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小关节注射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临床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40例腰椎小关节患者采用实时超声引导下行小关节注射治疗。术后随访12周,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术前、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结果:40例患者,需要观察的腰椎小关节共57个,超声成功探测到54个小关节。对54个腰椎小关节行超声引导下注射镇痛复合液,均操作成功,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及其他并发症。治疗后1、4、12周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VAS评分(P<0.001)。治疗后1周与12周VA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1周与4周、4周与12周的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小关节注射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具有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孕妇24岁,孕1产0,孕12+周来我院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经腹超声检查:单胎,头臀径67 mm,头颅形态未见异常,双侧侧脑室未见扩张,第四脑室消失,胸椎及腰椎前凸成角畸形.经阴道超声检查:小脑呈"香蕉状",由于胎龄较小,未能清晰显示脊柱椎体回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和评价急诊超声引导在老年患者腰椎穿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09—2018-09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室老年患者57例,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29例,采用床旁超声引导下进行腰椎穿刺术;对照组28例,采用传统体表标记方法定位进行腰椎穿刺。比较2组患者腰椎穿刺时间、一针穿刺成功率、穿刺次数以及术后并发症包括腰痛、坐骨神经刺激征发生情况,并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与使用传统方式的对照组相比较,实行床旁超声引导的实验组腰椎穿刺时间明显缩短[(7.38±3.24)min vs.(18.64±7.36)min],一针穿刺成功率高(86.21%vs.35.7%),穿刺次数少[(1.35±0.97)次vs.(3.68±2.73)次],术后并发症腰痛少(6.90%vs.32.14%),无坐骨神经刺激征发生,患方满意度达到100.00%。结论:急诊超声引导下对老年患者进行腰椎穿刺可以显著提高腰椎穿刺成功率,减少"盲穿"所造成的并发症,有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成人腰椎前凸角度与下腰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正常的腰椎有向前的生理前凸,对维持脊柱的生理曲线和人体平衡、姿势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腰椎的生理前凸变化是否与下腰痛有必然的联系,尚有一些争论.目的:分析患者腰椎前凸角度与下腰痛的关系,以期对下腰痛治疗与康复中校正腰椎前凸角度的必要性有所认识.设计、时间及地点:分类对比观察,于2007-02/2008-01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完成.对象: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8例,其中48例有慢性下腰痛,10例没有慢性下腰痛.方法:通过测量58例成年人腰椎侧位X射线片腰椎前凸的角度,对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是否有下腰痛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患者腰椎前凸角度.②下腰痛患者与没有下腰痛者腰椎前凸角度平均值的比较.③不同性别患者腰椎前凸角度与下腰痛关系.结果:①有下腰痛患者与没有下腰痛者腰椎前凸角度平均值差异不明显(P>0.05).②腰椎前凸角度与年龄没有明显的相关性(r=-0.04,P>0.05).③女性腰椎前凸角度较男性大(P<0.01);女性腰椎前凸角度与有或无下腰痛没有关系;男性有下腰痛者腰椎前凸角度趋向于减少,但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成年人腰椎前凸角度的变化与下腰痛患者临床症状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治疗方案中校正生理前凸变化并不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探测腰椎横突根部与上关节突外缘之间的凹槽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为超声引导腰椎脊神经后支阻滞做前期研究。方法:选择疼痛病房同时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40例腰腿痛患者,用PHILIP HDI 5000型超声仪探测其L15的横突根部与上关节突外缘之间的凹槽,分别测量凹槽到后正中线的垂直距离(UD)。根据每位患者的腰椎X线正位片,同样方法测量凹槽到后正中线的垂直距离(XD)。比较超声测量组与X片测量组所得数据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40例患者L15的横突根部与上关节突外缘之间的凹槽,分别测量凹槽到后正中线的垂直距离(UD)。根据每位患者的腰椎X线正位片,同样方法测量凹槽到后正中线的垂直距离(XD)。比较超声测量组与X片测量组所得数据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40例患者L15横突根部与上关节突外缘之间的凹槽到后正中线距离共400组数据,超声探测到384组数据,探测到的384组数据与X片测量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可以探测到腰椎横突根部与上关节突外缘之间的凹槽,并且有很高的准确性,为超声引导腰椎脊神经后支阻滞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张艳明  王晓红 《华西医学》2005,20(3):524-525
目的:观察中药热敷与关节松动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热敷、西方关节松动术和腰椎牵引进行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均采用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和治疗后腰椎功能评分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前:13.031±3.906,治疗后:22.375±3.731,P<0.001)。结论:中药热敷、西方关节松动技术和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背景:腰椎融合后,椎间植骨融合率低,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阐述椎间植骨融合效果与腰椎前柱的关系,分析其组织结构及生物力学发生改变后对椎体间植骨融合效果的影响.方法:电子检索CBM/CNKI(2000/2010)和计算机Medline数据库(1995/2010)收录的腰椎椎间植骨融合的相关综述和论文报告,找出并分析其中与前柱结构及生物力学相关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腰椎前柱的完整性及生物力学的稳定性对椎间植骨融合的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在腰椎前路间盘切除及腰椎前柱爆裂骨折撑开内固定中,应该着重保护好椎体前柱结构及血运,尽量恢复腰椎前柱结构的完整性及稳定性,维持腰椎正常的生物力学环境,以期达到理想的椎间融合效果.  相似文献   

8.
