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胰管内乳头状黏液瘤伴胰腺分裂症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73岁,因反复中上腹疼痛1年入院。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中上腹胀痛,无放射痛,不伴恶心、呕吐及腹泻。1年来体重下降6 kg。1996年曾因急性胰腺炎住院,经治疗后好转。体格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淀粉  相似文献   

2.
胰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探讨胰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T)的临床、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表现及病理特征,提高对IPMT的认识。方法 对9例IPMT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病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中男女之比为2:1,年龄为37-76岁,平均68.4岁。上腹痛为最常见症状。肿瘤主要位于胰头部。ERCP可见十二指肠乳头肿大开口扩大,见大量黏液流出及主胰管扩张。病理表现多样性,可表现为腺瘤和腺癌。结论 IMPT是胰腺肿瘤的一种,其预后较一般的胰腺癌好,临床上应将其与其他胰腺肿瘤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3.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是由胰腺导管内产生黏液的上皮细胞呈乳头状增殖形成的肿瘤。与经典的胰腺癌相比,IPMN具有低度恶性、生长缓慢、少有侵犯周围组织、淋巴结转移率和再发率低的特点。IPMN根据肿瘤累及的部位可分为主胰管型、分支胰管型和混合型,病理组织特征涵盖从单纯腺瘤到浸润癌等多个亚型,临床表现多样,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可显示弥漫性或节段性扩张的主胰管和囊状扩张的分支胰管,ERCP经扩大的乳头获取黏液和胰液,取胰腺导管内皮组织和壁结节供活检均有助于诊断。IPMN确诊后应积极手术,手术切除率高,术后5年生存率高于一般的胰腺癌。本文就其临床表现、分类、病理特征、影像学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68岁,因腹痛、腹胀、黄疸4d余入院,伴纳差,无腹泻、皮肤搔痒。患者2年前发现血糖升高,口服瑞格列奈、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1年半前因“肝脓肿”住院,CT示主胰管扩张,胰腺萎缩;甲胎蛋白(AFP)、  相似文献   

5.
胆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tumor of the bile ducts,BPMT)和胰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tumor of the pancrease,IPMT)临床少见[1-3],不易早期诊断。解放军第四〇一医院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诊治BPMT和IPMT患者各2例,发现两病有共同的特点。本研究拟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探讨其规律。  相似文献   

6.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s)为来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的分化程度多样的胰腺肿瘤,位于主胰管或其分支内,可分泌黏液,为胰腺癌的癌前病变.区分IPMNs的良恶性对制定治疗方案,预估患者预后意义重大.随影像学和内镜的发展,IPMNs发现率逐年提...  相似文献   

7.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是近年来被临床医师逐渐认识的一种胰腺囊性病变,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具有胃肠上皮分化倾向、由产生黏液的上皮乳头状增殖形成的肿瘤[1],是胰腺癌最主要的癌前病变之一[2]。  相似文献   

8.
9.
不能耐受或拒绝外科手术的主胰管型/混合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式。报道一例既往未确诊病因的复发性胰腺炎患者,经直接胰管镜观察及活检确诊混合型IPMN,并进行多次胰管内射频消融姑息性治疗,术后随访20个月,未再发胰腺炎,疾病较前无进展。直接胰管镜下活检及胰管内射频消融治疗作为IPMN的姑息性内镜治疗方式存在巨大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是胰管内来源的肿瘤,由日本Ohhashi等于1982年首先报道,随后陆续有一些文献出现,但命名上未统一,较常用的有导管内乳头状肿瘤、导管高分泌黏液肿瘤、导管产黏液肿瘤、导管扩展型黏液性囊腺瘤等。1996年WHO将胰腺囊性产粘蛋白肿瘤分为两类: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tumor,IPMT)和黏液性囊腺瘤(mucinous cystic tumor)。2000年,WHO将IPMT修正为IPMN。  相似文献   

11.
刘驰  万春  曾峰  宋展  任武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5):3301-3302
肝内胆管乳头状黏液瘤是一种起源于胆管黏膜上皮的良性肿瘤,有单发或多发,具有恶变倾向,被视为癌前病变。因分泌黏液黏稠,往往因胆道梗阻而就诊,临床罕见,易被误诊〔1~3〕。本文就5例胆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诊治情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pancre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IPMNs)是新近被认识的一种胰腺囊性肿瘤.在不同类型胰腺肿瘤中,IPMNs预后相对较好,具有与一般胰腺肿瘤不同的分子及临床病理特征:按照乳头状结构及黏蛋白的表达又可将其分为多个亚型,不同亚型又具有不同的病理特点.病理学家提出IPMNs是胰腺癌发生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深入研究IPMNs及其不同亚型的病理特点及其所蕴含的分子变化,将能更好的揭示IPMNs的发病机制及生物学特征.本文回顾相关文献,从分子特征、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等不同角度对目前IPMNs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胰腺分裂症合并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52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不适近3年零8个月"于2008-05-28入院.外院多次查血淀粉酶200~300 μmol/L,曾经行胰腺假性囊肿切开引流术.术后反复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上腹部CT提示:慢性胰腺炎,胰腺萎缩.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提示:慢性胰腺炎,胰管扩张,开口变异并炎性狭窄.入院后查体:中上腹部深压痛,无其他阳性体征.淀粉酶:160μmol/L,癌抗原19-9(CA19-9):23.78 kU/L.初步诊断:慢性胰腺炎.分别于2008-05-30和2008-06-03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胰管内超声及胰管内子母镜检查.  相似文献   

