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原发性腹膜后肉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志明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4,31(5):318-318
腹膜后肉瘤(RS)不多见,美国估计每年收治1000例,手术切除是惟一的治疗方法。由于腹膜后缺乏间隔,肿瘤可以长得很大,并累及多发邻近结构以致根治性切除不易,多数局部复发,总5年生存率为15%~30%。美国Mayo临床中心于1983~1995年共为97例RS施行了手术切除,计男54例、女43例,平均年龄59岁:76例(78%)施行肉眼全切除,13例有残留病灶,8例仅行活检。48例还切除了邻近脏器,其中2:例≥1个脏器、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19岁,偶感右上腹疼痛8年,发现上腹部包块逐渐增大6个月,饭后饱胀伴呕吐1周于2005年5月7日入院。查体可在右侧腹部扪及一15 cm×15 cm大小的包块,质硬,固定。16排CT行腹部平扫、增强、三维重建,显示右上腹部见一13.7 cm×10.9 cm×22.2 cm软组织肿块影,中心见片状低密度区(图1)。肿瘤的上缘位于第一肝门后方,接近第二肝门水平,与肝脏分界不清,与门静脉右支和主干关系密切(图1,2)。下缘低于腹主动脉分叉处水平。增强 相似文献
3.
张天华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1996,5(2):79-79
患者 男,19岁。9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疼痛,次日在右上腹发现拳头大小包块,以后渐感包块增大,于1993年4月7日入院。体查:生命体征平稳,一般情况差,不能平卧,上腹部高度膨隆,并扪及巨大包块,占据整个上腹部,边界清楚,表面光滑。伴囊性感及压痛,诊断:腹部肿块待查。入院第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手术切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种类繁多,手术难度及危险性较大。对待这类患应具备认真而完善的术前准备工作。手术操作时必须做到:良好的麻醉效果而确保肌肉松弛;大小、位置适当的切口而确保术野宽广;清晰的解剖层次以减少手术副损伤;轻柔细致的操作以减少不良刺激。巨大肿瘤与邻近组织、器官关系密切时,可考虑阻断大血管血流下进行剥离,或联合脏器切除。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 primaryretroperionealtumor,PRT)术后复发率高 ,但部分病人仍有再次或多次切除的机会。本文报告 2例。1 病历简介例 1.病人男 ,73岁。 14年前检查发现腹膜后巨大肿瘤行首次手术治疗。术中见肿瘤巨大且与周围组织器官关系紧密 ,未能切除。病理报告 :腹膜后脂肪肉瘤。 5个月后于另一医院行第二次手术。分离包块过程中致降结肠损伤 ,肿瘤仍未切除。术后出现大肠瘘 ,6个月后肠瘘愈合。来我院行第三次手术。探查见肿瘤按常规方法无法切除 ,作者采取将肿瘤包膜打开 ,在包膜内完全切除肿瘤并包膜。切除肿瘤达 7kg。术后 7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8-12间收治的24例PR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患者中,17例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为(145.0±72.0)min,术中出血量为(118.2±155.0)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1±0.4)d,术后出院时间为(7.5±2.1)d。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7例患者因肿瘤体积较大且与重要血管、脏器关系紧密难以分离而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为(178.0±83.9)min,出血量为(414.3±729.0)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0±0.6)d,术后住院时间为(11.0±1.9)d。1例因术中出血过多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所有病例均无死亡,顺利出院。结论对肿瘤直径≤10 cm且无明显周围组织侵犯的良性肿瘤,行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术前通过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合理把握手术适应证,对手术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行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2008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2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其中1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余行腹腔镜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90 min,术中平均出血300 m L,术后平均8.5 d出院。