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预处理对大鼠肝脏低温保存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大鼠肝脏离体非循环灌注模型 (IPRL) ,对供肝分别作缺血预处理 (IPC)和阿霉素预处理 (DPC) ,比较各组供肝低温保存损伤的程度。结果流出液中AST和ALT的酶学水平 ,IPC组 (40 1± 6 3、17 1± 0 5 )U L和DPC组 (43 6± 3 7、19 4± 0 8)U L显著低于未预处理 (NPC)组 (6 4 5± 8 2、2 3 8± 3 9)U L(P <0 0 5 ) ;胆汁分泌量及肝组织ATP含量 ,IPC组 (5 3 5± 10 2 ) μl、(6 2± 0 6 ) μmol g和DPC组 (5 0 5± 8 1) μl、(6 0±0 6 ) μmol g显著高于NPC组 (2 2 8± 9 7) μl、(2 6± 0 3) μmol g(P <0 0 5 ) ;肝组织丙二醛 (MDA)的含量 ,IPC组 (4 36± 0 2 6 )nmol g和DPC组 (4 5 1± 0 13)nmol g显著低于NPC组 (6 75± 0 17)nmol g(P<0 0 5 ) ;光镜及电镜结果显示 ,IPC组和DPC组肝细胞损伤的程度显著轻于NPC组 ;而IPC组与DPC组相比较 ,上述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预处理对供肝低温保存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药物预处理可以模拟IPC的效果。药物预处理为临床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 (ischemicpreconditioning ,IP)对大鼠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采用SD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 ,供肝冷保存时间 10 0min ,无肝期 2 5min。 64只SD大鼠随机均分成两组 :对照组 ,获取供肝前仅以肝素生理盐水经门静脉灌注 ;IP组 ,获取供肝前阻断肝门血供 10min ,再灌注 10min ,然后再以肝素生理盐水经门静脉灌注。每组受体的一半 (n =8)用于观察存活率 ,另一半 (n =8)用于移植肝脏再灌注 2h后取血及肝脏检测。结果 IP组的 1w存活率、胆汁分泌量、抗氧化酶活力、血清NO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 ,血清ALT、AST、LDH、TNF及肝组织中的过氧化产物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5 ) ,组织的病理改变也轻于对照组。结论 IP能够提高血清NO水平 ,降低血清TNF含量 ,对大鼠移植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在缺血预处理 (IP)保护大鼠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SD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 ,供肝冷保存时间为 10 0min ,无肝期 2 5min。12 8只大鼠随机分成 4组 (n =32 ) :A组 (对照组 )、B组 (IP组 )、C组 [腺苷 (Ade)组 ]、D组 [NO合成抑制剂N L 精氨酸甲基脂 (NAME)组 ]。其中各组的半数用于观察存活率 ,另一半用于移植肝脏再灌注 2h后取血及肝脏检测。结果 IP组和Ade组的 1周存活率、胆汁分泌量、抗氧化酶活力及血清NO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肿瘤坏死因子(TNF)及肝组织中的过氧化物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肝组织损伤以窦状内皮细胞为主 ,并且是以凋亡的方式发生死亡 ,IP组和Ade组窦状内皮细胞损伤明显轻于对照组 (P <0 .0 0 1) ;NAME组的各种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近 (P >0 .0 5 )。结论 IP能够通过增加NO的合成来减轻再灌注早期窦状内皮细胞所受到的损伤 ,改善微循环 ,提高移植肝脏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前清髓及非清髓性全身照射(TBI)预处理对小鼠血管内皮的影响.方法 将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小鼠)、致死剂量TBI组(~(60)Co 8.5 Gy)和减低剂量TBI组(~(60)Co 5.0 Gy).TBI后定期观察小鼠的生存状态,计数外周血白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内皮细胞和内皮祖细胞的变化;通过病理切片及透射电镜观察小鼠小肠及肝脏的组织结构和血管内皮的超微结构.