14.
刘小刚  王志农 《山东医药》2010,50(18):71-71
患者男,26岁,因反复胸闷气急8个月、左心房黏液瘤切除术后3月余于2009年4月16日入院。人院查体:神志清楚,胸部正中可见一长约30cm手术瘢痕,愈合良好。双肺呼吸音清,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82次/min,律齐,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收缩期Ⅲ/6级吹风样杂音,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Ⅱ/6级收缩期杂音。入院后检查:心脏彩超示左、  相似文献   

15.
刘西禄  赵小琳 《山东医药》2013,(40):84-87,90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是指起源于主胰管或分支胰管内上皮细胞,形成大体可见的乳头状(偶见扁平状)、产黏液的,并伴有不同程度胰管扩张的一类肿瘤,是最常见的胰腺囊性肿瘤.1982年由Ohashi等首先报道,并命名为产黏液胰腺癌;IPMN曾被称为绒毛状腺瘤、乳头状肿瘤、乳头状癌、胰腺黏液导管扩张症及胰腺产黏液性肿瘤等[1].2000年,WHO将胰腺产黏液性肿瘤分成IPMN及黏液性囊性肿瘤(MCN).根据细胞及组织异型程度,IPMN又被分成非浸润性IPMN(包括低级别、中等级别及高级别异型增生)和浸润性IPMN;根据累及胰管的范围,IPMN又被分为主胰管型(20%)、分支胰管型(40%)及混合型(40%)[2].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本中心根据福冈指南进行不同危险度分层的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患者的恶性潜能、预后及危险因素。 方法 对2009年至2016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诊断为IPMN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根据危险度分层,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纳入94例IPMN,高危组46例,中危组30例,低危组18例。外科手术组中,高危和中危组分别有19.2%(5/26)和12.5%(2/16)患者术后病理为恶性(P=0.690),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73.9%和77.0%(P=0.830)。未行外科手术组中,高、中和低危组5年内分别有33.3%(6/18)、16.7%(2/12)和0.0%(0/18)进展为胰腺癌(P<0.05),3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9.5%、85.7%和100.0%(P=0.025)。黄疸与预后显著相关(P<0.01),风险比为8.883(95%CI:2.953~26.721)。 结论 黄疸是影响IPMN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关于IPMN的治疗,高危组推荐外科手术治疗,低危组可随访,而对于中危组,应结合个体化原则,综合考虑多项危险因素,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外科手术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14例胸腔镜下左心房黏液瘤切除术后监护体会。方法 14例均采用单肺通气,股动静脉插管、双侧颈内静脉引流进行体外循环,胸壁打孔,完全胸腔镜下摘除左心房黏液瘤。术后对各个系统进行监护护理。结果术后7例出现并发症,均恢复良好。术后住院6.36(4~20)d。随访1~18个月,术后全部顺利康复。结论全胸腔镜下心房黏液瘤手术安全可靠,创伤小,加强术后监护,可减少和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79岁。因“腹痛伴恶心呕吐,皮肤、巩膜黄染13天”于2009年6月27日入院。患者40年前曾行胆囊切除术,后因胆总管结石先后行4次手术。13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腹痛,向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多次,无发热、黄疸和腹泻。CT平扫考虑急性胰腺炎(AP)。给予禁食及对症治疗后病情缓解。7d前患者突然出现黄疸,查WBC22.4×10^9/L,中性0.87,血淀粉酶1320U/L,谷丙转氨酶(ALT)56U/L,  相似文献   

19.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LASB法)对38例舌癌患者进行了血管内皮细胞染色观察。结果发现,复发组舌癌中的瘤内微血管密度(IMVD)较未复发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两组间的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肿瘤复发与IMVD有关,IMVD可作为预测舌瘤复发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回顾性分析40例经外科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的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患者的临床资料。非浸润性IPMN 26例,浸润性IPMN 14例。浸润性组患者CA19-9>37U/ml 7例,CEA>3.4 ng/ml 6例,肿瘤长径>3 cm 10例,胰管直径>5 mm 11例,增强CT可见壁结节10例,均显著多于非浸润性组的2例,1例,3例,5例,3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这些指标均有助于鉴别IPMN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