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住院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住院的28例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14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变化,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定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各项得分.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NOSIE量表的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2.
观察将循证护理应用于Ⅱ型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6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78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82例)接受循证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①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56.1%)高于对照组患者(38.5%),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周雄英 《大家健康》2016,(4):243-243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2型糖尿病的护理要点。方法:本次入选患者为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15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7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的比例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下降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且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有效提高患者甲状腺功能水平,降低患者空腹血糖,患者临床满意度较高,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卢颖 《大家健康》2016,(8):249-25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效果。方法:分析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10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 =50)和对照组(n =50),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后 SAS、SDS 评分比较,两组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护理后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用护理干预,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肝功能指标和血糖指标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ALT、AST、A/G、TBIL水平分别和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分别和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肝功能,同时有助于控制此类患者血糖,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营养干预对其营养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5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27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干预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施行营养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等相关指标进行观察统计。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前的血脂、血糖指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接受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及三酰甘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营养干预可有效调节其血糖、血脂水平,改善其妊娠结局,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78例进行分析,按照护理方法分成人性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39例,人性化护理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变化、患者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结果:两组干预后血糖水平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人性化护理组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人性化护理组患者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对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舒适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谢辉 《大家健康》2016,(2):254-255
目的:对社区糖尿病人开展护理干预,探讨其护理效果及对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接诊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抽取6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措施,设为对照组;另60例行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比较血糖控制效果以及对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于出院时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 血糖水平均无显著差异,组间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结束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餐后2h 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完全遵医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完全不遵医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开展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其遵医行为,达到更优质的自我护理质量,有助于病情的稳定,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对乙肝后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肝功能和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上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乙肝后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降糖、保肝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服恩替卡韦。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以及血糖控制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ALT、TBIL水平低于治疗前,Alb水平高于治疗前,观察组ALT、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CⅢ、HA、LN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PCⅢ、HA、LN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2 h PG、HbA1c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FPG、2 h P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辅助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和血糖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糖尿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5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基于对照组进行人性化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前后血糖控制情况,并评估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但干预组患者改善更为显著(P <0.05);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显示干预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4年1-12月我社区内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96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手段,观察组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FPG、2hPG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FPG及2hP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并可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疾病认知程度,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森林脑炎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46例森林脑炎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与护理组(2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血糖为(18.21±6.43)mmol/L,观察组为(7.23±3.16)mmol/L,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854,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78%,观察组为8.7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600,P<0.05)。结论对森林脑炎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能减少并发症,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不同胰岛素注射方式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的影响,为治疗妊娠糖尿病提供临床证据.方法 选取妊娠糖尿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n=43):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联合三餐前皮下注射干预血糖;对照组(n=43):给予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并发症情况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及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联合三餐前皮下注射干预妊娠糖尿病血糖,可以有效、快捷,且更加安全地控制血糖水平,有利于孕妇及胎儿的身体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翁育芳 《中外医疗》2013,(36):144-14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完整资料为探究依据,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遵医嘱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糖尿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接受系统的护理干预,分别对比两组患者1年后的空腹血糖、HbA1C水平、生活质量指数并进行分析,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时的空腹血糖水平及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年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空腹血糖水平及平均HbA1C水平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经过护理干预1年之后,观察组患者无论是ADL评分还是生活质量的各个维度的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可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行为习惯逆转疗法护理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102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行为习惯逆转疗法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饮食行为管理评分、血糖指标水平、血压水平、服药依从性。结果:护理后,两组知识、态度、行为等饮食行为管理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优良率为96.08%(49/51),高于对照组的82.35%(4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行为习惯逆转疗法护理可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饮食行为管理评分和服药依从优良率,降低血糖指标和血压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3例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将这11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等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其血糖的控制情况。结果:进行护理前,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了解程度的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了解程度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h的血糖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王日婕  陈凤  段桂琼  成玉梅 《吉林医学》2009,30(16):1749-1750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焦虑情绪和血糖水平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整体护理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整体护理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在护理前及15d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情绪测评、血糖检测。结果:整体护理组患者护理后SAS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能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焦虑,促进患者血糖降低,以此提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孙敏  徐星星 《大家健康》2016,(10):220-220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1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58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58例为研究组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等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经针对性护理干预,提高了其生存质量,控制了其血糖与血脂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在青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采用糖尿病护理教育门诊对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对在内分泌科就诊的200例青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00例)接受常规糖尿病护理,观察组患者(100例)接受糖尿病护理教育门诊。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血糖指标,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在运动、饮食、足部护理、血糖监测、遵医用药5个维度评分上,观察组干预后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在运动知识、饮食知识、足部护理知识、血糖监测知识、并发症预防知识、胰岛素应用及注意事项6个维度的评分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观察组相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护理教育门诊应用于青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能够有效提高自我管理行为,丰富糖尿病健康知识,加强血糖控制效果,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15例)和实验组(15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及足部护理等干预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对照组患者更加平稳,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饮食习惯、作息时间及对医嘱的遵守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积极的综合护理能有效改善其血糖水平,降低其糖尿病足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