应用骨超声衰减评估绝经后骨质疏松药物疗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跟骨超声衰减 (BUA)测量对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疗效评价的作用。方法 :40例绝经 3年以上患骨质疏松的老年女性服用阿伦膦酸钠 6个月。服药前后分别用超声测量跟骨的BUA ,双能X线测量第 2~ 4腰椎和髋部的骨密度 (BMD) ,行配对t检验并作相关回归分析 .结果 :用药前左跟骨BUA平均值为 ( 5 3 7± 5 2 )dB/MHz ,服药后为 ( 5 5 7± 2 8)dB/MHz (P =0 0 2 ) ,显示BUA检测能反映疗效变化 ,并与左股骨颈的BMD变化有相关 (r =0 387,n =40 ,P <0 0 5 ) ,但与腰椎和髋部总的BMD变化无相关。结论 :服药后BUA值比服药前有明显增加 ,提示BUA可初步估计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背景:统计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后早期腰椎前凸角度变化、分析其变化的特点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分析L4~5后路椎体间融合后早期腰椎前凸角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L4~5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和L4滑脱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的116例患者,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腰椎前凸角度.随访资料完整患者40例,L4~5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28例,L4腰椎滑脱12例,随访12~24个月,分析治疗前后骶骨倾斜角变化.结果与结论:治疗后腰椎前凸角度均较治疗前增大(P < 0.05).腰椎管狭窄与腰椎滑脱患者腰椎前凸角度因手术变化的趋势是相同的(P > 0.05).治疗前后MacNab评分优和良中的患者腰椎前凸角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后路椎体间融合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及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背景:脊柱-骨盆参数的异常与腰椎椎体滑脱症的发生、进展密切相关。目的:探讨腰椎椎体滑脱症患者内固定治疗后脊柱-骨盆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行腰椎椎体滑脱症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治疗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共60例,测量分析所有患者内固定前后X射线平片的腰椎前凸、骨盆投射角、骶骨倾斜角和骨盆倾斜角、矢状面平衡、椎体滑脱度、椎体滑脱角和椎间盘高度。将上述参数植入前后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比较,并对相关参数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结论:植入前后滑脱度、滑脱角、椎间盘高度、腰椎前凸、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及矢状面平衡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椎间盘高度的恢复与腰椎前凸、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滑脱度及滑脱角的变化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腰椎前凸的变化与滑脱角、滑脱度、骨盆倾斜角及骶骨倾斜角的变化存在线性相关。说明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内固定能够显著地改善腰椎椎体滑脱症患者的骶骨倾斜角、骨盆倾斜角、腰椎前凸及矢状面平衡;运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椎体滑脱症患者,必须考虑不同骨盆投射角下的骨盆代偿模式,个体化地重建椎间盘高度。  相似文献   

11.
正孕妇,32岁,G2P1,停经29~(+5)周。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行Ⅲ级产前超声及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超声描述:单活胎,胎儿颅内结构、双肾、心内大体结构、肺及四肢未见明显异常,BPD:75 mm、HC:260 mm、AC:248 mm、FL:53 mm、HL:48mm,左心室探及斑点状强回声,脊柱矢状切面腰椎2~4椎管内见高回声团,大小约15mm×10mm×9mm,稍向脊椎左侧膨出,该处腰椎排列紊乱,第4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胎儿单发半椎体畸形的二维声像图特征,以提高产前二维超声对单发半椎体畸形的认识。方法:从2010年5月—2015年5月在广东省东莞市茶山医院进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中,选取产前超声提示单发半椎体畸形7例,回顾性分析单发半椎体畸形声像图特征及产前超声检查方法。结果:7例单发半椎体畸形中,胸椎半椎体5例,腰椎半椎体2例;产前超声检查过程中,旁正中切面显示脊柱后凸和前凸畸形5例,冠状切面显示脊柱左侧弯曲和右侧弯曲6例,在没有侧弯、成角情况下,横切面很难发现椎体形态异常。结论:旁正中切面可显示半椎体畸形引起的脊柱后凸和前凸,冠状切面可显示半椎体畸形引起的脊柱左侧弯曲和右侧弯曲,横切面可显示椎体形态异常。胎儿半椎体畸形具有典型声像图特征,二维超声可作为胎儿单发半椎体畸形的常规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CT联合超声引导在腰椎硬膜外麻醉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至我院进行腰椎硬膜外麻醉的患者120例进行研究。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取仰卧位或者膝关节屈曲位,对照组在超声定位下确定椎间孔进行硬膜外穿刺,观察组患者先行CT扫描,确定要进行穿刺的脊椎和椎间隙情况,然后在超声扫描定位下进行穿刺,给予利多卡因注射液以及甲磺酸罗哌卡因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时间、麻醉起效时间以及1次麻醉成功率。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穿刺时间和麻醉起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穿刺成功率98.33%高于对照组88.33%,观察组患者穿刺时间和麻醉起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穿刺成功率98.33%高于对照组88.33%。结论:CT联合超声引导能够提高腰椎硬膜外麻醉穿刺的成功率,改善麻醉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一款国产热固耦合式超声骨强度仪的可重复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11名志愿者,用该仪器测得右跟骨的两个超声参数,分别是超声速度(SOS)和宽带超声衰减(BUA),计算每个参数的变异系数均方根百分比(CVRMS%),评估该仪器的短期可重复性;选择18名志愿者,用类似的方法评估该仪器的中期可重复性;选择29名志愿者,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量腰椎骨密度(BMD),并与用该仪器测得的跟骨SOS,BUA值进行相关性分析,评估该仪器的有效性。结果:①超声参数SOS,BUA的短期CVRMS%分别为0.30,4.24;中期CVRMS%分别为0.41,4.20。②SOS与腰椎BMD的相关系数r=0.486(P<0.01),BUA与腰椎BMD的相关系数r=0.629(P<0.01)。结论:与国际主流定量超声(QUS)检测仪器相比,热固耦合式超声骨强度仪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可用于临床骨质状况评估。  相似文献   

15.