结果 致死剂量TBI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减少,同时内皮细胞及内皮祖细胞增加,与正常小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低剂量TBI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先降后升,内皮细胞与内皮祖细胞同样也出现增加,与正常小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致死剂量TBI组比较,其外周血内皮细胞和内皮祖细胞增加幅度明显降低(P<0.05).两个TBI组小鼠的病理切片均可见肝脏实质细胞水肿及小肠炎症细胞浸润,肝脏的超微结构可见血管内皮完整性受损,致死剂量TBI组受损更为显著.结论 清髓及非清髓性剂量TBI预处理均可引起小鼠血管内皮早期损伤,其损伤程度与剂量相关,且外周血中内皮细胞的变化可以反映血管内皮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我们采用大鼠肝脏非循环灌注模型。探讨应用抗癌药阿霉素预处理(DPc)是否可以模拟缺血预处理的延迟保护作用,旨在减轻肝脏缺血一再灌注(I/R)损伤,为临床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内皮祖细胞(EPC)抑制异基因骨髓移植后肝小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Balb/c小鼠分为3组,单纯骨髓移植组的小鼠在全身照射后经尾静脉输注C57BL/6小鼠的骨髓单个核细胞5×106/只 ;联合EPC移植组则在单纯骨髓移植的基础上同时输注C57BL/6小鼠的EPC 5×105/只 ;正常对照组的小鼠不作任何处理.分别于移植后第0、5、10、15和20天时,计算各组小鼠的肝脏指数,光镜下观察肝小静脉血栓形成情况以及肝细胞及血管内皮损伤情况,电镜下观察肝小静脉、肝血窦内皮、肝细胞损伤及血小板黏附情况,检测外周血活化血小板的比例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的变化.结果 移植后第0、5、10、15和20天时,单纯骨髓移植和联合EPC移植组的活化血小板比例、肝脏指数和外周血TNF-α浓度均呈现上升趋势,至第15天时达到高峰,随后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各时间点联合EPC移植组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单纯骨髓移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骨髓移植组比较,联合EPC移植组的血小板黏附减少,肝小静脉血栓形成较少,肝细胞水肿和坏死程度均较轻,且肝脏损伤修复较快.结论 小鼠骨髓移植时联合输注EPC能显著抑制肝小静脉血栓形成,明显减轻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 (IPC)对大鼠肝脏低温保存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制备大鼠肝脏离体非循环灌注模型 ,对供肝分别作不同时间的IPC (IPC1组缺血 5min、IPC2 组缺血 10min、IPC3 组缺血 15min) ,而后比较各组供肝的损伤程度。结果 流出液中AST和ALT的水平 ,IPC1组分别为 (4 0 .1± 6.3 )U/L和 (17.1± 0 .5 )U /L ,IPC2 组分别为 (5 3 .6± 3 .7)U/L和 (19.7± 0 .5 )U /L ,均显著低于未预处理 (NPC)组的 (64 .5± 8.2 )U/L和 (2 3 .8± 3 .9)U /L (P<0 .0 5 ) ;IPC1组又显著低于IPC2 组和IPC3 组的 (63 .8± 7.2 )U/L和 (2 2 .8± 2 .5 )U /L (P<0 .0 5 )。LDH水平 ,NPC组、IPC1组、IPC2 组和IPC3 组分别为 (10 4.3± 2 0 .6)U/L、(84.1± 19.7)U /L、(90 .5± 2 1.1)U/L和 (10 3 .1± 18.5 )U /L ,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但均高于正常组〔(71.5± 18.9)U /L〕 (P<0 .0 5 )。胆汁分泌量及肝组织ATP含量 ,IPC1组分别为 (5 3 .5± 10 .2 ) μl和 (6.15± 0 .65 ) μmol/g ,IPC2 组分别为 (4 1.5± 8.1) μl和 (4 .77± 0 .2 1) μmol/g ,均显著高于NPC组的 (2 2 .8± 9.7) μl和 (2 .62± 0 .3 4) μmol/g (P<0 .0 5 ) ;IPC1组又显著高于IPC2 组和IPC3 组的 (2 7.5± 2 .8) μl和 (2 .61  相似文献   

8.
