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红 《吉林医学》2013,34(13):2605-260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需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新生儿共300例,上述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实施静脉留置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输液外渗、粘贴伤、针头脱出等专门护理干预;在输液过程中观察两组患儿是否出现输液外渗、是否出现透明贴产生的粘贴伤,观察输液过程中是否出现针头脱出等情况。结果:观察组输液外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粘贴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针头脱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应用过程中实施专门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输液外渗、粘贴伤、针头脱出等发生率,提高静脉留置针输液效果,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需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新生儿共185例,上述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实施静脉留置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输液外渗、堵管、针头脱出、静脉炎等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在输液过程中观察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有效利用率,输液外渗、堵管、针头脱出、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时间、留置针的有效利用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堵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液体外渗、针头脱出、静脉炎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应用过程中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留置针的有效利用率,减少堵管,从而提高静脉留置针输液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门诊小儿输液的安全性.方法 将600例3岁内小儿分为两组,留置针组300例,最多留置4天;对照组300例,用一般静脉穿刺针.对比在院一般穿刺针静脉滴注和留置针带回家,两组发生堵管、液体外渗、针头脱出、静脉炎的例数.结果 对照组发生液体外渗30例,针头脱出3例,静脉炎1例,堵管1例.留置针组留置4天内未发生液体外渗,1例留置针头脱出,静脉炎1例,堵管2例.发生液体外渗的例数有显著差异(P<0.05),针头脱出、堵管、静脉炎发生例数两组基本相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门诊婴幼儿应用静脉留置针期间如果能严格无菌操作技术,熟练操作技能,掌握好护理要点,让患儿家属也掌握留置针的维护和护理知识,正确维护和使用留置针,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46例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73例,对照组新生儿进行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新生儿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新生儿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0.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12%;研究组液体外渗、粘贴伤、针头脱出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4.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7%。研究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新生儿进行静脉留置针护理的过程中,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静脉留置针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有助于新生儿疾病的治疗,可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其材质柔软,对血管壁的刺激性小,减少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但静脉留置针留置过程中可发生套管堵塞、液体外渗、静脉炎、套管脱出等并发症,从而影响留置时间,因此,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现将我科在留置针使用中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乙醇中毒患者抢救过程中运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方法:选取乙醇中毒抢救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4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皮钢针输液,研究组给予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操作,并对两组患者穿刺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后针头脱出占4.50%,液体外渗2.27%,针头堵塞无,心理焦虑占11.26%;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皮钢针后针头脱出占34.09%,液体外渗27.27%。针头堵塞18.18%,心理焦虑47.72%,组间数据对比显示,研究组输液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静脉留置针对乙醇中毒患者进行抢救工作,利于降低药液外渗概率,提高治疗质量,赢得抢救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唐艳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3):154-156+159
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新生儿进行综合护理对预防其发生静脉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00例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新生儿按照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发生静脉炎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Ⅰ度静脉炎4例,无Ⅱ度以及Ⅲ度静脉炎者。对照组中,Ⅰ度静脉炎6例,Ⅱ度静脉炎6例,Ⅲ度静脉炎2例。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6.00%,观察组为98.00%(P0.05)。观察组的静脉留置针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儿,开展综合护理,能减少静脉炎发生率,增加留置针留置时间,提升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护理干预对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 2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110例给予一般护理,干预组120例在一般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静脉留置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静脉炎、堵塞、液体外渗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并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刘凤艳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8):150-153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液致液体外渗及静脉炎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以便于更好地指导临床采取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方法笔者对自己所在科室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164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对不同穿刺部位、不同输液时间、不同药物性质静脉留置针输液发生并发症情况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644例患者在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中发生静脉炎者9例,发生率为0.55%;致液体外渗的有29例,总发生率为1.76%。发生静脉炎与刺激性或高渗性药物致血管内皮完整性破坏有关;发生液体外渗与置管的部位、输液时间、药物的性质等因素有关。穿刺部位为大隐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颈外静脉时液体外渗的发生率分别为2.41%、1.66%、1.12%、0.94%;≤24h、25~48h、49~71h、≥72h各时间段液体外渗发生率分别为0.41%、0.88%、1.76%、3.40%;输注刺激性和非刺激性药物时液体外渗的发生率分别为2.33%、1.15%。结论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正确选择穿刺部位、选择合适的留置针、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熟练掌握穿刺方法、合理科学安排输液顺序、缩短液体持续滴入时间、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等措施,能降低静脉炎及液体外渗的发生率,延长置管时间,保证输液治疗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0.
胡文霞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3):1754-1755
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在血浆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内科系统进行血浆置换的236名患者分为观察组120例,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116例,采用非留置常规静脉穿刺法进行穿刺.观察血流量及液体外渗、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静脉留置血流量(48.9±8.6)ml/min明显高于常规静脉穿刺血流量(16.5±5.3)ml/min,P<0.05.静脉留置组液体外渗发生率(7.50%)低于静脉穿刺组(13.79%);静脉留置组静脉炎发生率(2.50%)亦低于常规静脉穿刺组(3.4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细胞分离机进行血浆置换时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血流量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腋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金玲  曹立杰 《中外医疗》2011,30(22):102-102
研究腋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将30例危重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腋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采用头皮、四肢静脉留置针输液,对2组输液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每次留置时间长短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出现局部液体渗漏、赌管、脱管、静脉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相似文献   

12.
