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质量控质水平,自1991~1994年进行了血小板室间质评工作,筛选出国内血小板质评的参考实验室,以参考实验室加权均值为靶值,并定期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核对质评物的测定值。同时,改进了评分方法,提高了质评物的质量。通过采取发放校准物、要求做呈内质控等一系列措施和不断改进,参加实验室的及格率从80.5%提高到95.4%,总体的变异系数(CV)由30.8%降至15.0%左右,较国际室间质评的状况好。  相似文献   

2.
我国网织红细胞计数室间质评活动从1991年正式开始,以变异系数(CV)做为总体评价指标,以改良偏离指数(DI)衡量各参加实验室结果。经四的的室间质评活动,室间CV从49.7%下降至31.7%,实验室及格率从71.1%上升至84.6%,优秀率,良好率上升了14.9%。统计结果表明使用Miller窥盘计数网织红细胞的准确度及精密度明显优于缩视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和提高全国医院及血站实验室对抗-HCV的检验质量。方法将1993~1994年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抗-HCV血清学检验室间质量评价(质评)的回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994年全国有243家医院及74个血站参加抗-HCV室间质评活动,同1993年相比质评成绩有明显提高。血站系统对1994年所发4份抗-HCV弱阳性样本的平均检出率为81.9%。对使用单位(包括医院和血站)在10家以上的抗-HCV试剂盒进行临床使用评价,9个生产单位的抗-HCV试剂盒符合率在90.0%以上,其中5个在95.0%以上。结论医院系统的质评成绩受所选用的试剂盒质量影响比较大,血站系统对弱阳性样本的检出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全国免疫球蛋白类检验的室间质量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免疫球蛋白类检验的室间质量评价工作,掌握全国免疫球蛋白类检验状况,使免疫球蛋白类检验逐步规范化,提高临床检验的水平和质量,方法 依据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室间质量评价方案,建立我国免疫球蛋白类检验的室间质量评价方案,通过定期向全国参评实验室寄发质控样品,然后对回报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作出实验室检验水平评价,试剂盒临床使用评价及检验方法学评价。结果 参加全国室间质评的单位数从1994年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我国四年来血红蛋白室间质量评价情况。在统一提供质量可靠的血红蛋白校准物、质评物的基础上,以CV做总体离散度的评价指标,以改良偏离指数法评价各参加实验室的成绩,四年来在不断扩大室间质评规模的情况下,Hb总体测定水平明显提高,实验室成绩稳定上升。根据目前现状应更深入细致地开展室间质评工作,以进一步提高我国Hb测定水平。  相似文献   

6.
龚智仁  杨琦  尹红  曹春晓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0):1206-1207,1209
目的对宜宾市二医院和医学科近几年来参加国家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工作进行总结分析,通过室间对比来控制本实验室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本实验室的检测水平。方法国家临床检验中心发放的免疫室间质评样本按本科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操作规程进行检测和结果判读,对国家临床检验中心回报的质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5年共完成9次455个内分泌与475个肿瘤标志物质评样本的测试,其中854个测试结果准确.正确率分别达88.4%与95.3%。结论本实验室应进一步加室内和室间质量控制工作,使用高质量的试剂,提高操作技术和责任心,以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正>室间质量评价作为一种质量控制工具,回报结果包含了大量信息,只有认真地分析、充分地利用,才能有助于解决实际工作存在的问题,促进实验室提高检验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避免可能出现的医疗纠纷和法律诉讼。总结分析本室4项凝血实验在2002年至2007年每次参加卫生部室间质评的结果,全面评价检测性能,为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提供依据,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8.
1993—1994年全国抗—HCV血清学检验室间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掌握和提高全国医院及血站实验室对抗-HCV的检验质量,将1993-1994年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抗-HCV血清学检验室间质量评价的回顾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199年全国有243家医院及74个血站参加抗-HCV室间质评活动,同19934上相比质评成绩有明显提高。血站系统对1994年所发4份抗-HCV弱阳性样枉的平均检出率为81.9%。  相似文献   

