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LC—CBDE)与内镜下oddise括约肌切开(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细径(0.8~1.2cm)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细径胆总管结石58例,采用LC—CBDE术、EST联合LG术对58例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时间、手术费用、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总时间,手术住院日,住院总费用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结石残留卓,胆瘿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出血、胰腺炎、肠穿孔等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LC—CBDE)优于内镜下oddise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度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细径胆总管结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5例,均行ERCP联合EST后再行Lc治疗,观察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65例患者中成功完成ERCP联合EST后再行LC60例,成功率为92.3%,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4例,无法耐受内镜检查改为保守治疗1例,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朱峰  侯辉  郑彬 《中外医疗》2010,29(14):10-11,13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 terotomy,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方法和结果。其中30例行EST+LC,55例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OC+OCHTD)。结果 EST+LC组、OC+OCHTD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EST+LC组术后并发症严重程度较轻。EST+LC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较OC+OCHTD组明显缩短(P〈0.05)。术后5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37个月(平均18.5个月),均无胆管结石复发或胆管炎发生。结论应用EST+LC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满意,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高会琦 《海南医学》2014,(15):2216-22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联合胆囊切除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进行微创治疗,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和内镜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术(EST)+LC组,每组各42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治疗成功率、残余结石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费用等指标,并对LCBDE+LC亚组术式的选择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LCBDE+LC组为97.62%,EST+LC组为95.24%;两组残石率LCBDE+LC组为2.38%,EST+LC组为7.1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CBDE+LC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并发症数均明显少于EST+L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CBDE+LC组患者在术后镇痛药物应用率、术后平均体温、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均明显低于EST+L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LCBDE+LC组内一期缝合与胆总管内径、胆囊结石数目和胆总管下端通畅存在明显的独立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BDE+LC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肯定,并发症低,患者负担轻,针对相关适合患者可以采取对胆总管一期缝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术中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及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石一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将68例行LC联合ERCP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治疗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记录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全部患者均手术成功,取石成功率均为10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较长,但术后通气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较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联合术中ERCP一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合胆总管探查或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11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LCBDE)治疗,B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LC+EST)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A、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5.24±10.89)min、(178.49±11.01)min,A组手术时间较B组显著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39±2.49)mL、(6.92±2.31)mL,A组术中出血量较B组显著增多(P<0.05);中转开腹率分别为7.02%、5.06%,两组患者中转开腹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半年A组患者未发现结石残余;B组患者2例结石残余,再次手术取石后未发现结石残余,A、B组住院时间分别为(12.13±3.78)d、(12.06±3.24)d,治疗费用分别为(32000.56±2341.20)元、(38924.44±2426.37)元,A组治疗费用较B组显著减少(P<0.05),两组结石残余率及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B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51%、7.02%,复发率分别为5.06%、3.5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C+LCBDE、LC+EST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和安全性相当,但两种手术方法的并发症发生种类不同,术后要密切关注,LC+LCBDE易发生胆漏合并感染,LC+EST易发生胰腺炎,要及时对症处理,并且LC+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费用较低,可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内镜辅助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2年4月婺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的29例患者为对照组,行EST取石+LC治疗的31例患者为观察组,均观察到术后3个月。对比2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内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T取石+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老年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②方法选择罹患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老年患者56例,其中28例前瞻性地应用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治疗,另28例作为对照组,行传统胆囊切除术及胆总管切开加T管引流术。比较两组胆总管内径、胆总管结石最大径、胆总管结石数目、手术总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总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③结果两组患者在胆总管内径、胆总管结石最大径和胆总管结石数目方面无明显差异;ERCP+EST+LC组较传统手术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明显加快(P〈0.011),术后并发症明显少(P〈0.01),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1),住院费用有明显增加(P〈0.01)。④结论十二指肠镜和腹腔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疗效好、痛苦少、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有利于老年患者耐受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2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5例行LC+LCBDE(LC+LCBDE组),105例行与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ST+LC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的结石清除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LC+LCBDE组的手术时间以及手术费用显著低于EST+LC组(P0.05)。结论:EST+LC与LC+LCBDE两种微创术式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均具有显著疗效,但后者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方面更具优势,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医疗水平合理选择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LCBDE)和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括约肌切开术(LC+ERCP+EST)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两种微创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禁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并发症.