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国白细胞室间质量评价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白细胞室间质量评价总结彭明婷,谷小林,陈宝梁我国的血液学室间质量评价工作起步较晚,而白细胞室间质评价是最先开展的两个项目之一。1988年WHO在中国首次举办了血液学质量保证学习班,紧接着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成立了血液室负责开展这项工作。经过4年的努...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七年中血液学室间质评结果,总结出室间质量控制失控的原因和在控的经验。方法按照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检测要求,对每一批次的质评物规范地进行检测。结果2000年全国血液学室间质评统计结果,全年总成绩84%,2001年全年总成绩77%,2002年全年总成绩88%,2004年全年总成绩98%,2003年、2005年与2006年均达到100%。结论结果分析表明,临床血液学的质量控制准确与否贯穿于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工作要不断地完善,不断地改进才能不断地提高检验质量的准确度与精密度。  相似文献   

3.
质量控制是提高临床检验水平的重要途径,为此我院除了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外,还从2002年起参加了由美国病理学家学会(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y,CAP)组织的能力测试(proficiency testing,PT)即室间质评活动,它包括临床化学、临床血液学、临床免疫学和血清学、临床微生物学等部分。现将参加病毒标志物部分的PT总结一下。  相似文献   

4.
Hb、RBC是临床血液学测定的重要而又量大的项目,但由于各种原因,测定的准确性不高,各实验室结果差异较大。因此于1987年第四季度开始,对我省县以上各级医院(含大厂矿医院),进行室间质量评价工作。从1987年138个实验室到1990年的工176实验室参加每季一次的室间质评活动。现将1988年以来共13次室间质评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广大农村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条件差,卫技人员素质较低,其临床检验方法与技术还处于相对落后状态,检验工作以常规检验为主要内容,因此对其质量管理是地市级检验中心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自1998年以来,对黄石地区35家一级医院血液检验开展了室间质评活动,迄今已有6年时间,在此期间,黄石市临床检验中心保证了质评活动开展项目,稳定了参控实验室.加强了室间质评工作的管理,促进了本地区一级医院检验质量的提高,现将本地区一级医院血液学室同质评结果总结报道如下,以引起同道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临床血液学室间质评效果,进一步提高临床检验质量水平。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2-2016年卫生部全血细胞计数、凝血试验、网织红细胞计数及血细胞形态学室间质评结果,统计各项目回报成绩、形态学图谱分布情况及回报结果符合率,同时分析数据偏移,了解实验室存在的问题。结果全国质评活动中,全血细胞计数平均成绩为100.0%,凝血试验除2016年第2次结果填写错误外,其余成绩均为100.0%,形态学正确率为89.2%,网织红细胞计数除2012年未参加外均通过。结论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临床血液学室间质评结果较满意,仍存在不足需及时改进。通过对室间质评结果的具体分析,对避免相同问题的再次出现以提高实验室检验质量水平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参加全国血液学室间质评工作十年回顾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1989年起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全国血液学室间质评工作,迄今已有10年了。十年来,我科血液学室间质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1993年第一届全国血液学室间质评表彰会上,荣获1992年度四项全优优秀实验室,全国共13家,华南地区仅我科一家。第二届(1993~1994)再次获得四项全优,广东省仅两家。第三届(1995~1996)获两项优秀(Hb、WBC),另两项良好。第四届(1997~1998)自评两项优秀(Hb、Plt)。 现就我科10年来参加室间质评的情况、成绩、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分析。以便提高检测水平,更好地指导临床常规标本的检验。 1 …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该院临床血液学室间质评效果.方法 对2008~2014年全血细胞计数、血细胞形态学、网织红细胞检测卫生部室间质评和2009~2014年重庆市全血细胞计数、血细胞形态学室间质评,严格按照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和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的要求,质评物按规定方法在规定时间进行测定,及时反馈结果,质评结果回报后,通过分析数据偏移,查找该实验室存在的问题.结果 全国质评活动中,全血细胞计数平均成绩为100.00%,形态学正确率为94%,网织红细胞计数除2012年外均通过;重庆市质评中,全血细胞计数平均成绩为98.75%,形态学正确率为85%.结论 临床血液学的质量控制必须贯穿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要不断完善和改进,及时分析室间质评结果,不但能杜绝相同问题的再次出现,还能在质评成绩合格的情况下,分析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承担国家免费孕前健康检查项目单位临检实验室进行临床血液学检验随机盲样考核,有效促进项目单位临床血液学检验水平和质量。方法制备高、中、低三个等级的5个不同浓度的盲样样本,采用统一编号(2013~2014年每年2次常规室间质评)和随机编号(2014年第1次常规室间质评同时进行1次随机盲样检测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质控品样本发放。项目单位临检实验室收到盲样样本后按要求进行检测。室间质评组织者对回报结果进行评分。结果 134家参评单位在4次临床血液学常规室间质评中合格率分别为72.4%、97.8%、97.0%和98.5%,后3次均较第1次有较大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机盲样检测考核的合格率(84.3%)较同时进行的质评批次的合格率(97.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机盲样检测考核可以帮助室间质评组织者及时发现实验室存在问题,有效促进参评实验室检验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参加WHO血片质量评估近三年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八十年代开始,世界卫生组织(WHO)主持组织全世界数十个国家实施室间评价,向五十多个中心实验室发放一套血液学室间质评标本(包括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及血片检查),以点带面,促进并改善全球范围的检验水平。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于1986年起参加这项调查。现将近三年  相似文献   