9.
输血作为一种特殊的、至今尚无法替代的治疗手段,在临床救治危重患者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若输血不当也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同时也可能由于血液质量不能保证而经血传播的传染病风险大大增加,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不良后果。因此,控制血源来源的质量、严格筛检血液检测质量,成为保证临床用血安全的首要任务。本组在2003年对全疆各中心血站(输血科)的检测质量进行了摸底调查,随后从2004年开始正式开展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以定期调查的方式对实验室的检测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为了及时总结经验,相互交流,推动全疆中心血站(输血科)的检测质量和检测水平,现将2004-2007年全疆中心血站(输血科)室间质评的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995年全国HCG免疫测定室间质评共进行两次,结果表明,使用乳胶凝集体试验测定HCG医院的质评成绩合格率最低,放免法最高这可能是由于乳胶凝集试验的敏感性代,不能测出稍弱阳性标本所致。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影响湖南省临床实验室尿液干化学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方法对2004~2008年室间质量评价(EQA)回报数据和现场检测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年全省尿液干化学室间质评参评实验室从157家增加到214家;参评实验室合格率2004年为80.3%,2005年为89.7%,2006~2008年为93.8%~94.1%;能力验证得分和及格率较低的项目有尿胆原(89.2%、81.2%)、白细胞(91.6%、89.6%)、葡萄糖(91.9%、89.6%),其余项目均在95.0%以上;现场检测共计抽查101家实验室,平均合格率95.1%,但问卷调查存在问题较多。结论全省尿液干化学参评情况不理想。部分参评实验室EQA成绩不满意与不开展室内质控、试纸条与尿液分析仪的非配套使用、仪器的保养与维护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血药浓度测定室间质量评价工作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国临床实验室质量指标(QIs)性能水平,同时制定初步质量规范。方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联合31个省级临床检验中心同步开展质量指标室间质量评价(QIs-EQA)计划,并通过已开发的Clinet-EQA系统在线回报结果。按照不同省份、专业类别、医院等级、信息化建设水平等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还用西格玛度量评价实验室质量水平。结果共7 750家实验室参与本次调查,其中标本类型错误率的回报数最多,为6 967家,非实验室人员申请单抄录错误率回报数最少,仅有376家。除室内质量控制项目开展率和解释性注释有效率外,其他指标中位西格玛值均大于3σ,甚至达到6σ水平。结论我国QIs-EQA计划的参加率较高,且大部分QIs差错率相对较低,建议实验室持续监测QIs并积极参加QIs-EQA计划以提高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血站系统血液检验室室间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血液质量管理委员会对本省内血站、血库等单位的血液检验室HBsAg、抗-HCV、抗-HIV、梅毒、ALT五项检测指标进行室间质量评价(EQA),旨在了解各检验室检验结果的准确度,为各室之间提供评价资料,便于各室找出差距纠正不足.也为主管部门提供可靠数据,以便实施管理,为确保检验质量和输血安全提供保障.笔者统计了1999~2000年的室间质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 2019—2021 年全国 15 项临床检验质量指标室间质量评价结果,了解我国实验室质量水平,探索影响实 验室误差的因素,并为 15 项临床检验质量指标建立初步质量规范提供参考。 方法 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联合 31 个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临床检验中心同步开展质量指标室间质量评价计划,并通过已开发的 Clinet?EQA 系 统在线回报结果,收集 2019—2021 年实验室的基本信息和临床检验质量指标数据,统计分析全国参加实验室 15 项临床检验 质量指标结果,同时用西格玛度量评价实验室质量水平。 为探讨不同医院等级、信息化建设水平对质量指标结果的影响,按 照分类要素(专业、医院等级、信息化建设水平)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其中 9 项指标(4 项标本可接受性指标、3 项检验报告指标 和 2 项周转时间指标)分专业进行统计分析;13 项指标(除外周转时间) 按照不同医院等级分为 5 组,根据医院信息系统 (HIS)和实验室信息系统(LIS)衡量参加实验室的信息建设水平,根据 HIS 和 LIS 的存在与否,将参加实验室分为 4 组进行统 计分析。 结果 2019—2021 年,全国共有 7 322 家实验室连续参加质量指标室间质量评价计划。 其中 9 项指标(4 项标本可 接受性指标、3 项检验报告指标、血培养污染率和室间质评项目不合格率)所有年份的结果均达到 3σ 水平以上;危急值通报率 和危急值通报及时率所有年份的结果均达到 6σ 水平;室内质量控制项目开展率和实验室间比对率相对较差,所有年份的结 果均低于 3σ 水平;4 项标本可接受性指标中位数近 3 年呈逐年下降,实验室差错率有所降低。 按照分类要素统计分析结果显 示,11 项指标受医院等级和信息化水平的影响。 结论 15 项临床检验质量指标中大部分指标结果尚可,但有些质量指标结果 令人不满意,实验室应加强重点质量指标的监测,根据质量指标反馈的信息采取措施,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7.
1989—1992年全国血红蛋白室间质量评价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四年来血红蛋白室间质量评价情况在统一质量可靠的血红蛋白校准物,质评物的基础上,以CV做总体离散度的评价指标,以改良偏离指数法评价各参加实验室的成绩,四年来在不断扩大室间质评规模的情况下,Hb总体测定水平明显提高,实验室成绩稳定上升,根据目前现状应更深入细致地开展室间质评工作,以进一步提高我国Hb测定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血气室间质控及评价标准,提高血气检测质量。方法 对北京市各医院血气检测质量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 建立了北京市血气酸碱分析室间质控及计分方法。3 年调查结果显示:实施质控后,该地区血气检测水平明显提高。及格率:酸碱度(p H) 由1992 年的67 % 上升至1994 年的83 % ,二氧化碳分压( P C O2) 由1992 年的74 % 上升至90 % ,氧分压( P O2) 由1992 年的44 % 上升至69 % 。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建立血气的室间质控对于提高血气检测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1993年全国血站系统乙型、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验室间质量评价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100730王文丽,王露楠,郑怀竞近年来,对病毒性肝炎的研究不断深入,使人们对输血后肝炎的发生有进一步的认识。为提高输血安全性,血站系统做好质控工作、提高检出率、保证检验...  相似文献   

20.
引起血小板计数结果不稳定的原因多种多样。提高血小板计数的质量控制,要从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方面做起。血小板计数方法有显微镜计数法和仪器法。不管是哪种方法,每个阶段的种种因素直接影响受检者的检测结果,以致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包括人员的岗前培训、器材的准备、试剂的准备、受检者的准备及标本的正确采集;分析中的质量控制要求检验人员严格技术操作规程,掌握上机时间;分析后的质量控制要求检验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审查结果并根据临床诊断、直方图的变化及各项参数的相互关系,进行复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