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新安医家余国珮独具创新思想,发前医之未备,补前贤所未及,认为"万病之源,皆以燥湿为本,化阴化阳为变",并在前贤诸家理论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其自身临床实践经验,首创"燥湿为纲"学说,法简理赅,以"燥湿"二字详察外感内伤等诸病的病因病机、临证要点、证治用药等,并提出医法顺时论、药味随运变更论、寒燥同治论等独特的理论思想。在临证用药方面,余氏独立"石膏论",指出治燥独推石膏的理论,称其为"清燥之君药",认为其为临证治燥不可或缺之品。以上余氏围绕"燥湿为纲"思想提出的诸多理论,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故而具有较大的学习价值。详思其理可知,余氏燥湿思想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其创新思想亦值得现代医家学习。  相似文献   

2.
余听鸿是清末孟河派内外科名医,《诊余集》为其生平临证施治验案之记录,反映了余听鸿丰富的临证经验.书中记载妇产科病案19个,主要为胎前病、产后病及少量妇科杂病.文章对书中记载的妇产科医案加以深入研究和归纳总结,认为余听鸿治疗妇产科疾病的处方用药有以下5个特点:①谨守仲景法,活用仲景方;②多种疗法联合应用,用药剂型灵活搭配...  相似文献   

3.
清道光年间,孟河医学最盛,名医之众,冠于吴中。余听鸿为孟河名医费兰泉之高足,学有渊源。1882年余氏应友人之邀,行医常熟(海虞),数愈危疾,名声大震,遂留居虞地,时有“余仙人”之称。余氏善治内科杂病,亦兼通外科、喉科,著有《诊余集》、《外证医  相似文献   

4.
吴骄 《江西中医药》2021,52(4):17-19
咳嗽是临床常见病,致病因素众多,病机复杂,尽管病位在肺,但涉及多个脏腑,临证时需整体审察,详于辨证,灵活用药,以达治病求本的目的.笔者辨证论治验案二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5.
周贤  刘松林  樊讯  明浩  陈海洋 《中医杂志》2021,(4):289-291,302
总结梅国强教授辨治扩张型心肌病的临证经验.认为扩张型心肌病核心病机为虚实两端,实者,或痰或瘀,阻滞气机,痹阻心脉;虚者,关乎心之气血阴阳虚损,临证务必全面收集四诊资料,详辨其虚实病机.同时坚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谨守病机,立法选方,如常见之痰瘀互结证、气滞血瘀证、气阴亏虚证、少阴阳虚水泛证,宜分别选用小陷胸汤、血府逐瘀汤...  相似文献   

6.
徐振晔辨治肺癌经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徐振晔主任医师潜心研究肺癌的中西医治疗二十余年,应用中医辨证治疗肺癌经验丰富,认为正虚邪侵是肺癌的基本病因病机,临证重视舌诊,详辨病证,衷中参西,善顾护肺脾肾,强化后天之本,用药颇具特色,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7.
以土助土,于平淡中见神奇──余听鸿治肿胀案赏析山东中医药大学更生(250014)关键词余听鸿,肿胀清末名医余景和,字听鸿,为孟河名医费兰泉之高足,学有渊源,医技精湛。临证善治内科杂病,兼能外喉诸科。处方崇尚平淡,用药妙在空灵,每于有意无意之间而起沉疴...  相似文献   

8.
朱锦善教授现任全国中医儿科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职。从医从教从研 30余年 ,学验俱丰 ,著述宏富 ,深得好评。近撰《儿科临证 50讲》,洋洋 4 3万 2千言 ,已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纵览该书 ,条分缕析 ,说理透彻 ,论证精详 ,用药独到 ,辨证融合辨病 ,理论联系实际 ,普及与提高并重 ,发扬寓于继承 ,实为中医儿科入门之钥匙 ,攻坚之云梯。1 入门之钥匙 该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临证论治》,以讲座的形式讲述了 36种儿科常见病、疑难病的辨证论治和方药运用。既述常证常法 ,更谈变证变法 ,充分反映理法方药的临证变化。论证 ,从病机传变…  相似文献   

