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胰腺结石的EUS和ERCP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经手术或内镜下胰管取石确诊35例胰腺结石患的EUS和ERCP检查结果。结果 35例中ERCP诊断27例(78.3%),8例诊断不明。伴有胰实质结石的4例患ERCP均未能对胰实质结石做出诊断。而EUS诊断33例(94.3%),其中4例胰实质结石全部显示,2例胰管小结石未能诊断,EUS和ERCP联合检查全部35例均获得诊断。结论 ERCP联合EUS可提高胰腺结石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胰腺导管内乳头黏液瘤(IPMT)特点是导管上皮腺瘤样增生,可累及主胰管和(或)分支胰管,包括从增生、不典型增生到浸润性癌等不同程度的病变。IPMT术前诊断应尽可能准确,因为可能有必要做胰腺大部分甚至全部切除。影像学检查,如CT、超声内镜、内镜逆行胰管造影等检查方法联合应用的阳性诊断率为90%,其中恶性病变诊断率为75%。乳头增生伴黏液分泌对诊断IPMT具有高度特异性,但仅见于30%左右的患者。术前经内镜取材行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诊断的价值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和(或)活检术、及内镜逆行胰管造影诊断IPMT并判断病变恶性程度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7例胰腺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分析,探讨此类疾病诊断方法的应用及治疗策略.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07年12月92例手术治疗胰腺肿瘤中有癌前病变的7例患者,其中黏液囊腺瘤(MCN)1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2例、胰腺内分泌肿瘤1例、胰腺上皮内瘤变(PanIN)Ⅰ级、Ⅱ级及Ⅲ级各1例.采用免疫荧光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清CA19-9.7例上腹部均行超声和螺旋CT检查;1例行超声内镜检查及穿刺;2例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结果 胰腺癌前病变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学检查常无实质性肿块,但PanIN可伴有胰管扩张、狭窄;IPMN在胰头处可表现为囊性扩张的胰管;囊腺瘤等在胰体尾处可表现为单个孤立的囊肿.肿瘤指标CA19-9在此类疾病中可轻度增高.但对诊断作用有限.手术切除可治愈,并可防止肿瘤的进一步癌变.结论 对疑为胰腺癌前病变患者需积极选用多种影像学方法进行诊断,并予以积极的手术探查及切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腺癌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穿刺胆管引流术(PTBD)后发生胰腺炎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收集2001年5月至2014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胰腺癌梗阻性黄疸行PTBD治疗患者。共241例纳入研究, 其中男性192例、女性49例, 年龄30~89岁, 中位年龄61岁。分析患者性别、年龄、血红蛋白、总胆红素水平、胰管扩张程度、胰腺萎缩程度、术中器械通过梗阻段难易程度、胰管是否显影及引流方式等9项因素与PTBD术后并发胰腺炎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胰管扩张、胰腺萎缩、胰管显影、引流方式与PTBD术后胰腺炎发生率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胰管显影(OR=6.33)为发生胰腺炎的危险因素, 胰管扩张(OR=0.14)、胰腺萎缩(OR=0.12)、外引流(OR=0.11)为发生胰腺炎的保护因素。结论胰腺癌梗阻性黄疸行PTBD治疗, 术前影像提示胰管扩张、胰腺萎缩术后并发胰腺炎的概率相对较低, 而术中胰管显影、选择内外引流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EUS)及其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活检(EUS-FNA)在胰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3/2010-03经EUS检查的62例胰腺疾病,其中有32例行细针穿刺活检.结果:(1)62例胰腺疾病中胰腺癌26例、慢性胰腺炎20例、胰腺囊肿10例、胰岛细胞瘤2例;(2)B超、CT、EUS/EU...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腺结石的EUS和ERCP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或内镜下胰管取石确诊35例胰腺结石患者的EUS和ERCP检查结果.结果 35例中ERCP诊断27例(78.3%),8例诊断不明.伴有胰实质结石的4例患者ERCP均未能对胰实质结石做出诊断.而EUS诊断33例(94.3%),其中4例胰实质结石全部显示,2例胰管小结石未能诊断,EUS和ERCP联合检查全部35例均获得诊断.结论 ERCP联合EUS可提高胰腺结石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穿刺活检的现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内镜超声检查术(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是近10 a来开展的新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上消化道及邻近脏器疾病的诊断.EUS引导下穿刺活检是EUS的重大进展.