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颞骨岩部胆脂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7例颞骨岩部胆脂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其中先天性胆脂瘤3例,后天性胆胎瘤4例。对岩部胆脂瘤的病因、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手术治疗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颞骨岩部位于颅底,位置深在,周围重要的神经、血管多。该区域常见的病变有胆脂瘤、胆固醇肉芽肿和囊肿等。岩部胆脂瘤多为原发性,亦可继发于中耳乳突胆脂瘤,原发者早期症状不典型,不易被早期发现,多数患者直至病变扩展出现颅内或颞骨内神经损伤症状才得以发现。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处理不慎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喻虹  赵啸天 《耳鼻咽喉》1998,5(3):137-140
从1980年至1997年我院收治的颞骨岩部胆脂瘤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均行手术治疗,行颅中窝进路3例,迷路进路3例,迷路进路3例,乳突-颅中窝联合进路4例,术后随诊3个月至2年,治愈率为80%,CT为常规检查方法,手术进路根据患者分析,部位而决定,本文就其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叶星  杨伟炎 《耳鼻咽喉》1995,2(2):65-69
报告7例颞骨岩部胆脂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其中先天性胆脂瘤3例,后天性胆脂瘤4例。对岩部胆脂瘤的病因、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手术治疗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颞骨岩部胆脂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岩部胆脂瘤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方法。方法:经迷路前上径路手术治疗1例,经迷路-耳蜗径路手术治疗8例。结果:术后8例随访2-9年,局部无胆脂瘤复发,其中2例面神经全程减压,术后未能恢复;1例术后2个月出现面肌运动,7个月后恢复正常,1例术后仅2个月,有待随访。结论:根据病变部位及侵犯范围选择适当的手术途径;术腔内填塞脂肪,封闭外耳道可防止脑脊液外漏。  相似文献   

6.
颞骨先天性胆脂瘤少见,常见于岩尖部和中耳腔,其发病源于胚胎期的外胚层在两层融合过程中上皮残余未消失,日后逐渐增生发展形成的肿块.本文就其发病率、发病机制、临床及病理分型、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颞骨岩部胆脂瘤的临床特征、手术治疗及疗效。方法对1993~2002年收治的14例颞骨岩部胆脂瘤均经过手术证实和病理确诊。其中先天性3例,后天性11例。均有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或全聋和不同程度的周围性面瘫。手术取颅中窝入路9例,经迷路入路3例,迷路一颅中窝联合入路2例。术中见14例有耳蜗、骨迷路骨质破坏。颈内动脉暴露4例,颈内静脉暴露3例。面神经连续性存在,行全程而神经减压5例;而神经迷路段中断6例,行面神经改道吻合4例,2例因难以辨别中枢段断端,未行手术修复;内听道段损伤1例,因标志不清,无法修复;另外2例术前面肌萎缩,术中面神经未予手术修复。结果术后随访8个月至6年,除l例因复发行4次手术外,其余病人均未见胆脂瘤复发。按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级标准,全程减压5例中3例由Ⅲ级恢复到Ⅱ级,2例无恢复。面神经吻合4例中3例由Ⅳ级恢复到Ⅲ级,1例无变化。结论颞骨CT扫描在临床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比较理想的手术入路为颅中窝或颅中窝-迷路联合入路。术中以完全清理病灶为主,尽量一期修复面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8.
颞骨先天性胆脂瘤是胚胎时期外胚层组织残留于颞骨中,日后上皮逐渐生长堆积而成。本病发病率很低,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我科2008年收治1例颞骨先天性胆脂瘤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岩尖胆脂瘤     
岩尖胆脂瘤是一种少见疾病,本文就岩尖胆脂瘤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以及手术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评估经岩-乳突进路切除颞骨岩部胆脂瘤的临床疗效。方法4例岩骨胆脂瘤伴有中耳感染行乳突腔开放术式;2例鼓膜完整行外耳道缝合关闭术式。6例面瘫均行面神经减压术。结果6例术后随访1.5-6.5年,无一例局部复发胆脂瘤。手术后3-6月面神经功能逐渐恢复,1例面瘫恢复到正常,4例恢复到轻度,另1例恢复到轻中度,仍在随访中。结论岩骨胆脂瘤的手术进路选择应该根据病变范围和侵袭程度,乳突腔开放术式适于中耳感染的病例,术中有利于面神经全程减压,术后便于术腔清理换药;外耳道关闭术式适于非中耳感染的病例,填塞术腔,缝合外耳道,有利于预防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12.
颞骨先天性胆脂瘤的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颞骨先天性胆脂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1980~ 2 0 0 2年收治的 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均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经 0 .5~ 3年的随访 ,面瘫恢复或部分恢复 6例 ,听力提高 5例 ,2例复发再次手术治愈 ,无特殊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诊断本病应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MRI可良好地显示病灶及其与周围 (包括颅内结构 )的关系 ,同时也是诊断先天性胆脂瘤的重要方法。鼓膜完整不是诊断的必要条件 ,手术径路的选择应根据病变范围而定 ,彻底清除病变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颞骨肿瘤以鳞癌最多,临床表现早期为非特异性中耳慢性感染症状:耳流脓、溢液、流脓血水等,晚期出现面瘫、头疼及其他颅神经症状,作者收治1例首发症状为“耳后瘘管感染”,颞骨内大量胆脂瘤病变掩盖了颞骨鳞状细胞癌,临床非常少见。  相似文献   