结果 LC+LCBDE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LC+ERCP+EST组,禁食时间后者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LCBDE术式可作为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内窥镜切开oddi括约肌取石术(EST)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经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切开Oddi括约肌取石术,网篮取石和气囊排石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手术成功率94.5%,结石取净率100.0%,无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4-10天.结论 LC+EST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无需T管引流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用于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普外科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具有较少的术中出血量、较短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进食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较少的术后疼痛例数,较高的治疗成功率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T联合LC用于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创伤小,术后恢复速度快,具有良好的应用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Trans-cystic duct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TCD-CBDE)与LC联合胆总管切开探查术(choledochotomy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C-CBDE)用于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单中心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9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成随访,使用t检验、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术后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胆漏发生率以及结石复发率等。结果 209例患者中,131例(62.68%)行LC+ TCD CBDE,78例(37.32%)行LC+C-CBDE。LC+C-CBDE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胆漏发生率均高于LC+TCD CBDE组患者(P<0.05);结石清除率、术后结石复发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把握适应证及禁忌症的前提下,LC联合不同LCBDE方法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均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乳头肌切开取石术(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8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分析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全部病例均先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率96.5%.术后胆管炎复发率2.4%,胆道结石复发占总数的2.4%.结论 LC+EST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双镜联合治疗老年结石性胆管炎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老年结石性胆管炎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罹患结石性胆管炎合并胆囊结石的老年患者90例,其中47例前瞻性地应用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治疗。另43例作为对照组,行传统胆囊切除术及胆总管切开加T管引流术。比较两组胆总管内径、胆总管结石最大径、胆总管结石数目、手术总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总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结果两组患者在胆总管内径、胆总管结石最大径和胆总管结石数目方面无明显差异;ERCP/EST+LC组较传统手术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明显加快(P〈0.01),术后并发症少(P〈0.01),住院总天数明显缩短(P〈0.01),而住院费用有明显增加(P〈0.01)。结论十二指肠镜和腹腔镜联合治疗结石性胆管炎合并胆囊结石具有疗效好、痛苦少、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有利于老年患者耐受手术,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术中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及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石一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应用LC联合术中ERCP一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5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治疗的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取石成功率均为100%;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术后通气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安全性更好。结论 LC联合术中ERCP一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7.
胆石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目前我国成年人胆囊结石的患病率为7%~10%,其中10%~15%的患者合并胆总管结石。并且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可能性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传统外科治疗方法是开腹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但存在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等缺点。随着腹腔镜技术及内镜诊治技术的发展,乳头肌切开取石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以及腹腔镜胆囊切除及胆道探查术(LCBDE)已成为目前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二种主要的微创方法。我院第二微创、胆道外科对11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行微创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挑选100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就诊月份,以单月为对照组,以双月为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手术前两组血清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血清指标、手术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的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LCBDE)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3年4月收治的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LCBDE联合LC组(观察组,n=39)和分阶段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EST)联合LC组(对照组,n=40),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围术期资料、术后短期并发症及结石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胆总管直径大于对照组,而手术总费用、术后住院总时间、术后短期并发症少于对照组,ERCP/EST术后3 d的ALT值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LCBDE更适用于复杂胆总管结石患者,在术后恢复及避免并发症上更具优势,手术费用更低...  相似文献   

20.
Xin Y  Hong DF  Cai XJ  Mou YP  Li LB  Wang GY  Wang XF  Wei Q  Chen DW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8):2703-2705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术中内镜括约肌切开术(intraoperative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IOEST)技术(LC—IOEST)与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技术(LC-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疾病的临床疗效,探讨该疾病的最佳微创治疗方案。方法将术前经B超或MRCP确诊和术中胆道造影确诊的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275例,随机分为LC-IOEST(129例)和LC—LCBDE(146例)两组,比较两组联合技术的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结石残留率、术后近期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结果两组联合技术的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结石残留率、术后近期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LC-IOEST和LC-LCBDE两组联合技术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微创手段,后者还可能避免EST的一些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