现就EUS引导下穿刺活检对胰腺疾病.尤其是胰腺肿瘤的诊断价值作一综述.1胰腺的穿刺活检方法自1972Oscarson首创的血管造影下经皮胰腺活检以及Smith et al行B超引导下经皮胰腺活检以来,胰腺疾病的细胞学和组织学诊断技术发展迅速,目前胰腺疾病的穿刺活检方法主要有:①术中直视下胰腺穿刺活检;②B超、CT及经内镜逆行胰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pancreatography,ERP)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活检;③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endoscopic ultrasound 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EUS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对胰腺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9-05~2011-06因胰腺占位病变行EUS-FNA病人16例,回顾性总结分析EUS-FNA病理诊断的阳性率及穿刺活检的安全性。结果 EUS-FNA病理结果中,腺癌8例,假性乳头瘤状1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T)1例,炎性6例,阳性检出率为62.5%。其中4例行手术治疗,手术结果与EUS-FNA结果符合3例,符合率为75%。结论 EUS-FNA对胰腺占位的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肿块型慢性胰腺炎3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3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肿块型慢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并与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17例胰腺癌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39例肿块型慢性胰腺炎和17例胰腺癌患者中黄疸分别有14例和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111,P=0.045),血清癌胚抗原升高分别为0例和3例,糖链抗原(CA)19-9升高分别为12例和11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T显示胰腺萎缩、胰腺周围及血管侵犯分别有0、5例和3、8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1例肿块型慢性胰腺炎和14例胰腺癌患者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胰管扩张、胰管中断、胆管扩张分别有14、2、15例和11、6、2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8例肿块型慢性胰腺炎和14例胰腺癌患者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检查,前者未找到肿瘤细胞,后者中10例发现恶性肿瘤细胞.结论 肿块型慢性胰腺炎诊断困难,结合临床特点、肿瘤血清标志物检查、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有一定帮助,尤其活组织病理检查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谐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CH—EUS)在诊断胰腺癌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胰腺占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EUS-FNA)或组织病理学及随访结果作为最终诊断,与CH.EUS诊断比较,评价CH—EUS诊断胰腺癌的准确度,并分析CH—EUS在不同胰腺肿瘤中的图像特点。结果共76例患者入选,平均年龄(53.1±14.2)岁,其中胰腺癌35例,局灶肿块型炎症21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10例,囊腺瘤6例,胰管内乳头状产黏蛋白肿瘤4例。肿瘤最大直径平均(3.4±1.4)cm,〈2cm者18例。CH—EUS诊断胰腺癌的灵敏度97.1%,特异度92.9%,阳性预测值91.7%,阴性预测值97.5%。行EUS.FNA64例,CH-EUS联合FNA对胰腺癌检查的灵敏度达到100%。结论CH—EUS可安全、简便、准确地显示胰腺病变的血供情况,对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是EUS—FNA的有力补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胰腺癌的64排螺旋CT的不典型表现,以提高对该肿瘤的CT征象的认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缺乏典型CT征象的12例胰腺导管腺癌的64排螺旋CT资料.结果 12例均为胰腺导管腺癌.其中,中分化导管腺癌7例,中高分化导管腺癌1例;黏液腺癌1例;腺鳞癌3例.8例导管腺癌病灶中位于胰头及(或)钩突部7例,胰颈部1例,表现为等、低密度或囊实性肿块,增强后无明显强化;5例肿瘤呈明显外生性或有外生倾向;5例肿瘤远端胰管无扩张,2例出现胆总管和肝内胆管扩张,仅1例出现肿瘤远端胰腺萎缩.1例黏液腺癌CT平扫示胰头部5 cm囊性病灶,增强后仅囊性病灶下方少许实性部分轻度强化,体尾部胰管中度扩张(7 mmn),胆总管及邻近血管未受侵犯.3例腺鳞癌病灶中位于胰头2例,胰体部1例,肿块最大径3.0~4.5 cm,CT增强扫描胰腺实质期示3例病灶内均见液化坏死区,病灶远端胰管均轻度扩张(4~5 mm),胆总管和肝内胆管均未见扩张.