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比较低场MRI 和超声在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中的作用.方法 对11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进行MRI 及超声检查.结果 超声能够揭示海绵状血管瘤的病理组织学类型,MRI可反映肿瘤的良性特征, 根据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可对大多数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作出定性诊断.二者均有助于肿瘤的准确定位,MRI 可明确肿瘤与视神经的关系.结论 B超是显示本病简单而又经济的方法,能够对本病作出难确定性诊断,但其定位能力差;MRI 可以明确位置及与周围组织关系,指导选择手术路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MRI)在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价值。方法术后病理证实的海绵状血管瘤患者18例,行动态增强MRI检查,分析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强化特点。结果海绵状血管瘤MRI定位准确,13例(73。22%)位于肌锥内,其中4例深达眶尖,3例位于肌锥内外,2例完全位于肌锥外。边界清晰,MRI动态增强表现为局部点状和小结节状强化,然后逐步向全肿瘤扩展。结论MRI可以对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进行很好的定位及定性,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可靠的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多层CT、低场MRI对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进行诊断分析,为临床手术提供最大的帮助。方法对32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进行CT、MRI及动态增强检查。对病变进行三维重建。结果CT及MRI均可反映肿瘤的良性特征,根据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可对大多数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作出定性诊断。两种方法均有助于肿瘤的准确定位,随着多层的三维应用。CT对肿瘤与眶壁的关系诊断准确,MRI可明确肿瘤与视神经的关系。增强扫捕均可反映血管瘤病理特性。结论CT及MRI对本病的定位诊断均有重要作用,强化特点对定性诊断有重要作用。为临床术前提供准确诊断,为手术提供三维模拟路径。  相似文献   

4.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MRI、CT、B超征象,并探讨它们在定性、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海绵状血管瘤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MRI、CT、B超检查。结果MRI、CT、B超检查的定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2%、70%、92%;定位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86%、76%。40例行MRI动态增强扫描,37例(92.5%)呈“渐进性增强;”22例CT动态增强扫描,16例(72.7%)呈“渐进性增强”。结论B超对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定性诊断准确率高,但定位能力差。MRI、CT均有助于肿瘤准确定位,MRI可明确肿瘤与视神经的关系。“渐进性强化”征象是诊断海绵状血管瘤的特异性征象,MRI显示此征象具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三期强化扫描和MRI增强扫描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8年8月我院诊治的85例疑似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其中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为研究对象,均接受MSCT平扫、MSCT三期强化扫描、MRI平扫、MRI增强扫描,分析其影像特点,并评估MSCT与MRI对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MSCT平扫上肿瘤与眼外肌密度相似,呈圆形或类圆形,轮廓光滑,见分叶,点状、小圆形高密度钙化,强化后65例呈不均质渐进样强化,14例呈持续性强化,6例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MRI平扫发现T1WI结节状低信号,轮廓清晰,点状高信号,T2WI高信号影,DWI呈等或偏低信号,ADC图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呈显著填充式强化;MSCT三期强化扫描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灵敏度高于MRI增强扫描,特异度、准确度低于MRI增强扫描,而两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进一步提高,分别为95.00%、88.89%、91.76%。结论 MSCT三期强化扫描及MRI增强扫描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均有一定价值,前者诊断准确率高,而联合诊断的效能更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6.
沈书廷  牛忠平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3,35(5):394-395,F004
目的:本文对颅内不同部位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特征及治疗作一探讨。方法:对我科1999年8月以来治疗的6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在MRI影像上有些明显特点。3例脑内肿瘤完全切除,海绵窦内2例因大出血部分切除,1例丘脑肿瘤随访观察。结论:怀疑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有必要行MRI检查,不同部位海绵状血管瘤采用不同治疗办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CT表现及其病理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内海绵状血管癌或肿瘤样病变的MSCT表现,并与手术所见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36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边缘规则光整,肿瘤直径0.7~3.2 cm,平均2.3 cm。所有肿瘤呈进行性延迟强化,其中8例肿瘤强化显著,5例中等程度强化。CT对病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诊断较准确,并且能对病灶做出定性诊断。结论CT可以很好地显示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及其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在病变的定性方面也有一定的价值,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证实的脑内海绵状血管瘤45例,对比CT和MRI的表现结果:脑内海绵状血管瘤MRI可比CT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结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较有特异性,综合MRI、CT表现可明确诊断。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方面MRI优于CT。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CT诊断。方法:对24例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CT对于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定位准确,诊断率为90.72%。结论:CT扫描对于海绵状血管瘤能准确定位、特异性很高,对眼眶肿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RI在眼眶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临床证实的眼眶肿瘤病变的MRI表现。结果海绵状血管瘤5例,视神经鞘脑膜瘤3例,神经鞘瘤2例,视神经胶质瘤2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脂肪瘤1例,转移瘤1例,炎性假瘤1例。不同病变有不同的MRI特征。本组定位诊断准确率100%(16/16),定性诊断准确率93.8%(15/16)。结论MRI是诊断眼眶肿瘤病变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1.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MRI、MRA和CT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26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26例中,16例行CT检查,23例行MRI检查,12例行MRA检查。所有病例都属脑内型,可位于脑内任何部位,单发病灶多见,周围无或轻度水肿。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MRI T2WI表现为桑椹状混杂高信号,周围有低信号环绕,增强后病灶大都无强化;MRA检查未见异常血管;CT平扫为稍高密度影。结论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较有特异性,综合MRI、MRA和CT表现可明确诊断。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方面MRI优于CT。  相似文献   

12.
