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骨正中下段小切口在二尖瓣置换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在2000年8月~2004年1月间,4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感染性心内膜炎并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在常规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手术。均采用胸骨正中下段小切口。切口长约7~9cm。结果:本组无围术期死亡。术后恢复快,术后纵膈引流量少,输血量少,无胸骨裂开、切口感染;手术效果满意。结论:胸骨正中下段小切口可用于二尖瓣置换手术,具有创伤小,胸骨完整性破坏小,疗效好及美观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右房-房间隔-左房顶及右房-房间隔切口在二尖瓣置换手术中对二尖瓣的显露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对72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分别用右房-房间隔-左房顶及右房-房间隔切口显露二尖瓣。对比观察两种方法对二尖瓣的显露效果、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对窦房结功能的影响。结果右房-房间隔-左房顶切口对二尖瓣的显露效果优于传统的右房-房间隔径路,采用此切口的38例病人中,有37例可采用连续缝合法置换二尖瓣;其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低于右房-房间隔组(P〈0.01),而且不增加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结论右房-房间隔-左房顶切口置换二尖瓣,术野显露良好,手术操作简便,有心脏手术史和左心房小的病人尤其适合采用此路径。  相似文献   

3.
蒋辉  葛建军  赵智伟 《重庆医学》2014,(25):3339-3340
目的:总结胸腔镜辅助心脏不停跳下右胸小切口微创再次二尖瓣手术的经验。方法选取该院2011~2012年7例微创再次二尖瓣置换或成形术者,右股动、静脉建立体外循环,右胸壁小切口+两孔(房间隔拉钩、胸腔内窥镜),在不阻断升主动脉下,降温诱导室颤,经房间沟入左房,胸腔镜辅助下行二尖瓣置换6例,二尖瓣成形+三尖瓣置换1例。结果全组无中途转正中开胸,1例术后2h再次原路探查止血,1例因多脏器衰竭死亡。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右胸小切口行再次二尖瓣手术安全有,值得临床推广。中“结论”部分太长,请用一句话简单概括。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特点及经验.方法 对102例60岁以上患者施行瓣膜置换术,其中行二尖瓣置换50例,主动脉瓣置换23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20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及三尖瓣同时置换3例,二尖瓣置换+冠脉搭桥(CABG)术4例,主动脉瓣置换+CABG术1例,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主动脉瓣置换1例.同期行左房血栓清除15例,三尖瓣成形术10例,左房折叠术5例.共置换瓣膜128枚,其中机械瓣86枚,生物瓣42枚.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6例,病死率5.88% (6/102).术后合并并发症:低心排血量综合征4例,呼吸功能不全15例,心律失常13例,急性肾功能不全10例,精神症状5例,脑血管意外2例,术后开胸止血2例,切口愈合不良3例,消化道出血1例,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只要掌握好手术指征,细致的手术操作,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老年换瓣手术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 总结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特点及经验。 方法 从2001年7月至2009年4月,我院共为102例大于60岁患者施行瓣膜置换术,其中行二尖瓣置换50例,主动脉瓣置换23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20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及三尖瓣同时置换3例。二尖瓣置换+冠脉搭桥(CABG)术4例,主动脉瓣置换+CABG术1例,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主动脉瓣置换1例。同期行左房血栓清除15例,三尖瓣成形术10例,左房折叠术5例。共置换瓣膜128枚,其中机械瓣86枚,生物瓣42枚。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6例,死亡率5.88% (6/102)。术后合并并发症:低心排血量综合症4例,呼吸功能不全15例,心律失常13例,急性肾功能不全10例,精神症状5例,脑血管意外2例,术后开胸止血2例,切口愈合不良3例,消化道出血1例,治疗后均痊愈出院。 结论 只要掌握好手术指征,细致的手术操作,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老年换瓣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张现普  杨康  廖克龙  张伟  刘鸿翔  张世新 《重庆医学》2011,40(12):1177-1178,1180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围手术期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在本科实施瓣膜置换术的206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术后处理。其中单纯二尖瓣置换19例,二尖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77例,二尖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加迷宫手术24例,单纯主动脉瓣置换9例,主动脉瓣置换加升主动脉置换2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58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加迷宫手术10例,二尖瓣置换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三尖瓣置换2例,再次手术置换二尖瓣3例。结果死亡7例(低心排致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左心室破裂2例)死亡率3.39%。电话、门诊随访185例,随访时间4~40个月,心功能(NYHA)Ⅰ级47例、Ⅱ级128例、Ⅲ级10例。结论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前调整心功能,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术中注意心肌保护,注意保留瓣下组织,术后使用必要的辅助手段,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无支架人工二尖瓣置换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建立犬无支架带腱索人工二尖瓣置换的动物模型。方法 实验动物采用成年杂种犬 ,左侧胸壁切口 ,低温体外循环下经二尖瓣口行带腱索人工二尖瓣置换 ,人工腱索直接与乳头肌缝合。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 ,顺利脱离体外循环 ,术后按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常规处理 ,实验犬 8例全部长期存活 ,建立了稳定的动物模型。结论 经二尖瓣口行带腱索人工二尖瓣置换可作为该种人工心脏瓣膜的手术植入方式 ,动物模型可用于带腱索人工二尖瓣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保留二尖瓣装置在二尖瓣置换手术中的意义。方法:对1 001例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分成2个阶段,前一阶段二尖瓣置换手术未保留二尖瓣装置,后一阶段二尖瓣置换手术部分病例保留二尖瓣装置。结果:前一阶段563例瓣膜手术,无1例保留二尖瓣装置,结果左心室破裂6例;后一阶段438例瓣膜手术保留二尖瓣瓣下装置263例,结果左心室破裂1例。结论:二尖瓣置换术时,保留二尖瓣装置有利于术后左心室功能的恢复,降低左心室破裂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边虹  何进喜  刘鑫 《海南医学》2010,21(1):42-44
