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薇璐 《大家健康》2016,(9):201-201
目的:探讨系统康复护理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78例,按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 VAS 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 Lysholmc 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围术期给予系统康复护理,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张克飞 《中外医疗》2013,32(13):60-6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单束重建和双束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127例,根据术式分为两组,关节镜下单束重建患者63例为对照组,关节镜下双束重建患者64例为观察组,随访1年,分析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结果随访时,观察组与对照组IKDC评分均显著上升,观察组IKDC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Lysholm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Tegner评分均显著上升,观察组Tegn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双束重建与单束重建膝前交叉韧带均是治疗膝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有效方法,双束重建生物性能和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关节镜下应用自体5股腘绳肌腱单束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 关节镜下5股腘绳肌腱单束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16 例16膝,膝前内侧小切口取半腱肌腱、股薄肌腱修整、对折后成5股,分别建立胫骨隧道及股骨隧道,股骨端用Endobutton、胫骨端用挤压钉固定肌腱,重建ACL生理功能.术后即行功能锻练.结果 16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15个月,平均11.5个月.术前ADT(+)、Lachman征(+),术后ADT(-)、Lachman征(-) 术前Lysholm-Tegner评分平均56.3 ±3.5 分和3.6± 1.7 术后Lysholm-Tegner评分平均91.8 ±3.7 分和7.6 ±1.5 .术前、术后Lysholm-Tegner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CL重建中,5股腘绳肌腱比4股腘绳肌腱更为可取.  相似文献   

4.
谢军  章洪喜  费文勇  陈新军  嵇鹏  刘巍 《浙江医学》2010,32(9):1341-1343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运用RIGIDfix和Intrafix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早期疗效.方法 于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在32例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中,采用RIGIDfix固定股骨端和Intrafix固定胫骨端,以Lysholm评分评价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结果 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6~48个月,平均20个月.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均超过120°,无伸膝受限,Lysholm评分从术前(43.52±6.21)分增加到术后(90.12±5.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关节镜下运用RIGIDfix和Intrafix固定、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疗效良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LASR人工韧带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14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肌腱移植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LASR人工韧带重建膝前交叉韧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膝关节Lysholm评分。结果术后12个月随访,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且观察组治疗后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LASR人工韧带重建膝前交叉韧带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明显且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病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取自体腘绳肌股骨双隧道重建后交叉韧带技术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15例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21~47岁,平均年龄38岁;经膝关节镜下确诊后,采用取自体腘绳肌股骨双隧道技术对后交叉韧带重建。结果:术后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4个月。Lysholm法评估,术前(42.3±4.3)分,术后(88.3±5.2)分(P〈0.01)。结论:关节镜下取自体腘绳肌股骨双隧道重建后交叉韧带技术的手术方法,手术效果可靠,对膝关节功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单束四股自体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股骨隧道改良取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8年3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按照定位方法分为改良重建组、等长重建组、解剖重建组,各50例。解剖重建组接受关节镜下股骨止点解剖重建,等长重建组接受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等长重建,改良重建组接受关节镜下单束四股自体肌腱移植股骨隧道改良取点法重建。对比3组术前、术后6、12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膝关节韧带损伤情况(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术后6、12个月,改良重建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高于等长重建组和解剖重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后6、12个月,改良重建组IKDC评分均高于等长重建组和解剖重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对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单束四股自体肌腱移植股骨隧道改良取点法重建,可促使患者韧带、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关节镜下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术的护理及康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瑰丽 《安徽医学》2011,32(8):1183-118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术的护理及康复方法。方法对1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关节镜下行肌腱移植重建患者,术前给予健康知识的宣教和功能锻炼的指导;术后加强引流、肢体肿胀情况观察、支具的护理、冷疗的应用等,制定个体化康复训练计划,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采取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术前(51.2±4.2)分,术后6个月(85.7±4.6)分,差异显著。结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创伤小,恢复快。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个体化的康复训练计划是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有力保证,可有效促进重建的前交叉韧带的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异体肌腱双束双隧道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江西省于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考组(n=46),分别给予关节镜下异体肌腱双柬双隧道重建及双柬单隧道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Lysholm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Lysholm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关节镜下行异体肌腱双束双隧道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在3D打印技术辅助下行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重建与传统治疗方案在手术时间、股骨骨隧道长度、术后近期疗效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ACL断裂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观察组予以关节镜下3D导板辅助ACL重建手术治疗,另外一组为对照组(传统重建组),两组均采用单束重建,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股骨骨隧道长度及术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术后疗效评价)。结果 全部患者均随访3个月以上,观察组手术时间(46.3±12.2)min,股骨骨隧道长度(42.47±3.248)mm,术后3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95.35±5.05)分;对照组手术时间(61.5±20.2)min,股骨骨隧道长度(42.67±5.678)mm,观察组骨隧道较对照组集中。Lysholm膝关节评分(88.18±9.80)分;其中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住院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导板辅助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时间更短,术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更优,股骨骨隧道长度更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11.
