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用于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焦虑心理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4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2组,各52例,试验组采用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综合比较两组患者SAS、HAMD评分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4 w后,两组患者SAS、HAMD两项评分较护理干预前均有一定程度降低,但试验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说明试验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改善更为明显。结论:针对性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对于促进患者心理情绪及改善预后及巩固临床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改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并分析对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改善情况;结果:对本研究患者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和HAMD评分比较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和SAS数值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HAMD和SAS数值变化不明显(P0.05),两组SAS和HAM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餐前、餐后2小时血糖数值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同时对降低患者血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汪莉 《求医问药》2014,(19):77-78
目的 :探讨对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4年2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患者。我院对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心理护理,然后观察这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护理,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状况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五官科住院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按医嘱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予分期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SAS)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SAS评分较护理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7.5%,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0.0%,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过程中分期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同时也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促进护患关系的良性发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分析对ICU住院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间我院ICU收治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在心率、血压、SAS评分及HAMD评分等方面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SAS评分及HAMD评分较护理前相比均有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危险事故的发生率为5.00%,对照组患者护理危险事故的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危险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5.0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ICU住院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74例抑郁症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心理疏导+精神护理,并对两组患生活质量评分、HAMD评分与SA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疾病认知、健康感觉、社会支持、行为能力以及总体状况方面的得分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HAMD评分与SAS评分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与SAS评分均有一定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改善焦虑情绪、认知行为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HAMD评分的影响。方法:将9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心理护理。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进行HAMD评分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77.8%,对照组治愈率为57.8%,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卒中后抑郁患者有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心理护理预防产后抑郁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整群选取2009年3月—2011年3月该院收治的产妇93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6例,围产期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47例,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SAS(焦虑自评量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舒适度评分与产后抑郁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AS评分、HAMD评分与舒适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抑郁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预防产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好,能够明显缓解产妇抑郁与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发生抑郁者例数,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在本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54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施以心理护理模式,护理后评估两组护理效果,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变化情况、护理前后自我效能和希望水平及护理前后舒适度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HAMA和HAMD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HAMA和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自我效能和希望水平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自我效能和希望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在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心理护理模式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及舒适度,有临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并发负性情绪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心理状态(SAS)与自尊评价(SE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 SAS 与 SES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并发负性情绪患者实施人性化的护理干预在一定程上有助于患者疾病康复,能显著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应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产妇在围生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92例产妇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6例。采用围生期常规护理模式对对照组产妇实施护理;在围生期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产妇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围生期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对围生期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产妇在围生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80例临床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SAS评分及SDS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A评分及HAMD评分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HAMA评分及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实施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负性心理,为临床制订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外科进行手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对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临床干预前后SAS评分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给予对比。结果临床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外科手术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焦虑心理得到明显改善,进而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 SAS、SD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75%(15/16)明显高于对照组56.25%(9/4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中给予患者针对性心理护理可有效地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值的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毕有芳 《大家健康》2014,(7):298-299
目的: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异位妊娠患者50例,均给予保守治疗,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2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与SDS评分差异不显著,护理后两指标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SAS评分与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经分析,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展开有效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患者护理满意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术前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焦虑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晓燕  邢竹云 《吉林医学》2010,31(13):1932-1932
目的:观察术前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焦虑影响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09年10月普外科或骨科择期手术患者93例,随机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普外科或骨科病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前心理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AS评分均≥40分,说明患者均存在明显的焦虑心理,焦虑水平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SAS评分结果显示,对照组与入院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焦虑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术室护士术前下科室访视患者,对术前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为有手术焦虑者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是有显著效果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胃癌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本院治疗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69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观察2组患者住院期间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的变化、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分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前的HAMD评分:35.6±4.6分,护理后的HAMD评分:9.4±3.2分,护理满意度评分:98.5±3.8分,住院时间:12.8±2.6天;对照组护理前的HAMD评分:34.3±5.2分,护理后的HAMD评分:16±5.7分,护理满意度评分:78.6±7.4分,住院时间:16.7±4.2天(均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胃癌术后患者抑郁、焦虑的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并且取得良好的满意度,可作为胃癌术后的常规护理方法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在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11月该院收治的60例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住院患者护理观察量表分析系统(NOSIE)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极因素总分低于对照组,积极因素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可降低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改善NOSIE评分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比较常规护理和个性化护理在肱骨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4月来本院就诊治疗的120例肱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焦虑(SAS)、抑郁(SDS)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VAS评分、SAS、SDS评分及护理质量较对照组均具有明显优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肱骨骨折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术后疼痛及焦虑、抑郁情况,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宫外孕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宫外孕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60例为对照组,6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围术期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患者术前24h、麻醉前、术后24h分别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心理状况。结果:术前24h两组SAS、SDS评分差异不显著,有可比性(P〉0.05);麻醉前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01);术后24h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对宫外孕患者围术期的治疗和心理状态有很大帮助,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