背景 最近的研究表明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在维持正常内皮功能和修复损伤血管内皮发挥重要的作用.目的 分析和总结了近年来EPCs移植治疗应用的现状,同时探讨了EPCs可能的作用机制.内容 描述了EPCs的生物学特性;总结了EPCs移植治疗的应用现状;探讨了EPCs...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腹主动脉移植后小鼠移植物动脉硬化的病变过程及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数量的动态变化,探讨EPC与动脉内膜损伤和修复的相互关系.方法 以C57BL/6小鼠和Balb/c小鼠为供、受者,建立腹主动脉原位移植后移植性模型.术后3 d、2周、4周、6周,观察移植动脉病理改变,并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移植血管内膜增生情况.使用流式细胞仪监测术后外周血中EPC数量的变化.结果 术后3 d,移植动脉内皮细胞损伤,并伴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术后2周,即可观察到移植动脉新生内膜形成,存在急性排斥反应;术后4周、6周内膜厚度逐渐增生,移植动脉管腔明显狭窄.术后早期外周血中EPC的数量增多,3 d时达到高峰,此后迅速减少,术后14和28 d时,显著低于术前水平(P<0.05).结论 通过同种小鼠腹主动脉原位移植可成功复制出移植物动脉硬化的病变特点;外周血中EPC的数量与移植动脉内膜损伤的修复密切相关,可能成为移植物动脉硬化的发病指标和干预靶点.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hanges in the number of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 from peripheral blood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plant arteriosclerosis in mouse abdominal aortic allografts, and discuss their correlations. Methods A segment of abdominal aorta was transplanted orthotopically from C57BL/6 to Balb/c mice. The grafts were harvested at 3rd day, 2nd week, 4th week and 6th week after the operation and studied by light and electronic microscopy. Regional changes in the lumen and intima were measured with computer imaging analysis system. EPC from peripheral blood were quantified by flow cytometry. Results Endothelium injury and inflammatory cells infiltration were seen in the aortic allografts at 3rd day after transplantation.Neointimal lesions and acute rejection were observed as early as 2nd week after surgery. The lumen of allografts was significantly narrowed due to neointima hyperplasia and had progressed at 4th and 6th week postoperatively. The number of circulation EPC was increased from 1 st day after operation and reached the peak at 3rd day. Thereafter the number of EPC was decreased rapidly and significantly less at 14th and 28th day postoperation than that pre-operation. Conclusion Abdominal aortic transplantation from C57BL/6 to Balb/c mice presents typical pathological feature of transplant arteriosclerosis. The number of EPC from peripheral blood is related to the process of injured endothelial repair and neointima formation of aortic grafts. EPC count may be considered a novel biological marker and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for transplant arteriosclerosis.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不同剂量内皮祖细胞(EPC)输注对移植后造血重建的影响.方法 以C57BL/6小鼠为供鼠,Balb/c小鼠为受鼠,进行HSCT,输注骨髓单个核细胞数量为5×106个/只.仅进行HSCT者为单纯骨髓细胞移植组;行HSCT的同时经尾静脉输注供者骨髓单个核细胞诱导培养的EPC的受鼠为EPC联合移植组,EPC的输注量分别为5×104、1×105、5× 105和1×106个/只.另设正常对照组和致死量照射组.观察小鼠的存活率、造血重建情况及骨髓微环境的变化.结果 各EPC联合移植组小鼠存活时间长于单纯骨髓移植组,5×105 EPC联合移植组至观察结束时存活率为100%,高于其他各组(P<0.05).移植后10和15 d,5×105 EPC联合移植组外周血白细胞数量高于其他组(P<0.05).移植后15 d,5×105 EPC联合移植组外周血血小板数量高于其他组(P<0.05).5×105 EPC联合移植组造血组织增生程度也好于其他组.5×105 EPC联合移植组骨髓内HSC比例为(1.06±0.03)%,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 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中联合输注5×105 EPC能够有效促进造血重建,提高小鼠存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0年3月解放军第一○五医院收治的28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抽取患者骨髓后,体外分离、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经股动脉置管至肝固有动脉,再将BMSCs植入肝脏.