王瑞 《安徽医学》2018,39(8):936-939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采取同时保留股骨及胫骨残端方式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技术应用并观察其效果.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住的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52例,术前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同时保留胫骨及股骨韧带残端重建ACL组(保残组)与不保留任何韧带残端重建ACL组(对照组)并按照单束重建ACL方法完成手术,每组26例.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客观功能及行为能力,采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主观评分评估主观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8个月上述评分标准评估的患者膝关节功能.所有患者于术后6个月复查磁共振,观察移植肌腱与骨隧道的愈合情况及有无其他关节异常信号.结果 保残组患者膝关节术前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均低于术后[(57.21±5.05)分vs(89.43±4.12)分;(52.18±7.61)分vs(91.43±4.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均低于术后[(54.72±4.06)分vs(86.21±3.89)分;(56.24±6.59)分vs(83.56±5.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IKDC主观评分保残组优于对照组[(91.43±4.52)分vs(83.56±5.02)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关节镜下同时保留胫骨及股骨侧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术术后效果良好,无不良并发症,有利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重建膝前后交叉韧带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采用股薄肌腱联合半腱肌腱四股肌腱重建前交叉韧(ACL)、后交叉韧带(PCL)、前后交叉韧带对23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在关节镜下行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术前准备和术中配合情况进行总结。结果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良好的术中配合下,包括准确了解手术者的操作习惯,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性能及操作步骤,膝关节镜下重建交叉韧带手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未出现恐惧感,术后精神状态很快恢复良好,未发生止血带反应,术后未发生感染,术后膝关节肿胀不明显,未行关节腔穿刺,所有患者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正常,无膝前痛,无膝关节不稳发生,无弹响。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是保证患者安全,提高膝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效率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ACL、PCL)重建术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2009年9月-2012年7月,本院采用取半腱肌和股胭绳肌腱、人工韧带和4股胭绳肌腱移植经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70例,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采取安全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3年,平均随访2.5年。膝关节活动度术后3个月恢复到95°±15°,术后6个月115°±15°。结论:关节镜下ACL、PCL重建术配合安全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可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同种异体腱重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84例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同种异体腱重建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6例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同种异体腱重建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实行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5%;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12.88±2.56)d,对照组为(16.52±3.78)d,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平均住院费用(50568±618)元,对照组(58086±632)元,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中应用有针对性的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加速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解剖重建股骨隧道的位置,为临床中ACL解剖重建时隧道角度选择及术后股骨隧道的评估提供放射学数据.方法:采用30例成人尸体膝部标本,保留膝关节上下至少20 cm,排除关节明显退变、畸形及关节损伤的标本.男13例,女17例,其中左侧11例,右侧19例,年龄24 - 65岁,平均(37.3±5.2)岁.屈膝120°,关节镜下经前内辅助入路(AMP)解剖重建ACL股骨隧道,并用克氏针标记.拍摄X线侧位片,描述股骨隧道外口的位置;分别拍摄X线正侧位片,测量股骨隧道中心线与膝关节线夹角和股骨隧道中心线与股骨干长轴的夹角.结果:在股骨侧位片上,股骨隧道外口均落在所画的矩形外,股骨隧道外口位于股骨外上髁近端(3.16±2.51)mm,前方(4.25±2.16)mm.在股骨正位片上,α角为(49.5±4.6)°,在股骨侧位片上β角为(31.3±3.1)°.结论:ACL解剖重建股骨隧道外口并不干扰膝关节后外侧角的重建;屈膝120°,经AMP入路ACL解剖重建,能钻取在矢状面、冠状面上令人满意的角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患者疼痛程度、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文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64例实施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骨科治疗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骨科护理的基础上添加专科护理和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VAS评分、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Lysholm关节功能总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疼痛均得到缓解,其中观察组的疼痛缓解程度要显著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对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缓解疼痛,有利于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及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肌腱在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中的临床应用及短期疗效。方法关节镜下应用经由内向外(通过胫骨隧道)方法行股骨隧道定位,股骨隧道采用悬吊固定,胫骨隧道固定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佩戴可调式膝关节固定支具3个月行康复训练。术前和术后分别采用Lachman试验评估膝关节的稳定性。结果所有患者术前Lachman试验存在阳性体征,术后仅1例呈弱阳性。术前Lysholm评分为34~51分,平均47.5分;术后半年Lysholm评分为71~95分,平均87.3分。结论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用于重建单纯性前交叉韧带损伤,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固定可靠、功能锻炼时间早、早期疗效好的优点,然而术后系统的康复功能训练不可忽视,中远期疗效仍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恢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6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在关节镜下行韧带重建的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在手术前制定科学、系统的康复计划,并给予心理护理以及康复知识的宣教,同时在关节镜下行韧带重建术后指导病人做功能恢复锻炼。对对照组患者进行骨科常规治疗的护理。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66.67%,研究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对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益于其膝关节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股骨双隧道Y型LARS人工韧带移植重建PCL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行关节镜下股骨双隧道Y型LARS人工韧带移植重建PCL患者的临床资料做详细回顾性分析,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术后愈合良好,伤口愈合均达甲级;无韧带断裂或松动,慢性滑膜炎、活动受限等并发症发生。手术前患者膝关节功能平均评分为(42.13±8.6)分,手术后为(83.26±3.7)分;手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提高(P<0.01)。结论关节镜下股骨双隧道Y型LARS人工韧带移植重建PCL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减少相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自体双侧腘绳肌腱同时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5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同时断裂的患者,切取双侧自体腘绳肌腱分别对折成四股。关节镜下同时重建前后交叉韧带,股骨端应用Endobutton固定,胫骨端应用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结果 15例均获随访9-33个月,平均16.7个月。切口I期愈合,无感染。其中新鲜伤12例,陈旧性损伤3例。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范围均超过120°,无伸膝受限。Lyshlom评分(90.6±3.5)分。结论关节镜下双侧自体腘绳肌腱一期同时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方法简便,疗效确切,能有效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