14.
发生在颞骨鳞部近颧突处,并向前下内达翼腭窝的巨大胆脂瘤实属罕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外耳道胆脂瘤是各种原因引发的外耳道上皮脱屑、胆固醇结晶堆积、上皮包裹成块所致的慢性炎性疾病,是临床多见病,容易和耵聍栓塞等外耳道疾病混淆,易被忽视或治疗不当。本文就近年外耳道胆脂瘤的病因、分类、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桥小脑角胆脂瘤—附6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5年以来,经乙状窦后进路手术切除侨小脑角胆脂瘤64例,肿瘤全部切除者61例(95.3%),大部分切除者3例。1例死亡,63例随访6个月至9年,未见症状复发,文中介绍了手术方法,讨论了桥小脑角胆脂瘤的临床特征及手术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颞下窝径路TypeB技术在颞骨岩部巨大迷路型胆脂瘤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7年4月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5例巨大迷路型颞骨岩部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患者中曾行开放式乳突根治1例,岩骨次全切除(保留听囊)1例,开放式乳突根治后再行岩骨次全切除(保留听囊)1例,入院后5例患者均接受颞下窝径路TypeB手术切除。结果5例患者均手术完整切除,显微镜下术腔无死角,检查无胆脂瘤残留。所有患者颈内动脉均有不同程度胆脂瘤包绕,均沿胆脂瘤基质与颈内动脉壁的间隙分离干净。术后均行MR+DWI随诊1~2.5年,未见复发。5例患者术后术侧均全聋。1例面神经完整者术后H B II级;2例舌下神经-面神经吻合患者,其中1例术后1年H B III级,另1例术后随访1年H B IV级;2例头痛患者术后症状均消失。5例患者术后1个月均可正常饮食。结论颞下窝径路TypeB技术可以安全、彻底切除复杂的巨大迷路型岩部胆脂瘤,未引起严重并发症。但早期反复手术失败影响对相关功能的保留和重建。  相似文献   

18.
颞骨先天性胆脂瘤发病率较低,是胚胎时期外胚层组织残留于颞骨中,逐渐生长堆积而成,表现为完整鼓膜内侧出现角化的表皮样团块状物。House于1953年首先描述了中耳先天性胆脂瘤。本病病变隐匿,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常因出现前庭、耳蜗功能障碍,面瘫及颅脑症状时才就诊。我科近年收治2例颞骨巨大先天性胆脂瘤,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颞骨先天性胆脂瘤发病率低,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容易误诊,患者常因出现前庭、耳蜗功能障碍,面瘫及颅内症状时才就诊。我科自1998~2004年收治5例先误诊为其他疾病后确诊为颞骨先天性胆脂瘤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作者从1971~2002年间共行胆脂瘤手术763例,其中先天性及原发性胆脂瘤4例.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例1,男,19岁.生后耳廓畸形、外耳道闭锁并左耳后反复流脓2年.入院查体:菜花耳,无外耳道,左乳突后下方瘘管形成.双耳传导性聋.X线摄片示:左乳突有直径0.6cm低密度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