陈玉婷 《吉林医学》2011,(3):604-605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将应用静脉留置针的41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8例(采取护理干预)和对照组207例(常规护理),对两组使用静脉留置针发生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期间发生的静脉炎、导管堵塞、静脉血栓、液体外渗、皮下血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静脉留置针护理干预措施可避免留置静脉针的并发症,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应积极采用。  相似文献   

13.
以往新生儿静脉输液常选用头皮静脉、四肢浅静脉、腹壁静脉,这些静脉管径细,在经留置针穿刺输入刺激性大、渗透压高的药物时容易发生静脉炎、液体外渗等,对新生儿采用腋静脉留置针输液,通过进行合理护理,发现腋静脉留置针具有留置时间长、静脉炎发生率低、操作方便及经济实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延长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6月120例年龄21~69岁肛周脓肿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按《基础护理学》标准置入留置针,并按外周留置针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试验组运用集束化护理包括外周留置针穿刺部位、敷料的选择,穿刺、固定、冲封管方式,健康教育等对留置针进行管理。观察两组留置针留置时间,穿刺点渗血、静脉炎、液体外渗、堵管的发生率。结果留置针留置时间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穿刺点渗血、静脉炎、液体外渗、堵管的发生率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集束化护理干预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的可控因素,延长了留置针安全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5.
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因其操作方便,留置时间较普通静脉输液针长在临床中已得到广泛使用,但静脉留置针留置过程中可发生套管堵塞、液体外渗、静脉炎、套管脱出等并发症,从而影响了留置时间。为了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减少渗液、渗血、静脉炎的发生,我科采取加用输液贴后覆盖透明敷料再予护腕固定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留置针应用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住院患儿1 000例,上述患儿在治疗期间均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均为首次使用静脉留置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发生静脉炎2例、无意拉出3例、外渗4例、堵管0例。对照组发生静脉炎14例、无意拉出12例、外渗8例、堵管7例。观察组静脉留置针应用失败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不满意不接受静脉留置针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小儿静脉留置针实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冯建娥 《基层医学论坛》2014,(26):3462-3463
目的比较新生儿腋静脉留置套管针与头皮、四肢静脉留置套管针的效果。方法将我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2011年10月—2013年10月180例住院新生儿随机分为腋静脉组60例,头皮静脉组60例,四肢静脉组60例,分别采取腋静脉留置套管针与头皮、四肢静脉留置套管针,观察各组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率以及堵管、液体外渗等情况。结果腋静脉留置套管针效果优于头皮、四肢静脉留置套管针。结论腋静脉留置套管针具有留置时间长,堵管、渗出、静脉炎发生率低,操作方便,经济实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任乐 《卫生职业教育》2014,(21):149-150
目的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2011年8月至2012年1月我校一附院86例早产儿随机分成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研究组使用腋静脉留置针技术,对照组使用头皮及四肢浅静脉留置针技术,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留置时间、不良反应及首次穿刺成功率。结果研究组留置针留置时间为(6.50±1.48)d,平均留置时间为6 d,最长留置时间为14 d,无红肿、静脉炎发生。对照组留置针留置时间为(3.51±0.46)d,与研究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出现静脉炎、液体外渗、堵管、局部红肿等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腋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少,穿刺成功率高,是早产儿较为理想的选择,能够最大限度解决其住院期间全静脉营养、长时间用药等问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适用于糖尿病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方法。方法选择使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糖尿病患者120例,其中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自制的观察窗医用胶布固定浅静脉留置针,对照组使用3L一次性粘贴手术巾固定浅静脉留置针,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固定效果和对浅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影响。结果通过观察两组患者在软管脱出、软管跟部打折、胶布松脱、胶布卷边的比较,说明使用自制的观察窗医用胶布固定浅静脉留置针比使用3L粘贴手术巾固定浅静脉留置针要牢固。通过观察两组患者在静脉炎和局部炎症反应、局部渗漏、留置时间的比较,说明观察组使用自制的观察窗医用胶布固定浅静脉留置针可以预防和(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明显提高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使用效果。结论观察窗医用胶布是适用于糖尿病患者浅静脉留置针固定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导致的静脉炎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将本院2013年-2014年收治的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新生儿都为静脉留置针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有50例。对照组患儿应用传统的静脉留置针穿刺与固定方法,研究组患儿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操作并周到护理,对两组患儿静脉炎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儿静脉炎的发生率为4%,对照组患儿为14%,研究组患儿发生静脉炎的几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静脉炎患儿中Ⅰ度静脉炎的患儿有1例,Ⅱ度静脉炎有1例,对照组发生静脉炎的患儿中Ⅰ度静脉炎患儿有5例,Ⅱ度有2例。结论对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患儿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