9.
《外证医案汇编》为晚清名医余听鸿所著,乃外科医案代表著作,全书着重论述外症的病机变化和内治方法。其学术思想主要包括:(1)注重以经络辨证,判断预后;(2)内外合治,且注意内外科鉴别;(3)方药精炼,细考先哲治法;(4)以汁饮法调补,以免呆补有妨气机。对本书学术思想进行总结,对研究余氏学术经验及晚清外科疾病临床诊治特点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食管癌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心得、用药特色等方面总结了刘华为教授运用"脏腑气机气化理论"治疗食管癌的证治经验。刘华为教授认为虚、痰、气、瘀相互交结是食管癌发病的病理特点。临证主张详辨虚实,因证施治、重视脾胃、强调疏肝、注重气机调畅,重视中药对放、化疗及手术后患者的治疗。经长期临床实践,在食管癌的辨证施治方面独具特色,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文通过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相结合,进而阐明其病因病机,选方用药机制,和临证心得。  相似文献   

12.
刘杨 《四川中医》2006,24(6):1-3
郭子光教授辨治心血管疾病,强调病证结合,紧抓基本病机,突出凭脉辨证,注意临证步骤,独具用药特点,临床疗效显著,颇资临证借鉴。  相似文献   

13.
赵见文  张颜伟 《河南中医》2011,31(3):226-227
田军彪教授在眩晕临证治疗中,首分虚实,从脾论治.实者着重化痰,不忘风、火、郁、瘀,虚者补益,立足整体调整,从执简驭繁,详述病机;首辨虚实,再详辨证;悦脾助运,善用风药3个方面遣方用药.  相似文献   

14.
我国当代名医朱良春说:“中医药的生命在于疗效,而疗效则来自明确的辨证和精当的用药。只有熟谙药物的性能,掌握药物的特点,灵活地加以配伍应用,才能提高疗效。”已故近代名医施今墨先生云:“临证如临阵。用药如用兵,必须明辨证候,详慎组方,灵活用药。不知医章,即难辨证;辨证不明,无从立法;逐致堆砌药味,杂乱无章。”现就脾胃病对药运用,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赵坤教授临证运用扶阳法治疗小儿反复咳喘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收集临证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赵坤教授认为小儿为"稚阳"之体,阳气易伤而难复,阳虚日久,必伤及命门,故辨治时重体质,分年龄,用药灵变;详病机,权轻重,善用附子。结论:扶阳法治疗小儿反复咳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从"量"之视角探究《伤寒论》中证候、治法以及遣方用药之特点。张仲景证候表述见微知著、层次分明;治法拿捏细腻、着力清晰;遣方用药揣度精妙、推敲毫厘,充分展现张仲景临证对"量"之思考。张仲景辨证与辨量相结合的思想贯穿于其辨治体系诸多方面,故亟待深入探索辨量之思维,挖掘辨量之模式,凝练辨量之思想。临证若将辨证和辨量相参互用,对临证辨治是有益的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17.
余绍源教授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经验拾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敏  林穗芳 《光明中医》2008,23(10):1480-1481
介绍余绍源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经验,认为脾胃升降失常是慢性胃炎的病机核心,健脾助运、和胃降浊是其治疗大法,强调调和肝脾之气、运湿化浊;辨病辨证相结合,临证中重视舌诊,准确辨证,精心遣方用药。  相似文献   

18.
夏翔治疗老年痴呆的经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夏翔教授从事中医之医、教、研工作30余载,学术上善于融汇古今,临证治病论理透彻,辨证准确,用药精当。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获益匪浅。现将夏师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经验整理成文,以飧同道。1病因病机老年痴呆属中医“呆证”、“癫证”、“痰证”、“瘀证”等范畴。临...  相似文献   

19.
胸痹一证,以胸背牵引作痛、咳唾、喘息、短气为特点。其病机概以“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衰微,阴邪上居,胸阳痹阻不通。其辨证有轻重、缓急、虚实之不同。《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篇》论述颇详。据我数十年临证经验,运用《金匮》理法方药辨治胸痹证,确有疗效;亦体会到结合脾胃证治理  相似文献   

20.
临证失误原由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其因复杂,其机多变,临床辨证之正误,方药之恰当否,皆为疾病的治疗和转机的关键。由于众多原因,临证失误亦在所难免。为使前人之训成为后者之诫,减少临证失误的发生率,以利于中医辨证施治水平的提高,弘扬中医特色。笔者就临床常见临证失误的原由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