结论 胰腺癌可出现不典型的CT影像表现,要注意与易混淆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原发性胰腺淋巴瘤(PPL)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02年1月至2023年5月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22例PPL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22例患者年龄(56.4±13.3)岁, 平均起病至诊断时间1.0(1.0, 3.0)个月。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15/22)、体重下降(14/22)、黄疸(10/22)。15例患者(15/20, 75%)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 仅2例(2/9, 22.2%)CA19-9升高, 2例(2/9, 22.2%)CEA升高。肿瘤长径5.0(3.8, 6.9)cm, 增强CT多表现为低强化病灶, 罕见主胰管扩张(4/20)。15例患者获得胰腺病理学确诊, 其中8例通过外科手术, 4例通过CT或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 3例通过EUS-FNA。主要病理类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4/22)。19例患者接受化疗, 中位随访时间5.0(1.5, 35.5)个月, 6例患者死亡。结论 PPL较为罕见, 易造成误诊。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肿瘤标志物正常、主胰管不扩张是重要的诊断线索。通过EUS-FNA等方法获取病理标本对明确诊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78岁,因"确诊胰腺癌3个月,便血3d"入院.患者3个月前因皮肤巩膜黄染伴上腹部饱胀隐痛1周,就诊于外院,CT检查示胰头部肿块4.2 cm ×4.4 cm,形态不规则,内见气体影,累及胃窦后壁及十二指肠降部,肿块与下腔静脉前缘分界不清;胰管中等度扩张;其上胆管轻度扩张,胆囊增大.遂行ERC+胆管扩张术+金属支架置入术,术后黄疸消退.术后2周行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穿刺,病理示胰腺腺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IPMN)的诊断、内镜下治疗,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及内镜对其诊断及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内镜诊治的IPMN患者12例,总结并分析他们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内镜下治疗等方面资料。结果 12例IPMN患者以老年男性为主,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主要发生部位为胰头或钩突部,CT主要表现为囊实性低密度影,其内可有壁结节,胰管扩张伴或不伴胆管扩张,2例侵及胰腺实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主要表现为胰管扩张,胰腺萎缩,胰头部圆形高信号影。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显示十二指肠乳头膨大,开口扩张,可见胶冻样粘液流出,胰管造影显示胰管全程扩张或胰头部囊状扩张,3例伴胆总管、肝内胆管扩张。9例行ERCP治疗,清除粘液栓并置入胰管支架,3例同时置入胆管支架。结论 IPMN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胰腺囊性疾病,影像学检查有其独特的表现,ERCP对其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胰腺结核(pancreatic tuberculoses,PT)的多层螺旋CT(MDCT)征象,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正确率.方法 收集2003年至2009年行MDCT检查并最终确诊为PT的9例患者,其中2例行MDCT血管成像.分析PT的MDCT特征性表现,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DCT诊断为胰腺癌1例、囊腺癌1例、囊腺瘤2例、假性囊肿1例、胰腺癌伴后腹膜淋巴结转移2例、淋巴瘤2例.通过病理证实,9例均为PT,误诊率达100%.PT常表现为胰头肿块,亦可累及体尾部或整个胰腺.MDCT呈现等或略低密度的囊实性肿块,偶见钙化,增强后轻度至中度环形强化.通常不伴有胰管扩张,但常伴有后腹膜或邻近淋巴结肿大,且肿大淋巴结亦呈环形强化.有时伴有腹部其他脏器结核.结论 环形强化的肿块不伴有胰管扩张,同时伴有环形强化的肿大淋巴结为PT特征性的MDCT表现.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29例(32次)纵隔内细针穿刺抽吸活检的临床应用结果。男13,女16例。年龄16-82岁,均经 X 线证实为纵隔肿块,选用22号细针在 X 线透视或CT 引导下进行穿刺。组织标本以95%乙醇固定,巴氏染色后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以16例病理切片检查作对照。其结果为:5例次抽吸标本不足,5例次证实为良性病变,4例次可提示诊断但否能确定为恶性肿瘤,18例次发现恶性肿瘤细胞(其中13例可确定肿瘤类型,5例不能确定类型)。本文29例中26例(包括3例行第2次穿刺)抽吸  相似文献   

17.
