝都长安是世界的中心,外国人和少数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药文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上生长起来的一颗大树,它吸取了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形成了中国人对疾病诊治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中医药理论体系。它体现了中华民族保健养生及与疾病作斗争的生存智慧。中国传统文化的振兴,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