目的回顾分析84例主动脉瓣与二尖瓣双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提高手术疗效的经验与方法。方法全组均为主动脉瓣及二尖瓣联合病变,本组84例病例均是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经胸正中切口,常规建立体外循环,采用右心房-房间隔径路,先置换二尖瓣,再置换主动脉瓣。有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病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二尖瓣置换采用连续缝合,主动脉瓣置换采用间断褥式缝合。结果术后死亡5例(占5.96%),1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占14.29%),79例获得随访2个月-5年。74例随访者术后五年心功能Ⅰ-Ⅱ级,均能从事正常生活和工作。结论掌握准确的手术时机,积极的术前准备,改善心脏功能,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与适当的瓣膜匹配,以及术后的积极管理等,可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微创小切口行心脏直视手术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方法采用微创小切口施行心脏直视手术21例,其中二尖瓣置换手术6例,二尖瓣成形手术3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5例,左房黏液瘤摘除手术2例,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手术2例,冠心病搭桥手术1例。结果本组病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体外循环时间(40.3±12.5)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6.4±11.3)min,术后气管插管时间(5.1±2.2)h,术后住院时间(7.1±3.6)d。结论微创小切口手术较传统正中开胸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不破坏胸廓连续性、避免术后胸骨畸形、美容效果好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照全胸腔镜与正中开胸下二尖瓣置换+射频消融术病例的短期效果,探讨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射频消融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优越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科连续实施的二尖瓣置换+射频消融治疗的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完全胸腔镜组,完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并射频消融术37例;正中开胸组,经正中胸骨切口二尖瓣置换并射频消融术29例。收集两组患者围术期参数、术后转归及近期随访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66例患者均成功接受手术,在手术时间(P0.01),体外循环时间(P0.01),关胸时间(P0.01),围术期失血量(P0.01),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P0.05),ICU停留时间(P0.01)、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P0.01),术后引流管拔出时间(P0.01)等方面完全胸腔镜组均优于正中开胸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主动脉阻闭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3个月射血分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组经验表明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并心房射频消融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并房颤患者安全有效,与传统正中开胸手术相比,全胸腔镜手术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关胸时间、围术期失血量、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术后引流管拔出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二尖瓣置换手术通常采用胸部正中切口,锯开胸骨.随着二尖瓣手术技术的成熟,追求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减少医疗费用等微创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我院从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采用右胸小切口不阻断升主动脉和腔静脉在心脏跳动下完成二尖瓣置换手术11例,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院近年来,对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采用升主动脉插管灌注共114例,其中法乐氏四联症9例、法乐氏三联症3例、房间隔缺损23例、室间隔缺损36例、肺动脉瓣狭窄6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24例、二尖瓣直视扩张8例、主动脉瓣置换1例、左房粘液瘤切除3例、夹层主动脉瘤破裂修补1例。年龄5~45岁,平均17岁。效果满意。现将手术方法,术中注意事项,并发症的预防,与手术禁忌症等,分述如下: 一、手术方法: 胸骨正中切口,电锯锯开胸骨,纵行切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应用二尖瓣置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回顾2007年6月~2009年5月间,患风湿性心脏病在我院进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共42例,术中全麻建立体外低温循环,注意保护心肌,切除病变的二尖瓣,置换机械或生物二尖瓣.结果:42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选择机械瓣膜置换者27例,选择用生物瓣置换者15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置换二尖瓣手术是根治的唯一方法,只要术前认真准备,术中加强操作技能,术后预防并发症,成功率很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大心脏瓣膜疾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大心脏瓣膜疾病的外科治疗经验及疗效。