内镜超声诊断胰腺癌的准确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评价内镜超声检查术(EUS)诊断胰腺癌的准确性,并分析EUS 评价胰腺癌的肿块大小、TNM分期和EUS引导下进行胰腺占位性病变穿刺的价值。方法 总结北京 协和医院1997年至2003年行EUS且资料完整的病例资料,其中胰腺癌88例(病理确诊56例,手术 诊断10例,临床诊断22例),胰腺良性疾病47例。结果 EUS鉴别胰腺癌和胰腺良性疾病的敏感性 95.50%(84/88)、特异性59.6%(28/47)、准确性83.0%(112/135),阳性预测值81.6%(84/103),阴 性预测值87.5%(28/32) EUS描述的胰腺癌肿块直径(2.8±1.0)cm,明显小于手术探查发现的肿 块直径(6.5±2.9)cm。在对肿瘤TNM分期评价中,EUS与手术探查结果比较,对T分期判断的符合 率43.1%,对N分期判断的符合率为61.1%。EUS引导胰腺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细胞学检查的成功 率89.5%,诊断准确率76.5%(13/17)。 结论 EUS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高,EUS对胰腺癌肿块大小 的判断偏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不同细针直径对内镜超声(EUS)引导下细针穿刺(FNA)胰腺实性占位诊断的影响.方法 选择临床及影像学疑诊胰腺实性占位患者共37例,分别用19G和22G穿刺针进行穿刺.结果 EUS检出全部37例胰腺占位,16例患者经22G穿刺针行FNA,11例获得满意标本;21例患者经19G穿刺针行FNA,均获得满意标本.32例获得病理诊断,其中3例误诊为慢性胰腺炎.结论 EUS能有效检出胰腺占位,穿刺针大小为穿刺组织病理诊断成功的影响因素,慢性胰腺炎是影响病理诊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胰腺假性囊肿(PPC)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3月~2012年5月航天中心医院诊治的30例PP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PPC诊断均结合病史、临床表现、血及尿淀粉酶、影像学检查,明确囊肿的部位、大小、厚度及胰管形态改变等。病例均进行多普勒超声、腹部CT检查,部分病例进行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检查,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检查仅在少数怀疑有胰管狭窄而需要行内镜治疗的的病例中进行。行期待观察治疗9例,经皮穿刺外引流8例,内镜下治疗3例,手术治疗10例(外引流4例、囊肿胃吻合术2例、囊肿空肠吻合术3例、囊肿单纯切除术1例)。治愈27例,复发2例,死亡1例。出现并发症8例(胰瘘2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切口感染4例)。结论 PPC的治疗需采取个体化的综合治疗,系统全面的诊断,尤其针对胰管形态学改变的诊断对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细针直径对内镜超声下胰腺实性占位穿刺诊断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细针直径对内镜超声(EUS)引导下细针穿刺(FNA)胰腺实性占位诊断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及影像学疑诊胰腺实性占位患者共37例,分别用19G和22G穿刺针进行穿刺。结果EUS检出全部37例胰腺占位,16例患者经22G穿刺针行FNA,11例获得满意标本;21例患者经19G穿刺针行FNA,均获得满意标本。32例获得病理诊断,其中3例误诊为慢性胰腺炎。结论EUS能有效检出胰腺占位,穿刺针大小为穿刺组织病理诊断成功的影响因素,慢性胰腺炎是影响病理诊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