11.
骨髓(BM)涂片检查是实验室技术性较强的检验项目,它不仅需要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等专业知识和技术,而且,需要较广泛的血液病知识。为保证检查质量、普及血液病知识和检查技术,开展室间质评活动很有必要。ICSH早就把血涂片细胞形态分析列入国际血液学室间质评内容,国家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从1989年开始也在国内试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室间质评。我科从1985年开始,首先在南京军区所属30余家医院开展了BM涂片室间质评活动,现已历时10y,前后进行了42次83份、包括37种不同类型血液病的BM涂片室间质评,现总结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  相似文献   

12.
近20年来,临床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日益被强调。临床化学和血液学的许多试验具有定量的特性,已很好建立质量控制。而微生物学主要是一门定性的学科。各种标本的采集和运送、选择和应用合适的分离培养基,孵育环境,鉴定标准及药物敏感试验等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差异。微生物学检验质量控制,其重要性更显而易见。1985年起我室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保证临床血液分析的准确、可靠,通过参加全国临床血液学室间质评,在保持实验室维持较高检测水平的同时发现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按照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检测要求,对每一批次的质评物规范化地进行检测。结果2000年RBC,HCT,MCV,MCHC,2001~2002年HCT,MCV,MCHC均出现失控现象。结果参加全国血液学室间质评可以帮助实验室发现问题,从而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14.
血液质控物在临床实验室中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血液质控物在不同状态下的使用情况,做到合理应用。方法分别选择单一控制品、全血质控物及新鲜全血分别在山东省临床血液学检验室间质量评价、同一实验室内不同仪器上测定并进行统计观察。结果单一控制品用于全省临床血液学检验室间质评时给定值与未分组统计值差异较小;将全血控制品按仪器分组在全省临床血液学检验的室间质评中取得较好的结果,全血质控物应在开瓶一周内使用;应用定值的新鲜全血可以减小不同仪器间的差异。结论全血质控物应用于临床血液学检验室间质评应根据仪器分组,而单一控质品不需要分组,定值的新鲜血可以用于不同仪器间的比对。  相似文献   

15.
’99全国临床检验学术会议,即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第三届临检学术会议暨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第四届全国临检质评总结会议会议定于1999年11月上旬在北京召开。会议将着重讨论目前临检实验室检查项目在实行标准化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同时进行每两年一次的血液、体液学室间质量评价度、结。会议将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及日本、美国的ICSH委员和NCCLS专家作学术报告。征文内容包括血液学、体液学、止血、血栓实验等,已于8月31日截稿。’99全国临床检验学术会议即将召开  相似文献   

16.
1990年~1997年,我科参加了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全国血液学血片白细胞分类室间质评。质控血片白细胞分类主要根据细胞形态临床表现、病人病史、常见实验室数据及某种疾病在血片中所特有的表现来确定细胞的类型及可能的诊断。根据卫生部临检中心所定的判分标准,我...  相似文献   

17.
我科自1989年起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全国血液学室间质评工作,迄今已有10年了.十年来,我科血液学室间质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1993年第一届全国血液学室间质评表彰会上,荣获1992年度四项全优优秀实验室,全国共13家,华南地区仅我科一家.第二届(1993~1994)再次获得四项全优,广东省仅两家.第三届(1995~1996)获两项优秀(Hb、WBC),另两项良好.第四届(1997~1998)自评两项优秀(Hb、P1t).  相似文献   

18.
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规则有其特殊性。《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中,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标准按照《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指南》(GB/20032302-T-361)执行。血细胞检查与凝血常规检查是临床最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其结果的可信度直接影响临床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尤其血液学检验迅速发展,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精确性都不断提高,而且检测的参数也逐渐增多,各类血液学检查仪器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和检测功能越来越丰富。抓好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规范化与标准化势在必行,并且,质量控制工作逐步得到认识、改进、统一,这些方面的变化推动了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和血液学检验质量的不断提高。卫生部临检中心彭明婷教授多次在全国质量控制会议上普及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工作,使作者走出以往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及规则上的不统一,下面谈谈本院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9.
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规则有其特殊性。《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中,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标准按照《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指南》(GB/20032302-T-361)执行。血细胞检查与凝血常规检查是临床最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其结果的可信度直接影响临床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尤其血液学检验迅速发展,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精确性都不断提高,而且检测的参数也逐渐增多,各类血液学检查仪器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和检测功能越来越丰富。抓好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规范化与标准化势在必行,并且,质量控制工作逐步得到认识、改进、统一,这些方面的变化推动了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和血液学检验质量的不断提高。卫生部临检中心彭明婷教授多次在全国质量控制会议上普及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工作,使作者走出以往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及规则上的不统一,下面谈谈本院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20.
RBC和Hb测定是临床血液学测定的重要项目。为了促进各医院提高临检质量,自1987年12月以来我们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RBC和Hb测定的质控工作,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