CT、MRI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MRI检查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CT检查15例,平扫14例,平扫加增强扫描12例。20例均行MRI检查。结果:本组20例检出21个病灶,其中1例有2个病灶,其余为单发;脑内14个,直径1.0~5.1cm,脑外7个,直径0.5~2.2cm;类圆形14个,不规则结节状5个,分叶状2个;边界清晰19个,不清晰2个。CT检出8个病灶,平扫多数病灶显示为高密度,少有囊变,病灶无占位效应或占位效应轻微,病灶可发生钙化且呈斑点状,并位于病灶中心部,病灶强化多为不均匀性增强;MRI检出21个病灶,T1WI呈略低或低等混杂信号,T2WI呈高信号或混杂信号,病灶周围可见由出血所致含铁血黄素沉着而形成的环状低信号包绕。结论:MRI对病灶的显示较CT优越,CT和MRI结合检查是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软组织血管瘤MRI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软组织血管瘤的MRI表现及其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软组织血管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全部病例先行MRI平扫,其中20例平扫后加增强扫描,23例有X线平片检查,10例有CT检查。结果海绵状血管瘤20例,MRI呈团块状或不规则形;蔓状血管瘤5例,血管迂曲扩张和肌肉萎缩是其特征性MRI表现;毛细血管瘤3例,MRI呈大块状;混合型2例。TIWI血管瘤与肌肉呈等或略高信号,T2WI显著高信号。增强扫描后血管成分显著强化,而非血管成分不强化。结论软组织血管瘤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可以提示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对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眶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行CT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常规增强扫描(计为常规组)、动态增强扫描(计为增强组)各30例,观察各自征象,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比较不同扫描方式诊断准确率。结果 CT平扫显示肌锥内肿瘤55例(91.7%);类圆状形态30例(50.0%);肿瘤边界清楚;大多密度均匀、中等偏高。常规组显示明显强化13例,无明显强化17例;增强组显示明显强化26例,呈现不均匀渐进性强化特点,无明显强化4例。增强组对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确诊率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3%(P0.001)。结论 CT动态增强扫描对眶内海绵状血管瘤定性、定位诊断准确率相比CT常规增强扫描有明显优势。临床建议行CT动态增强扫描以提高眶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CT、MRI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搜集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影像资料,全部病例均行头颅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5例有cT检查。结果11例海绵状血管瘤均位于海绵窦区,呈单发病灶,右侧4例,左侧7例。CT平扫为稍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MRI平扫表现为长T,均匀性或不均匀性低信号,明显长T、高信号,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8例,中度强化3例,CT和MRI定位诊断正确率为100%,CT定性诊断正确率为20%(1/5),MRI定性诊断正确率为54.5%(6/11)。结论CT表现与其它实体肿瘤相比无特异性,定性诊断困难;MRI表现呈底向外的哑铃型或类园型长T,长T、信号改变较具特征性,增强表现为非常显著的强化,对定性具有决定诊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海绵窦区海绵状血管瘤的磁共振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RI、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对海绵窦区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方法  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海绵窦区海绵状血管瘤患者 ,全部行头颅MRI平扫和增强扫描 ,其中 2例行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检查 ,2例行CT检查 ,2例行DSA检查。结果  7例海绵窦区海绵状血管瘤在T1WI为等、低信号 ,6例在T2WI呈均匀明显高信号 ,1例呈混杂信号。病灶形态呈哑铃形或卵圆形 ,边界清楚。注射造影剂后肿瘤显著强化 6例 ,不均匀强化 1例。 2例CT检查表现为均匀较高密度影 ;2例DSA缺乏明显的肿瘤染色。结论 海绵窦区海绵状血管瘤在MR图像上有其特异性 ,综合分析临床点及MRI、CT和DSA等影像表现 ,有利于正确诊断 ,确定手术入路 ,指导手术过程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gmetic resonance image (MRI) of spinal cord cavernous hemangioma.Methods Six cases of spinal cord cavernous heman-gioma diagnosed by MRI and confirmed by pathology were reviewed.The characteristics of MRI were analyzed and correlated with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pinal cord cavernous hemangioma.Results In 4 cases, the tumors were located in thoracic segment of the spinal cord and 2 in cervical cord.All lesions were solitary and the spinal cords were normal or a little thicker.The MRI showed that the im-ages of focus were ball-like popcorn or mulberry with mixed signal,with short T2 signal around the fo-cus.Under microscope,the hemangioma was composed of highly expanded blood sinusoids and its wall was thin and consisted of flat epithelial cells.There were some red blood cells in the cavity of the sinu-soid and a little fibrous tissue in the diazoma between blood sinusoids.And also some fresh and old hem-orrhages could be seen in the specimen.Conclusio MRI has hi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in the diagnosis of spinal cavernous hemangio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