腰椎注射技术是治疗腰背部疼痛的主要方法之一,为提高该类技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常在影像学引导下进行,既往主要是放射线或CT的辅助。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引导下治疗逐渐普及,提高了注射技术的成功率,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但腰椎注射技术因为解剖原因和超声成像的特点,发展部分受限。本文就超声成像技术在腰椎注射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后路腰椎融合术后患者急性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本院择期行后路腰椎融合术治疗患者6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5)与对照组(n=32),其中对照组行单纯全身麻醉诱导,研究组行超声引导下ESPB联合全身麻醉诱导,术...  相似文献   

17.
孕妇 2 6岁 ,孕 18周。使用HP -10 0彩超 ,凸型探头频率 3.5MHz ,检查所见 :单胎 ,双顶径 4.9cm ,颅骨光环完整 ,脊柱颈胸段呈串珠状排列均匀整齐 ,腰椎部椎管后壁连续性中断达 1.6cm ,椎管前壁向前凸出 ,椎管内径 1.4cm× 1.7cm× 2 .0cm ,脊柱后方显示 4.2cm× 5 .3cm囊性包块 ,壁清晰 ,内为无回声区 ,其内无彩色血流显示 (图 1)。超声诊断 :胎儿腰椎裂硬脊膜膨出。孕 2 7周引产观察 :男婴 ,腰椎后方皮肤缺损 ,可见一 10cm× 8cm圆型囊性肿物 ,紫黑色 ,包膜破溃 ,内容物已流出 (图 2 )。图 1 椎管后壁中断、前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正常与退变腰椎小关节的超声与CT测值,评价采用超声评估腰椎小关节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进行检查慢性腰痛患者15例,作为慢性腰痛患者组,选取本院体检中心健康志愿者19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测量正常与异常腰椎L1-S1各个小关节的超声与CT测值(长度与宽度),对健康对照组L1-S1各个小关节左右侧超声测量长度与宽度,健康对照组与慢性腰痛患者组的超声测值、超声与CT测值进行t检验。结果超声能够清晰地显示异常的小关节病变,表现为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关节下骨质破坏,关节软骨磨损或病变而变薄或增厚。对于腰椎小关节的长度与宽度,正常与异常腰椎小关节的超声测量值之间均值长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6±0.03)cm vs(1.43±0.05)cm,t=2.626,P0.05];均值宽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8±0.01)cm vs(0.15±0.02)cm,t=2.264,P0.05]。患者组15例,共150个小关节,超声与CT 2种检查方法所得测值之间均值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3±0.17)cm vs(1.42±0.16)cm,t=1.655,P0.05],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5±0.03)cm vs(0.14±0.03)cm,t=1.656,P0.05]。结论超声可清晰显示腰椎小关节的结构,对于腰椎小关节退变的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原发性腰痛病人腰椎矢状位序列及椎旁肌形态与疼痛性质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临床影像学资料完整的原发性腰痛病人85例,记录病人基线时腰痛发作的持续性、部位、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病程、药物缓解情况以及疼痛对生活的影响.于腰椎侧位X线片测量腰椎前凸、腰椎前凸顶椎和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在腰椎结核椎旁和流注脓肿诊疗中的价值。方法 总结3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腰椎结核椎旁和流注脓肿的声像图特点,并与手术后对比。结果 超声可直观、准确显示椎旁和流注脓肿的位置、大小、走行及与邻近腹部器官的关系。结论超声在腰椎结核椎旁和流注脓肿的诊断、手术后疗效判定及随诊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