方法 :分析 1 0 2例心胸比率≥ 0 .70大心脏瓣膜病人手术的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全部应用人工机械瓣膜 ,手术施行了单纯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置换 ;二尖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 ;二尖瓣置换加主动脉瓣成形 ;联合瓣膜置换。附加术式为保留二尖瓣装置行二尖瓣置换 ,左心房折叠缝合及部分切除。结果 :全组术后早期死亡 5例 ,占同期手术病例的 4.9% ,晚期死亡 7例。长期生存病人心功能明显改善 ,心胸比率平均缩小 0 .1 9。结论 :大心脏瓣膜病人经围术期全面、确切的心肌保护 ,同时行改进的心脏瓣膜置换技术 ,完全可以得到救治 ,近、远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并对比分析机器人二尖瓣置换和常规开胸二尖瓣置换相关手术指标和术后的生活质量、伤口满意度及术后恢复时长。方法 回顾性收集 2007 年 1 月~ 2015 年 12 月我院47例接受 da Vinci 机器人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的资料,并以此47例患者作为机器人组。2002 年3 月~2014 年6 月正中开胸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共286 例,依据7 个指标从正中开胸患者中抽取 47 例作为开胸组进行1∶1配对。通过收集围术期相关资料,随访患者出院后临床资料,使用生活质量调查量表(SF-12)调查术30 d、半年的生活质量,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工作时间和对手术切口的满意度。结果 机器人组和开胸组的患者均成功完成二尖瓣置换手术,术中未见患者死亡。机器人组术后并发症仅有 1 例为胸腔积液。开胸组患者中1 例因术后引流过多接受二次开胸止血,1 例患者术后死于感染性休克。在手术输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监护时间、呼吸机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上,机器人组均优于正中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区别。术后30 d生活质量调查(SF-12)显示机器人组有明显的优势,但在半年后两组趋于一致。术后患者对于切口的满意程度,机器人组明显优于开胸组(P<0.001)。术后半年随访患者工作生活恢复情况,机器人组明显快于开胸组。结论 机器人二尖瓣置换手术效果可靠,机器人组对比开胸组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对于生活质量及伤口恢复更满意,是可供选择的良好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机器人微创二尖瓣手术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ang M  Gao CQ  Wang G  Wang JL  Xiao CS  Wu Y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10):1721-1723
目的总结利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完成二尖瓣手术的临床经验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于2007年3月~2010年12月完成的机器人微创二尖瓣手术60例的临床资料,包括二尖瓣成形44例,二尖瓣置换16例。术中食道超声引导下,股动静脉及右侧颈内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于右侧胸壁打直径为0.8 cm的器械臂孔3个,直径为1.5 cm工作孔1个,术者于操作台前、三微成像系统下遥控微创器械行二尖瓣成形或置换。术后即刻食道超声评估手术效果。术后常规进行随访。结果无手术死亡及中术式转化。二尖瓣成形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32.2±29.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88.1±22.3)min;二尖瓣置换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37.1±21.9)min,主动脉阻断时间(99.3±17.4)min。平均随访时间为(14.2±9.3)月,2例二尖瓣成形患者术后轻度反流。结论机器人系统对二尖瓣结构暴露效果好,可安全、有效的完成二尖瓣成形及置换,是可供选择的微创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8.
二尖瓣位生物瓣败坏,机械瓣功能碍障及血栓形成等而需要再手术的病例逐渐增多;再从原切口进路手术相当困难,因粘连常造成心脏或大血管损伤出血,甚至危及生命。笔者曾遇3例二尖瓣再手术患者,采用右前外剖胸,股动脉——右房转流建立体外循环,经左房切口再次二尖瓣置换成功。现报告如下: 一、病例介绍例1,男,52岁。患者1981年因风湿性心脏病作二尖瓣置换(天津产27号猪主动脉生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我院经右胸骨旁第3肋间小切口行三瓣膜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12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35~65岁,平均(48.3±9.1)岁。患者中包括:9例风湿性瓣膜病,累及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合并有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1例风湿性瓣膜病,累及二尖瓣、主动脉瓣及三尖瓣;2例主动脉瓣退行性病变致继发性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12例患者均在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体外循环辅助下手术,术式包括二尖瓣、主动脉瓣及三尖瓣置换术1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及三尖瓣成形术9例,主动脉瓣置换、二尖瓣及三尖瓣成形术2例。结果  无围术期死亡,无中转开胸手术,无再次开胸止血。6例患者输血,平均输血量为(408.3±444.4) mL。无主动脉夹层、肾功能不全及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9个月,平均(6.3±2.0)个月,无瓣周漏及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  经右胸骨旁第3肋间小切口行微创三瓣膜手术安全有效,可减少手术创伤,增加患者满意度,作为临床治疗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右前外侧切口行风湿性心脏病人心内直视二尖瓣置换手术后在综合ICU的护理特点.方法所有病人术后均转入综合ICU病房,给予及时有针对性的观察和加强护理.结果36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男5,女31)经右前外切口行心脏直视二尖瓣置换术.其中3例为心脏再次手术,33例患者为首次心脏手术.本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随访2~12个月未发现与前外侧切口有关的特殊并发症.结论右前外侧切口具有暴露好、操作方便、损伤小和美容等优点,尤其适合再次心脏手术患者和女性患者;所有患者经过在ICU期间的加强观察和护理,均可恢复良好,无相关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