自体移植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术前、术后第2、4、8、12周检测肝功能生化指标.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当方差齐时,组间多重比较采用LSD法分析,若方差不齐则采用Dunnett's法.结果 本组中,26例患者术后1周食欲增加,乏力明显改善;23例术后第4周腹腔积液明显减少或消失.至第12周,患者ALT由(99±36)U/L降至(48±26)U/L,AST由(86±36)U/L降至(46±22)U/L,TBil由(38±16)μmol/L降至(18±13)μmol/L,Alb由(29±4)g/L升至(35±5)g/L,PT由(19±4)s降至(13±4)s.治疗前、后患者各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7.35,143.52,218.74,125.57,331.25,P<0.05).本组患者未见发热、皮疹、过敏反应等并发症,其中1例髂后上棘穿刺点出现血肿,1周后自行消退;1例在施行BMSCs移植过程中出现肝区不适,移植完毕拔管后症状消失;1例于术后3个月因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结论 BMSCs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近期安全有效,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骨髓问充质细胞(BMCs)移植能否提高严重肝功能损害合并再生障碍的同种先天性无白蛋白大鼠(F344alb)肝再生和修复能力.方法 F344大鼠为供体,F344alb受体鼠接受Retrorsine(RS)1次/2周腹腔注射2次后4周行2/3肝切除(PH).正常F344alb为组Ⅰ(n=5);BMCs移植为组Ⅱ(n=8);RS/PH预处理为组Ⅲ(n=8);RS/PH预处理后BMCs移植为组Ⅳ(n=8);RS/PH预处理后肝实质细胞移植为组V(n=8).4周后行各组大鼠肝脏形态学和组化染色研究,检测肝功能,及肝组织和骨髓基因检测.结果 (1)生存率:组Ⅳ75%,组Ⅴ 50%,组Ⅲ37.5%,组Ⅰ和组Ⅱ 100%.(2)4周后组肝再生率(67.38±8.66)%显著高于组Ⅳ、Ⅲ[(55.31±8.69)%,(44.27±6.51)%].(3)PH后1 d,组Ⅲ、Ⅳ、V血清TB、ALT显著升高;PH后2 d,组Ⅳ血清,rB、ALT显著下降.(4)组Ⅳ、Ⅴ肝组织切片白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白蛋白染色阳性肝细胞呈簇状分布.(5)F344来源白蛋白基因片段出现在组Ⅳ、Ⅴ大鼠肝组织内.(6)PH后2、4周,组Ⅳ、Ⅴ血清白蛋白显著升高.结论 BMCs移植可提高严重肝损合并再生障碍受体鼠肝再生能力,保护肝功能,促进肝修复.  相似文献   

13.
体外诱导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成内皮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体外诱导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成内皮细胞,探索其作为血管组织工程内皮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冲洗大鼠骨髓腔,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单个核细胞;按诱导(M199,20%FBS,VEGF 10ng/mL,bFGF2ng/mL)和未诱导(M199,20%FBS)分组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至第二代;免疫细胞荧光分别检测诱导组和未诱导组细胞VWF、VEGFR-2、VE-cadherin和PECAM-1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诱导组细胞和未诱导组细胞VEGFR-2、VE-cadherin和PECAM-1表达率;诱导组细胞接种于胶原凝胶中三维培养,观察血管生成能力.结果诱导组原代细胞呈小梭形,5~7d时出现典型的线样结构,P2、P3细胞逐渐成内皮细胞典型铺路石样结构,未诱导细胞未见这两种典型结构;免疫细胞荧光发现,诱导组细胞有VWF、VEGFR-2、VE-cadherin和PECAM-1表达,未诱导组未见明显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三种标记(VEGFR-2、VE-cadherin和PECAM-1)在原代时的比例均不到总细胞数5%,经两代培养后,诱导组中阳性细胞率高于35%,未诱导组阳性细胞率明显低于诱导组(P<0.01);三维培养状态下诱导组细胞集落在胶原内有"出芽式"生长.结论本实验建立了一套骨髓EPCs分离、诱导培养和表型检测的方法;以VEGF和bFGF为主要诱导因子的诱导体系,对骨髓EPCs成内皮细胞的诱导阳性率达35%~40%,经诱导的内皮细胞有希望作为血管组织工程新的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骨髓单个核细胞(MNCs)和骨髓源内皮祖细胞(EPCs)移植促进血流重建的效果,探讨非内皮祖细胞在血流重建中的作用.方法 获取Lewis大鼠骨髓MNCs,部分MNCs在体外诱导分化为EPCs.采用Lewis大鼠建立单侧后肢缺血模型.建模后3 d,将模型鼠随机分为3组:(1)对照组(n=6),将0.8 mL D-Hank's液注入对照组大鼠缺血侧后肢;(2)MNC组(n=6),将8×10~6个骨髓MNC植入MNC组大鼠缺血侧后肢;(3)EPC组(n=6),将体外培养的8 × 10~6个EPC植入EPC组大鼠缺血侧后肢.细胞移植后3周行大鼠后肢动脉造影,检测缺血侧后肢侧支血管数;切取缺血侧后肢腓肠肌,分别行CD31和α-SMA免疫组化染色,计算毛细血管密度和小动脉密度.结果 MNC组毛细血管密度与EP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67 ± 7.87)个/HP vs.(32.83±5.38)个/HP,P>0.05].而均高于对照组(19.67 ± 4.80个/HP)(P<0.05);MNC组侧支血管数与EP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7±0.75)个vs.(4.50 4±1.38)个,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2.50 ± 1.5)个](P<0.05);MNC组小动脉密度与EP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3 ± 1.47)个vs.(5.50 ± 2.35)个,P>0.05],亦均高于对照组[(2.17±0.98)个](P<0.05).结论 在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肢体缺血性疾病中,非内皮祖细胞在血流重建中所起的作用与EPC相似.  相似文献   

15.