术后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经保守治疗好转。围手术期无死亡患者。术后病理类型:良性肿瘤5例,其中神经鞘瘤1例,脂肪瘤1例,腹膜后囊肿2例,畸胎瘤1例;恶性肿瘤7例,其中纤维肉瘤2例,平滑肌肉瘤1例,恶性淋巴瘤2例,脂肪肉瘤2例。良性肿瘤平均直径8.1 cm,恶性肿瘤平均直径5.6 cm。随访7例恶性肿瘤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无复发及转移。结论通过本组有限的病例资料初步得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对于肿瘤直径≤10 cm的良性肿瘤或直径≤6 cm的恶性肿瘤且未侵犯主要血管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外科治疗樊献军耿协强陈辉韩天明张立峰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是腹部外科一种少见的疾病,我院于1983年1月~1997年4月共收治48例,其中43例经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21例,女性27例。最小年龄5岁,最大年龄...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腹膜后软组织肉瘤的再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组织肉瘤(soft tissue sarcoma,STS)是源于间叶组织和与生长在外胚层神经组织的恶性肿瘤,包括除淋巴造血组织外的非上皮组织,即纤维、脂肪、肌肉、间皮以及分布于这些组织中的血管、淋巴管和外周神经,多位于四肢、躯干和腹膜后等部位。原发性腹膜后软组织肉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sarcoma,PRS),指发生在腹膜后间隙的肿瘤,并不包括原在腹膜后间隙的各器官的肿瘤及转移性肿瘤,占全身肿瘤的0.07%-0.20%,占全身软组织肿瘤的10%-20%,男女性的发病率基本一致。由于肿瘤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及腹膜后潜在间隙大的解剖特点,组织构成复杂,腹膜后间隙组织疏松及腹腔的高度适应能力,PRS病人在早期多无自觉症状,近70%病人以腹部包块为首发症状就诊,等到发现时肿瘤直径多已〉10cm,或已经侵及邻近脏器和主要血管,此时,肿瘤通常已生长5—6个月,甚至几年。到目前为止,辅助化疗及放射治疗对于PRS的作用并不明确,其治疗主要为手术,但要完全治愈并非容易。此外,它尚具有复发和转移的特点,再手术治疗困难更大。文献报道,5年、10年局部复发率分别达到72%和91%。本文结合笔者的临床经验及有关文献,将对腹膜后肉瘤的术后复发和转移两个棘手问题进行讨论,以探讨如何合理选择再手术治疗,提高手术切除率,延长存活期,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手术治疗75例PR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良性肿瘤26例,直径5 cm~38 cm,平均14.33 cm,完整切除23例(88.46%);恶性肿瘤49例,直径4 cm~22 cm,平均8.50 cm,完整切除38例(77.55%),两者在完整切除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57例,良性肿瘤患者共有4例死于原发疾病及并发症,1、3、5年生存率为94.74%、84.21%、78.95%,恶性肿瘤1、3、5年生存率55.26%、23.68%、15.7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恶性PRT完整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部分切除术后生存率(P<0.05)。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手术路径与合适的切除方式,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肿瘤完整切除及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治疗PRT的关键,有利于提高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 mary retroperitoneal tumor,PRT)是指原发于腹膜后潜在间隙内的肿瘤,该病发病率低,国外报道占全身肿瘤的0.07%~0.2%。由于组织学类型繁多,部位深在,缺乏特异临床表现,且肿瘤常较大并累及周围脏器,因而其诊治比较困难。我们总结了1989至2005年我院收治的28例PRT患者资料,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8例,男13例,女15例,年龄13~72岁,平均40岁。病程1个月~8年。腹盆腔可扪及肿块20例,腹痛15例,腹胀8例,腰痛9例,其他症状包括发热、消瘦、大小便困难、贫血、恶心呕吐、下肢浮肿等。病理类型:良性肿瘤:神经纤维…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 17岁。因腹部包块进行性增大 2年,于 2004年3月 20日收入我院。患者足月顺产,出生后生长发育正常入院时体检营养中等,心肺正常,腹部膨隆,扪及包块,上极至肋弓下缘,下极至脐部,纵径约 15cm,横径约 10cm,质中,无压痛,活动度小,余无阳性体征。B超提示“右中腹部实质性 相似文献
14.
姜礼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3,10(4):358-358
病例 1 女 ,47岁。因腹部包块、伴腹胀半年入院。无疼痛、食欲不振及乏力 ,近 1个月来包块渐大。查体 :消瘦、腹部膨隆 ,可触及多个大小不等的包块 ,较固定 ,质中等 ,有压痛。以右下腹部包块较大 ,上界达右肋缘下 ,下界至髂窝。CEA0 .7μg/L,AFP<2 0 μg/L。逆行肾盂造影示右肾向上移位 ,位于 11、12肋中段 ,右输尿管向左移位。全消化道X线钡餐片示 :膈肌较高 ,胃后移 ,小肠及结肠均向左移。B超示肝脏下方、右肾前方可见一约 10cm× 8cm× 3 .9cm大的片状强回声块 ,左侧中下腹见一约 9.8cm× 3 .2cm× 5cm椭圆形回声增强区 ,边界光滑整…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手术治疗情况。方法:分析77例经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切除率、手术范围、再次手术情况和组织病理学。结果:良性肿瘤34例,恶性肿瘤43例;完全切除率。部分切除率和联合脏器的切除率分别为74.0%、10.4%和23.4%;其中,良性肿瘤的完全切除率为85.3%,恶性肿瘤为65.1%,两者有显著差异。复发肿瘤的完全切除率达63.6%。结论:肿瘤浸润至大血管和多脏器是影响切除率的主要因素,而复发肿瘤仍有可能完全切除。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腹膜后巨大肿瘤外科手术经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提高腹膜后巨大肿瘤手术切除率 ,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 对近 2 0年来 16 4例腹膜后肿瘤中直径大于 10cm者 86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86例巨大腹膜后肿瘤行根治性切除 6 9例 ,部分切除 12例 ,仅行活检 5例。手术死亡 1例 ,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 腹膜后巨大肿瘤病理类型多 ,手术难度及危险性大。手术中必须具备良好的麻醉、充分的显露、轻柔精细的操作和正确理性的决断才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 ,提高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提高早期诊断正确率与手术切除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90-2000年经手术证实的86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临床资料。结果 69.7%患者以腹中,腰部肿块和/或腹痛就诊,术前确诊率为52.6%。获得随访62例,肿瘤完全切除者术后2年生存率为61.3%,姑息切除及探查活检者均在1年内死亡。良,恶性肿瘤完整切除率为81.3%,37%,复发率分别为15.4%,60%。16例术后复发,其中9例再次行手术切除。结论 早期诊断,首次手术的彻底性,术后定期复查是提高生存率的三个环节,复发者再次手术仍可获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后腹膜脓肿,即因各种腹部手术或闭合性腹膜腔内出血以后而导致在左右下腹两侧与回盲部后和乙状结肠、降结肠与腹膜后间隙的脓肿。本人从1994年2月~2003年12月共收治后腹膜脓肿的患7例,经随访临床治疗效果满意,7例均痊愈,无其他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30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手术要点。方法 对1988~1998年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30例进行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28例,良性肿瘤2例。无手术死亡,因并发症死亡1例。结论 B超是最基本的诊断方法,CT有助于对肿瘤与邻近脏器关系的判断,DSA对肿瘤血供的显示有助于术中控制出血。施行肿瘤全切除术是治疗腹膜后肿瘤的关键,肿瘤包膜应尽可能切除,术前对联合脏器切除应有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20.
成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目的 探讨成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1955-1997年经手术和活检证实的成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134例,就其年龄,病情,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的特点进行比较。结果 首发症状及体征多数国腹痛及腹块,腹块并有压痛者多的恶性,〈20岁及〉60岁发病者恶性多见,平均病程20.4个月,〈1年者多为恶性。肿瘤大小与良恶性无关,术前确诊率为41.8%,B超及CT的诊断率分别为48.5%,70.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