人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人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EPCs)分离、培养、诱导分化与鉴定的方法,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收集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患者的髂骨骨髓24例,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的单个核细胞接种于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瓶,贴壁培养,EGM-2培养基诱导扩增EPCs。Dil-ac-LDL、FITC.UEA—I荧光双标、流式细胞术鉴定EPCs,计算纯度。透射电镜和管腔形成实验鉴定EPCs向血管内皮细胞(ECs)分化的能力。结果培养72h换液时可见贴壁细胞形成明显细胞克隆集落,第5天集落数增加,1周后细胞融合达80%,至第14天细胞呈铺路石样排列。培养至第7天细胞Dil-ac-LDL、FITC-UEA-I双荧光染色阳性率为(95.1±4.0)%,CD133、CD34、KDR、VE。Cadherin标记阳性率分别为(18.5±4.4)%、(45.4±7.8)%、(66.7±7.2)%、(20.5±5-3)%。培养第10天细胞透射电镜显示成熟血管ECs特有的Weibel-Palade小体。管腔形成实验表明,体外ECMatrix上培养7至12d的EPCs具有较强的管腔形成能力。结论采用密度梯度离心与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的人髂骨骨髓来源的单个核细胞在特定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EPCs,纯度较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EPCs培养7至12d,具有良好的管腔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 (EPCs)体外诱导成内皮细胞的生长增殖规律。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得到Wistar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 ;以 10 μg/L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和2 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体外诱导 ,通过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法观察内皮细胞表型 ;原代细胞克隆形成率、细胞计数和流式细胞术检测VEGFR 2、VE 钙黏蛋白 (cadherin)阳性表达率观察体外增殖能力与表型。结果 诱导后细胞呈铺路石样形态。免疫荧光法发现诱导细胞表达小鼠抗大鼠Ⅷ因子 (vWF)、VEGFR 2、VE cadherin和CD3 1。原代克隆形成率为 6.66± 0 .75 ;细胞随代次增加增殖能力逐渐下降 ;VEGFR 2和VE cadherin在P2与P5中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骨髓EPCs在体外可诱导为成内皮细胞 ,并可保持相对稳定的诱导阳性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骨髓基质细胞(BMSCs)经不同移植途径在损伤脊髓中的迁移和分布规律.方法 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以改良Allen法制备脊髓损伤模型.第3代BMSCs经CM-Dil荧光染料标记后按不同途径移植.A组:脊髓损伤后行第四脑室注射移植;B组:脊髓损伤后行损伤区蛛网膜下注射移植;C组:脊髓损伤后行损伤区远端蛛网膜下注射移植;D组:脊髓损伤后行股静脉注射移植.分别于移植后24 h、1、2、3、4周取损伤脊髓段作冰冻切片,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测移植的BMSCs在损伤脊髓中心的聚集情况.结果 移植后24 h:除B组外脊髓损伤区未发现红色荧光;移植后1周,A、C组移植的BMSCs开始向脊髓损伤区迁移;移植后2周,除D组外,各组BMSCs迁移、聚集在损伤脊髓的中心;移植后3-4周,脊髓损伤区BMSCs数量减少,B组减少速度更快.结论 经第4脑室、硬脊膜下移植的BMSCs能迁移聚集在损伤脊髓的中心,经静脉移植的BMSCs极少迁移到损伤脊髓的中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骨髓基质细胞(BMSCs)移植后在损伤脊髓中的迁移和分布。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以改良Allen法制备脊髓损伤模型,B、C、D组分别在损伤后立即、24h、7d移植经CM—Dil荧光染料标记的第三代BMSCs,A组注射等量PBS,分别于BMSCs移植后24h、1、2.3、4周取损伤脊髓段作冰冻切片,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测移植的BMSCs在损伤脊髓中的迁移和分布。结果移植后1周,各组移植的BMSCs基本位于硬脊膜下,移植后2—4周,BMSCs迁移、聚集在损伤脊髓的中心,D组损伤脊髓内BMSCs数量明显多于B、C组。结论(1)移植的BMSCs迁移聚集在损伤脊髓的中心;(2)在脊髓损伤后7d移植BMSCs较损伤后立即或1d后移植更利于BMSCs在损伤区的聚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